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收复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开坟墓,多年后盗贼自断手指谢罪

收复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开坟墓,多年后盗贼自断手指谢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3/2 6:57:19

左宗棠

1985年,长沙市政府举办了左宗棠墓地修理完成的落成典礼暨左宗棠逝世一百年纪念仪式,社会各界人士均前往左宗棠墓前吊唁,感怀他的伟大功绩。

一百年前,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本想带兵征战,但是软弱的清政府一味避战,导致中国让法国进犯。

左宗棠在悲愤交加之下,于同年9月5日逝世,他的逝世,代表晚清的最后一根脊梁也倒了,晚清正式成为了一个无骨之国。

慈禧

当慈禧太后收到左宗棠逝世的丧折后,她的心情可算得上五味杂陈,于公来说,左宗棠是朝中重臣,是抵挡列强侵略的猛将。

“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言犹在耳,左宗棠是这衰落的大厦的一根最重要的支柱,没有了他,清朝气数还有多少呢?

但是于私,左宗棠的死让慈禧感到了一丝松弛,因为首先左宗棠这个人脾气倔强、强硬,对慈禧的态度不像其他大臣那样毕恭毕敬,这经常让习惯了被所有人捧在高处的慈禧感到了冒犯。

左宗棠被称为“湖南骡子”,脾气执拗,性格也颇为自负,在军中,他是主帅,一切听从于他,他想骂人还是发火都可以。

慈禧

但是在朝政之中,左宗棠也依旧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因此总是在一些小事上惹得慈禧不高兴。

比如慈安太后去世时,宫中有人传言是慈禧太后暗地害死了慈安太后,因为慈安太后圣体向来康健,未听说有感染什么疾病。

所以慈安太后突然暴毙,引起了许多议论,只是人们害怕慈禧,从不敢公开谈论慈安太后的死因。

但是左宗棠在得到慈安太后逝世的消息后,匆忙赶到宫里,顾不得隔墙有耳,脱口而出:“今天召见时,我还见过太后,她和往常一样言语有力,我不相信她是寿终夭年的。”

结果太监直接把他这番话传给了慈禧,慈禧向来疑心重,当时就对左宗棠心生芥蒂。

果然,此后许久,左宗棠一下子成了大闲人,无事可做,而朝堂众人,知道他已经得罪了慈禧太后,都默契地疏远他。

当然最后慈禧考虑到左宗棠的重要性,没有剥夺他的官职,只是把他调离了北京,以示惩戒。

左宗棠

最重要的是,左宗棠虽然收复边疆有功,但他面对列强不让步、主战不退缩的立场也有悖于慈禧面对列强主和保太平的立场。

左宗棠坚持认为“胜固当战,败亦当战”,而李鸿章则认为“暂胜必终败”,“与其开战于先,而失败于后,不如妥协求和。”

慈禧的内心是偏向李鸿章的做法的,因为慈禧和李鸿章一样,面对强大的西方列强,内心感到了十足的恐惧。

在未开战之前,他们已经不对战争抱有希望,他们想到的只是假若战争失败,需要赔付的钱款更多。

在1884年,法国海军闯进闽江,致使闽江水师全军覆没,在此危急情况下,左宗棠领兵出征,创造了友谊关大捷,击退了法军。

左宗棠本想乘胜追击,彻底赶走法军,但是此时李鸿章却提出了“乘胜即收”,得到了慈禧的支持。

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本来作为胜利者的中方居然与法国签订协议,使法国获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而且中越边境也向法国敞开。

左宗棠气愤至极,声称,“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但其实,李鸿章要是得不到慈禧的支持,他提出的意见又怎会最终得到实施?

终究是慈禧想花钱买平安,不想跟洋人硬碰硬,怕败给洋人以后,需要赔偿更多银子,可能还会引起内乱,危害清朝的统治。

但是左宗棠不肯放弃,同年六月,他北上京城,请求予以法军正面回击,本来清政府已经打算求和了事。

李鸿章

但法军方面又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在与清政府签署了第一次停战和约后,不仅没有退兵,还打算继续挑衅清军。

最终,在左宗棠的坚持,以及法军的步步紧逼下,清政府选择与法军开战,左宗棠点兵出征。

那年左宗棠已经70多岁了,他拖着年老的身体继续顽强地抗击外来侵略者,直到死亡,他的勇气和执着让慈禧最后也为之动容。

而面对他的离世,李鸿章应该是窃喜的。左宗棠多次指责“李鸿章误尽天下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李鸿章则认为左宗棠不懂得中国国情,不懂得识时务。

李鸿章

广大的人民群众显然是站在左宗棠这边的,他们不愿看到中华民族一直被列强欺辱,因此,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左宗棠对李鸿章的批评。而如今左宗棠已死,李鸿章可以松口气了。

