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龙的演变
祖龙这个词汇,第一次出现是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位后期,有人预言:祖龙将在一年内死去。这个说法一般认为是六国旧贵族为了恐吓秦始皇,而制造的预言,目的是吓死秦始皇。秦始皇其实对这个诅咒也是较为在意的,所以秦始皇想了半天,认为祖龙并不是指的是自己。但是神奇的是,秦始皇确实在一年内去世了。因此后世更坚定认为,祖龙就是秦始皇,以至于后世的诗词中,祖龙就成了秦始皇的专有称呼。
不过,如果在法统延续角度来看,把祖龙理解成皇帝的源头的话,刘邦才是真正的“祖龙”。
2、法统的断绝与恢复
在汉朝之前,古代华夏的法统出现过若干次被武力打断:比如汤武革命就是典型。汤通过武力手段推翻夏,建立了商。周武王也是利用武力手段推翻了商,确立了周朝的统治——早在周武王在世的时候,就有人谴责,武王伐纣的本质就是以暴易暴。
周朝的结束是基于无疾而终的状态。秦并没有承接周的法统,秦始皇死后,秦就被以暴秦当诛的名义推翻,并且经过楚汉相争以后,中国进入西汉时期。
可以说在西汉之前,改朝换代都是基于武力推翻手段。而西汉之后,局势发生了好转。
比如在西汉的灭亡,是西汉末代太子刘婴禅位给权臣王莽。虽然事实上这就是篡位,但毕竟是和平手段。因此西汉——新莽的政权更迭是和平的。王莽称帝没多久,新莽就被推翻,汉朝宗室宣布复辟汉朝,这便是东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宣布把自己过继给汉元帝,以汉元帝的儿子的名义继承皇帝职务。
东汉之后的法统,在禅让模式下可谓一脉相承:东汉末帝禅位给曹丕(曹魏开国皇帝),曹魏末帝禅位给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东晋末帝禅位给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之后这个禅让游戏一直玩到了陈霸先(南陈开国皇帝)那里。
可以说,从刘邦——陈叔宝(南陈末代皇帝),在法统上可谓一脉相承。
陈叔宝在位期间,隋朝大军南征南陈,南陈灭亡。可以说,刘邦——陈叔宝这一条线的法统随之败亡。但是,即便是隋朝,也能找到关于刘邦留下来的法统传承。
这还得从西晋说起。
西晋晋怀帝在位期间,册封鲜卑酋长拓跋猗卢为晋朝的代王,这意味着拓跋猗卢具备了晋朝诸侯王的身份。代国开张以后,长期表示忠于西晋。西晋灭亡后,东晋在江东开张,代国和东晋失去了联系。
代国一度被前秦灭亡。前秦崩溃后,代国王子拓跋珪复辟代国,随着拓跋珪打败了当时北方最强悍的后燕王朝,拓跋珪宣布称帝,国号为魏,这便是历史上的北魏。当然北魏朝廷起初对于法统问题没有在意,但随着北魏统一中原以后,北魏孝文帝开始考虑北魏的法统来源问题。最终孝文帝宣布:北魏承接的是西晋的法统。
其实北魏前身代国既然是晋怀帝册封的诸侯王,那么,在朝廷崩盘以后,合法的诸侯王承接法统,也是合理的。因此,北魏的法统可以理解成汉——魏——西晋——北魏这个传承。
北魏崩盘后,北魏分成西魏和东魏两部分。西魏皇帝被迫禅位给宇文家族,而宇文家族的北周末帝也禅位给大臣杨坚,杨坚开创了隋朝。
即隋朝的法统是:北魏——西魏——北魏——隋朝这一系。后来的唐朝,其实也是北魏法统的传承者。
3、法统的继续传承
唐朝灭亡后,法统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军阀朱全忠胁迫唐朝皇帝禅位给自己,而后朱全忠建立后梁王朝。另一部分则是唐朝的藩镇李克用父子以复辟唐朝为名,继续和后梁斗争,并推翻了后梁王朝。理论上说,后唐传承了唐的法统。
后唐被后晋推翻,后晋被契丹灭亡。之后后晋部将刘知远赶走了契丹人,而后刘知远认刘邦为祖先,宣布称帝,国号为汉,这便是五代后汉。五代后汉本质上也是延续刘邦一系的法统。
后汉被后周取代。但后周郭威依旧尊后汉太后李三娘为太后,表示后周承接后汉法统。两宋则是后周法统的延续者。
南宋后期,元朝大军兵临城下,南宋恭帝向元朝投降。法理上来说,正统的南宋灭亡于这个时间点。南宋的法统随之断绝。但是元明清三朝都承认宋的正统性。这就意味着,元明清三朝认可刘邦一系的法统。
元朝后期对于汉文化多少有些接受。所以元顺帝时期,元朝开始为前朝修订史书——在中国传统上,只有正统王朝有资格拥有专门的史书,非正统的王朝,其历史只能并入正统王朝的史书中。比如东晋时期十六国的历史,就并入《晋书》。
元顺帝的朝廷命人给辽、金、宋三个王朝修史书,这说明在元朝的观念里,是承认辽金宋三个朝代的。但是至于元承接了谁的法统,元朝朝廷语焉不详。不过,考虑到宋恭帝将降表送给了元朝,意味着把法统让渡给了元世祖,所以可以理解成,元继承了南宋的法统——最起码在程序上。
元顺帝在位时期,朱元璋建立明朝,并把元顺帝驱逐到了漠北。虽然北元还在,但是朱元璋表示:元朝后期天下大乱,所以元事实上导致华夏处于统治真空状态,自己是收拾残局。并且表示元顺帝在逃亡路上已经宣布逊位,那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皇帝,同时,明承接了元的法统。
清朝如法炮制:在清朝,清廷的话术始终是明朝崇祯帝被流寇逼死,所以清廷为崇祯帝报仇才入关打击流寇,同时考虑到明清是“兄弟之邦”,所以兄终弟及,即清朝继承明的法统——事实上《明史》很多内容,都是清朝给明朝吹牛的内容,不存在所谓的抹黑。毕竟,抹黑李自成可以证明清的合法性,而如果抹黑明朝,等于清朝自己给自己打脸——明如此不堪,清朝给明朝报的哪门子仇?这是很简单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