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亥革命导源地湖北,为何没有像其他派系一样,出现鄂系军阀?

辛亥革命导源地湖北,为何没有像其他派系一样,出现鄂系军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4 更新时间:2023/12/16 21:16:45

上图——鄂系军阀并没有出现

像奉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都是比较著名的,以省级区域为划分依据的军阀派系,并且在清末到民国的这段时间内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奇怪的是,湖北地区人口数量巨大,工业基础雄厚,社会财富沉淀量不可小觑,又有大量新军驻扎,却没有发展出鄂系军阀,只能跟随着其他势力被动地参与到各种武装斗争中。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九省通衢是西北军阀和北洋军阀的缓冲区

湖北省武汉市连接南北,纵贯东西,交通四通八达,因此得到了九省通衢的称号。事实上,九省通衢形容"四冲六达"的大路,并不特指某个城市或省份,像湖北省一样可以被冠以该称号,尤其是从军事角度来说:

湖北为长江上游要害,武汉尤九省通衢,自来东南有事必争之地。

上图——楚国能做大,和吴越尚未崛起关系巨大

也正是因为地缘因素,湖北省被夹在了西北军阀和北洋军阀之间,既成为了两大派系的直接对抗的缓冲区域,又成为了双方争取的重点对象。

在古春秋时期,楚国能够和强大的晋国对抗,靠的是东南方的吴越尚未崛起,东北方的齐地尊攘夷,可是到了清末,当楚地发现东南东北方西北方向的敌人强大后,由于自身势力有效,又没有山河之险可守(大航海时代,长江的防守作用被弱化)就陷入了腹背甚至多面受敌的窘境了。

上图——湖北新军

在这种前提下,湖北省是不可能出现强大军阀的。西北军阀和北洋军阀虽然也要面对其他的对手,但是当他们发现湖北有崛起的态势后,必然要尽力打压鄂系势力,避免出现三足鼎立尤其是湖北归附到对手势力的情况。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更乐意于趁着湖北复杂的军事力量没有被整合之前,大力分化对手并逼迫其站到自己一方,这种来自于外部的强大压力对湖北军事力量的统一起到了压制作用。

二、湖北地区起义频繁,不利于本地势力做大

除了外部压力,湖北地区的内部压力也是阻碍其势力养成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那么为什么这第一枪会响在湖北呢?这里是有历史渊源的: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力量打算将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湖北地区的社会结构极其复杂,洋人、革命家、派系军阀、清政府都很重视这里,每方投入的兵力不可小觑,这种犬牙交错互相钳制的局面,令革命力量的最大对手清政府很难在这里展开有效统治,因此才会成为下一次起义的导源地。

上图——武昌起义

不过这种复杂的局势也对湖北本地的势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多方势力在一地共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和摩擦,而且这些外部势力都有强大的能力去调动大量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导致的结果就是湖北地区起义事件、暴动事件频繁发生,本地势力不得不被牵扯入局。

对于外部势力来说,湖北只是一个区域性战场,并非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对于湖北地区的本地势力来说,这里就是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如果大本营乱成一团,那么无论是湖北本地人还是湖北新军,对于湖北军事力量的归属感会大幅下降,极其不利于本地势力的做大。

三、黎元洪示好袁世凯导致武汉本地军队深受其害

除了上述两点原因之外,湖北人黎元洪的政治方向选择也是伤害了武汉本地势力的重要原因,甚至说是最根本的原因也不为过。

黎元洪出生和成长在湖北,其发家地也是在湖北,正是由于训练湖北新军有功,他才积累了巨大的名声和结交了政治盟友,在武昌起义后成为了湖北地区的代言人,继而才有了后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崇高地位。

上图——黎元洪像

然而当黎元洪走出湖北后,他就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袁世凯。表面上看,二者算得上是同一战线的战友,不过袁世凯对黎元洪比较忌惮,黎元洪为了自保,主动削弱自己向袁世凯示好,而他示好的办法就是打压湖北本地的军事力量。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当上位者掌握权力后,杀害功臣的例子屡见不鲜,然而黎元洪似乎没有想明白,袁世凯忌惮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背后依附的湖北武装力量,本末倒置的黎元洪居然做出了直接杀害湖北有名望的将领的行为做投名状,而不是以打压或解散的手段去保留有生力量。

这种亲者恨仇者快的举动令湖北较小的军阀十分费解,然而他们每个人的力量都不足以撼动黎元洪,因此只能逆来顺受,而这种无可奈何的妥协的背后,就是湖北地区的军阀势力越来越衰弱了。

上图——王占元一度让鄂军做大,却败在性格问题上

四、结语

在外部势力、内部矛盾以及黎元洪的共同作用下,湖北地区的小型军阀一蹶不振,在辛亥革命前期和后期皆失去了崛起的机会。不过随着黎元洪在政治斗争中失势、卸任湖北都督后,湖北地区似乎迎来了崛起的机会,要知道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之中,如果操作得当,新的势力很快便能崛起。

可惜的是,黎元洪后来的多位继任者,包括段祺瑞、王占元、萧耀南、吴佩孚,他们或者在性格上有较大的缺憾,或者在能力上先天不足,或者站错了队伍,导致湖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如走马灯一样变幻,各人都想尽办法办法自保,丧失了令鄂系军阀崛起的绝佳机会。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带兵西征7年,西夏和金国,为何不端了大蒙古国的老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国是现在的哪里,成吉思汗打西夏主要的原因,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用了几年

