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三国时丹阳兵纯粹为利而战,鲜有人能够驾驭

汉末三国时丹阳兵纯粹为利而战,鲜有人能够驾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2/1 1:24:00

三国丹阳和三国丹阳兵

东汉末年,丹阳郡隶属于扬州管辖,包括现在的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江苏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当时这些地区开发的力度都非常少,地区内多山、河流,民众聚集。

曾经做过多年丹阳太守的诸葛恪对丹阳兵有深刻的认识,他说:“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

丹阳郡示意图

丹阳郡内多山险,民众好勇斗武,加之山区有铜矿、铁矿,他们私自铸造兵器、甲胄,习武练战,此地有很多山贼,以抢劫为生。

三国时期的丹阳兵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三国时期的战绩乏善可陈,也缺乏能征惯战的将领。

为何丹阳兵没有名将出现?

先看一下三国时期丹阳籍贯中能排上号的大臣和将领的统计:陶谦、笮融、纪陟、芮玄、刁玄、许眈、施畏及陈纪等人。

这是三国时期丹阳出身的有名人物,这里面除了陶谦耳熟能详之外,其他人估计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些人,更谈不上什么名将了。统帅过丹阳兵的曹操和刘备吃亏很大,也谈不上战绩了,只有孙策、周瑜等人统帅的丹阳兵还算可以,但也不敢真用丹阳兵做最强的战力。

再看一下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历任的丹阳太守,绝大多数是名人、名将了,按照任职先后顺序如下:周昕(东汉刘繇)、吴景(袁术、孙权舅舅)、周尚(刘繇)、吴景(袁术)、太史慈(刘繇)、袁胤(袁术的堂弟)、徐琨(孙策)、吴景、孙翊(孙权弟弟)、孙瑜(孙权侄子)、诸葛恪、李衡、沈莹、吕范、聂友、滕胤(括号内为所属阵营)。

这是三国到西晋统一之前的丹阳太守序列,自从徐琨之后所有太守都是东吴任命的,这些太守无一是丹阳人士!

李陵

丹阳兵最出名的一战是西汉时期李陵率领5000丹阳兵进入草原,独战匈奴8万骑兵,其中只有400人逃回大汉,李陵被俘之后投降了,不过丹阳兵善战从此留下了威名。

到了三国时期,丹阳地区的百姓大都爱好习武,很多人结伴做起了山贼,平时也务农。官兵屡次进剿却难以剿灭,于是采用招抚作为兵源也是非常好的选择。于是丹阳人就在重金的诱惑下摇身一变成了丹阳兵,他们还是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但并非训练精良的军队。

如果对丹阳兵进行系统的培训之后,也是一直劲旅。诸葛恪担任丹杨太守期间,精心训练了几万精兵,用来对抗曹魏,同时也是他在东吴作为权臣的根基所在。但对外战争中也乏善可陈,诸葛恪几乎是屡战屡败的,他的主力就是丹阳兵!

丹阳兵多是山贼、流寇团伙组成,也有当地习武的百姓,他们形成一个个小团体,互不统属,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这样的丹阳兵的群体中形成了中低层军官居多,而真正能够一统的将领却非常少,他们太难以把控这些丹杨兵了,稍有不慎就会被出卖,曹操、刘备就是典型的例子。

唯一能够调动大规模丹阳兵的是陶谦,他明白,自己手中有权、有钱就能笼络这些子弟兵,一旦失去权力和金钱,这些丹阳兵会毫无顾忌地各自散去。

丹阳兵

这才是丹阳兵为何没有出名将的真实状况!

最后的丹阳兵

西晋攻打东吴的淮南,丹阳太守沈莹驰援,他亲自挑选了5000丹阳兵,头上扎着青色的头巾,都携带者大铁锤,进攻西晋的军队。这批丹阳兵冲击西晋的军队阵营连续三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最终这些丹阳兵在冲击三次之后全军溃散,被西晋大将王浑击败。

其实在诸葛恪担任丹阳太守期间就对丹杨的山越和普通民众进行了区分和清缴。诸葛恪采取屯居策略,将普通百姓进行集中居住管理,集中收割粮食,将山越和粮食供给断绝,并不派兵进行入山清缴,而是派遣军队驻扎在周边,防止山越的劫掠。

坚壁清野的办法果然奏效,山中的百姓和山越顶不住饥饿难耐,最终携老扶幼纷纷出降,诸葛恪一次就抓获了10万山越。孙权得知消息后大悦,称:“献戎十万。”

诸葛恪

孙策、孙权等人频繁在丹阳征召士兵,数量非常大。究其主要原因最可能的是流民进入山中谋生,他们大都打家劫舍,时常攻击周边地区。诸葛恪全力清剿,就是让这些“山越”和流民都掌握在手中,而这些人大都不习惯农耕,美其名曰“征兵”也算是对这些人的妥善安置了。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对丹阳地区的“山越”和流民的记载非常少,而丹阳地区的这种人群又非常多,而且层出不穷,至于真正的原因最大可能就是“流民”和“越人”被迫逃进山中谋生了,才造成此地匪祸不断。

