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让王阳明苦坐七天病倒,此人是何方神圣呢?

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让王阳明苦坐七天病倒,此人是何方神圣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82 更新时间:2024/1/16 13:18:29

都知道阳明是明朝第一奇人,是千古一圣人,但王阳明的老师是谁,你知道吗?

王阳明新婚不久后,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信中有两件事嘱托王阳明:

一来让他带着新媳妇回老家探望家中老人;另一件事是一定要去上饶拜访一名叫娄谅的老先生,能跟他学习就再好不过了。

娄谅是谁?为何王阳明的父亲如此上心?

娄谅少年时跟随老师吴与弼学习,成名后回归上饶修建了“芸阁”,一生致力于讲学教书,他的学说延续了朱熹的理学,主张格物致知。

娄谅一生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在地方上深受官员的看重,来探访娄谅的官员文人络绎不绝,但如果不是为了学问而来,娄谅统统都会拒之门外。

娄谅的讲座素以发省人心而闻名,议论时事,探讨圣贤,听者与之攀谈往往有所得,显然王阳明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从娄谅这里受迪。

见面后,两人产生了怎样的碰撞?为何仅用一句话就能让王阳明病倒?

王阳明拜访娄谅时只有18岁,而娄谅当时已然68岁高龄,本想着是拜访就回家的王阳明,在芸阁听了一课后,竟然不想离去。

于是王阳明将返乡的事宜往后推,自己跟着娄谅学习圣人之道,娄谅将宋儒的格物之学悉数传授,尤其是娄谅口中的“格物致知”让王阳明大为震撼!

等回到家后,王阳明也效仿古人格物,但是他家中院子里种着许多竹子,王阳明就坐在竹子前,不吃不喝的看竹子,想从竹子中得到宇宙奥秘。

然而直到第七天,人生奥秘没得到多少,人先病倒了。但也正是这次格竹的经历,让王阳明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多年之后在龙场,王阳明才最终实现了觉醒。

另外,娄谅出身世家,却对做官无感,醉心于钻研学问,他在理学上的成就有多高?

一场致命火灾,证明了他的选择!

娄谅所在的娄家历代走出了不少名人大官,自先祖娄曜担任上饶尉开始,娄师德两度拜相,两宋之际娄家又走出了七位进士!

到了娄谅这一代,长辈们也是希望娄谅能科考入仕,娄谅虽然自幼便饱读经典,但他对做官实在提不起兴趣。

尤其是他看到用来科举考试的学问完全是应付,对自己的心智毫无价值,就更加厌恶了。

31岁那年娄谅通过了乡试,考中了举人,但他以学问尚且不足,婉拒了做官,后来又在父兄的强迫下,准备去南京考进士。

走到浙江衢州准备坐船时,突然刮起了逆风,见船走不动,于是娄谅索性就返乡,回到家中家人本来还在指责他。

但没过多久南京那边就传来消息,考场发大火,死在考场的学子不计其数,至此之后家人也不再强迫娄谅。

经历了这件事,人们纷纷来问娄谅为什么能知晓灾难,娄谅就归结于对理学的钻研,于是人们就更佩服他了。

在与王阳明相遇的两年后,正值酷暑,忽闻灵山的白云峰崩落几十丈,娄谅突然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闭眼而终。

传说娄谅下葬前,本是炎热夏季突然有几天肃杀如深秋,入土为安后才恢复正常,时人纷纷惊呼娄谅是当世一神人。

娄谅虽然没有留给这个世上太多的盛名,就连自己所著的典籍也因孙女婿宁王朱宸濠叛乱被散佚,但他的求知精神感染了包括王阳明在内的几代人。

格物致知虽然在今天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他的求知精神永不过时!

若你想有所人生进步,不妨戳下方跟我一起学习王阳明的智慧,36招心法带你走出人生困境!