左宗棠死了,外国列强也可以放松了,法国人本来正在同清朝作战,他们的目标是攻占台湾岛。

而左宗棠是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头雄狮,如今这头雄狮突然倒下了,剩下的清兵在法国人眼里,不过是一群好欺负的羔羊。

左宗棠

左宗棠死了,英国人也松了一口气,原本左宗棠是为数不多敢于对他们的强权说“不”的清朝官员,并且会用雷霆手段反制他们的无理霸权。

英国人曾在租界树立牌子“华人与狗”不得进入,左宗棠看见了,将牌子没收,逮捕了挂出牌子的英国人,从此,洋人看见左宗棠,从不敢流露出不敬之言。

左宗棠死了,俄国人立马觉得可以重新开入侵中国的计划了,原本他们侵占新疆,遭到左宗棠的猛烈反击,俄军被灰溜溜驱逐出新疆。但如今左宗棠一死,他们卷土重来的机会到了。

左宗棠

左宗棠的去世是带走了一息尚存的清朝最后的一丝希望,而当初左宗棠的降生也是给了这个王朝一个自救的机会,但可惜在多重因素下,这个末日下的王朝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左宗棠出生于湘西农家,从小勤学苦读,但曾三次参加会试落第,28岁时才勉强成为大户人家的一个教读。

虽然在个人仕途上总是不顺,左宗棠却一直心系国家前景,当他三十岁时,听闻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他愤懑不已,对朝廷无比失望,欲归隐山林。

在三十二岁到三十七岁这五年间,他带着妻儿迁到湘阴柳家冲,自号“湘上农人”,五年间,他一心种茶种树,设馆授徒,研究学问。

但所谓十年饮冰,热血难凉,在多年的隐居生活中,他一直关注着局势变化,思考国家当下的困局。

左宗棠雕像

直到三十八岁那年,左宗棠与林则徐会面于长江湘江舟中,两人如遇知音,相谈甚欢,左宗棠向林则徐抒发了他的治国抱负,林则徐称他为“绝世奇才”。

左宗棠四十岁时,正好赶上太平军进攻长沙,在胡林翼的推荐下下,左宗棠入幕长沙城,主军事。

相比于早早开启仕途、年少立下功名的许多将领,左宗棠直到四十岁才开始军旅生涯,但令人惊叹的是,他一出手,便一鸣惊人,初步控制住了暴动。

他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被授予四品京堂侯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

左宗棠似乎是上天派来拯救一息尚存的清廷的,他之前已经见过太多清廷屈服外国列强的屈辱时刻,所以自投笔从戎的那一刻起,他立誓要以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尊严。

收复新疆

对内,他平复了陕甘、江淮、湘赣多地的叛乱,维持了内部环境的总体稳定,避免清廷陷入内外夹击、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

对外,他招募楚军,奔赴多方势力盘根错节的新疆,当时英俄在此角力,阿古柏伺机搅局。

新疆局势岌岌可危之际,左宗棠率兵前来,运筹帷幄收复北疆、决胜千里收复南疆,在68岁高龄,抬棺出征收复伊犁。

诗人杨昌浚为左宗棠写下七绝: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于民生,在经历战争洗劫、民不聊生的浙闽,他全力发展生产,在军饷尚有空缺的情况下,拨款赈济灾民,并且裁撤丁勇,用于补充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于发展,他眼光超前、格局广大,为自强求富,发起洋务运动,倡导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且改革政府机构。

曾国藩

在左宗棠生前,他拼尽全力、从方方面面挽救衰落的清朝、拯救危机四伏的中国。

但可惜时不我待,他没能跑赢时间,没能在生命走到尽头前完成救济国家的夙愿,1885年,74岁高龄的左宗棠在征战途中因病去世。

左宗棠的功绩如今已经已经是被广泛承认的,不仅国内承认他是个伟大的民族英雄,连海外,也远扬他的威名。

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当时人们对左宗棠的功绩认识不恰当,左宗棠这样的伟人的墓地竟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左宗棠墓地

左宗棠逝世后,朝廷追赠他太傅,谥号“文襄”,将其葬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

左宗棠的家人在白竹村找了一户黄姓人间为左宗棠守墓,作为报酬,划给其周围几十亩田地。

黄家人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守护好左宗棠的墓地,新中国成立后,黄家人依旧为左宗棠守墓。

黄家的第四代守墓人叫黄志清,他从小就听祖父说:左宗棠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守护好他的墓地是我们家族的责任。

