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雪芹给她最好的容貌和品德,她却到死不知错,活成最惨悲剧

曹雪芹给她最好的容貌和品德,她却到死不知错,活成最惨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4/2/12 0:36:05

薛宝钗是最令人心疼的红楼人物之一,她努力无效,她自律却委屈,着实可怜。她常被黛玉嘲笑被宝玉怼到下不来台,却仍然要大度要淡定要谈笑风生。关于薛宝钗,细想她也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她都有些苛刻了。

现实要求宝钗完美,相比黛玉、妙玉、湘云、探春等都能展示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实地活着,宝姐姐活得太累了。

宝钗的追随者,有湘云、袭人,只是她们喜欢宝钗,也还是欣赏宝钗的稳重、周到与大方有涵养。其实,真正的懂得,是看到一个人强大背后的脆弱,是懂得事事周全背后的不易与坚持,是无所不能背后也想有个肩膀靠一靠的完全松弛。这些,宝钗统统都没有,她的母亲也是享受着女儿周全带给自己的依靠感,和女儿偶尔的撒娇带给自己的温暖,哥哥薛蟠虽说疼宝钗,可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利益,他立刻就可以拿刀子戳妹妹的心,母子两个谁也不想自家姑娘还是一个孩子。

宝钗何等的孤独?又是何等的无助?

薛宝钗的确是最不受读者喜欢的红楼人物之一,相比林黛玉的真实和真诚,宝钗太复杂了,读者不由得产生代入感,认为和这样的人物交往,被卖了可能还会替她数钱。其实,这是因为读者带着上帝视角看宝钗的结果。如若现实和宝钗打交道,绝大多数人都会欣赏她,甚至崇拜她,比如史湘云、袭人和荣国府里的那些小丫头们。在作者的笔下,她们都是自己所属群体里聪明异常的人物,她们喜爱宝钗、尊重宝钗,将宝钗当作自己做人行事的标杆。

宝钗是封建上流社会淑女典范,这是毋庸置疑的,曹雪芹拿历史上两大贤德女性的标杆乐羊子妻和孟光类比宝钗。按封建社会对女性三从四德“德、颜、容、工”四大标准来衡量,宝钗都是最优秀的。作者给予了她充分的肯定。

问题在于《红楼梦》所界定的社会背景是没有希望的腐烂透顶的末世,薛宝钗对主流的维护也就和作者想要的理想背道而驰了。

《红楼梦》所要歌颂的情感是基于情感共鸣的知己之情,而宝钗的以现实利益为诉求的感情观同样与主题相悖;《红楼梦》最要歌颂的是少女的高洁、纯真、率真之美,侧重于尊重个人情感和精神追求的表达,而薛宝钗自觉地遵守着封建社会对于女性不能越距一分的严苛,在作者这里也就成了迂腐与刻板,十分地不可爱了。宝钗的这些特点,其实已经自觉站队了小说主要的批判对象——没有人性的统治者的一边,在《红楼梦》一系列的主旨表达里,薛宝钗都是反方向的人物。看懂了这一点,读者怎么可能会喜欢她呢?

但是,薛宝钗是作者曹雪芹最重要的悼红对象,也是贾宝玉最重要的怡红对象,在这个主题上,薛宝钗和林黛玉是并重的。黛钗合一的判词和判曲就充分地说明这一点了,而且,作者也提出来“兼美”的概念,更加佐证了《红楼梦》的主旨观点。

其实,薛宝钗受那个末世的荼毒之深,比林黛玉更甚,就是因为宝钗自觉自愿地站在所谓的主流一边,她完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并向她能影响和不能影响的人传递着这种价值。直到最后一切都飞灰烟灭,宝钗至死都不知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这难道不是一个人最深重的悲哀吗?

“(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到底意难平”“宝玉悬崖撒手”“金钗雪里埋”,宝钗所历经的一个个打击,一次次痛苦的经历,就是她极力维护的所谓主流造成的,相比黛玉等人的早早亡逝,宝钗无论是肉体亦或精神,所受的折磨都更多。

宝钗其实代表了那个社会被主流价值深重戕害的广大女性的一员,宝钗是她们的缩影,若说《红楼梦》所要表达的“万艳同悲、千红一窟”找一个代表人物来说,没有比宝钗更为恰当的选择了。

这才是薛宝钗之所以能与林黛玉比肩最核心的要素,也是曹雪芹“滴滴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个社会有千千万万个宝钗,曹雪芹不过全景展现了宝钗一个,对于封建社会众多宝钗来说,几乎都是悲哀的一生,真相也一定各有各的惨烈。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

