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因为什么事情,把少正卯杀了?后人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孔子因为什么事情,把少正卯杀了?后人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650 更新时间:2024/2/4 0:11:35

[var1]

一、少正卯到底是因为什么被弄死?历史上怎么记载的?

历史上有多处记载了这个事情,其中最早的是《荀子》,最有力的记载是《史记》,因为篇幅有限,我们不一一列举,就拿《荀子》的记录来分析: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也。”

[var1]

卯这个人(少正是官名)的“恶”并不是类似于“盗窃”这样的一般性的犯罪,而是:很聪明但心很险恶、行为乖戾但却很固执坚持、很懂得说话但却虚伪说谎、知识很广博但都是些下流无聊的事、思想很不正统但却像水泽一样泛滥。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得出结论,在这个故事里,孔子诛杀少正卯的理由,并不是他犯了什么世俗的法律的罪,甚至说他一点都没有犯罪,而是少正卯的思想、行为,是对鲁国政治稳定、人心安稳、社会秩序形成了威胁。

[var1]

二、第一种看法:孔子没有诛杀少正卯

这是儒家体系里,偏古文经学、理学、实证的一派,一般认为这个记载是不可靠的。因为记录这件事情的典籍,只有《史记》比较靠谱,其他的,要么是子书、杂书,要么是野史。《荀子》的记录,更像是一则寓言。

[var1]

这其中其实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确实认为这是假的,这也是今天历史学界的主流看法,因为严谨的说,这个记录太像一个故事、一个寓言,而非史料了;但是,另一个考虑则是:认可孔子诛杀少正卯,但是,诛杀这样的行为,只有圣人孔子能做,如果把这件事情扩散,随便什么人都拿着这个理由杀人,反而会造成灾难。所以,不如采取“微言大义”的方法,内心相信,但嘴上说不信。

[var1]

三、第二种看法:孔子诛了,而且诛的对

这是儒家体系里,今文经学,特别是公羊学的看法,如《白虎通》就很认可。这一派认为,孔子可不是软绵绵的没有金刚怒目之气的和蔼老头,儒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本身就应该具有决断力,对于损坏良好风俗、破坏人心的行为,必须要以雷霆之力予以阻止。

[var1]

而少正卯,恰恰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刚才已经说了,这是一个能写书的话题,很复杂,这里篇幅有限,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古往今来,围绕着这个事件的典型观点。

标签:

更多文章

  • 商鞅--恶政的肇始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司马迁为商鞅作传,取名曰《商君列传》。所以取名“商君”,有两个原因,一是商鞅西进相秦,助秦孝公破魏,秦酬其功,将於、商十五邑作为其封地,封号为“商君”。二是“君”字象形,从尹从口,“尹”者掌权者也,“口”者施号令也。故此“君”者,绝非誉其德行良好君子之义,仅表征商鞅曾是一个发号施令的掌权者而已。不信

  • 纵横家的形成对春秋战国时期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即合纵就是众弱合攻一强,连横就是以一强为核心结成联盟攻打弱国,实现“强者兼人而弱者图存”的双赢战略意图。在韩非的论述中,纵横有其特定的含义。后来这一概念逐渐泛化,人们也将那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去对抗百万雄师的智谋之士称为纵横家。[var1]二、纵横家的形成和发展纵横家的出现与兴盛一方面可能与夏商周三

  • 屈原为什么投江?每年都忍不住看看这张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每年的端午节,都忍不住翻出这张图:[var1] 曹科长此语论一出,两岸人民都笑不活了,国内外评论区纷纷发言讽刺教育。 网友评论,既搞笑又讽刺 叫兽,真叫兽。张冠李戴,我上我也行啊,当个台湾教授,挺简单的; 这明显是关公战秦琼,张飞斗岳飞嘛; 这……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难道是 吕布对战李存孝? 主

  •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这是天大的误会!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var1]据历史记载,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就是说,端午节的诞生时间可能早于屈原。当然,这并不是说屈原和端午节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屈原和端午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传说,屈原是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他对于楚国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令人敬佩。在他生活的时代,楚国正

  • 此韩国非彼韩国,历史上“战国七雄”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var1]我们就按照齐、楚、燕、韩、赵、魏、秦的顺序一一叙述吧。 齐国齐国的缔造者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姜子牙,西周建立之初,周公旦建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由于姜子牙劳苦功高便把姜子牙分封到营丘(今山东潍坊市),随后就成了后来的齐国。齐国在春秋时期,在齐桓公、管仲等人的带领下一跃成为超级强国,

  • 河南信阳楚国贵族墓出土“中华第一粽”?专家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记者就此采访多年从事楚文化研究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纪南城考古工作站站长闻磊。闻磊表示,以他的考古经验,到目前为止,湖北地区楚国墓葬尚未出土过粽子;粽子应该出现在汉代及以后的朝代;河南出土的“粽子”,以描述的情况看,最多算是粽子的雏形。[var1]2015年考古人员在信阳城阳城遗址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

  • 有风来丨端午节粽子是给屈原吃的吗 ?大诗人闻一多认为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这位爱国诗人在四溢的粽香中被一代代人反复咀嚼、纪念。不过,你有想到过,古人一开始往水里扔粽子是给屈原吃的吗?端午起于屈原——你可能一直被古人这个伤心而美丽的传说迷惑了。首先站出来发言的,是大诗人闻一多先生。[var1]图源视觉中国01 说起闻一多,我们往往先想到他的诗、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却很容易

  • 考古新发现!广西平果发现战国墓葬以及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称,这次发掘,是广西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广西已多年未发掘出土年代这么早的铜鼓了。考古队还在该遗址及其上下游发现了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石器和玻璃陨石若干件。[var1]据了解,古墓遗址原为村庄,1958年修建达洪江水库后被

  • 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怎么这么好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楚怀王先入关中为王,楚怀王吻戏,楚怀王和宣太后的关系

    商於之地六百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骗局。据《史记》记载,当时秦惠王担心齐国与楚国结盟,于是派张仪前往楚国,以丰厚的礼物和信物向楚怀王表示,秦国非常憎恨齐国,如果楚国能够与齐国绝交,秦国将献上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轻信了张仪的话,最终与齐国断交,但秦国并没有兑现承诺,六百里商於之地也没有得到。这个

  • 端午节不是屈原专用,端午节活动也不仅仅是吃粽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var1]传说中,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据说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因为无法忍受楚国政治的腐败而投江自尽,民间为了防止鱼虾啃食他的尸体,就将糯米粽子扔到江里,以此来悼念他。由此,吃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但其实,除了屈原之外,端午节还与其他历史人物有关。例如,伍子胥是吴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