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滕王李元婴为何能躲过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杀戮

滕王李元婴为何能躲过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杀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8 更新时间:2023/12/28 9:13:39

说到李元婴,可能很多人对他还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说滕王,很多人应该就是明白了,这里所说的滕王,就是曾经在课本里面学到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滕王了。滕王李元婴是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李世民的弟弟,算起来还得是李治的长辈,虽然年龄上面还比李治小一岁,但是辈分还是摆在那里的。但是我们知道,在武则天参与朝政的时期,曾经杀过很多的李姓子孙,甚至李唐天下就快要被改姓为武了,但是为什么滕王李元婴却没有被杀掉?

1.滕王李元婴简介

李元婴(629-684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高祖与柳宝林所生,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先后派驻滕州(今山东滕州)、洪州(今江西南昌)、隆州(今四川阆中)。

在滕州、洪州、隆州三处筑有三处滕王阁,贞观年间,李元婴初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县筑“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此阁因王勃一首“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

据史书记载李元婴从小就受到了宫廷艺术熏陶,在音乐、舞蹈、绘画上有一定的造就。其艺术的修养为日后修建滕王阁打下了基础。

建楼狂魔李元婴,他是李渊最小的一个儿子,最初被封在山东滕州,所以称为滕王。在滕州他立刻建造了一座滕王阁,后来他被贬到江西南昌,又跑到那儿建造了一座滕王阁。以至于被贬到四川阆中的时候,他再次命人建造滕王阁。

似乎有他滕王去过的地方,必然就要有一座滕王阁才够拉风。作为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对李世民是毫无威胁的,毕竟生李元婴的时候,李渊已经是没有实权的太上皇了。

2.李世民把李元婴当成自己儿子一样来看待

没有一个强大的父亲,李元婴只能依靠自己的哥哥。这个哥哥还比自己大了几十岁,算是长辈级别的人物了。

据说李元婴脑子不太好使,并不是说他二百五,而是因为他喜欢胡作非为。李世民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李建成李元吉全家男丁,但是对其他兄弟并没有杀戮。

这一点李世民自己也清楚,杀了俩兄弟和一帮侄儿已经是滔天大罪了,千万不能再对剩下的那帮兄弟下手了。而且这帮兄弟们对李世民也没什么威胁。

李元婴也是这些兄弟当中的一个,而且是最没有威胁的一个。李元婴岁数最小,完全没有任何党羽。李元婴脑子不好,压根就不会往政变那个方向去思考,所以李元婴在李世民时期,活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有个皇帝哥哥罩着自己,自己又是当朝王爷,而且年富力强。这样的李元婴不做点什么坏事,还真对不起他这些称位。

不过没办法啊,谁让人家是王爷呢?那些遭到戏弄的臣子们,基本上都是避之不及,不想跟李元婴打交道。他就这么快活地在贞观年间生活着,可是有一天他那个皇帝哥哥死掉了。

3.李世民去世后,李治上台将李元婴各种贬谪

李世民死的太早了,52岁就去世了。他去世以后,失去保护伞的李元婴,果真成了一个弃婴一般,再也不能无忧无虑地玩耍了。尤其是新上任的皇帝侄儿李治,是一个眼睛里面容不下一粒沙子的人,他看到李元婴的各种恶行,气不打一处来。

但凡有人举报李元婴,那李治就会贬谪李元婴一次。据说李治上台不久,便将李元婴给打发到了江西南昌。当时这个地方比较穷,所以算是一种贬谪了。

李元婴就是在这里建造了如今非常有名气的滕王阁,王勃也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感谢一下李元婴这位建楼狂魔,要不是他,可就没有滕王阁序了。

后来李元婴跑到南昌以后,就霸占了属下的媳妇儿,人家媳妇儿的脸都被李元婴给抓破了。这下子李治是真的不高兴了,索性又把滕王李元婴贬谪到了滁州。到了滁州以后,李元婴依旧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把辅佐他的官员裴聿给揍了一顿,原因居然是人家劝他要收敛一点。

李治再也受不了,一口气将李元婴贬谪到了四川阆中,让他去山里面反省反省,再也不想管这么个不懂事的叔叔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治也没有杀掉李元婴,毕竟李治仁慈,李元婴脑残。

4.武则天时期,李元婴反倒是受到了重视

武则天上台以后,先后杀掉了一大批李世民的兄弟,这些人当年可都是他的小叔子,现在是她的叔叔辈的人,没想到武则天是这么狠。李渊的儿子基本上都被武则天给宰了,唯独剩下了李元婴是好端端地活着的。李元婴不仅没有被武则天杀掉,反而受到了武则天的重视。

