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刚登基的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发展如何?他们当时还是好青年

崇祯刚登基的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发展如何?他们当时还是好青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50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44

很可惜的是,崇祯元年,这两位都还是奉公守法的好青年。李自成当时是一名驿站的驿卒,大小也是个公务员,是吃官家饭的人。后来犯了人命官司,这才跑去参军的。

张献忠这一年也是正经工作的,最初参军,退伍以后在延安府做捕快,好歹是有编制的治安管理人员。被革职以后,又跑去参军了。

所以说崇祯元年的时候,这两位乱世英雄手里,既没有兵马,又没有地盘,属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不过日子好歹过得去。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印?---苏秦

小日子如果能够这么过下去,鬼才愿意去造反呢!李自成和张献忠再怎么说,那也是公务员,日子比普通老百姓要强太多了。

可惜崇祯上台以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为了削减开支,崇祯皇帝开始对公务员系统进行裁员,不要以为进了公门就是铁饭碗了,李自成这不就失业了吗?

李自成成为了裁员大军中的一员,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收入。从那个大妈争相介绍相亲对象的好青年,一下子被所有人都给抛弃了。就连他心爱的老婆韩金儿,也因为李自成失去了收入,转而跟衙门里的捕快好上了。年轻气盛的李自成哪里能容许有人给他扣上一顶绿帽子?他二话不说就把这俩货给宰了,从此投身军旅,还帮助大明朝抵挡了后金一阵子。后来因为军官剥削太严重,他们士兵日子过不下去了,李自成索性就反了。张献忠小时候也是读过书的人,要是生在太平时候,怎么着也是一个俊秀才。可惜长大以后,还是参军了。在军中,张献忠犯了法,按照法令那是要杀头的。

这个时候主将陈洪范觉得张献忠长得有点特别,应该是那种不会早死的模样,所以在他的求情之下,张献忠这才免于一死。

崇祯元年,陕西大饥,延绥缺饷,固原兵劫州库。白水贼王二,府谷贼王嘉胤,宜川贼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等,一时并起。有安塞马贼高迎祥者,自成舅也,与饥民王大梁聚众应之。迎祥自称闯王,大梁自称大梁王。---《明史》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张献忠被胖揍了一顿以后,给踢出了军营。从此张献忠失去了工作,成为了一名乡野间的流浪汉。

一直到崇祯3年的时候,张献忠才在家乡聚集起了18寨的农民,组建了一支起义军,此前一直处于流浪状态。

李自成心念陕西,所以长期以陕西作为目标根据地。

从起义的时间节点上来说,李自成是要比张献忠早一点的。李自成是崇祯二年,参加了王左挂的起义军,此后又转投动了张存孟的部队,担任了队长。而张献忠则是在崇祯3年才带兵起义的。

张献忠者,延安卫柳树涧人也,与李自成同岁生。长隶延绥镇为军,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奇其状貌,为请于总兵官王威释之,乃逃去。崇祯三年,陕西贼大起,王嘉胤据府谷,陷河曲。献忠以米脂十八寨应之,自称八大王。明年,嘉胤死,其党王自用复聚众三十六营,献忠及高迎祥、罗汝才、马守应等皆为之渠。---《明史》

不过李自成在上升速度上是没有张献忠快的,李自成毕竟做过一段时间公务员,所以他知道要论资排辈,于是在转战张存孟部队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队长。

而张献忠可就牛多了,他一出道就自己带领了一支军队。等于说人家要么不起义,要起义就要干一票大的。

张存孟战败投降明朝以后,李自成选择跟随自己的舅舅高迎祥。此后李自成带领部队一直跟随高迎祥混日子。高迎祥也是陕西人,所以他一直心心念念地要在陕西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度。他的野心并不大,有陕西做根据地就很不错了。李自成可以说完美地继承了他的这一点想法,看来两个人在私底下没少聊天。高迎祥一直徘徊于河南和陕西之间,就是希望有机会回到陕西。后来在陕西遭到了孙传庭的伏击,壮烈牺牲。李自成接过大旗,成为了新一代闯王,结果又被孙传庭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带着十好几个手下逃到山里修炼去了。

