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十个月,驾崩突然,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十个月,驾崩突然,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97 更新时间:2023/12/13 20:32:09

仁宗朱高炽是成祖嫡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太祖朱元璋指定为燕王世子。虽如此,在朱高炽成年后,依然受到了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挑战,储位差点不保。朱高炽的形象,在近期的热播剧《大明风华》中还是比较贴切的,

不仅身形较胖,而且喜静厌动,又因腿有脚疾行动不便,常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但也总是跌跌撞撞,这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说,太子如此虚弱不堪,且过于仁厚而无掌权之术,是否能胜任皇帝之位,实在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带着父皇深深的担忧,朱高炽依然在众多拥护他的文官们不遗余力的为成祖做心理工作下,稳住了储位,并顺利的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基即位,这一年成祖病逝于第六次北征回师途中,英国公张辅、内阁首辅杨荣等人为了避免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乘机作乱,决定秘不发丧,并提前安排皇太孙朱瞻基出城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出现什么叛乱,皇位得以平稳过渡。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朱高炽顺利即位,改次年号为洪熙。

战战栗栗在父皇的阴影下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太子,总算是熬到头了顺利登上了皇位。可是仁宗朱高炽有当太子的命却没有当天子的福气,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在位不足十个月的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终年47岁。

关于仁宗朱高炽的猝死,死因说法很多,比如雷击之说、中毒之说,还有宣宗朱瞻基弑君杀父之说,甚至还有“无疾骤崩”之说,但这些说法都不见于正史,而是出自一些文人笔记和当朝官员的猜度。四十多岁正是正值壮年、精力旺盛的时候,仁宗在位不足一年即“无疾骤崩”,这其中必有蹊跷,但奇怪的是,官修的《明史.仁宗纪》和记载仁宗日常起居生活的《明仁宗实录》对仁宗死因都只子不提,仁宗因何暴卒,就此成为一大历史谜团。

我们试图通过海量的历史资料中去抽丝剥茧,还原明仁宗真正的死因,结合他年轻时候的身体状况,至少有两种可能性可以解释仁宗的死因。

一:纵欲过度说

明仁宗朱高炽子嗣比他父皇成祖多,共有十子7女,下葬前,共有五个妃子为他殉葬。如果没有旺盛的精力,不会生育这么多子嗣。仁宗好色,并非空穴来风。

当时翰林侍读李时勉曾冒死上疏力谏仁宗勿沉迷女色耽误国事,疏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仁宗看过奏疏后怒不可遏,当即命令锦衣卫捉拿李时勉下狱动刑,仁宗弥留之际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如果李时勉是在捕风捉影,仁宗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清者自清也,但事实是李时勉确实触及到了仁宗痛处,才会令他如此耿耿于怀。

纵欲过度极损阳气,明人陆釴在其所著《病逸漫记》中就指出仁宗是死于纵欲过度引起的“阴症”,而且此病还是从服侍仁宗的太监之口得知,可信度较高。另外,《明史·罗汝敬传》中对仁宗得病曾有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因为“阴症”属顽疾,极难自愈,仁宗很有可能是服用了治“阴症”的金石药方不幸崩猝的,明朝前期的皇帝,从成祖开始,都极嗜好金石药方以养圣躯,仁宗急病乱投医,滥用这种化学物药也不奇怪。

二:突发性心脏病之说

仁宗还在当燕王世子的时候,成祖靖难起兵,他留守北平,被立为太子后,从来没有经历马上杀敌的仁宗,越发心宽体胖。肥胖,是仁宗典型的身体特征。

是什么造成成祖肥胖?足疾,走路两脚不能协调,所以才需要两个内侍搀扶着走路,但依然是跌跌撞撞,为此还常被二弟汉王朱高煦嘲笑。因为腿的毛病,再加上仁宗喜静厌动的本来性格,缺乏运动而帝王家的饮食又非常好,日积月累之下身体越发的胖,已至于连行动都困难。

过度的肥胖和行动上的不便对身体都是潜在的伤害,肥胖压迫到了心脏,使得血液不能正常循环,心脏病的重要原因就是来源于过度肥胖,这一种说法,同样出自宫内太监之口。

两种说法,哪一种更接近事实,那就只能大家去判断了,不过明仁宗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十个月,但成就却极高。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为了发展民生经济,停止了永乐年间的大规模对外战争,与他的儿子宣宗开创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

更多文章

  • 民国大少爷李子嘉:李鸿章的后人,嗜赌成性,曾输掉万顷良田山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那么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不出门工作,李鸿章的后人又为何沦落至此呢?01重臣之后李子嘉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是清末军机重臣李鸿章的孙子,绝对的小说男主角,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父母对这个孩子十分看重,很小就让他开门读书,请的也都是最好的老师。李家人希望李子嘉可以继承家业,光耀门楣,带领家族继续奋

