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的青铜透光镜曾引起了沈括的好奇

汉朝的青铜透光镜曾引起了沈括的好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81 更新时间:2024/2/13 7:41:11

存在了四百多年的大汉朝出现了很多响当当的“神器”,使其与同期的罗马帝国并列成为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明帝国。

大汉“神器”里面有能够减少空气污染的雁鱼铜灯、长信宫灯、铜牛灯,有当时用来计算道路里程的记里鼓车,有利用水力来春米、去粮食壳皮的水碓,更有天平式的湿度计及青铜卡尺等很多“逆天”的“黑科技”。后来,考古学家又给大家展示了另一个神奇的物件——“透光镜”。

古代早期的镜子是用金属制作的,材料多是铜锡合金,也就是古人说的铜镜。制作铜镜时,古人会先制作一个铜盘,然后把铜盘的一面磨光。光滑的铜面可以反光线,于是可以拿当镜子用了。

到了汉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铜镜,后人称之为“透光镜”。表面看来,“透光镜”跟用的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阳光照到镜面奇迹就发生了。镜子背面的铭文、图案,甚至用来穿戴的镜纽都会被反射到墙上,“透光镜”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玻璃是会透光的,但金属却不行,可是为什么铜镜背上的纹饰会现在墙上呢?古人一直没有给我们答案。

沈括

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是这样记载的:“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但沈括的解释并不足以真正解开“透光镜”的奥秘。

近些年,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研究,铜镜透光的秘密才真正被解开。

原来,这种“透光镜”之所以能够透光,是因为镜面的曲率是不同的。

在铸造过程中,镜背的花纹图案凹凸处厚薄不同,经凝固收缩而产生铸造应力,铸造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因而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

当研磨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弹性形变叠加作用,使镜面与镜背花纹之间产生相应的曲率,而这些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所以,当光线照射在镜子上时,肉眼看到的是光照射在了平滑的镜面上,实际上光却照射在了曲率不同的纹理上,出现了不同的反射光线,于是铜镜就投射出了花纹。

透光镜

“透光镜”就是这么形成的。

几千年前就有这么高超的铸造工艺,不得不让人佩服。

可以说青铜透光镜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的一抹余辉。为什么这样讲呢?

熟悉中国青铜器的人都知道中国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在商晚期西周早期达到历史巅峰,从技术层面上讲,此后基本上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和进展,直到西汉时期,奇迹出现了,这个奇迹就是见日之光铭青铜透光镜。但这个奇迹的发生是有其特定条件的:

社会条件:西汉时期青铜器走下了礼器和兵器的神坛,进入了日常生活领域,铜镜是一大项;技术条件: 铜镜成分中锡、铅比例,镜身厚度及镜面尺寸,镜面磨光后的反光效果等。

以上条件不满足,透光镜是不会出现的,所以说它的出现是一个奇迹。

应该说透光效应并非初始设计的,而是偶然发现有些铜镜具有这种奇异效果,之后就推而广之,出现了很多铸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款铭的铜镜。有这种铭文的铜镜出土很多,但并非每面都具有透光效应。

标签:

更多文章

  • 汉朝时猪肉仍是奢侈品,只有家境比较好的人才能吃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得先知道猪在古代都叫什么。大多数人都知道“彘”和“豚”是猪在古代的叫法,但你知道“彘豚豨”、“印忠”、“汤盎”、“黑面郎”及“黑爷”等等都是猪的名字吗?猪也是吉祥物和财富象征在汉代,猪这一名词丝毫不含贬义,反而有着比较高“社会地位”。从一些历史名人的名字中就能看出端倪,比如汉武帝刘

