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臣忘恩负义,投靠元朝残杀宋朝皇族,朱元璋大怒:此姓世代严惩

大臣忘恩负义,投靠元朝残杀宋朝皇族,朱元璋大怒:此姓世代严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2 更新时间:2023/12/17 13:51:18

这个姓便是“蒲”姓,至于原因,恐怕还要从南末年将蒲氏家族发展壮大的蒲寿庚说起。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福建地区长期以来算是边陲之地,而到了13世纪中期,随着宋元战争的爆发和元军的南下,这里却也迅速发展成了重要贸易港口、经济和军事的重心,与此同时福建的泉州,海寇同样猖獗无比,官府不能抵御。

至于泉州蒲家,便是城中有名的大户,从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开始,因为贸易积累下了大量财富,因为缴纳税赋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节郎”的官衔。

儿子蒲寿庚沿袭了父亲的爵位,他散布私材,招募壮勇抵御贼寇,获得了宋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蒲寿庚随后被授予福建安抚使,安抚一路之兵事民政,可以说在泉州,蒲寿庚就是土皇帝。在南宋官府的默许下,蒲寿庚的船队势力更是发展壮大,南宋皇帝又将其封为福建、广招抚使,总海舶,算是官方认可了蒲寿庚的地位。

1276年,元军包围临安,元朝考虑到自己不善于海战,如果能够拉拢泉州的蒲寿庚,一定能够严重削弱宋朝的力量,给予其毁灭性的打击,虽然这次派出使节没有取得效果,但是泉州的蒲寿庚,却有着明显的动摇。

同年11月,南宋为数不多的主力被击溃,南宋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带着两个娃娃皇帝一路南下,“欲作都泉州”,。然而这却是蒲寿庚不欢迎的,他担心自己的权力会因为张世杰等人受到影响,最终决定“闭门不纳”,为此张世杰等人只能继续难逃,来到广州,而远道而来的元朝使节,趁机做出保证蒲寿庚地位不变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蒲寿庚决定投降。

1278年,蒲寿庚被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镇抚濒海诸郡”,并且配合元军主力,合力进攻广东,逼迫张世杰遗于崖山,幼主祥兴帝赴海死,宋朝从此灭亡。除此之外,蒲寿庚更是残杀南宋宗子3000多人,元朝廷也掌握了南宋所有的海舶。

而他的儿子三人,也在南方享受了高官厚禄,继续成为泉州的实际掌控者。

但蒲氏宗族辉煌腾达的时间确实短暂至极,在统一全国之后,元朝廷开始对蒲氏进行削权,激起后者反抗,根据当地献记载,元军攻入泉州:“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从此泉州蒲氏一蹶不

而等到朱元璋上位之后,对于这个家族同样没有好脸色,在他看来,蒲寿庚“导元倾宋”,始乱终弃,因此受到排斥,还特意颁布下旨意,“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将蒲氏宗族贬为乐籍贱户,男子为奴,女子入娼门,不少族人纷纷改姓避祸,这样一个大家族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更多文章

  • 金朝和两宋,究竟谁才是华夏正统?北宋无疑拥有正统王朝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朝为什么打不过北宋,关于北宋金朝的小说,金朝北宋知乎

    但是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五胡大乱中原,东晋龟缩在南方。这个时候“双标”的情况出现了,东晋成了正统,而且美其名曰衣冠南渡。而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却不是正统。为什么呢?因为东晋是汉人政权,再拉胯也保留了汉文化,所以是正统。而北方胡族们,建立的王朝再强大,在这帮士大夫眼里,也是不入流的。不信你看他们的

  • 假如大宋也有朋友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如果问你,你最想穿越回哪个朝代,可能有一半的人,会选择宋朝。 苏东坡在赤壁畅谈古今,辛弃疾骑着马纵横沙场,柳永在佳人的歌声中安然入眠。 这样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 要是大宋也有微信,那么就能在 朋友圈看到苏轼、辛弃疾们插科打诨,王安石、包拯们被集体吐槽,这样的大宋一定更鲜活有趣。

