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秦始皇相比,刘邦才是真正的“祖龙”

和秦始皇相比,刘邦才是真正的“祖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49 更新时间:2024/1/25 9:18:29

1、祖龙的演变

祖龙这个词汇,第一次出现是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位后期,有人预言:祖龙将在一年内死去。这个说法一般认为是六国旧贵族为了恐吓秦始皇,而制造的预言,目的是吓死秦始皇。秦始皇其实对这个诅咒也是较为在意的,所以秦始皇想了半天,认为祖龙并不是指的是自己。但是神奇的是,秦始皇确实在一年内去世了。因此后世更坚定认为,祖龙就是秦始皇,以至于后世的诗词中,祖龙就成了秦始皇的专有称呼。

不过,如果在法统延续角度来看,把祖龙理解成皇帝的源头的话,刘邦才是真正的“祖龙”。

2、法统的断绝与恢复

在汉朝之前,古代华夏的法统出现过若干次被武力打断:比如汤武革命就是典型。汤通过武力手段推翻夏,建立了商。周武王也是利用武力手段推翻了商,确立了周朝的统治——早在周武王在世的时候,就有人谴责,武王伐纣的本质就是以暴易暴。

周朝的结束是基于无疾而终的状态。秦并没有承接周的法统,秦始皇死后,秦就被以暴秦当诛的名义推翻,并且经过楚汉相争以后,中国进入西汉时期。

可以说在西汉之前,改朝换代都是基于武力推翻手段。而西汉之后,局势发生了好转。

比如在西汉的灭亡,是西汉末代太子刘婴禅位给权臣王莽。虽然事实上这就是篡位,但毕竟是和平手段。因此西汉——新莽的政权更迭是和平的。王莽称帝没多久,新莽就被推翻,汉朝宗室宣布复辟汉朝,这便是东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宣布把自己过继给汉元帝,以汉元帝的儿子的名义继承皇帝职务。

东汉之后的法统,在禅让模式下可谓一脉相承:东汉末帝禅位给曹丕(曹魏开国皇帝),曹魏末帝禅位给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东晋末帝禅位给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之后这个禅让游戏一直玩到了陈霸先(南陈开国皇帝)那里。

可以说,从刘邦——陈叔宝(南陈末代皇帝),在法统上可谓一脉相承。

陈叔宝在位期间,隋朝大军南征南陈,南陈灭亡。可以说,刘邦——陈叔宝这一条线的法统随之败亡。但是,即便是隋朝,也能找到关于刘邦留下来的法统传承。

这还得从西晋说起。

西晋晋怀帝在位期间,册封鲜卑酋长拓跋猗卢为晋朝的代王,这意味着拓跋猗卢具备了晋朝诸侯王的身份。代国开张以后,长期表示忠于西晋。西晋灭亡后,东晋在江东开张,代国和东晋失去了联系。

代国一度被前秦灭亡。前秦崩溃后,代国王子拓跋珪复辟代国,随着拓跋珪打败了当时北方最强悍的后燕王朝,拓跋珪宣布称帝,国号为魏,这便是历史上的北魏。当然北魏朝廷起初对于法统问题没有在意,但随着北魏统一中原以后,北魏孝文帝开始考虑北魏的法统来源问题。最终孝文帝宣布:北魏承接的是西晋的法统。

其实北魏前身代国既然是晋怀帝册封的诸侯王,那么,在朝廷崩盘以后,合法的诸侯王承接法统,也是合理的。因此,北魏的法统可以理解成汉——魏——西晋——北魏这个传承。

北魏崩盘后,北魏分成西魏和东魏两部分。西魏皇帝被迫禅位给宇文家族,而宇文家族的北周末帝也禅位给大臣杨坚,杨坚开创了隋朝。

即隋朝的法统是:北魏——西魏——北魏——隋朝这一系。后来的唐朝,其实也是北魏法统的传承者。

3、法统的继续传承

唐朝灭亡后,法统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军阀朱全忠胁迫唐朝皇帝禅位给自己,而后朱全忠建立后梁王朝。另一部分则是唐朝的藩镇李克用父子以复辟唐朝为名,继续和后梁斗争,并推翻了后梁王朝。理论上说,后唐传承了唐的法统。

后唐被后晋推翻,后晋被契丹灭亡。之后后晋部将刘知远赶走了契丹人,而后刘知远认刘邦为祖先,宣布称帝,国号为汉,这便是五代后汉。五代后汉本质上也是延续刘邦一系的法统。

后汉被后周取代。但后周郭威依旧尊后汉太后李三娘为太后,表示后周承接后汉法统。两宋则是后周法统的延续者。

南宋后期,元朝大军兵临城下,南宋恭帝向元朝投降。法理上来说,正统的南宋灭亡于这个时间点。南宋的法统随之断绝。但是元明清三朝都承认宋的正统性。这就意味着,元明清三朝认可刘邦一系的法统。

元朝后期对于汉文化多少有些接受。所以元顺帝时期,元朝开始为前朝修订史书——在中国传统上,只有正统王朝有资格拥有专门的史书,非正统的王朝,其历史只能并入正统王朝的史书中。比如东晋时期十六国的历史,就并入《晋书》。

元顺帝的朝廷命人给辽、金、宋三个王朝修史书,这说明在元朝的观念里,是承认辽金宋三个朝代的。但是至于元承接了谁的法统,元朝朝廷语焉不详。不过,考虑到宋恭帝将降表送给了元朝,意味着把法统让渡给了元世祖,所以可以理解成,元继承了南宋的法统——最起码在程序上。

