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浩然简介孟浩然生平经历历史评价介绍孟浩然怎么死的

孟浩然简介孟浩然生平经历历史评价介绍孟浩然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97 更新时间:2024/1/19 9:48:11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有着怎样的生平经历呢?孟浩然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历史评价怎么样?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的历史相关资料吧!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孟浩然生平经历介绍:

唐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唐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唐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唐景云二年(711年),孟浩然23岁,与张子容同隐鹿门山。

唐先天元年(712年),冬天,送张子容应考进士,作诗《送张子容进士举》,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唐开元五年(717年),游洞庭湖。干谒张说。登岳阳楼,作《岳阳楼》诗以献。唐开元六年(718年),二月,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四月赴任。浩然居家,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荐。

唐开元八年(720年),暮春,浩然抱病,有赠张子容诗《晚春卧病寄张八》。九月九日,浩然与贾舁登岘山,诗酒唱和。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孟浩然36岁,韩思复任襄州刺史。卢馔为襄阳令,浩然与之为忘形之交。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阳求仕,滞洛三年,一无所获。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当年韩思复卒,天子亲题其碑。浩然与卢馔立石岘山。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三月,浩然游扬州,途经武昌,遇李白。李白于黄鹤楼作诗送行。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初春,在长安作《长安平春》诗,抒发渴望及第的心情,当年孟浩然三十九岁,然而,科举不中。同年孟浩然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应进士举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张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洛阳,夏季游吴越,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拟荐浩然,浩然作诗婉言谢绝,次年游玩于江南的名山古刹。唐开元十九年(731年),孟浩然同年43岁,春,在越州有赠谢甫池诗,表示出对农事的关心。继续在江浙一带会友作诗。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长安求仕,不仕,当年浩然回襄阳。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于是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他,孟浩然因考虑到上京干谒张九龄未果,认为作为刺史的韩朝宗也无法让他入仕便没有按照约定赴京。同年李白赴襄阳,和孟浩然游玩。

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孟浩然逝世时间:

李白走后,浩然入蜀,往游广汉。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浩然在荆州一带多所游览,夏,浩然患背疽,卧于襄阳,当在本年。次年病加重,多有好友探看。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历史评价怎么样?

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清诗句句尽堪传。殷璠《河岳英灵集》:浩然诗,文采丰萁,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皮日休: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

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何逊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早寒江上有怀》、《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

苏轼:子瞻谓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樊泽: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

蔡传:孟浩然诗组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清代王士碌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

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闻一多: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以上关于孟浩然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李昂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昂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文宗李昂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李昂最后是怎么死的?李昂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文宗李昂简介: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26年―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武宗李炎之兄。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 鉴真东渡简介鉴真东渡的过程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鉴真东渡简介:鉴真东渡的过程是怎样的?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鉴真东渡简介鉴真东渡,是指僧人鉴真前往东瀛传授佛教。鉴真曾六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

  • 唐宣宗李忱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忱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宣宗李忱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唐宣宗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宣宗李忱最后的结局如何?李忱是怎么死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宣宗李忱简介: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代表作品《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代表作品《钱塘湖春行》原文鉴赏: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作品翻译: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

  •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有哪些现实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诗歌作品《卖炭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有哪些现实意义?一起赏析一下《卖炭翁》的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诗歌作品《卖炭翁》原文鉴赏: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

  • 唐懿宗李漼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漼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懿宗李漼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懿宗李漼最后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哪儿了?李漼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懿宗李漼简介: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即唐懿宗,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

  •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著名代表作品《忆江南·江南好》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著名代表作品《忆江南·江南好》原文鉴赏: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好》作品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

  • 唐昭宗李晔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晔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昭宗李晔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昭宗李晔是怎么死的?李晔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唐昭宗李晔简介:唐昭宗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至904年在位,在位16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代表作品《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琵琶行》的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代表作品《琵琶行》原文鉴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

  • 唐僖宗李儇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儇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帝王李儇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僖宗李儇的结局是怎样的?李儇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在什么地方?墓地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吧!唐僖宗李儇简介:唐僖宗李儇(862年腊月十三-888),儇Xuān,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武则天除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12岁即位,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