他被武则天接了回来,好吃好喝地供养着,时常还会给李元婴大量赏赐。这可把李元婴给高兴坏了,毕竟白吃白喝,还被前任嫂子现任侄媳妇儿如此重用。李元婴就这么在武则天朝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我们很难去想象,当时的李元婴到底有没有想过,武则天是他们李唐王朝的仇人。

或许是有过,不过他一个脑子不好的王爷,又能改变什么呢?这就跟刘禅司马昭请到洛阳以后,他一个落了地的凤凰,又能掀起什么巨浪呢?李元婴的晚年生活还是不错的。武则天之所以没有杀掉他,那是为了告诉世人,李唐王朝的子孙都是这么一个蠢货模样,他们压根就没办法继承皇位。

此外李元婴对武则天也没有任何威胁,这也是武则天没有杀害李元婴的重要原因。可能当年李世民收纳武则天的时候,李元婴不在现场,所以这也是武则天没有杀掉李元婴的一个重要原因。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之獬为什么提出剃发易服 孙之獬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初期,对全国实行的《剃发令》最早是由一位汉人提出,他就是孙之獬。孙之獬是明朝进士,后来跟随魏忠贤一党,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舒服服。等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后,孙之獬虽免去一死,但被朝廷革职为民。后来清军入关,孙之獬为了讨好他们,主动剃发易服,此举遭到了汉臣的鄙视。结果他便主动提出推

  • 二战曼不群、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戈不灵分别指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涉及人数高达20亿人,伤亡人数超过2亿。这场持续了6年的战事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无限警示,告诉我们和平的珍贵,不要轻易发动战争。不过在战争期间,各个国家都涌现出来不少军事大师,将他们的军师才能展现无遗,有些将领在网友们的调侃下,取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称号,例如

  •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起蔡伦,很多人都会因为他改进了造纸术而对他有很大的好感,毕竟造纸术的改进,可以说是推动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不仅是我国,甚至对于世界历史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呢?难道只是因为他觉得当时的造纸术很不好,所以要改进吗?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

  • 小明王为何不肯及早让位朱元璋,非要等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会觉得在《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的历史原型,应该就是小明王韩林儿,虽然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但是大体上也还是有类似的。而历史上的这个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年大宋红巾军领袖,他的父亲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倒也是有点“子承父业”的意思了。而韩林儿后来因为被刘福通等至亳州,立为帝,因

  • 袁天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袁天罡利用着称骨算法和自己未卜先知的神奇预言故事,直到现在仍然是世人心目中如神一般的人物。而袁天罡传奇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其预言武则天皇帝命数,以及他与李淳风合著《推背图》之事。公元573年,袁天罡出生于四川益州,其祖父辈虽曾为官,可至袁天罡这辈早已家境衰

  •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历史评价这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评价很高的皇帝不在少数,但那是一般也都是因为他们做出过不少事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当时百姓的生活,做了这些好事之后,后世对他们的评价自然不会低。但是要做到这些事情,可能需要花的时间是非常多的,如果皇帝自己在位时间很短的话,或许根本做不了很多事情,那样即便是有能力,却也未必能获得高评价。可

  • 纣王的父亲为什么把王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纣王想必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了,不过很多人认知当中的纣王,还是在《封神演义》小说里面的纣王,或者说是民间传说中无恶不作,荒淫残暴的一个君主,就连“纣”这个字,千百年来也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个称呼,这个字也成了他的特定称号。然而很奇怪的是,纣王在自己的兄弟当中,其实并不是老大,他只是排行老三,在他前面还有两

  • 安禄山的儿子为什么能封王,还进入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禄山我们都知道,作为唐朝历史上,可以说是颠覆了唐朝的人物,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乱臣贼子,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将原本盛世辉煌的唐朝变成了一个乱世,之后更是一路走下坡。虽然说唐朝的衰败也不只是安禄山一个人的责任,这也是那个时代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安禄山的罪名还是很重的。但是在后来,安禄山的一个儿子,

  • 陈庆之有哪些军事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陈庆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了,关于他的故事多少都有听说过了,在网络上也经历了不断被人神话和反驳的反复过程。但是无论南朝史书记载有多么过分和夸张,也无法抹杀陈庆之以数千之众,转战逾年,纵横千里,所向无敌,威震中原的事实。陈庆之,是让伟大的军事家毛主席都折服的名将。毛主席爱看史书,为人所

  • 龙云作为军阀,为何能够葬在八宝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时候,中国政权交替,袁世凯在窃取了革命成果之后并没有用心去好好经营这个到处伤痕累累的国家,而是一心想要做他的皇帝梦,最终结果就是在众叛亲离中死去。袁世凯去世之后,各地区割据势力崛起,自立为王成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四处征战,中国陷入战乱不止、民不聊生的惨境。民国这种军阀林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