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凤阳作为明朝中都,朱元璋都给了哪些优惠政策?结果却适得其反

凤阳作为明朝中都,朱元璋都给了哪些优惠政策?结果却适得其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12 更新时间:2024/2/9 4:55:39

可是凤阳为啥没有像南京、北京那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呢?甚至连个大型城市都算不上?明朝给了凤阳那么多好政策,最后还是带不动凤阳,这就没办法了。

而且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凤阳还流传了一个歌谣:凤阳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因此自打那时候开始600多年来,凤阳都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为啥会变成这样呢?难道朱元璋没给他们什么好处吗?

一、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中都,还差点成为明朝首都。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自然非常牵挂,毕竟他的父母兄弟,都是在这里被饿死的,也都葬在这里。

因此朱元璋最早本打算将凤阳设立为大明朝的都城,首都效应那是相当惊人的,自然可以吸引不少有钱人过来做生意,久而久之凤阳必然发达。

可是刘伯温却表示反对,他认为凤阳地盘太小,不具备成为都城的实力。反倒是南京依山傍水,是历朝古都,所以刘伯温建立在南京建都。

最终从大局考虑,朱元璋选择定都南京。不过凤阳也没有被朱元璋给放弃,他被朱元璋定为中都。中都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占地382.3公顷,比北京故宫还要大。

一方面南京太靠南方,不利于统治北方,设立凤阳为中都,可以有效对北方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凤阳也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也可以借此回馈家乡。

二、回馈家乡凤阳,朱元璋至少给了三条特殊政策照顾。

1、免除凤阳本地百姓的赋税和徭役。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免除了凤阳当地百姓们的赋税徭役。最初在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宣布免除凤阳、临淮两个县,所有土著居民10年的徭役赋税。

这可是大手笔啊,凤阳的百姓不知道要多高兴了。但是也有人觉得朱元璋小气,才免除了10年,为啥不永久免除呢?

等到洪武十六年的时候,朱元璋发现,刘邦回家的时候,永久免除了老家人的所有徭役和赋税,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太小气了。因此朱元璋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永久免除凤阳、临淮二县土著居民的赋税和徭役。

这对凤阳来说,那是千古未有的利好。不过这里也说明了,朱元璋免除的,只是土著居民的赋税徭役,对于外来户,那可就没有这样的特权了。

2、迁徙大量富商到凤阳来发展当地经济。光免除赋税,如果没有商业活动,那老百姓还是富裕不起来,至少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完全没有中都的样子嘛!

为此朱元璋想到了当年秦始皇把天下所有富人和他们的财富都弄到咸阳来的事情,所以他也想效法秦始皇,打算迁徙一部分富人去凤阳。

当时整个凤阳县只有1.6万人左右,整个凤阳府也才13万人。战乱和灾年,都是导致这里人口锐减的重要原因。因此大移民政策就这么开始了。

在洪武七年,朱元璋从江南运了14万人前往凤阳府,此后又相继多次移民。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府的百姓,有20多万人。

但是老百姓们是真的不愿意前往凤阳府,那地方又不是北上广深,移民到凤阳有什么好政策吗?并没有,纯粹就是为了帮朱元璋建设他的家乡。

因此大量人员不愿意听从皇帝的调遣,不过不去的话,那就是犯罪,需要坐牢。因此不少百姓是被强迫搬迁到凤阳的。

这其中有大量江南的富商,这帮人手握财富,是发展凤阳的重要力量。但是人家也不傻啊,凭什么要发展凤阳呢?所以这些人就算来凤阳,也没有带多少钱财。

而且每年都化妆成乞丐返乡,没办法,正常途径离开凤阳,那是要被朱皇帝治罪的,只能以逃荒的方式开溜了。因此迁徙政策对凤阳的帮助基本宣告无效。

3、大兴土木。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拉近凤阳和南京的距离,朱元璋特地开通了这一路20个驿站,沿途全部重新修路,跟现在的高铁建设有的一比。在水利上,朱元璋也做出了重要的改进。

此外朱元璋在凤阳,还修建了大量的建筑。除了庞大的中都宫殿群以外,还有他们老朱家的皇陵、龙兴寺等等。

因为工程比较多,一段时间里,的确让凤阳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而且大量开国功臣的府邸,也都建设在这里。

他们退休以后来到凤阳居住,手里有钱有人,在凤阳吃喝玩乐,自然是可以带动凤阳的经济发展。这一点对凤阳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因此就算凤阳的土著百姓被免除了赋税,可朱元璋在凤阳之地所收取的土地税和商业税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度超过了昔日的农业税收。

总结:这些利好政策,往往却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上面这3条看似都是非常利好的政策,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却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人口激增之下,凤阳本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当时上等土地是明朝新贵们的,中等土地是凤阳土著们的,移民过来以后,只有下等劣质土地,这对移民来说非常不公平。因此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发。

