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庶子无资格即位,且长孙很少与忽必烈会面故铁穆耳得承大统

忽必烈庶子无资格即位,且长孙很少与忽必烈会面故铁穆耳得承大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6 更新时间:2023/12/16 4:02:48

这么一来蒙古人的习俗就这么被破坏了,大家越来越不重视忽里台大会,反而对中原地区的嫡子继承制很感兴趣。

此后不光中原人看重嫡子继承制度,在蒙古也是一样,只有嫡子才有资格承袭老爹的所有家产。这也是为啥明朝取代元朝后,坚定不移地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

成吉思汗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据《元史》宗室世系表等史籍记载,铁木真有八个儿子。可是我们所熟知的,也就是那4个嫡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兀鲁赤、阔列坚、察兀儿和术儿彻均鲜为人知,兀鲁赤和术儿彻甚至连生母是谁都没搞清楚。

忽必烈有9个儿子,但是这里面真正的嫡子只有2名,分别是老大朵儿只和老二真金。他们俩都是忽必烈的原配皇后弘吉剌·察必所生。

忽必烈

因此论继承权,肯定这两个儿子了。可惜老大朵儿只早逝,所以忽必烈称帝以后,便将老二真金立为太子。

按道理来说,真金会顺理成章登基。可惜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寿命太长,把这个太子给活活熬死了,那么接下来皇位继承权该给谁呢?

给嫡孙也不给庶子

刚才说了,在蒙古人的世界里,嫡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大位的,哪怕是嫡子死光了,只要嫡子有后代,那也轮不到庶子来继承大统。

很显然虽然朵儿只和真金都早逝了,可是真金还有儿子活着!真金和他的正妻弘吉剌·伯蓝也怯赤一共生了3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 、三子元成宗铁穆耳

这就是说,忽必烈的嫡孙还有3个活着,既然嫡系这边人丁兴旺,自然轮不到庶子来继承大位了。其他7个庶子就算是这3个孩子的叔叔,也没有继承权。

即使忽必烈还有俩皇后,但都不足以取代原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其他儿子姑且都可以当成庶出来看待。

为啥选择老三铁穆耳?

我们注意到,太子真金的三个儿子里,铁穆耳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排行老三。结果忽必烈偏偏选了他做接班人,这是为啥呢?

甘麻剌

长子甘麻剌,是忽必烈的嫡长孙,按道理来说他作为接班人的概率最大。

但是很可惜,他和皇位失之交臂。年幼的甘麻剌,从小就离开了母亲,是他的奶奶弘吉剌·察必皇后养大的。所以甘麻剌和自己的母亲感情很一般,母亲更加疼爱另外两个孩子。

所以说大儿子甘麻剌很早就不得父母的疼爱,早早被爷爷忽必烈弄到北方镇守边境了。太子真金薨逝以后,甘麻剌又被调到云南镇守,此后又去了漠北。

总之没什么机会入朝。由此可见,因为受到儿媳妇的影响,忽必烈也不太愿意把大位传给自己的长孙甘麻剌。

次子答剌麻八剌早逝。

太子真金去世以后,忽必烈并没有打算让他的大孙子甘麻剌继位,反而打算让他的次孙答剌麻八剌成为接班人。

不过答剌麻八剌在政治上的作为基本为零,甚至有史料记载他是个哑巴或者失聪,因此从能力上来说,他基本没什么机会继承大位。

元朝与四大汗国疆域图

最关键的是,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29岁的答剌麻八剌突然生病去世了!当时忽必烈还活着呢,所以皇位自然也轮不到他了。

三子铁穆耳,文治武功的合适人选。

铁穆耳深受其母阔阔真的喜爱,所以也是她极力支持成为大位接班人的对象。此外,忽必烈曾经派遣铁穆耳镇守蒙古汗国的故都哈剌和林。

这地方都是蒙古最为精锐的北方驻军,很显然忽必烈是希望铁穆耳能够在这里建立一定的威信,为他日后登基奠定基础。

同时,忽必烈还给铁穆耳派遣了开国四杰之一博尔术的孙子玉昔贴木儿给他打下手,这么一来铁穆耳身边的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大。最终铁穆耳成为了接班人。

铁穆耳要比朱允炆强得多

为啥铁穆耳能守得住江山,同样是皇孙继位的朱允炆偏偏就不行呢?其实很简单,因为铁穆耳的能力的确很出众。

铁穆耳

忽必烈驾崩以后,铁穆耳赶紧回到了漠南,组建了临时执政集团。这个时候他的大哥晋王甘麻剌正在镇守岭北,手握实权,是铁穆耳最大的威胁。

很显然,忽必烈没有给他那些庶出的儿子足够大的权力,否则肯定会冒出一两个朱棣这种类型的刺儿头。

不等晋王甘麻剌发难,铁穆耳这边已经派玉昔帖木儿先发制人,在宗亲合议前私下逼迫甘麻剌说:“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虚,宗祧不可乏主。畴昔储闱符玺既有所归,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甘剌麻虽然勉强表态:“皇帝践祚,愿北面事之。”但他内心终究仍有些不服。