黄志清

但是在七十年代,村中有几个大汉觊觎左宗棠墓里的财产,他们想着左宗棠生前是高官,估计陪葬品不少,便想盗左宗棠的墓。

他们找来一百多斤的炸药堆放在墓室门口,用了十几根雷管引爆炸药,左宗棠的墓室门被炸得粉碎。

盗墓贼紧忙闯进去,但只见里面空空荡荡,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古玩字画,他们不死心,砸开了左宗棠的棺椁,想继续找陪葬品。

但是看到棺椁里面的左宗棠遗体后,几人被吓了一跳,原来由于防腐措施做得很到位,左宗棠遗体还没有腐烂,遗容完整,如同在酣睡中。

左宗棠墓地

盗墓贼没有找到想要的珍宝只能怏怏走了,但是他们破坏了墓室的密封性,导致左宗棠原本完整的遗体马上开始加速腐烂。

而左宗棠的墓室被盗,最伤心的是黄家人,当时黄志清还是个少年,在外干活,回到家里就听见母亲在伤心地哭泣。

黄志清母亲边哭边说:“咱家祖辈受了左家的恩惠,答应世代帮大人守墓,但是如今大人的墓室被炸开,尸骨暴露在外,我们对不起大人啊。”

母亲安排黄志清趁着夜里把墓室修一修,黄志清听从母亲的话,去到墓室里,修好了左宗棠的棺椁,重新把左宗棠遗体入殓。

并搅拌好水泥,准备好石砖,把左宗棠被炸开的墓门重新修葺完整。

左宗棠墓地

但到了1975年,当地政府修筑一条公路,需要穿过左宗棠的墓园,致使左宗棠的墓园遭到了破坏。

而在修建公路途中,石料出现紧缺,有人提议不如就地取材,拆了左宗棠的墓园来建造公路。

左宗棠的墓园建造得很宏伟,最初有一百多亩,有牌楼、石人石马、走廊、亭榭等等,用材也是上好的石料。

当地修建公路拆了左宗棠的一部分墓园,后来修建白竹桥又拆了左宗棠的一部分墓园。

经过两次拆除,左宗棠的墓园仅剩不到十亩,并且损毁严重。

左宗棠墓地

直到改革开放后,王震将军在建设新疆时,回想起左宗棠当时收复新疆的历史功绩,对左宗棠甚为敬佩。

后来他要求部下查询左宗棠的安葬地,结果了解到左宗棠墓地被毁,深感痛心,他说:“左公有恩于国,他的墓园,应当修复啊,列为文物,供人瞻仰。”

王震将军要求长沙市政府拨款修复左宗棠的墓园,长沙市政府也立即组织人前去修葺残损的左宗棠墓地。

到1985年,左宗棠墓地修整完成,并刻碑纪念,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左宗棠墓园

当时,长沙还举行了左宗棠逝世100周年纪念会,王震亲临会场,发表讲话:“左宗棠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评价历史人物,帐不要算得太细,搞得太繁琐,有些事可以求大同,存小异。”

王震将军的讲话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之前左宗棠的墓园会被损毁至此,原因就是那时社会提倡反封建的批判精神,针对清朝官员的社会评价都不好。

对于左宗棠,他虽然收复新疆有功,但曾经镇压过太平军,被看作是在阻碍民众的觉醒、是在维持封建统治,是有过的。

不仅是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的墓园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王震将军

但就如王震将军而言,评价历史人物,帐不要算得太细,尤其不要因为他身上的时代局限性就否认了他对中华民族的功绩。

晚清如果没有左宗棠,会遭遇外国列强更严重的欺压,说不定中国的领土又将被列强割去一大块。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能公正地评价左宗棠,他的功绩被记录在教科书上,供人敬仰。

而当时炸开左宗棠墓室的几个人,在他们后来认识到左宗棠的伟大后,也经历着内心的煎熬和外界的谴责。

其中有一个人因为经常受到亲朋好友的指责,内心郁闷不止,经常借酒消愁,一次酒后,竟然抓起案板上的菜刀剁下了自己的一根手指,他心中必定是懊悔极了,懊悔自己曾经对一代名臣如此不敬。

左宗棠雕像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清朝九子夺嫡的根源:那些年被抱养的皇子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一、顺治开创了皇子抱养的先例在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第一集中,出现了出宫避痘事件。在真实的历史上,顺治确实曾经几次下令出宫避痘,就连年事已高的孝庄皇太后也要在十冬腊月前往南苑避痘。史书记载:顺治皇帝行猎归来后:“欲入京城,因痘疹甚多,故避于锡尔噶营过夜。”天花这种传染病,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就是幼童。顺治

  • 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和嘉靖皇帝斗了一辈子,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靖和杨慎,杨慎最有名的十首诗词,杨慎在云南待过的地方

