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不仅让大唐王朝一蹶不振,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安史之乱不仅让大唐王朝一蹶不振,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85 更新时间:2024/1/15 13:33:31

除此之外,安史之乱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大唐朝的版图已经拓展到了中亚地区。当时,突厥、高昌、龟兹、吐谷浑等西域诸国都被消灭,臣服在安西都护府之下,中原王朝从此可以中亚甚至是欧洲地区直接联系。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安西都护府的精锐军队大部分都调回到中原王朝参与平叛。安西都护府瞬间从强势转为弱势,吐蕃势力抓住时机,倾举国之力占领河西走廊,彻底隔断了西域和大唐的联系。这一事件,直接标志着大唐王朝从对外扩转为内部经营。

中亚方面,大唐帝国已经准备和拉伯帝国交手了,为的就是争夺中亚的控制权。可惜,正当大唐王朝排兵布阵准备和阿拉伯帝国一决雌雄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中亚争夺战只能无限期延后。后来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下去了,但是大唐王朝再也没有能力扩张到中亚地区。后世人对此非失望,认为着千年一遇的机遇就这样被安史之乱废弃了。除了领土之外,更严重的是无论中亚还是西域,在化传播上都与中原文化南辕北辙。

由此,当时周边国家对待唐王朝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安史之乱前,这些周边国家要不然就是臣服,要不然就是合作,态度上非常友好。可是,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的实力一落千丈,连支援西域都护府都无法派出一兵一卒,这么羸弱的状态让吐蕃、回鹘等西域诸国认为没必要再对大唐王朝友善,倘若爆发战争的话还可以抢夺战利品。

所以,当时大唐王朝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变得非常被动。所以,为什么朝的时候连西夏、契丹都敢攻打中原王朝,就是唐宋转换后中原王朝也没有能力夺回失地。

而反过来说,倘若安史之乱没有爆发的话,那么至少西域不会出现多国并立的混乱局面,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依旧正常运转。很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安史之乱就像是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彻底改变了大唐王朝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更多文章

  • 号称勇士的他,一见到秦王政就色变振恐,真的勇士,还是纸老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不复还,主角荆轲和秦舞阳为了燕国的安宁,抱死去秦国刺杀嬴政,结果嬴政在咸阳宫接待他们的时候,秦舞阳的脸变颜变色,露出了破绽被嬴政察觉,只允许荆轲带着地图,捧着装有樊於期人头的木匣上殿,最终被嬴政发现图中有匕首,在大殿上走了几个回合,荆轲最终被杀,还留下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经典成

  • 少数民族昭武九姓,探究他们的来历,以及在唐朝中后期政治影响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前言昭武九姓,又称昭武九姓、九姓胡、九姓胡姬,是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北魏中晚期,因与鲜卑族同出一源的昭武鲜卑九姓而得名。在北魏中期,孝文帝开始推行汉化政策,逐步汉化,以胡人之名,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的拓跋氏改为汉字姓,是因为拓跋部祖先本是匈奴的一支,与汉人姓氏相似;而在鲜卑内部,则

  • 齐桓公被活活饿死 是自己作死还是臣子不贤 史学家司马迁说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桓公是饿死还是病死,齐桓公42集完整版,齐桓公的成语典故

    [var1]小白病重之后,村里的大权落在易牙等人的手里。他们编造谎言就把村长幽禁在别墅里面,把院落墙加高到了三丈,门虽然留着但是从里面锁死了。这一下子断绝了和外面的一切联系,最让小白难受的是连饭都不给送,只留下一个狗洞,每日让人观察他死了没有。可怜村长小白一代夏镇霸主,到了现在居然被囚禁在这比囚牢还

  • 春秋战国的大忽悠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就开始纷纷试图变法壮大自己,因此,各大佬之间的战争与外交变得更加激烈。其中,玩儿比较狠的有秦国的商鞅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与此同时,其他宝宝也开始升级打怪。比如赵国的赵武灵王改革、齐国邹忌的整顿、燕国的子之改革。有的变法成功了,有的变法失败。但大多数变法的都没好下场。

  • 韩茂莉、唐晓峰、陈晓珊:历史地理解释下的中国大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var1]韩茂莉:很多年前,唐晓峰老师写过一本《人文地理随笔》,确切地讲,《人文地理随笔》应该是历史人文地理随笔,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和好评。像这样能够把专业推向社会,用大家喜欢的语言和方式完成一本著作,说实在的,这一直是我非常向往的事情,但是做起来不是很容易。 很多朋友对历史地理是有兴趣

  • 觉醒年代:蔡元培道出百家争鸣二次出现原因,其管理哲学值得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百家争鸣”应该是很多知识分子所向往的局面,然而这种不同学派涌现并争芳斗艳的局面在我国历史上仅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是民国。战火纷飞的民国之所以能出现百家争鸣,蔡元培在与陈独秀的对谈中给出了答案。[var1]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蔡元培,请来了陈独秀当北大的文科学长,对此学贯中西的辜鸿铭不

  • 李世民的“傻 ”弟弟:一生忙着胡作非为,连武则天都懒得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像南北朝时期,年仅9岁的新安王刘子鸾,被刚登上皇位的哥哥刘子业,以蓄意谋反的罪名将他处死,刘子鸾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句“愿身不复生王家。”的千古悲叹!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靠着杀兄屠弟,逼父亲退位而上位的,为了不留后患,还将李建成、李元吉府中的男丁一并杀死,一场玄武门之变,把帝王家的无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但

  • 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唐朝能活着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安史之乱后,唐朝能活着就不错了,要什么自行车?还要什么盛世?唐朝在军事上是守外虚内政策,主要兵力都在沿传统的长城线一线排开的各个节度使手里,朝廷自己能够直接掌握的禁军数量很小。所以,唐玄宗在前期一直采用的是在各个藩镇之间搞平衡,用其他藩镇开威慑和约束那些存在风险的藩镇,朝廷自己直接掌握的军队,也就是

  • 商鞅变法为何备受后世推崇?重新塑造中华尚武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梁启超认为,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养成是炎黄子孙血脉中的天性,其实这种尚武精神的养成,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纷繁战乱,在与其他部族不断发生战争和列国争霸的过程中,想要生存,就必须尚武图强,才不至于被别国吞并,而这种尚武精神的塑造又以商鞅变法最具代表性。[var1]秦国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变法成功的

  • 讨论隋唐时期长安以及周围小商户对普通百姓生活上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首都到底是洛阳还是长安,隋唐西市,隋唐名将一览表

    前言作为隋唐王朝的首都,长安聚集了大量的高官、贵族、当地居民和旅居者。对消费品的高需求带来的利润前景吸引了商家。长安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这些原因,长安成为了中小商人、富商、少数民族商人和外国商人的聚集地。所有这些商人都从事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并以惊人的多样化手段赚钱。那些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