    成吉思汗等于是将蒙古从金国的势力范围之内脱离出来单干了!你觉得金国人能忍吗?因此金国对刚成立的大蒙古国,没少发牢骚。除了金国以外,他们的盟友西夏,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金国一吆喝,西夏便要以马仔的身份一起去对付大蒙古国。不过很可惜,这个时候的西夏和金国,属于半斤八两的状态,都已经不行了!成吉思汗要想西

  • 不被明朝正史承认的皇后—明代宗继后肃孝杭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最有名的二位皇后,杭允贤,高志杭葛莉儿最后结局

    杭氏出身在民间,她本来只是郕王朱祁钰的一个普通侧室,但是母凭子贵,在婚后不久她就生下了朱祁钰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孩子也是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在她生下朱见济的次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兵败被俘,国难当头,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们经过商议决定拥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即明代宗。在明

  • 顺治唯一的女儿,擒鳌拜立下大功,康熙:我要写碑文纪念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的八大议政大臣,鳌拜为何害怕多尔衮,小皇帝捉拿鳌拜

    1、出身低微的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的父亲顺治帝是清朝一位非常有个性的皇帝,这位少年天子从小就接触一些宫女,养成了满洲男子好色的习气。而且,顺治还比较叛逆,对母亲孝庄安排的婚姻不太满意,后宫的蒙古后妃全部都成了摆设,因此,我们就会看到,为顺治生下儿女的,大多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庶妃,其中就包括和硕恭悫长

  • 雍正一岁生日抓周,抓到毛笔胡乱画了一字,康熙看到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古代的皇室贵族中,这种习俗尤为流行,他们习惯通过孩子在抓周宴上的表现来确定他的贤愚,因此抓周礼又被称为“试儿礼”。在雍正皇帝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就为他举行了一场抓周礼,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雍正皇帝在抓到了一只毛笔之后随处乱挥,居然真的画出了一个可以辨认出的字,这让康熙皇帝脸色大变。这

  • 清末刺马案为何如此轰动?慈禧和曾国藩之间的博弈,最终慈禧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刺马事件真凶是谁,曾国藩为什么会被刺马,大刺客刺马

    马新贻,新任的两江总督,被刺的就是这位老兄。这个时候曾国藩带领湘军,刚刚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湘军的实力也达到了巅峰。就算是慈禧太后,都需要给曾国藩几分面子。但是慈禧太后不甘心啊,大好的江南,咋能就这么让给湘军呢?因此马新贻成为了慈禧太后手里的筹码。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

  •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后,明成祖朱棣是怎么样对待他妻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朱棣与建文二龙相会,大明风华朱棣和建文见面背景音乐

    建文帝就一位妻,那就是皇后马氏,在建文四年那场蹊跷的大火中,马皇后葬身火海……然后呢?哪里还有什么然后?人都已经死了,还能有什么然后?自建文四年起,明成祖便彻底抹去了建文一朝,代之以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连建文帝的皇帝身份明成祖都不予承认,更何况马皇后的皇后身份?自永乐元年起,马皇后和建文帝一起

  • 从仁宗盛世,到靖康之耻,北宋的167年历史中,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靖康之耻北宋为什么弱,靖康之耻是北宋灭亡的标志吗,北宋靖康之耻发生在什么时候

    北宋的盛世重文轻武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在大多人印象中,都是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这只是赵匡胤的一面,另一面的赵匡胤,实则疑心深重。作为后周将领的他,却踩着后周“上位”,欺负孤儿寡母,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多半是天妒英才,柴荣是众所周知的雄才伟略之君,将危机四伏的后周,建立成一个强国,就连后面整日把

  • 崇祯PK魏忠贤,朱由检孤家寡人,九千岁权倾朝野,崇祯为何赢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由检信王府地址,朱由检死后是谁当皇帝,崇祯为何不能与魏忠贤合作呢

    九千岁并非浪得虚名,但崇祯占据着法统的制高点,两人过招,魏忠贤底气不足,崇祯步步为营,再加上阉党内部松散,崇祯焉能不胜?在中国历史上,敢称九千岁的人有两位,一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东王杨秀清,另一位就是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从这个千古称谓就可以看出,魏忠贤权倾一时的嚣张程度。魏忠贤大字不识几个,智力也无超群

  • 顺治:超脱俗世,拿的起放的下,我愿称之为大清皇帝中的天花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娜木钟和顺治的关系,顺治最落魄的时候,300万以上的顺治通宝图片

    (爱新觉罗·皇太极 画像)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王朝的第二领领导人,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了。由于皇太极同志死得十分仓促,来不及留下遗嘱,那么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先帝没指定谁来接班,所以接下来的皇位争夺赛,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在诸多参赛选手中,最有获胜希望的,有两位,一位是皇太极的长

  • 清朝最有艳福的皇帝,4位皇后67位妃子,他死后,都陪他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12位皇后哪位最惨,清朝12位皇帝的皇后和嫔妃,清朝十二个皇帝及皇后

    康熙是清朝历任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六十一年,这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在年仅八岁的情况下继位,从此以后他一直稳坐皇位,没有像历史上的有些年幼皇帝被作为傀儡,也没有早早逝世,反而是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最开始继位的时候,身边有孝庄太皇太后和大臣的辅佐,因为年幼,所以他被辅佐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