再出山的时候,李自成手里已经有了一票帮手。可是他还是心念陕西,将陕西作为了自己的根据地。就算是打下了北京城,他还是想着回来陕西过日子。

张献忠转战四川,想要在这里安家。

张献忠见高迎祥总是在中原和陕西之间徘徊,他心里就有点纳闷了,后来才明白,他们这叫做思乡心切。

在这一点上张献忠就比高迎祥要出色一些,他才不管在哪里发展,只要能发展好了,那就是好地方。

所以张献忠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跟着高迎祥的时候,也曾经去过河南和陕西。可是后来他就满大街乱窜了。

从中原走到荆襄,在荆襄假装投降了一阵子,又选择反叛。在重庆地区遇到了秦良玉这一帮土司人马,常常被胖揍。

张献忠据蜀,久不下。三年,从肃亲王豪格西征,会叛将贺珍等犯汉中,分兵守鸡头关,路什与巴牙喇纛章京鳌拜击卻之;追破珍於楚湖,入四川,所向皆捷。献忠既灭,分兵剿馀贼,俘斩甚众,进三等阿思哈尼哈番。---《清史稿》

最终张献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根据地,那就是四川。一看就是读书比较多的人,三国演义没少看,知道在四川建立割据势力是最舒服的,因为四川有山川相阻,是天然屏障。

自古在四川割据的军阀那是比比皆是,基本上是割据一个就完蛋一个,没什么好下场。可是张献忠似乎觉得这里才有安全感。

所以张献忠的格局势力,基本上就是在四川一带盘踞。他跟李自成一样,也只是想要做一个格割据诸侯,不愿意和明朝包括满清争夺天下。

可惜事与愿违,任何割据势力都不会有好下场。张献忠显然也不会有,他的割据梦想在清军入关以后,彻底被击碎了。

总结: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没有全局观念。

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城,本来眼看着就要夺取天下了。结果却被满清大军在山海关击败,此后他没有增兵驻守北京城,而是匆忙逃回了陕西。

他的想法很简单,守住陕西,自己做个关中王那也是不错的。张献忠也是一样,他虽然走的地方比较多,可就是没有北上进攻过明朝的核心区域,在李自成被多尔衮组团胖揍的时候,张献忠什么都没有做。

最终大难还是来到了张献忠头上,多尔衮揍完李自成,就直奔四川而来。四川地理位置的确不错,可是张献忠打仗喜欢身先士卒,结果大战还没开始,他作为大西军领袖,就被人家给射死了。

两个没有全局观的起义军领袖,最终将起义事业带入了火坑。尤其是实力强大的李自成,不守北京城是最大的错。

参考资料:

《明史》

《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西征详细路线,小说成吉思汗西征下载,迦勒迦河之战真实视频

    《成吉思汗西征之迦勒迦河之战》 李晓伟迦勒迦河之战,是成吉思汗的两员大将哲别与速不台对以南俄基辅公国为首的俄罗斯联军所发动的一次进攻,以诱敌入、各个歼灭的典型战例载入史册,因而成为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的经典。 两宋时期的俄罗斯,地盘很小,东到伏尔加河流域,西到卡马河流域,境内分为70个公国。其公爵都是俄

  • 北宋名将杨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公元986年这一天,北宋悍将杨业殉国。有很多人从小都是听着《杨家将》评书长大的,没人不知道杨继业或杨老令公。世世代代人民对忠臣勇将的纪念,把这段历史变成剧场史,越说越玄乎。为什么杨家将里面,杨六郎被描写的最多?因为杨业只有杨延昭这一个儿子,就是评书里说的那个杨六郎。杨业的一生非常悲壮,他原来不是北宋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看看实际作为,其实并不是宋孝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最励志的皇帝,南宋皇帝墓,南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南宋九帝,最末三位皇帝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皆是幼年登基,幼年退位或早夭,赵4岁登基,6岁降元;赵昰7岁登基,9岁而亡;赵昺8岁登基,8岁而亡。想想看,三个小孩子有何杰出可言呢?剩下六帝,宋度宗赵禥、宋理宗赵昀二帝皆是毫无争议的昏君,且还是南宋排名前两位的昏君。赵禥就是一个傻子皇帝,没脑

