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藩王为何那么喜欢守灵,难道真是为尽孝?专家:其中大有玄机

明朝藩王为何那么喜欢守灵,难道真是为尽孝?专家:其中大有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3/12/16 11:14:08

守灵,本是一种民间习俗。意指人逝世以后,其亲人子女在灵堂内守候、陪伴与于灵柩之旁,等候亡灵回家探望。《礼记·问丧》写到守灵的礼制:“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不过,从古到今,守灵的形式和规模经历了很多演变。直到如今已经简化了很多。

在封建社会,帝王将相非常重视守灵,这一行为也常常带上了政治色彩。

尤其在明朝,被分封的藩王们,就特别喜欢为逝去的帝王们守灵,并且守灵的时间很长,这是为什么呢?

▲守灵剧照

01

综合历史背景来看,因为藩王们特别孝顺、所以去守灵的可能性,实在不大。常言道:“人无利而不往。有利而不往者,愚也。”专家表示,藩王们之所以热衷守灵,其中自然大有玄机。要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情况,我们先从明朝的藩王制度说起。

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明朝就实行了藩王制度。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抵御外部攻击;其二是为了加强对异姓王的控制。

一直到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他的叔叔燕王,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藩王,对他的皇位颇具威胁,所以朱允炆意欲削藩。而本来就野心勃勃的朱棣,便抓住各种机会,招贤纳才。叔侄之间的战争,最终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明成祖朱棣剧照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称帝。在他执政以后,因为自己的前车之鉴,也不敢放任藩王的势力继续增大。但是他却没有像朱允炆一样直接削藩,朱棣并未剥夺藩王的封号和土地,依旧执行嫡长子继承制。

但是却规定,藩王及其子嗣不得参政,不得参加科考,不得经商或者学习技术,更加不能从军打仗。

这些规定看起来只是限制了藩王们的政治发展,虽然严苛,但还能接受。

然而朱棣还有一个更严厉的措施,那就是藩王们外出要记录备案,不得离开藩府远游,平时活动范围也只能在藩府周围。

譬如当时的靖江王府,占地面积约有275亩,折算为平方米是18300多平方米,对于一个住所来说确实已经是非常奢华了,但是对于一个人终身活动的范围来说,还是过于狭小。这使得藩王们对外面的世界越发渴望了。

▲靖江王府现址

02

曾经就有一位耐不住寂寞的王爷,在晚上打扮成一个道士偷偷溜出了府,却很快就被抓了回来,朝廷对此严厉训话并加以处罚,差点连王爷身份也没保住。因此,在这样严厉的监禁之下,祭祖或者守灵,就成了他们唯一出府的机会。陵区,在王爷们眼中,就是自己对自由的向往。

要离开了藩府,就不会再有那么严格的限制,藩王们还可以到陵区四周稍微溜达一下。

既然是守灵,藩王们在此处要呆些时日,那要有个住所才行。因此,陵园附近便被藩王们建起了各种大宅。

有趣的是,也正是位于陵园外围这些违反建制的建筑,也让我们了解了藩王们在当时的生活。

在几代靖江王的陵区,都发现有类似的建筑群,面积还都不小,最大的甚至超过了6000平方米。

▲靖江王陵

03

这些建筑自成体系,不仅不简陋,而且围墙、大门、中门、内门一应俱全。一进入大门就是占地面积达到几百平方米的花园,三层房屋的主建筑,两侧有厢房。

此外其他的生活设施也并不缺少,用来舂米的石臼,用来修缮房屋的瓦片,排水系统以及蓄水池,这明显是提供长期居住所用。

这种情况也挺讽刺的,王爷们不但生活无忧,而且可以说得上是奢华。但却唯独没自由。

倘若想要自由,却要失去自己的王位和一系列附带的权利优待。

对于帝王来说,可谓捏准了他们的七寸,所以才采用这种方法,限制藩王们的人身自由。

▲靖江王城

结语

其实,不管是从唐朝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到热爱守灵的明朝藩王,都是君主与王臣之间的权力拉锯,所诞生的产物。《庄子·知北游》中写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所以人活一世,还是怎么舒坦怎么来吧。

参考资料:

《礼记·问丧》

《桂林靖江王府》

《庄子·知北游》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了一年,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祁镇在瓦剌生的孩子,朱祁镇娶了瓦剌女人回来吗,明英宗朱祁镇损失多少军队

    1449年,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也想学他的太爷爷朱棣那样北伐,御驾亲征。只不过朱棣那时候打的是瓦剌的对手鞑靼,而这次朱祁镇要打的是瓦刺。瓦剌和鞑靼是蒙古分裂后的两个部落。后来,不地道的瓦剌依靠明朝的实力打击鞑靼,令鞑靼一蹶不振之后,又不断地来骚扰明朝边境。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朱祁镇为何