    明嘉靖三年,杨慎带着屁股上的杖伤和前所未有的精神打击,蜷缩在一辆破旧的马车内,离开京城,向流放之地——云南永昌卫——进发了。 这位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刚刚遭遇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出身名门,在政治上被寄予厚望,彻底断绝了仕途之路,几代为官的杨氏家族也就此沉沦下去,不再有重现荣光的机会。这大概应验了

  • 雍正皇帝扳倒年羹尧,让他家破人亡,为何放过了他的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最后为什么杀了年羹尧,雍正与年羹尧真实关系,雍正与年羹尧之死

    对于年羹尧来说,1725年是一个分界线。在这之前,年羹尧是万众瞩目的“年大将军”,是康熙皇帝的宠臣,是雍正皇帝最好的朋友;在这之后,年羹尧成了背负九十二款大罪的罪人,被雍正皇帝下令狱中自裁,他的家人杀头的杀头,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沦入家破人亡地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年羹尧被雍正皇帝扳倒后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十个月,驾崩突然,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仁宗朱高炽夺权吗,朱高炽驾崩剪辑,极品家丁朱高炽驾崩

    仁宗朱高炽是成祖嫡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太祖朱元璋指定为燕王世子。虽如此,在朱高炽成年后,依然受到了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挑战,储位差点不保。朱高炽的形象,在近期的热播剧《大明风华》中还是比较贴切的, 不仅身形较胖,而且喜静厌

  • 民国大少爷李子嘉:李鸿章的后人,嗜赌成性,曾输掉万顷良田山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那么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不出门工作,李鸿章的后人又为何沦落至此呢?01重臣之后李子嘉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是清末军机重臣李鸿章的孙子,绝对的小说男主角,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父母对这个孩子十分看重,很小就让他开门读书,请的也都是最好的老师。李家人希望李子嘉可以继承家业,光耀门楣,带领家族继续奋

  • 明仁宗朱高炽为何被称为史上最可爱的胖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仁宗朱高炽身高,关于明仁宗朱高炽的小说,胖子朱高炽

    在明朝历史上,朱高炽尽管在位不满一年就暴毙,但却为何被称为“仁宗”皇帝? 关于这个问题,由汤唯和朱亚文主演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倒是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部剧来走近朱高炽,走近历史上著名的明仁宗。 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靖难之役后被册立为太子。不过,他

  • 成吉思汗用两万蒙古骑兵征服西辽,西辽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西辽又是一个幸运的王朝。成吉思汗攻打西辽的时候,并没有大开杀戒,使西辽免遭屠城厄运。 攻打西辽时,成吉思汗并没有亲自参与,他仅仅用了两万蒙古骑兵,让“四獒”之一的哲别带领,就将西辽征服。 西辽为何会不堪一击?并非西辽没有战斗力,而是西辽的统治者出现了问题。西辽也有辉煌的历史,鼎盛时期,向西域、漠北、

  • 咸丰从圆明园逃往热河前,肃顺的一条建议,让慈禧太后看出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咸丰为什么没有和慈禧放在一起,肃顺为啥不先下手,火烧圆明园肃顺被处决

    由此可见,肃顺还是善于识人的。可他为何未能识出慈禧太后的能力和毒辣的手段呢?并不是肃顺没有发现慈禧太后的厉害之处,而是慈禧太后早有防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前夕,咸丰皇帝在圆明园办公的时候,肃顺的一条建议,让慈禧太后看出危机,从而提高警惕,最终扳倒肃顺,将他诛杀,掌握了大清王

  • 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西夏为何不从背后偷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国是现在的哪里,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攻下西夏,成吉思汗为何没有灭掉金国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天骄,他能不担心一向不讲诚信的西夏人出尔反尔,对自己不利吗? 西夏虽然已经归顺成吉思汗,对他称臣纳贡,但从成吉思汗的战略部署来看,他从来就没有相信西夏人会对自己忠心耿耿。 我们来看成吉思汗驾驭西夏人的方法:一是在攻打金国前,成吉思汗就已经向西夏施加了压力。成吉思汗攻打金国前,除了西夏

  • 辛亥革命导源地湖北,为何没有像其他派系一样,出现鄂系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亥军阀全文,辛亥革命势力分布图,辛亥军阀txt下载奇书网

    上图——鄂系军阀并没有出现像奉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都是比较著名的,以省级区域为划分依据的军阀派系,并且在清末到民国的这段时间内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奇怪的是,湖北地区人口数量巨大,工业基础雄厚,社会财富沉淀量不可小觑,又有大量新军驻扎,却没有发展出鄂系军阀,只能跟随着其他势力被动地参与到各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