  • 前朝多以土葬为主,为何两宋时期火葬却十分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是土葬还是火葬,河北火葬土葬新政策,咸宁通山县是土葬还是火葬

    中国的丧葬习惯大部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并且土葬不管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中都占有很大的丧葬比例,但是现代社会是因为近代社会随着西方丧葬思想的传入。人们丧葬意识的进步,逐渐开始减少土葬的比例,开始使用更加方便的丧葬方式,而在古代,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丧葬风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孺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方孝孺被灭十族为什么还有后代,唯一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儒诛我十族什么歌

    显然诛灭九族就是为了斩草除根,因为秦朝是被六国旧贵族起兵灭亡的。所以以后的统治者们往往热衷于诛灭九族,这样直接斩草除根,彻底除去了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明朝有这样一个人,他由于忠于建文帝朱允炆,不肯向朱棣就范,于是被朱棣诛灭十族(加上学生和朋友),这个人就是大名

  • 南京出土锦衣卫墓,发现“天之蓝”酒瓶,专家看完:10多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京锦衣卫墓发现蓝瓶,江苏出土的锦衣卫墓,南宋长颈瓶真相

    对于绝大多数盗墓贼而言,盗墓的初衷是为了财。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十分发达,有钱没钱的人在死后都会将自己的一些财物一同放入墓中,表达对已故之人投胎重生的美好祝愿。出于对丧葬文化的重视,墓地就如同发财宝地,所以很多盗墓贼为了发家致富,铤而走险去盗坟掘墓,可见其里面宝物的诱惑力有多大。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

  • 两宋战胜不了游牧政权,是因为没有骑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肃南游牧骑兵,两宋发展史,秦兵对付北方游牧骑兵

    纵观漫长的中国历史,其中曾涌现出诸多辉煌灿烂的王朝,周秦汉唐,无不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也正是因为这些朝代的出现,才使得整个中华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中华文明也因此更显古朴。而在众多的朝代当中,宋朝则是其中相当特殊的一个。虽然同为大一统王朝,但宋朝却以其“出色”的军事实力成为其中的另类,直至灭亡也未曾在与

  • 历史上的高俅:从苏轼书童逆袭成宋朝太尉,从未带兵与宋江交过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俅书童,高俅退役了搞笑段子,高俅之死视频

    应该说,高俅是施耐庵笔下刻画相当成功的一个文学反面人物,在传统戏曲中,高俅的反派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无人可挡的。老百姓们在听戏时,每每听到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三败高俅”,都会拍手叫好。然而到近代以来,人们对高俅的印象却有了改观,起因是1939年陕西省府谷县出土的一块珍贵石碑上的墓志铭。这是北宋末年一个叫范

  • 八年的执政生涯,伴随着无休止的政治交易-明代宗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重生到朱祁钰然后力挽狂澜的小说,朱祁钰和汪美麟吻戏,郕王朱祁钰重生的小说

    故宫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代兄监国的朱祁钰满脸惊惧地看着大殿里,正歇斯底里疯狂地殴打着马顺的大臣。皇兄亲征瓦剌,于土木堡大败被俘。消息一传回来,就出现了眼前的一幕。这一天,王振余党,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马顺被朝臣殴打致死,也开启了对王振一党的清算,史称“午门血案”。同年十月,蒙古瓦剌少帅也先率

  • 蒙古灭金后,对待被俘女眷的手段,要比靖康之耻还要残忍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美女,靖康之变免费观看全集

    对于“靖康之耻”,相信很多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都是非常清楚的,每每提到这一段历史,一定也是感到非常的气愤和羞耻。当时宋朝的两个皇帝都被大金俘虏,皇宫内的女眷们也都被押送到了五千公里以外的上都。 在去上都的路上,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大金的士兵们都传的暖和,而这些大金的俘虏们却是一个个穿着单薄,冻得浑身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