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王是朱元璋第四子,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三个哥哥为何不阻止?

燕王是朱元璋第四子,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三个哥哥为何不阻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31 更新时间:2024/1/19 22:53:43

燕王朱棣的三个哥哥

朱棣的三个哥哥分别是大哥朱标、二哥朱樉和三哥朱棡。

大哥朱标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儿子,朱标自小饱读诗书,还曾跟随一代学术大家宋濂学习,才学出众,政治、军事方面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在一众官员和皇子中都很有威望。

朱元璋一直对朱标寄予厚望,很早就将他立为了继承人。在朱标22岁时,朱元璋就让他监国理政,锻炼他作为储君的能力。朱标监国期间勤勉果决,协助朱元璋处理了许多政务。

朱标有作为皇储的决断果敢,同时也很宽厚,经常劝谏朱元璋少行杀戮。在诸多兄弟面前,朱标也是一个慈严相济的好大哥。

一方面,朱标对弟弟们有严格的要求,希望弟弟们都能拥有才干,另一方面,他也十分疼爱弟弟们,在弟弟们因做错事而惹怒了朱元璋时,时常出来说和调解,为弟弟们求情。但天不遂人愿,朱标英年早逝,走在了朱元璋之前。

大哥如此优秀,二哥却是个为非作歹,行事荒唐之人。朱棣的二哥朱樉不但时常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且滥施刑罚,以折磨人取乐,动辄杀人,视人命如草芥。

尽管朱樉因为这种种劣行而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罚,但他却仍不知悔改。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樉终因作恶过多,而被几位老妇人下手毒死。

三哥朱棡很有军事才能,但也是一个性情残暴之人。他时常因为一些小事处罚下属和封地的百姓,甚至动用车裂这种残酷的刑罚。

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幸得朱标说情才保住了王位。不同于朱樉的屡教不改,朱棡在被惩戒后开始逐步改正自己的行为,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但不幸,朱棡也跟在大哥、二哥之后离世。

靖难之役

在朱棡去世后不久,朱元璋也驾崩了,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朱标长子早亡。

朱标去世后,出于对朱标的疼爱,朱元璋将朱允炆立为皇长孙,希望在这位皇长孙身上承继他对朱标的期望。但事与愿违,朱允炆仁厚有余,果敢与智谋不足,并未继承朱标身上的出色政治才能。

朱允炆登基后立刻施行了削藩政策,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叔叔们,湘王更是选择了自焚而死。正是这个时候,燕王朱棣选择了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本就有谋反之心,因为除了大哥朱标,诸兄弟中并没有能令他信服的人,更不用提朱允炆。此时,朱允炆又开始了削藩,朱棣的权力直接受到威胁,这更加加速了朱棣的谋反计划。

并且,这个时机之下,大哥、二哥、三哥均已离世,不可能对他的谋反起到阻碍作用,其他的弟弟们或已经被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整治,对朱允炆怀恨在心,或即将要被削藩政策整治,即使不加入朱棣这边共同谋反,也不会选择去帮朱允炆。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成功取得政权。“靖难之役”以朱棣夺位,朱允炆下落不明告终。

永乐盛世

虽然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但朱棣却不失为一个好皇帝。登基之后的朱棣,

经济

上重视发展农业,调整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又注重水利工程建设,疏通河道,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的同时也减少了洪灾发生的频率。

在政治上,朱棣迁都北京,完善文官制度,设置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大大提高了政务处理效率。

在文化上,建造紫禁城,编修《永乐大典》,派郑和开展海外文化交流,派使臣出使西域。

在军事上,完善军队建制,多次对外作战,大大提高了明朝军队的作战能力。

此外,朱棣很早注意到了西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永乐四年(1406年)在新疆设置了哈密卫,另外,朱棣还在苏门答腊地区设宣慰使管理南海地区。

疏浚河道解决了洪水泛滥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船运;郑和下西洋的探索则直接推动了我国航海业的发展。

朱棣在位时的一系列举措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大明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被后世赞誉为“永乐盛世”,可追汉唐。

更多文章

  •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对下联,和珅立马下跪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被赐死前和纪晓岚的一段对话,纪晓岚第一部免费观看西瓜视频,纪晓岚两大嗜好

    纪晓岚不是什么重要的文官,他唯一的优势就是有才,皇帝需要才高八斗的人,在身边给自己编编书,写点史料之类的工作,于是纪晓岚在朝中也有他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有才,纪晓岚高傲,经常以讨论文学的借口整蛊他人,有时甚至不分轻重。家里亲戚,庙里的尼姑,都曾是他整蛊的对象。当然逗外人的机会哪有逗身边人的多,和珅跟