举报

标签:

更多文章

  • 六国人才为何都跑去了秦国?如果六国设置关卡,能否防止人才流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其次就是限制人身自由吗?这种事情,只有现代某些国家才干得出来,我们战国时期的各路诸侯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大家都是周天子的子民,还没到全盘翻脸的时候。再者为什么从秦孝公开始,六代秦王都能够吸引大量人才入秦?这是否才是六国需要反思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事情不能都这么办吧?最后

  • 日本人眼中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海外新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德川幕府对于这场发生在中国的战争十分关注,认为“今清国大乱,难保何时波及日本”,颇有唇亡齿寒之感。同时,鸦片战争的消息在民间也不胫而走,也出现了许多以中国鸦片战争为主题的书籍。其中,由岭田隽所写的《海外新话》很受欢迎。岭田隽,名右五郎,字子德,号枫江,在出版的《海外新话》上署名“枫江钓人”。他是丹后

  • 蒋介石手下有9位一级上将,他们是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一、冯玉祥冯玉祥,西北军阀首领,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冯玉祥有“倒戈将军”之称,一生至少参与过8次倒戈背叛之事。1912年,冯玉祥参与滦州起义,背叛了清廷。1915年,袁世凯称帝之后,唐继尧、蔡锷等人发动护国运动,起兵讨伐袁世凯。袁世凯派冯玉祥率兵去镇压蔡锷等人,但冯玉祥却私下和他们议和,通电反对袁世凯

  • 叮!“天命·努尔哈赤”邀请你进入群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书名:《历史太好玩了!古代帝王群聊(清朝篇①②)》

  • 为什么郑经不投降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经个人简介,郑经哭,郑经为什么喜欢陈昭娘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郑经不投降大清?郑经投降大清,国安民乐仍不失封侯之位,他们怎么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去抵抗大清呢?”经过查询资料,郑经不投降大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继承了他父亲的抗清志向和延平郡王的爵位。郑成功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亲眼目睹了清军的暴行和南明的衰落。郑

  • 从晋商第一商号大盛魁一次会议看清朝商业势力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蒙古草原赊账买卖随着大盛魁的发家,已经成为了涉足草原商号的标配,作为八大皇商之首的孙家,孙文举自然不甘居于大盛魁之后。在历经楚古拉大会、茶叶霸盘等争斗之后,终于通过卖铺子给大盛魁三掌柜钱宽子使得大盛魁陷入内斗,从而让大盛魁丢失了部分草原买卖。孙家在孙文举的带领下又一次拔得了草原买卖的头筹。正当孙文举

  • 他是蒋介石的心腹,杜聿明临死前还在问他:你当年究竟是不是共产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其实早在淮海战争打响前夕,杜聿明就来到老蒋办公厅,严厉的指责郭汝瑰是共产党卧底。老蒋要他说出原因,杜聿明就指出郭汝瑰为人十分清廉,从不捞油水,就连自己家里的沙发都补着补丁。老蒋听罢,气怒的反怼杜聿明说:“按你这话,难倒我国民党上上下下都是蠹,唯有共产党人才算清廉吗?”经过这事后,杜聿明便不敢再提起这

  • 文艺阅读季丨大家谈《河图》:如果我们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夜的1911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那时的李希霍芬有没有在自家饭馆歇脚休息,常芳不确定,但李希霍芬在那片土地上留下的脚印是实实在在的。后来,李希霍芬撰写了《中国》一书,这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地质基础和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著作。“面对波澜壮阔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是需要庆幸的是,我们没有与这个世界擦肩而过,没有与这个波澜壮阔的

  • 48张珍贵老照片看辛亥革命真实场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1911年正在渡江的国民革命军军队。1911年湖北,国民革命军部队准备出发前往战场。1911年汉口的国民革命军准备参战。1911年汉口,火炮坠入民居引发大火的场景。1911年汉口国民革命军战士运送火炮的场景。1911年汉口国民革命军战士用火炮射击的场景。1911年国民革命军占领上海后大量外国势力派驻

  • 清朝贝勒,裹脚女子,看看这些一百多年前清朝封建社会的老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今天这期历史镜像馆将通过一组老照片带你看看一百多年前清朝封建社会下人们的生活百态和风土人情。这是曲阜的街头,百姓看到相机都很好奇,围观了上来。但在那个年代,因为对相机的不了解,加上民间总有流传照相会将人的魂魄摄入相机内的说法,很多百姓是害怕拍照的,愿意拍照的只是少数。这是晚清时期在拾粪的老人。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