后来在他们的母亲阔阔真的建议下,兄弟俩比赛朗诵祖宗宝训,看谁读得通顺就让谁做大汗。

天下人都知道晋王甘麻剌是个结巴,他怎么可能赢得了铁穆耳呢?最终铁穆耳获胜,成为了大汗。

铁穆耳干的还是不错的

元成宗铁穆耳在位期间,停止了四处征战,选择休养生息。同时减免了不少地区的赋税。对于先辈们册封的地方王爷们,铁穆耳也没有像朱允炆那样一杆子打死,而是采取逐步限制对方势力的办法,慢慢削弱他们的力量。

西北发生叛乱以后,铁穆耳也毫不手软,派人平定了海都、笃哇等王爷的叛乱。由于他的表现非常突出,稳住了元朝大局,所以其他四大汗国都宣布承认铁穆耳是成吉思汗大位的合法继承人,也是大蒙古国真正的大汗。

不过可惜的是,铁穆耳没有儿子。皇帝没儿子,绝对是一件足以撼天动地的事情,这为后来元朝动荡的传位局面,埋下了伏笔。

标签: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最优秀的三位名将是谁?他们改变了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东汉末年以后,西晋初年以前,这一段时间,我们习惯称之为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名人辈出,这是一个乱世,所以英雄也就跟着多了起来。响当当的人物自然是少不了,比如说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三国的领袖,自然是最重要的核心人物。此外还有诸葛亮鲁肃司马懿,这些足以问鼎天下的谋士。三国时期的名将那就更多了,如果非要在三国历

  • 花云被陈友谅所俘后力战而死,朱元璋极为照顾其子,正德时为之立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现在好不容易大获全胜,君臣上下正在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带着一个尚在蹒跚学步的幼儿来到了朱元璋面前。当得知这是花云之子后,连一向铁石心肠的朱元璋也不禁动容,将他抱在自己怀中哽咽不已。《明太祖实录》记载:“上闻花云儿也,即呼入见。孙氏抱儿拜且泣,上亦泣,置儿膝上曰:‘此花云子,将种也!

  • 专家:李白已绝后,江苏李村不服,称他们都是李白后人有家谱为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白家族世系图,李白离开第二次长安是谁陪着李白,李白后代几世

    据史书记载,李白曾经有过一子两女。公元八百多年,李白去世后,他的好友之子范传正曾经走遍大江南北,只为找到李白的后人。历经多年的寻找,范传正终于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当时她们已经嫁给了当地的农民,至于李白唯一的孙子则不知所终。那么李白是不是存留在这个世上并且成为一个宗族流传下来了呢?据悉,在2005年

  • 唐朝和明朝谁的下限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估计在网上肯定又会掀起争论。唐朝和明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但也都经历了衰落和动荡。下限这个概念也不太容易界定,因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评价。我只能根据一些资料,写出一些参考意见来回答,但不一定准确或全面,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难回答了,就像每个人

  • 他虽然不如李世民出名,却是隋末帝王中最有良心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隋末乱世,萧铣也算得上一号,出身于西梁皇室,其叔伯姑姑就是隋炀帝的大老婆萧后,自己还当过皇帝,好歹也是地方一把手。萧铣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庭也没落了,他长大之后,只好开了个书店,以卖书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萧铣侍奉母亲很孝顺。后来,隋炀帝杨广册立萧铣的叔伯姑母萧妃为皇

  • 一朝宋韵千古情,汝窑美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 隋唐十八杰之一罗成,被陷害深陷泥潭,乱箭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四个版本罗成之死,女主穿越隋唐爱上罗成,隋唐名将罗成

    罗成长相眉清目秀,就是不苟言笑,并且精通枪法,有着一个冷面寒枪俏罗成的称号,秦琼则使用的是双锏。罗成和秦琼以及程咬金等都在贾家楼结义,罗成在最末位。和秦琼结拜是因为当时受到父母的委托,带领北平的王府将领去给秦琼的母亲贺寿。当时秦琼的母亲已经六十大寿,罗成当时有点自负武功高强,边走边喊自己有很多的钱财

  • 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包拯墓中盗墓贼留言,让真相得以大白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包拯怎么死的最终结局,包拯女儿图片,包拯铡自己妹妹

    上世纪70年代,合肥钢二厂在扩建的时候,位于该厂附近的所有坟墓需要迁走,而当时的安徽省博物馆着手对周围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四个月的紧张发掘,共发掘包拯家族墓12座,4座砖室墓,8座土坑墓。出土墓志、瓷器、银器、铜器、陶器共计50余件。尤其是包公墓志上,洋洋洒洒3000多字,不仅记录了包公一生的生

  • 刘裕:南朝第一帝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阶层的锁链是可以打碎的。这是宋武帝刘裕的经历将要告诉我们的。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刘裕的祖先,据说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永嘉之乱时,家族随晋室南迁至京口,沦为陈寅恪先生所说的“次等士族”。他的乳名叫“寄奴”,有寄人篱下、身如浮萍之意,一听就是个苦命人。刘裕出生时家里很穷

  • 朱元璋擅长的不是打仗不是治国,而是这个,但也因为这个毁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郭天叙继任濠州大帅之后,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当时元廷将军脱脱率兵去攻打方国珍的义军,导致金陵城如同空城,这可谓是占领金陵的大好时机,郭天叙异常激动,跃跃欲试,准备拿下金陵,建立一番丰功伟业。于是,郭天叙率领五万士兵从濠州出发,直奔金陵。没想到却中了对方的圈套,被脱脱率领的元兵包围在黒石矶,眼看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