标签:

更多文章

  • 汉朝的青铜透光镜曾引起了沈括的好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

    存在了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出现了很多响当当的“神器”,使其与同期的罗马帝国并列成为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文明帝国。大汉“神器”里面有能够减少空气污染的雁鱼铜灯、长信宫灯、铜牛灯,有当时用来计算道路里程的记里鼓车,有利用水力来春米、去粮食壳皮的水碓,更有天平式的湿度计及青铜卡尺等很多“逆天”的“黑科技”

  • 汉朝时猪肉仍是奢侈品,只有家境比较好的人才能吃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得先知道猪在古代都叫什么。大多数人都知道“彘”和“豚”是猪在古代的叫法,但你知道“彘豚豨”、“印忠”、“汤盎”、“黑面郎”及“黑爷”等等都是猪的名字吗?猪也是吉祥物和财富象征在汉代,猪这一名词丝毫不含贬义,反而有着比较高“社会地位”。从一些历史名人的名字中就能看出端倪,比如汉武帝刘

  • 南宋第一奸臣:少时忠臣义士,后陷害岳飞,忠奸后世自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秦桧生于湖北黄州江边的一艘船上,他的祖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常人家,直到父亲这一代才通过科举入仕,当了一个县令。不过,秦惠的妻子王氏来头倒是很大,她是宰相王珪的孙女,与李清照是表姐妹。鉴于秦桧与王氏的门第差距,我们推测秦桧应是25岁进士及第后才迎娶的王室,由此进入了宋朝士大夫的联姻圈。由于后世史官对

  • 三国第一隐藏智者:史书上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实则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但是阿斗在位时唯一的作为就是不作为,阿斗对之前的人并没有进行改动,维持了朝廷的稳定,让部门保持原来的运作。在前期有诸葛亮辅佐,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又依靠蒋琬和姜维等人操劳国事,而刘禅几乎就没有怎么操劳国事,但是也没有去给国家添乱。有人说刘禅是运气好,遇上了忠臣,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却是刘禅最为苦恼的事情。

  • 《山河明月》陈宝国演绎燕王朱棣,和王姬一同携手展望大明的大好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山河明月》的剧情主要说朱棣从小就跟着元帅四处征战,具有相当将军特质,并且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并且他的妻子和跟随着都对他忠心耿耿,他以过人的智慧也成为了政治家,但是朱元璋过世之后,就将位置传给了建文皇弟,建文皇帝却被蛊惑,在局势未稳的情况下,决定消藩,因此引起了边境的混乱。朱棣最终通过了三十万

  • 阿斗鲜为人知的一面:阿斗和诸葛亮的关系,有着精明的政治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阿斗就是阿斗吗,诸葛亮为阿斗做了哪些事

    但是刘禅真的就仅仅只是“庸”就能概括的吗?他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刘禅的争议性 刘禅,字公嗣,出生于207年,为刘备在小沛时期所纳的小妾甘夫人所生。看起来似乎出身普通,亲生母亲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家族,但是却非常得刘备的重视,早早被选定为继承人(禅本身就有继承的意思)。公元220年,刘备刚刚被

  • 据说,我国古代冶炼技术领先世界500年,是诸葛亮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原标题:据说,我国古代冶炼技术领先世界500年,是诸葛亮的功劳!

  • 既有名臣,又有明君的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一般而言,新政失败往往不是缺乏明君支持,就是大臣不够给力造成的。然而为人所熟知的庆历新政却不是这样,上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下有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这样的名臣,最后依然难逃失败。今天,我们一起从背景、内容、结局和影响,这四个方面来仔细了解庆历新政,寻找原因。主持庆历新政的大臣之一——范仲淹一、庆历新政

  • 明太祖朱元璋会把“不肖子孙”这四个字送给后面明朝皇帝中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明朝朱元璋的六子是哪六个,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把猪叫啥

    明朝十六帝,虽说知名度都挺高,但是像样的却没有几个。如果他们在地下能够聚集一堂,朱元璋再怎么护犊子,肯定也会大发雷霆,给他后面的十五帝好好上上课,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肖子孙”?明朝疆域图一、 功大于过的六帝1、靖难功成的朱棣朱棣作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四子,世人都知道他是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皇

  • 明朝北征蒙古、南平交趾,武功赫赫,为何就是没有全面控制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然而强势如大明,却少了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忽闻西域起战乱,铁骑横马昆仑山”的西域之威。终明一朝,始终未能像汉朝、唐朝一般全面控制西域,这是为何?明初疆域一、皇帝质量的不同1、汉唐多“大有为之君”汉高祖刘邦以高超的识人用人之术开创了汉室江山,汉文帝刘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