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皇帝赵匡胤明明篡位,为何却被很多后人称赞

北宋皇帝赵匡胤明明篡位,为何却被很多后人称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05 更新时间:2024/3/20 0:21:02

赵匡胤“篡位”,众望所归

如果站在后世卫道士的角度上看,赵匡胤篡位的举动,无论谁听了都会嗤之以鼻。但站在当时的角度上看,赵匡胤的上位却又是众望所归。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五个政权都是的短命王朝,赵匡胤所在的后周还是太祖郭威(当时北汉大将军),篡的北汉政权建立北周,由于郭威的子嗣都被北汉皇帝诛杀,所以只能传位养子柴荣。因而实际上柴荣的皇位其实也是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当时乱世对于皇位继承都是极其混乱,因而赵匡胤的篡位,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常规操作“。

后周皇帝柴荣的雄心报复是恢复中原、收回幽云十六州和灭掉南唐等南方诸国,恢复唐时版图,当时的很多大臣(包括赵匡胤)在内都是被他的雄心壮志所感染而加入其麾下。但很遗憾柴荣英年早逝,而其年仅7岁的小儿子根本就不能亲政,加上外戚势力对赵匡胤等为首的老臣们采取的咄咄逼人态势,长此下去后周国力将会削弱,因此百官和武将们都推选出赵匡胤出来,以继续柴荣未完成的霸业,

因而同样是家臣篡位,相对于曹叡托孤的司马家,赵匡胤起码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并非是大逆不道。相反以赵匡胤的官位和能力,足以让群臣们相信他足以胜任柴荣继承人的魄力,可以完成柴荣未能完成的霸业。

明君之治,宽厚待人

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身,但除了杀伐果断之外,他还拥有为明君者最主要的特点,待人宽厚,纳谏如流。《宋史》记载“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

赵匡胤的容忍度量在在对后周从柴家子孙和一些忠于后周的大臣上体现得相当明显,对于自己有提拔之恩的柴氏,赵匡胤虽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利,但却让他们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甚至还有法外开恩的特权,而且赵匡胤不仅仅是要求自己身体力行的执行,甚至对于后世的子子孙孙要严格遵守,这就是为什么作为柴荣后人的柴进敢于资助和收留梁山好汉,不被高俅追究的原因。对比于一些亡国君王的后人,很少人能得以善终,西晋司马家对曹家赶尽杀绝,朱温对于李唐皇室也是一直实行灭族政策。

除了善待“老东家”之外,对于一起打天下的“哥们”赵匡胤也是做到仁至义尽,明朝太祖为了确保自己江山长治久安,对蓝玉、胡惟庸、李善长等开国功臣采取了全族屠戮,而汉高祖刘邦也是“狡兔死,走狗烹”。但赵匡胤虽然也是为了老赵家的千秋万代,却也是选择了较为怀柔的手段,选择了杯酒释兵权,在石守信等武将们交出兵权之后,选择让他们做一个富家翁,富贵一生。

所以,仅凭待人宽厚、有情有义这一点,赵匡胤就足以抹去他那本就不算污点的“篡位”名声。

除了在个人的人格魅力上能让百官和百姓信服之外,在历史功绩的硬实力上赵匡胤的表现也对得起自己一代明君的风范,他称帝之后,为了恢复大唐疆域和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局,保证王朝的统一。赵匡胤带领新成立的大宋先后灭掉了南边的九国小政权,基本实现了大宋的疆域雏形,虽然幽云十六州一直没能收回来,但这主要是的宋辽两国当时的实力对比,辽国要更强一些,就算换刘邦、朱元璋等开国皇帝去也未必能收回来。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让百姓的得以安居乐业,一系列的政策也为北宋能成为幸福指数最好的朝代打下了基础。

雨田君说

虽然历史上,赵匡胤的篡位被很多人所不齿,但必须要承认的是,赵匡胤无论是篡位之后对柴荣后人的所作所为都算得上是仁至义尽,对于功臣和前朝遗老,更多的是通过安抚手段,这对于的武将大老粗出身的赵匡胤更是难得,所以一代明君,当之无愧。

而且在雨田君看来,赵匡胤之所以的被人歌颂明君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从他开始就变成了天子与是士大夫共天下,不杀文臣的传统就是从赵匡胤开始的施行的,因而赵匡胤实际上也是代表这些百官和士族的利益,而历史往往就是这些人来书写的,所以赵匡胤的名声焉能不好?