  • 每年给好多钱,为何大宋还热衷签协议?一条“开市贸易”就赚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贸易知乎,宋朝怎么解决钱荒,宋朝为什么会闹钱荒

    但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到当时宋朝所处的政治环境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其实签订各种条款对宋朝本身来说并不能算多大的坏事。赔款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战乱无论是在任何时期,战争永远都是破坏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计的最恶劣手段,宋朝自然不能例外。宋朝建立之初其实只是众多中原割据势力的其中之一,其后又经过数年的南征

  • 高拱找张居正密谋干掉政敌,张转身就去告密:权力斗争中没有友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注意下这三位顾命大臣的名字的顺序,高拱、张居正、高仪,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在当时权力体系中的排名,高拱是内阁首辅,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张居正是内阁次辅,位于高拱之下,其他人之上;高仪是内阁群辅,地位更低。今天讲的事情和他关系不大,高仪这个群辅可以理解为群众演员,所以我们先简单介绍下主角高拱和张居

  • 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徐滨”,朱祁镇:随便打,留个活口就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祁镇和徐滨最后对话,穿越成朱祁镇的小说叫什么,张艺兴演的朱祁镇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因为朱瞻基去世得较早,朱祁镇九岁就登基了。不过,也正是因为朱祁镇登基时年纪过小,所以当时掌握朝政大权的是他的奶奶张氏。张氏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很开明的掌权者,她在世时,一不重用自己的外戚,给将来皇帝掌权找麻烦,二没有要压制自己孙子的野心,自己霸占朝政。所以,当时明朝朝堂上下

  • 明熹宗非但没有惩治阉党,反而持续打压东林党,到底出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没有人劝诫明熹宗吗,阉党是什么意思,朝内阉党

    蔡东藩曾说"魏忠贤恶贯满盈,中外切齿,但伪恭不及王莽,善诈不及曹操,无拳无勇"。这个明朝第一太监,竟然能够被称之为"九千九百岁",离万岁只差一步。各地的百姓,还都纷纷为他建立生祠。甚至有人都大胆到说"只知有魏公公,而不知有皇帝"。他比秦朝指鹿为马的赵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兴起是在明熹宗朱由校执政期

  • 永乐年间一书生状告准岳父“逐婿嫁女”,明仁宗:无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永乐二十二年(1424),真定府府衙(今河北正定)收到廪生赵龙的一纸状书:一、状告他的准岳父,财主隋育宝私自悔婚;二、状告正四品指挥官张忠不守律法,强娶已婚女。因涉及武官,此案被移交到明仁宗朱高炽的手中,后来仁宗做出了以下批示:隋育宝仗七十,张忠不予追责。永乐年间,真定府有一商人,名叫隋育宝,家中开

  • 欧阳修为避嫌将苏轼取为第二名,导致苏轼错失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公元1057年,时逢加冠之年的苏轼,迎来了他人生中的辉煌时刻。人说人有四大喜事,谓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这一年,苏轼就“好事成双”,占尽后两条,一是他与王弗新婚,两人情意绵绵、深情款款;二是参加科举,一举高中。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过在科举高中的背后,还有一件

  •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如何对待朱祁钰的5位娇妻?汪皇后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祁钰死后汪皇后怎样了,明朝皇帝朱祁镇朱祁钰关系,朱祁镇和朱祁钰皇位交替

    朱祁钰的后宫妃嫔其实并不多,因为他个人的身体不怎么好,再加上国事繁忙,没什么时间给自己找乐子。因此有史记载的妃嫔,也就2位皇后3位妃子。其中2位皇后分别是汪皇后、杭皇后,3位妃子分别是唐皇贵妃、李贤妃、李惜儿。朱祁钰只做了8年皇帝,就在夺门之变中,被哥哥朱祁镇给赶下了台。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以后,是怎么

  • 明朝第一个异姓王,明太祖表面对他很好,实际收拾了他的所有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两个异姓兄弟下场,明朝第二个异姓王,大宋异姓王爷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明朝的藩王很多,大多是朱元璋的子嗣,但也有例外,比如黔宁王沐英、延平王郑成功等,这些就是异姓的藩王。其实明朝还有一位异姓王,而且二百多年享受祭祀、香火从未中断,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要说郭子兴是朱元璋的引路人一点都不夸张,朱元璋完全是靠着郭子兴才掘得“第一桶金”的

  • 李自成向崇祯提了三个条件,答应就投降,后崇祯拒绝,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救了崇祯的小说,李自成江苏版08崇祯借饷,崇祯和李自成年纪

    尤其是声势浩大的闯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此时已经兵临北京城下,虎视眈眈。落寞的崇祯皇帝站在高处,看着城外的农民起义军,再看看四周惶惶不可终日的太监、宫女,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此时的大明帝国真正是大势去矣,无力回天。事实上,在很多年以前,崇祯皇帝就已经意识到积重难返的大明王朝前途堪忧。为了不让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