标签:

更多文章

  • 凤阳作为明朝中都,朱元璋都给了哪些优惠政策?结果却适得其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可是凤阳为啥没有像南京、北京那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呢?甚至连个大型城市都算不上?明朝给了凤阳那么多好政策,最后还是带不动凤阳,这就没办法了。而且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凤阳还流传了一个歌谣:凤阳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因此自打那时候开始600多年来,凤阳都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为啥会变成这样呢?

  • 压垮大明王朝最后一根稻草,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鼠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清帝国的藩属国难题,谈谈你对明王朝衰亡的认识,大明王朝对鼠疫的影响

    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罗马帝国经过安东尼瘟疫的打击开始衰落,而东汉王朝则在天灾、瘟疫的影响下激发了黄巾大起义。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它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此次瘟疫对拜占庭帝国(

  • 入京42天的李自成,只做了1天皇帝?8000万两白银的宝藏哪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要我说,这件事不赖人家李自成,要怪就怪崇祯皇帝。造反的百姓不纳粮,不造反的百姓最起码也得嘉奖一下吧?可是连个屁嘉奖没有就算了,崇祯皇帝还给这帮人增加了大量赋税,当然都是杨嗣昌这个家伙出的主意。人家又不是傻瓜,白白给你当提款机吗?不玩了,摊牌了,一个个都跟着李自成造反去了,所以李自成能够闯关夺寨,斩杀

  • 南宋风云文璧降元,文天祥被俘慷慨就义,为何却默许兄弟变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然而南宋灭亡已成定局,文天祥根本无力回天,最终兵败被俘,元军感念文天祥的忠勇和才气,百般劝说文天祥投降元朝均被其严词拒绝。后来元军要求文天祥写信劝降另外一位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文天祥却奋笔疾书写下了荡气回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文家本是南宋时期的大家族,到了文天祥一

  • 百年巢县人物:汪胜友 · 吴屏周 · 张本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巢县名人一览表,解放后巢县历届县长,张本禹巢县图片

    汪胜友(1870-1925),巢湖市槐林镇大汪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汪胜友进郑州铁路大工厂做工,后加入工会组织。因其性耿直,富胆识,时有“汪胜友为工人打冲锋”之誉。1926年2月,工人群众推选汪胜友任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分会会长。8月30日夜,与郑州铁路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同时被捕,9月9

  • 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二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落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展览共展出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玉器为主,

  • 从运河入江水道的变迁看禹王河通航的可能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禹王河会议短视频】巫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以下是论文全文,为适合阅读,脚注内容未加展现。从运河入江水道的变迁看禹王河通航的可能性内容摘要:禹王河是古代实际存在过的一条河,北起盱眙圣人山淮口,南讫仪征白茅坂江口,途径盱眙、天长、六合、仪征四县,沟通江淮,与里运河平行。一般认为禹王河始于大禹治水,该河是

  • 谁说波尔布特和乔森潘英俊?不,西哈莫尼国王和夏卡武王子更英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有人说,波尔布特的罪行可以用“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来形容。而乔森潘最少也是帮凶。百姓陷于苦难,他们坐享荣华富贵。和乔森潘一起投奔波尔布特的知识分子胡荣、符宁都被波尔布特下令杀掉,而乔森潘这个机会主义者却活着。不得不说,乔森潘对柬埔寨百姓的苦难应该负责任。在有关柬埔寨近代历史的

  • 《绍兴日报》丨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文/沈卫莉 童 波本文刊登于2023年4月19日《绍兴日报·新周刊》明天是农历谷雨,又到了祭祀大禹的日子,在纪念日到来之际,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启动编纂升级版《中国禹迹图》,在原图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实地考证,用文字进一步综合全面地描述中华大地上的大禹遗址和禹迹风

  • 角文化 欧洲青铜时代人们对角的迷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可能是为了安全,但是现代人看到这些头盔更像是艺术品,似乎并不能起到安全的作用。就像青铜时代的欧洲人,他们的头盔上普遍都会有“角”的存在。薇克索头盔是丹麦1942年在一个沼泽中发现的,这个青铜头盔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也不属于战场上用的头盔,而是作为一种祭品被扔进水中。伊比利亚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