元顺帝在位时期,朱元璋建立明朝,并把元顺帝驱逐到了漠北。虽然北元还在,但是朱元璋表示:元朝后期天下大乱,所以元事实上导致华夏处于统治真空状态,自己是收拾残局。并且表示元顺帝在逃亡路上已经宣布逊位,那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皇帝,同时,明承接了元的法统。

清朝如法炮制:在清朝,清廷的话术始终是明朝崇祯帝被流寇逼死,所以清廷为崇祯帝报仇才入关打击流寇,同时考虑到明清是“兄弟之邦”,所以兄终弟及,即清朝继承明的法统——事实上《明史》很多内容,都是清朝给明朝吹牛的内容,不存在所谓的抹黑。毕竟,抹黑李自成可以证明清的合法性,而如果抹黑明朝,等于清朝自己给自己打脸——明如此不堪,清朝给明朝报的哪门子仇?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朝最后一位大将章邯手握军权,为什么不扳倒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那么章邯为什么不除掉赵高呢?其原因有两点。1、章邯战败章邯战败了,因此他的军事力量削弱了,将士们的士气也没了。如果想要除掉赵高,就得回到朝廷,但是章邯仅凭这些剩余的队伍人数,想要除掉赵高是不可能的。赵高手中也有兵力,不然他不可能控制整个秦朝。而章邯战败回到朝廷,肯定会被治罪,这样章邯就被动了,更不可

  • 一分钟速览楚汉战争时期年表,楚汉战争时期的发展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七月,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陈胜立葛婴为征南大将军攻陈县,得陈县,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

  • 如果你看到韩信的三份简历,就能知道他为什么非死不可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个人简介,韩信胯下之辱视频,韩信之子韩胜简历

    第一份简历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招是辅佐刘邦出蜀的绝招。生生的把全国的诸侯给棍骗了,试想,刘邦要真的是从栈道出蜀,只需一有消息,诸侯早就都晓得了。那样他只能一辈子困在蜀地了。第二份简历就是刘邦已经两次夺了韩信的兵权。第一次是攻打赵国的时辰,韩信带着三万刚刚东拼西凑起来的戎行和赵国的二十万雄师

  • 诸葛亮本该活83年,为何只活了53岁,因做错3件事被折寿30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为啥少活三十年,诸葛亮能活83岁为什么只活了53岁,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真相

    据说诸葛亮的天命注定享有83年的寿命。然而,因为他对未来的好奇心和过于信任自己的能力,他犯下了三个致命的错误,导致他失去了长寿的机会。 诸葛亮的结局 在蜀国的重重困境之中,诸葛亮站在风雨飘摇的台前。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谋士,被寄予了众人的期望和信任。刘备的去世让蜀国沉浸在失落和不安之中。新任君主刘禅虽

  • 秦朝的郡县制度的产生,为什么秦朝采用郡县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这说明秦始皇认为废分封行郡县是消除各地兵争所必须的。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设郡守、郡尉、郡监(监御史)。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全郡政务,直

  • 《三国演义》中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可取代阿斗,是不是在试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保阿斗,赵子龙单骑救阿斗完整,阿斗是谁

    在正史《三国志》的“蜀书二”里,没有“取代刘禅”之说,只是“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然后就死了。但是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中,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咦,安排国家继承人这样的大事,为什么在“蜀书”中没有,却放到诸葛亮个人的传

  • 汉初大臣能力很强,又有兵权,为何要等到吕后去世后才“诛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后为什么只将戚姬四肢锯断,秦岚版吕后处置戚夫人,吕后电视剧40集

    在这一批大臣中,唯一表达过不满的,就是王陵。王陵对吕后一家掌权这件事情很生气,坚决反对。他看见陈平不说话,批评陈平不坚持原则。陈平却笑着说,在朝廷上争辩,你比我厉害;但是论保护大汉江山,我比你更有办法。我嘛,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陈平所说的等待一个机会,也就是等到吕后死后才动手。那么,朝中这些大臣们,

  • 皇帝也要忍,皇后被大臣毒死,大臣死后才敢灭其全家,却救了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重孙,是汉武帝时期太子刘据的孙子,名字叫刘病已。不过,因为巫蛊之乱的原因,全家被灭门,只有他幸免于难。后来,汉武帝发现自己做错了,所以才把刘病已接回来抚养。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继位,不过汉昭帝短命,没多久就去世了,没有子嗣。这时候在霍光等大臣的举荐下,让昌邑王刘贺做了皇帝。不过刘贺太

  • 此人出身卑微,因项羽的一条大腿,后世出了2个皇帝,11个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最得力的五员大将,历史上项羽最厉害的部将,项羽历史上的第一人

    先列举这个大宗族的一些名人让大家感受一下它的辉煌:号称“关西孔子”的杨震、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号称“四世三公”,影响力比袁绍家族大,杨坚、杨广两位皇帝、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为隋朝皇室、唐玄宗的杨皇后、包括后来的杨贵妃、像杨修、杨万里这些都是弘农杨氏出身和其后裔。《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垓

  • 汉朝以前民族怎么划分?我国境内有多少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是属于什么民族,四大名民族是什么民族,汉朝的民族制度

    汉朝以前华夏族的形成华夏子孙以炎黄二帝为始祖,到夏、商、周三朝逐步凝聚。在炎黄代表的华夏部落向外扩张的时候,还有周围的各个少数部落相聚融入华夏民族。到周朝时期,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夏。华夏族的正统地位得以确认。到东周的春秋时期,虽然天下分封的诸侯逐渐强大兼并,但是每个称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