  • 南宋第一奸臣:少时忠臣义士,后陷害岳飞,忠奸后世自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秦桧生于湖北黄州江边的一艘船上,他的祖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常人家,直到父亲这一代才通过科举入仕,当了一个县令。不过,秦惠的妻子王氏来头倒是很大,她是宰相王珪的孙女,与李清照是表姐妹。鉴于秦桧与王氏的门第差距,我们推测秦桧应是25岁进士及第后才迎娶的王室,由此进入了宋朝士大夫的联姻圈。由于后世史官对

  • 三国第一隐藏智者:史书上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实则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但是阿斗在位时唯一的作为就是不作为,阿斗对之前的人并没有进行改动,维持了朝廷的稳定,让部门保持原来的运作。在前期有诸葛亮辅佐,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又依靠蒋琬和姜维等人操劳国事,而刘禅几乎就没有怎么操劳国事,但是也没有去给国家添乱。有人说刘禅是运气好,遇上了忠臣,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却是刘禅最为苦恼的事情。

  • 《山河明月》陈宝国演绎燕王朱棣,和王姬一同携手展望大明的大好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山河明月》的剧情主要说朱棣从小就跟着元帅四处征战,具有相当将军特质,并且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并且他的妻子和跟随着都对他忠心耿耿,他以过人的智慧也成为了政治家,但是朱元璋过世之后,就将位置传给了建文皇弟,建文皇帝却被蛊惑,在局势未稳的情况下,决定消藩,因此引起了边境的混乱。朱棣最终通过了三十万

  • 阿斗鲜为人知的一面:阿斗和诸葛亮的关系,有着精明的政治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阿斗就是阿斗吗,诸葛亮为阿斗做了哪些事

    但是刘禅真的就仅仅只是“庸”就能概括的吗?他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刘禅的争议性 刘禅,字公嗣,出生于207年,为刘备在小沛时期所纳的小妾甘夫人所生。看起来似乎出身普通,亲生母亲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家族,但是却非常得刘备的重视,早早被选定为继承人(禅本身就有继承的意思)。公元220年,刘备刚刚被

  • 据说,我国古代冶炼技术领先世界500年,是诸葛亮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原标题:据说,我国古代冶炼技术领先世界500年,是诸葛亮的功劳!

  • 既有名臣,又有明君的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一般而言,新政失败往往不是缺乏明君支持,就是大臣不够给力造成的。然而为人所熟知的庆历新政却不是这样,上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下有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这样的名臣,最后依然难逃失败。今天,我们一起从背景、内容、结局和影响,这四个方面来仔细了解庆历新政,寻找原因。主持庆历新政的大臣之一——范仲淹一、庆历新政

  • 明太祖朱元璋会把“不肖子孙”这四个字送给后面明朝皇帝中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明朝朱元璋的六子是哪六个,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把猪叫啥

    明朝十六帝,虽说知名度都挺高,但是像样的却没有几个。如果他们在地下能够聚集一堂,朱元璋再怎么护犊子,肯定也会大发雷霆,给他后面的十五帝好好上上课,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肖子孙”?明朝疆域图一、 功大于过的六帝1、靖难功成的朱棣朱棣作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四子,世人都知道他是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皇

  • 明朝北征蒙古、南平交趾,武功赫赫,为何就是没有全面控制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然而强势如大明,却少了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忽闻西域起战乱,铁骑横马昆仑山”的西域之威。终明一朝,始终未能像汉朝、唐朝一般全面控制西域,这是为何?明初疆域一、皇帝质量的不同1、汉唐多“大有为之君”汉高祖刘邦以高超的识人用人之术开创了汉室江山,汉文帝刘恒和

  • 朱元璋为何会任用蒙古人?那些蒙古人又为何愿意为朱元璋所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双方关系可谓是势同水火,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的麾下有一群被称为“达官”、“达人”的蒙古将士,他们为朱元璋的大业立下汗马功劳。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或许还能理解,可朱元璋素以猜忌心重而闻名,他怎么会放心任用蒙古人?这些蒙古人又为何愿意为朱元璋所用?明朝“九边”防线一、朱元璋为何用蒙古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