没有好的土地可以耕种,那移民们自然要想办法活下去,因此他们开始到山上毁林开荒,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此后凤阳常常发大水,而且周围的山林全都成了光秃秃的荒山,砂石从山上冲击而下,导致了凤阳湖泊淤堵,使得淮水泛滥,灾年不断。

因此朱元璋的这种过度扶持,反倒是直接害了凤阳当地的百姓。本来可以少部分人富裕起来的,但是结果竹篮打水,大家都一场空。为啥凤阳在历史上有那么多乞丐呢?其实真不是那些移民的富人为了化妆回家,而是后来凤阳真的穷了。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更多文章

  • 压垮大明王朝最后一根稻草,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鼠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清帝国的藩属国难题,谈谈你对明王朝衰亡的认识,大明王朝对鼠疫的影响

    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罗马帝国经过安东尼瘟疫的打击开始衰落,而东汉王朝则在天灾、瘟疫的影响下激发了黄巾大起义。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它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此次瘟疫对拜占庭帝国(

  • 入京42天的李自成,只做了1天皇帝?8000万两白银的宝藏哪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要我说,这件事不赖人家李自成,要怪就怪崇祯皇帝。造反的百姓不纳粮,不造反的百姓最起码也得嘉奖一下吧?可是连个屁嘉奖没有就算了,崇祯皇帝还给这帮人增加了大量赋税,当然都是杨嗣昌这个家伙出的主意。人家又不是傻瓜,白白给你当提款机吗?不玩了,摊牌了,一个个都跟着李自成造反去了,所以李自成能够闯关夺寨,斩杀

  • 南宋风云文璧降元,文天祥被俘慷慨就义,为何却默许兄弟变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然而南宋灭亡已成定局,文天祥根本无力回天,最终兵败被俘,元军感念文天祥的忠勇和才气,百般劝说文天祥投降元朝均被其严词拒绝。后来元军要求文天祥写信劝降另外一位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文天祥却奋笔疾书写下了荡气回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文家本是南宋时期的大家族,到了文天祥一

  • 百年巢县人物:汪胜友 · 吴屏周 · 张本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巢县名人一览表,解放后巢县历届县长,张本禹巢县图片

    汪胜友(1870-1925),巢湖市槐林镇大汪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汪胜友进郑州铁路大工厂做工,后加入工会组织。因其性耿直,富胆识,时有“汪胜友为工人打冲锋”之誉。1926年2月,工人群众推选汪胜友任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分会会长。8月30日夜,与郑州铁路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同时被捕,9月9

  • 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二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落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展览共展出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玉器为主,

  • 从运河入江水道的变迁看禹王河通航的可能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禹王河会议短视频】巫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以下是论文全文,为适合阅读,脚注内容未加展现。从运河入江水道的变迁看禹王河通航的可能性内容摘要:禹王河是古代实际存在过的一条河,北起盱眙圣人山淮口,南讫仪征白茅坂江口,途径盱眙、天长、六合、仪征四县,沟通江淮,与里运河平行。一般认为禹王河始于大禹治水,该河是

  • 谁说波尔布特和乔森潘英俊?不,西哈莫尼国王和夏卡武王子更英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有人说,波尔布特的罪行可以用“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来形容。而乔森潘最少也是帮凶。百姓陷于苦难,他们坐享荣华富贵。和乔森潘一起投奔波尔布特的知识分子胡荣、符宁都被波尔布特下令杀掉,而乔森潘这个机会主义者却活着。不得不说,乔森潘对柬埔寨百姓的苦难应该负责任。在有关柬埔寨近代历史的

  • 《绍兴日报》丨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文/沈卫莉 童 波本文刊登于2023年4月19日《绍兴日报·新周刊》明天是农历谷雨,又到了祭祀大禹的日子,在纪念日到来之际,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启动编纂升级版《中国禹迹图》,在原图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实地考证,用文字进一步综合全面地描述中华大地上的大禹遗址和禹迹风

  • 角文化 欧洲青铜时代人们对角的迷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可能是为了安全,但是现代人看到这些头盔更像是艺术品,似乎并不能起到安全的作用。就像青铜时代的欧洲人,他们的头盔上普遍都会有“角”的存在。薇克索头盔是丹麦1942年在一个沼泽中发现的,这个青铜头盔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也不属于战场上用的头盔,而是作为一种祭品被扔进水中。伊比利亚西南部

  • 启笛 · 外国史书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启 笛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下新厂牌。在阅读中被照亮外国史甄选(6种)01《犹太人三千年》以色列驻华使馆官方审核、推荐,犹太人动荡频仍的复杂历史,一本也能弄清楚。 02《巴尔干两千年》最好的游记一定是历史,最好的历史一定需要作者去经历。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好的巴尔干历史读本,生动得让人有切肤之痛。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