标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武将四大美男子排行榜:三国独占其三,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第四位、赵云,身高八尺的他,长着浓眉大眼睛,十分的有精神,更是威风凌凌,骑着白马手持银枪的他,被人们称为常胜大将军,同时赵云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男子!第三位、周瑜,周瑜被人们称为美周郎,他不仅英姿飒爽,而且还擅长琴棋书画。而根据史料记载,当年,周瑜因“曲有误,周郎顾”这句话,就引得了无数女子的喜爱,

  • 他是朱元璋的老丈人,却常常入宫私会宫女?洪都之战前背叛陈友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朱元璋原来叫做朱重八,但是大家知道他还有一个字吗?那就是国瑞。朱元璋字国瑞这可能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明朝开国功臣胡延瑞就必须要避讳朱元璋的字,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胡美。胡美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朱元璋的老丈人,他的女儿是朱元璋的贵妃。不过胡美却因为这一层关系,最终遭至杀身之祸。01胡

  • 刘备的地盘比当初的刘邦大得多,为何只能三分天下?对手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原因很简单,汉献帝被曹操捏着,仅凭这一点,刘备就师出无名。纵然曹操再怎么弄权,他也是汉朝合法的丞相。可刘备却另立山头,在那个讲道理的年代,是无法博得大多数士族认可的。反观刘邦的情况就不同了。那时候天下共主是义帝楚怀王熊心,项羽偷摸着把熊心给杀了,等于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造反分子。这个时候刘邦高举大旗,

  • 南宋初期,有这样一支能征惯战、英勇杀敌的西北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峞”是燕地汉人用来盛酒和水的一种瓦器,能背负这样重的东西行军打仗,必须要有壮硕的体格,跟随在大将身旁,随时为长官奉上酒、水。以岳飞治军来看,装酒的可能性不会太大;韩世忠未发迹之前,是个“牛二”似的人物,不但善饮,且酒量惊人。在与女真人争雄沙场时候,背峞军“峞”中背的应是酒。韩世忠自幼游走于社会底层

  • 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让王阳明苦坐七天病倒,此人是何方神圣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都知道王阳明是明朝第一奇人,是千古一圣人,但王阳明的老师是谁,你知道吗?王阳明新婚不久后,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信中有两件事嘱托王阳明:一来让他带着新媳妇回老家探望家中老人;另一件事是一定要去上饶拜访一名叫娄谅的老先生,能跟他学习就再好不过了。娄谅是谁?为何王阳明的父亲如此上心?娄谅少年时跟随老师吴与弼

  • 凤阳作为明朝中都,朱元璋都给了哪些优惠政策?结果却适得其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可是凤阳为啥没有像南京、北京那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呢?甚至连个大型城市都算不上?明朝给了凤阳那么多好政策,最后还是带不动凤阳,这就没办法了。而且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凤阳还流传了一个歌谣:凤阳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因此自打那时候开始600多年来,凤阳都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为啥会变成这样呢?

  • 压垮大明王朝最后一根稻草,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鼠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清帝国的藩属国难题,谈谈你对明王朝衰亡的认识,大明王朝对鼠疫的影响

    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罗马帝国经过安东尼瘟疫的打击开始衰落,而东汉王朝则在天灾、瘟疫的影响下激发了黄巾大起义。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它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此次瘟疫对拜占庭帝国(

  • 入京42天的李自成,只做了1天皇帝?8000万两白银的宝藏哪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要我说,这件事不赖人家李自成,要怪就怪崇祯皇帝。造反的百姓不纳粮,不造反的百姓最起码也得嘉奖一下吧?可是连个屁嘉奖没有就算了,崇祯皇帝还给这帮人增加了大量赋税,当然都是杨嗣昌这个家伙出的主意。人家又不是傻瓜,白白给你当提款机吗?不玩了,摊牌了,一个个都跟着李自成造反去了,所以李自成能够闯关夺寨,斩杀

  • 南宋风云文璧降元,文天祥被俘慷慨就义,为何却默许兄弟变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然而南宋灭亡已成定局,文天祥根本无力回天,最终兵败被俘,元军感念文天祥的忠勇和才气,百般劝说文天祥投降元朝均被其严词拒绝。后来元军要求文天祥写信劝降另外一位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文天祥却奋笔疾书写下了荡气回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文家本是南宋时期的大家族,到了文天祥一

  • 百年巢县人物:汪胜友 · 吴屏周 · 张本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巢县名人一览表,解放后巢县历届县长,张本禹巢县图片

    汪胜友(1870-1925),巢湖市槐林镇大汪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汪胜友进郑州铁路大工厂做工,后加入工会组织。因其性耿直,富胆识,时有“汪胜友为工人打冲锋”之誉。1926年2月,工人群众推选汪胜友任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分会会长。8月30日夜,与郑州铁路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同时被捕,9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