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朱棣将朱高炽叫到面前:“我去诓你17皇叔的朵颜三卫,你要看好咱们的大本营。”
朱高炽郑重地点点头,跛着脚摇摇晃晃登上城头,送别远去的父亲。
李景隆得知消息后,挥动着马鞭,亲率50万大军,呼啸而至。
他一声令下,北平的9个城门口,转眼间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心中暗暗盘算:
城内1万人马,分散在9个城门口,每个城门口顶多1000余人。
而自己50万人马,匀在每个城门口,都有50000余人。
相当于,50人打1人,这可是胜券在握,只赚不赔的买卖。
心念及此,他哈哈大笑:“兄弟们给我冲,城内的金银财宝,都是你们的!”
一时间,烽火连天,北平城陷入战火之中,摇摇欲坠。
朱高炽稳住心神,亲率将士们奋力反抗,并发动城内老幼妇孺,官民一心,奋勇杀敌。
杀红眼的南军,奋力爬着云梯,其中“顺城门”较弱,即将被攻破。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跃上城头的那一刻,突然一群老幼妇孺,拿着板砖、瓦片,砸向了他们的头。
攻城的将士们都傻眼了,这是什么打法?
在他们一愣神的瞬间,守军的大将梁明,及时赶来增援,经过激战,城门勉强被守住。
夜黑风高,两军休战。
黑夜中,朱高炽辗转难眠,突然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偷袭!
这个晚上,注定是不平凡的夜晚。
朱高炽趁着敌军沉睡之时,他悄悄派出了一队人马,直击李景隆的大帐。
李景隆从睡梦中惊醒,听到帐外喊杀声震天,不知外面有多少人:难道是朱棣回来增援了?
想及此,李景隆吓出一身冷汗。慌忙下令:“退后十里扎营!”丢盔卸甲,爬上马背,就往后跑。
然而,都督瞿能却看出,北军不过是虚张声势。他集结自己手下几千人马,逆流而上,冲向“张掖门”。
这一回马枪,瞿能杀得漂亮,三下五除二,就来到了城门口,胜利仅一步之遥。
可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那个蹩脚的将军李景隆,却在背后扯了后腿,他发出了鸣金收兵的指令。
原来,他发现自己上当了,想勾回来重新进攻时,却发现手下瞿能,即将抢得头功。
头功是自己的,谁都不能抢!
就因为这个私心,错失了攻入城内的良机。
瞿能悻悻地退回,心里这个恨呐:“怎么摊上这么个主帅?!”
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
李景隆高喊道:“大家都美美睡一觉,这北平城就是咱们的囊中物,明天早上发动总攻!”
南军去睡觉了,北军可没闲着。
这一晚的突击,令人惊心动魄,心有余悸。
朱高炽站在城头,凝视着月光如水的大地,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他忧虑着,手掌抚到了城墙,那刺骨的冰棱柱,让他心头一喜,计上心来。
暗夜中,城中的百姓和兵士,悄悄地拿着锅碗瓢盆,“哗哗”的往城墙上泼着水,周而复始,不眠不休。
天光大亮,北平城一晚,秒变冰城,南军50万大军,在城下仰望,各个傻眼。
这光滑的城墙,连个放云梯的卡槽都没有,即便是爬上去了,也只能坐滑梯呀!
这愚蠢的李景隆,就这样为一己私心,丢失了攻城的机会。
城外50万大军,愣是对城内的1万人马,毫无办法。
后来,朱棣带着朵颜三卫及时救援,李景隆腹背受敌,在前后夹击之下丢盔卸甲。
他趁着暗夜休战,竟将50万大军甩下,自己连夜南逃,导致全军覆没。
朱高炽,为北平保卫战,画上漂亮的句号。
这一战,朱高炽的高智商,完败愚蠢的李景隆,朱棣从此对这个儿子另眼相看。
朱高炽,虽然跛脚,虽然胖,但他却不是草包。
面对强敌他冷静自若,能够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凝聚成自己的力量,从而扭转战局。
而李景隆,是个有名的帅哥,却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绣花枕头。
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内在的修为,比外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