  • 明仁宗朱高炽为何被称为史上最可爱的胖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仁宗朱高炽身高,关于明仁宗朱高炽的小说,胖子朱高炽

    在明朝历史上,朱高炽尽管在位不满一年就暴毙,但却为何被称为“仁宗”皇帝? 关于这个问题,由汤唯和朱亚文主演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倒是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部剧来走近朱高炽,走近历史上著名的明仁宗。 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靖难之役后被册立为太子。不过,他

  • 成吉思汗用两万蒙古骑兵征服西辽,西辽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西辽又是一个幸运的王朝。成吉思汗攻打西辽的时候,并没有大开杀戒,使西辽免遭屠城厄运。 攻打西辽时,成吉思汗并没有亲自参与,他仅仅用了两万蒙古骑兵,让“四獒”之一的哲别带领,就将西辽征服。 西辽为何会不堪一击?并非西辽没有战斗力,而是西辽的统治者出现了问题。西辽也有辉煌的历史,鼎盛时期,向西域、漠北、

  • 咸丰从圆明园逃往热河前,肃顺的一条建议,让慈禧太后看出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咸丰为什么没有和慈禧放在一起,肃顺为啥不先下手,火烧圆明园肃顺被处决

    由此可见,肃顺还是善于识人的。可他为何未能识出慈禧太后的能力和毒辣的手段呢?并不是肃顺没有发现慈禧太后的厉害之处,而是慈禧太后早有防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前夕,咸丰皇帝在圆明园办公的时候,肃顺的一条建议,让慈禧太后看出危机,从而提高警惕,最终扳倒肃顺,将他诛杀,掌握了大清王

  • 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西夏为何不从背后偷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国是现在的哪里,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攻下西夏,成吉思汗为何没有灭掉金国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天骄,他能不担心一向不讲诚信的西夏人出尔反尔,对自己不利吗? 西夏虽然已经归顺成吉思汗,对他称臣纳贡,但从成吉思汗的战略部署来看,他从来就没有相信西夏人会对自己忠心耿耿。 我们来看成吉思汗驾驭西夏人的方法:一是在攻打金国前,成吉思汗就已经向西夏施加了压力。成吉思汗攻打金国前,除了西夏

  • 辛亥革命导源地湖北,为何没有像其他派系一样,出现鄂系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亥军阀全文,辛亥革命势力分布图,辛亥军阀txt下载奇书网

    上图——鄂系军阀并没有出现像奉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都是比较著名的,以省级区域为划分依据的军阀派系,并且在清末到民国的这段时间内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奇怪的是,湖北地区人口数量巨大,工业基础雄厚,社会财富沉淀量不可小觑,又有大量新军驻扎,却没有发展出鄂系军阀,只能跟随着其他势力被动地参与到各种武

  • 成吉思汗带兵西征7年,西夏和金国,为何不端了大蒙古国的老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国是现在的哪里,成吉思汗打西夏主要的原因,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用了几年

    成吉思汗等于是将蒙古从金国的势力范围之内脱离出来单干了!你觉得金国人能忍吗?因此金国对刚成立的大蒙古国,没少发牢骚。除了金国以外,他们的盟友西夏,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金国一吆喝,西夏便要以马仔的身份一起去对付大蒙古国。不过很可惜,这个时候的西夏和金国,属于半斤八两的状态,都已经不行了!成吉思汗要想西

  • 不被明朝正史承认的皇后—明代宗继后肃孝杭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最有名的二位皇后,杭允贤,高志杭葛莉儿最后结局

    杭氏出身在民间,她本来只是郕王朱祁钰的一个普通侧室,但是母凭子贵,在婚后不久她就生下了朱祁钰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孩子也是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在她生下朱见济的次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兵败被俘,国难当头,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们经过商议决定拥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即明代宗。在明

  • 顺治唯一的女儿,擒鳌拜立下大功,康熙:我要写碑文纪念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的八大议政大臣,鳌拜为何害怕多尔衮,小皇帝捉拿鳌拜

    1、出身低微的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的父亲顺治帝是清朝一位非常有个性的皇帝,这位少年天子从小就接触一些宫女,养成了满洲男子好色的习气。而且,顺治还比较叛逆,对母亲孝庄安排的婚姻不太满意,后宫的蒙古后妃全部都成了摆设,因此,我们就会看到,为顺治生下儿女的,大多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庶妃,其中就包括和硕恭悫长

  • 雍正一岁生日抓周,抓到毛笔胡乱画了一字,康熙看到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古代的皇室贵族中,这种习俗尤为流行,他们习惯通过孩子在抓周宴上的表现来确定他的贤愚,因此抓周礼又被称为“试儿礼”。在雍正皇帝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就为他举行了一场抓周礼,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雍正皇帝在抓到了一只毛笔之后随处乱挥,居然真的画出了一个可以辨认出的字,这让康熙皇帝脸色大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