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是如何提高茶道的地位的?

宋徽宗是如何提高茶道的地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04 更新时间:2024/1/26 21:38:58

宋徽宗赵佶(1082一1135年)是北宋的第八个皇帝,他18岁登基。政治上赵估是个无能的昏君,对内他重用蔡京童贯等奸佞之臣,官民反,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对外,他荒于朝政,御敌无方,造成了靖康之耻,使自己成了金国的囚徒。但是,赵佶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和茶人,在文化艺术方面他以“瘦金体”书法和一部《茶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茶论》成书于1107年。“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因《茶论》写于大观年间,所以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该书以陆羽《茶经》为立论基础,结合宋朝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茶文化的提高与普及,分20个问题系统地讲述了宋代茶艺和茶文化的概况。

首先,宋徽宗在导言中提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简洁,韵高致静’”。他把茶描写成天地间的灵物,极大地提升了茶的地位。紧接着,宋徽宗进一步论述品茶是盛世清尚,可以“沐浴膏泽,熏陶德化”,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所以天下励志清白的人,都崇尚品茶这种高雅的活动。

在《大观茶论》的正文中,宋徽宗介绍了宋代茶叶的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等方面的知识。

在讲到茶具时,他介绍了罗碾、盏、笼、瓶、杓,使我们了解到宋代点茶的概况。对于煎茶用水,《大观茶论》中提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清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这个标准被后代茶人沿用至今。对于宋代的点茶法,宋徽宗用470多字做了精彩而生动的描述。关于宋代对茶优劣的评价标准,他从味、香、色三个方面分别做了论述。他认为“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这些论述都是我们了解宋代茶文化最可靠的史料。

《大观茶论》不仅发展了中国茶道理论,而且把茶道推上了高尚娱乐的圣坛,使宋代出现了举国上下“倾身茶事不知劳”的局面。茶道在人们如痴如醉的追求中,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标签:

更多文章

  • 按照《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排序,曹操的文学水平是不是最高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乔小乔被曹操锁在铜雀台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评价,曹操真人照片

    但纵观三国时期的那段真实历史,文学综合成就最高的,当属曹操的三儿子曹植,就是史上被誉为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位至陈王,谥思,后人又称陈思王,是中华文学历史上跨凡升仙的三个人之一。其实,曹氏父子皆擅文名,文学水平也都很高。曹操本人诗文皆著,首开建安风骨先河;曹丕创出第一首七言诗,《典论》是第一部文学批评专

  • 《水浒传》里的“打虎将”李忠真的打过老虎吗?有何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忠的结局,水浒传中李忠简介,李忠被斩片段

    一、李忠打虎是历史事实许多人认为李忠打虎是有历史事实的。在明代的《通志·山川志》中就有一段记载:“寒山县山中有晋公庙,庙中有李将军塑像。相传五代,此将军驱赶盗贼,每逢农夫伏虎,加以拍扁杵赶,有斩老虎十二头之功。”这一段记载提到了李将军杀老虎的事迹,而且包含着“驱赶盗贼”的消息,和《水浒传》中的描述有

  • 盘点三国史上,16位人生得意时而一败涂地的名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围曹仁,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气呵成。逼的曹操要迁都,惊的孙权也害怕,威震华夏,风云变色,可谓人生之巅峰时期。这时候兵败,丢城,被擒,身死,也是一气呵成,一败而亡,可叹可惜。第二名孙坚:江东猛虎下中原,掀起滔天巨浪,孙坚白手起家,一己之力打的董卓迁都避锋。董卓本来视关东诸侯为草芥,根本无视,可是

  • 请尽快给这些明代石像一个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高大的文武官石像、沾满灰尘的石马、石狮和石骆驼......近日,有读者反映:有一批明代石像堆放在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旁,长时间无人管护,不知道什么原因,感觉很可惜。4月12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大运河森林公园一探究竟。在公园北区漕运码头旁,记者看到,在一处围挡与古香古色的围墙“圈出”的一块空地上,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却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众所周知,朱高炽在位的时间非常短暂,仅仅十个月,这在皇帝的历史长河中显得尤为特殊。但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他却创下了许多惊世之举,使得后世对他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朱高炽能够继位完全依靠了他的儿子,这使得他的皇帝地位受到了质疑。但也有人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虽然在位时间短暂,却为大明朝的稳固立下了赫赫战

  • 熙宁开边无愧为大宋第一军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及神宗继统,材雄气英,以幽、蓟、云、朔沦于契丹,灵武、河西专于拓跋,交趾、日南制于李氏,不得悉张置官吏,收籍赋役,比于汉、唐之境,犹有未全,深用为耻,遂慨然有征伐、开拓之志。 ——司马光《传家集》“尽复唐之故疆”宋神宗即位时,大宋开国已历百年。但他继位的第三天,三司使韩绛就奏报:自仁宗朝宋夏战争以来

  • 为什么辽金和两宋之间没有和亲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宋和辽宋的关系,廊坊文安县辽金古遗址,辽金古墓一般多深

    那么,为什么两宋和辽金没有和亲记录?1、两宋与辽金契丹的立国要比北宋早五十多年。早在唐朝灭亡以后,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就建立了契丹国。甚至契丹国在五代后唐后期还一度干涉了中原事务(包括赞助石敬瑭灭掉后唐,以及灭掉石重贵的后晋)。而北宋则是在唐朝灭亡的半个世纪后才建立的。北宋从宋太祖陈桥兵变算起,到靖康

  • 汉献帝为何不能找机会,直接一剑杀了曹操?我们想的太天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序言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妥妥的奸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百般折磨和凌辱,甚至还有电视剧中,他当着皇帝的面杀死了怀孕的董贵人。总而言之,曹操的行为极度恶劣,他把一国之皇帝当成傀儡,而汉献帝只能在恐惧绝望之中苟活。当然,汉献帝也想过要反抗,例如董承和他一起发动的衣带诏事件。但最终换来的

  •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不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反而杀光了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处事方式不同 朱洪武也不是杀光功臣,而是把功臣和官吏同等处理。老朱这个人穷苦百姓出身,未发达时,自家深受贪腐官吏欺压,爹娘死时连个棺材都没,后来打下天下依靠的也是农民军,所以取得天下后对于治下官员要求很是严格,经常性的法外施刑,弄得官不聊生而赵匡胤不同,他是士族,大宋一朝实行的都

  • 秦时明月:总有刁民想害朕,罗网图谋不轨,嬴政反应神速,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罗网是秦国的利器,一直以来都效力于秦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作为秦国最强组织的罗网却一直和自己家的秦王嬴政过不去,从嬴政还未正式掌权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了各种暗杀计划,屡次派出刺客暗杀嬴政。直到现在嬴政统一了六国,成为了始皇帝,号令天下,罗网依然没有放过他,在春日大祭上,罗网还是派出杀手企图刺杀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