  • 《大明王朝1566》—严嵩:嘉靖帝明知道他是奸臣,但就是要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排版丨柒十编辑丨紫石晓影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明明知道严嵩是奸臣,但为什么还如此重用他?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严嵩自己也很清楚,嘉靖没有处理自己,那就是因为自己还有很大用处,从下面这句话就能听出严嵩的态度。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发表感慨,其实他是故意说给后边的嘉靖听的,一是表明自己的总方针,我虽然坏

  • 《资治通鉴》100: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学习内容:1,石显自知权势太盛,设计迷惑汉元帝2,陈汤假传圣旨,与甘延寿调兵诛灭郅支单于3,陈汤上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学以致用】 01,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的由来春正月,郅支首至京师。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

  • 澶渊之盟后,宋辽谁先背盟的?看看庆历增币和熙宁划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澶渊之盟宋辽分界,澶渊之盟是宋朝先打辽的吗,宋辽澶渊之盟签订时间

    澶渊之盟要说背盟,那么就先谈谈结盟!先说宋辽之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大军入侵宋朝,妄图抢夺被周世宗柴荣收复的瓦桥关南之地。这里注意一下,后周世宗柴荣不愧是一代雄主。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披荆执锐,亲征辽国。42天便从辽国人手中收复了宁州、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

  • 清朝光绪时的女道士,2003年才去世,临终前只说3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文/繁华论史回顾历史,展望现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欢迎大家,再次来到小编这里,在这里小编将会带你了解古往今来的历史,也将为你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观点,让我们一块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领略古人的风采,以及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辉煌时刻,让我们共同探索历史的奥秘。说到古代的宗教,在我们国人的心中,只有两个

  • 隐藏版宋朝「女怼王」,网文里的娇宠千金有脸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她是青史留名的“女酒鬼”,闲暇时“煮酒笺花”,惆怅时“愁浓酒恼”,喝到无敌时,还感慨“酒意诗情谁与共”。如果不是读了她的生平,差点就被她词里的清新文雅狠狠骗了 。她,就是婉约词宗,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是不是被颠覆了三观?相信等你看完了她的故事,你会更喜欢这个活得异常“风流”、勇敢的易安居士。千金小姐

  • 积善行德,靠25张盐票起家的民国首富,为什么子孙后代财富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清朝道光年间,在江西吉安庐陵县高塘乡,有个一个孤儿叫周扶九,他在4岁时父亲去世亲,靠着母亲抚养读了几年的私塾。周扶九16岁那年由伯父举荐前往同村人周永孚在湖南湘潭开的绸布店当徒工。周永孚生意做得很大买卖遍及广东、安徽、浙江等地。周扶九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从不计较得失,深受周永孚的赏识。周永孚有两个儿

  • 乾隆与雍正不合?为何一上位就毁掉雍正改革,雍正又改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为什么推翻雍正的,雍正熹妃的妹妹也嫁给了雍正吗,雍正有在寿桃上写雍正款瓷器吗

    乾隆 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爷宝男”,自打12岁见到康熙开始,就把老父亲雍正忘到了脑后,上位之后更是直接毁掉了,雍正折腾了一辈子的改革,乾隆为什么要毁掉雍正改革?这事就要从一场殿试说起了,1742年已经把龙椅坐包浆了的乾隆,看着大殿中奋笔疾书的考生,突发奇想地在殿试中加试了一道题目,让考生

  • 朱元璋如果传位给朱标次子,朱棣还敢造反吗,看看他舅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说到明朝就会让人想起“天子守国门”这句经典名言,意思很简单,就是皇帝替老百姓看守国门,作为皇帝能够做出如此壮举的那就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也确实有这本事,当初陪父亲朱元璋打天下时就表现出了勇猛的作战能力,之后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曾大败元军残余部队,让朱元璋夸赞“肃清沙漠者,燕王也!”朱元璋

  • 多尔衮执掌朝政时,索尼、鳌拜等大臣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多尔衮是不是议政王大臣,张丰毅多尔衮和鳌拜,鳌拜和多尔衮是对立面吗

    多尔衮与索尼、鳌拜的矛盾的激化,起源于皇太极去世后的皇位之争。鳌拜,出身于满洲贵族瓜尔佳氏,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镶黄旗人,起初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后来成为皇太子麾下猛将,因为战功卓越而被封为巴图鲁,是手握重兵的镶黄旗护军统领。索尼则出自海西女真贵族赫舍里氏,正黄旗人,他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