  • 明朝规定革除“胡元故俗“,为何社会上层却“带头“穿戴元人服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例如宋代的服饰改革保留了汉民族的服饰风格,一改唐朝雍容华贵的服装特点,服装造型变得更加封闭、颜色更加严肃淡雅、色调逐渐趋于单一。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连乞丐的服饰都有所规定,可见服饰改革的重要性。所以,明朝自然也会进行服饰改革,为了消除蒙古也就是元

  • 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然而,除了这些人尽所知的女影响之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人,这其中就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就是高桂英,此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李自成的妻子”。话说,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后,李自成顺利入主紫禁城。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李自成和手下将领的一时松懈和混乱统治,刚建立不久的大顺国岌岌可危,不仅让野心勃勃、蓄势待

  • 明朝藩王为何那么喜欢守灵,难道真是为尽孝?专家:其中大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守灵,本是一种民间习俗。意指人逝世以后,其亲人子女在灵堂内守候、陪伴与于灵柩之旁,等候亡灵回家探望。《礼记·问丧》写到守灵的礼制:“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不过,从古到今,守灵的形式和规模经历了很多演变。直到如今已经简化了很多。在封建社会,帝王将相非常重视守灵

  • 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了一年,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祁镇在瓦剌生的孩子,朱祁镇娶了瓦剌女人回来吗,明英宗朱祁镇损失多少军队

    1449年,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也想学他的太爷爷朱棣那样北伐,御驾亲征。只不过朱棣那时候打的是瓦剌的对手鞑靼,而这次朱祁镇要打的是瓦刺。瓦剌和鞑靼是蒙古分裂后的两个部落。后来,不地道的瓦剌依靠明朝的实力打击鞑靼,令鞑靼一蹶不振之后,又不断地来骚扰明朝边境。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朱祁镇为何

  • 每年给好多钱,为何大宋还热衷签协议?一条“开市贸易”就赚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贸易知乎,宋朝怎么解决钱荒,宋朝为什么会闹钱荒

    但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到当时宋朝所处的政治环境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其实签订各种条款对宋朝本身来说并不能算多大的坏事。赔款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战乱无论是在任何时期,战争永远都是破坏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计的最恶劣手段,宋朝自然不能例外。宋朝建立之初其实只是众多中原割据势力的其中之一,其后又经过数年的南征

  • 高拱找张居正密谋干掉政敌,张转身就去告密:权力斗争中没有友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注意下这三位顾命大臣的名字的顺序,高拱、张居正、高仪,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在当时权力体系中的排名,高拱是内阁首辅,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张居正是内阁次辅,位于高拱之下,其他人之上;高仪是内阁群辅,地位更低。今天讲的事情和他关系不大,高仪这个群辅可以理解为群众演员,所以我们先简单介绍下主角高拱和张居

  • 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徐滨”,朱祁镇:随便打,留个活口就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祁镇和徐滨最后对话,穿越成朱祁镇的小说叫什么,张艺兴演的朱祁镇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因为朱瞻基去世得较早,朱祁镇九岁就登基了。不过,也正是因为朱祁镇登基时年纪过小,所以当时掌握朝政大权的是他的奶奶张氏。张氏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很开明的掌权者,她在世时,一不重用自己的外戚,给将来皇帝掌权找麻烦,二没有要压制自己孙子的野心,自己霸占朝政。所以,当时明朝朝堂上下

  • 明熹宗非但没有惩治阉党,反而持续打压东林党,到底出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没有人劝诫明熹宗吗,阉党是什么意思,朝内阉党

    蔡东藩曾说"魏忠贤恶贯满盈,中外切齿,但伪恭不及王莽,善诈不及曹操,无拳无勇"。这个明朝第一太监,竟然能够被称之为"九千九百岁",离万岁只差一步。各地的百姓,还都纷纷为他建立生祠。甚至有人都大胆到说"只知有魏公公,而不知有皇帝"。他比秦朝指鹿为马的赵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兴起是在明熹宗朱由校执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