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会善待陈友谅之子陈理

朱元璋为什么会善待陈友谅之子陈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83 更新时间:2024/3/4 16:45:32

在很多人看来,朱元璋就是一个会残杀功臣的皇帝,历史上朱元璋曾经杀掉了太多曾经跟随自己的有功之臣,不仅如此,明初四大案当中死掉的人数以万计,这其中牵连的人必然存在很多没有犯事却被连坐的人。如此心狠手辣的皇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真的不多见,朱元璋算是唯一的一个了。然而,凡事总有例外,比如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朱元璋就根本没有对他下手。我们知道,朱元璋最担心的自然就是手底下的人起兵造反,更何况陈友谅还是他的对手,但是他为什么会善待陈理,根本不担心他造反呢?这样的行事作风对于朱元璋来说可真的是很不一样的,为何朱元璋会如此对待陈理?而当时的陈理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1.陈理简介

陈理(1351年―1408年),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次子。汉亡后其子孙改为程姓、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身亡。后来张定边等大将保护陈友谅次子陈理返武昌,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陈理的父亲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身亡,陈理的哥哥太子陈善儿被擒,陈友谅的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理回到武昌后,继位称帝,改年号为德寿。同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再次亲征武昌,陈理的丞相张必先从岳州前来援救,暂驻洪山。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击败并擒获他,将他绑在城下示众。张必先是一名骁将,在军中号称“泼张”,深得重任。他被擒之后,城中将士惊慌失措,许多人因此想投降朱元璋。朱元璋便派遣陈友谅的旧臣罗复仁入城前去招降陈理。陈理于是投降,大汉政权灭亡。陈理进入军门,俯伏于地不敢抬头。朱元璋见陈理年幼弱小,便将他扶起,握着他的手说:“我不会将你治罪的。”府库财物任凭陈理选取,随即返回应天(今江苏南京),封陈理为归德侯。并封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为归仁伯,二哥陈友直为怀恩伯,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命有关官员立庙祭祀,并将五弟陈友贵附祭。

2.朱元璋为什么要善待陈理

众所周知,在朱元璋一统中原的过程中,陈友谅曾经是他最大的对手。那么,对于这个昔日最大对手的儿子,朱元璋为什么要如此善待,甚至还封他为侯呢?

01昔日盟友,面子上过得去

历史上以杀伐果断闻名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对当年追随自己打天下的功勋,都曾挨个清算,为什么对自己对手的儿子陈理网开一面呢?

这肯定不是朱元璋对陈理发善心,同情陈理的遭遇,而是其中有更复杂的作用;和陈理同病相怜的不止一个,其中最有名的是元末另一位割据势力领袖明玉珍的儿子明升。

不过,由于明玉珍英年早逝的缘故,而且当年明玉珍和朱元璋还是盟友关系,双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面子上依然是和和气气的。从这方面来讲,明升要比陈理有优势。但如果从整体考量,无论是陈友谅或者是明玉珍,都是曾经朱元璋统一天下进程里强劲的对手。

02显示宽仁,安抚人心

朱元璋之所以对这两个对手的儿子如此的厚待,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要赢得人心!击败了陈友谅以后,朱元璋虽然成了南方最强割据势力,实力比其他势力都强,可南方毕竟还是没有实现统一。

不仅如此,在北边,当时的北方元政权依然实力强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善待对手之子,陈友谅和明玉珍的老部下就很可能会心生感激,为朱元璋领军。

而从当时的全国各个战区情况来看,这样的方案,明显对于朱元璋好处最大。也正是因为朱元璋能够优待了陈理和明升,朱元璋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陈友谅和明玉珍旧部的忠心追随。

因此,鄱阳湖战役以后,在全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朱元璋的军队并没有蒙受什么损失,反而是越战越勇,很快就强大到足以独自抗衡北方元政权的程度。

03集中精力对抗元朝残余势力的需要

当时的北元政权,其实也是乱成一锅粥。军阀林立,互相攻伐,不听元朝皇帝的命令。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朱元璋统一南方的战争中,许多北方元朝军阀都认为朱元璋完成统一南方的战争需要很多年时间才行,而要对北方产生威胁则要更久。

因此,在朱元璋在南方忙着统一战争的时候,北方元政府并没有插手。等到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南方的战争,并优待对手之子稳住了人心以后,北方的元朝割据势力才开始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

但即使到了这种关头,北元军阀仍然没有搁置彼此的矛盾,组成联军抵抗朱元璋,反而继续乐此不疲的内耗。在这种情况下下,实力大增的朱元璋,用非常短的时间,迅速派大军攻占了元大都,元顺帝仓皇逃向北方草原,元朝正式灭亡。

不过,不管这其中有什么具体原素,朱元璋优待了陈理这是不争的事实。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争夺天下失利以后,还能有一个好的结局的人物,并没有几个。陈理的结局,又何尝不是不幸中的万幸呢?

3.陈理是怎么死的

陈理住在京城,一直闷闷不乐,有时还口出怨言。朱元璋说:“这只是小孩所犯的过错,恐怕他会受到小人的欺骗诱惑,不能牢记朕对他的恩典,还是应当让他远离京城为好。”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将陈理与归义侯明升一起迁居高丽,让元朝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送他们,并赏赐高丽王罗绮,让其善待他们。朱元璋同时将陈普才等人迁居滁阳。

同年五月十九日,陈理和明升一行二十七人到达高丽,受到高丽恭愍王的接见,当时陈理二十二岁。六月初六日,恭愍王赐给陈理苎布九匹。

陈理到了高丽之后,被称为陈王。但生活过的很艰苦。建文三年(李朝太宗元年)闰三月十八日,李朝太宗李芳远赐给陈理一些田地。(《李朝太宗实录》卷一,

元年闰三月乙未)

永乐元年(李朝太宗三年)十一月初五日,李芳远赐给陈理一名婢女以及米豆(《李朝太宗实录》卷六,三年十一月戊寅)

永乐二年(李朝太宗四年)六月初七日,李芳远赐给陈理米四石,酒十瓶。(《李朝太宗实录》卷十一,四年六月乙丑。)

永乐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陈理病死。有一子陈明善。李朝礼部赠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赐棺椁。(《李朝太宗实录》卷十五,八年十二月乙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滕王李元婴为何能躲过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杀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李元婴,可能很多人对他还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说滕王,很多人应该就是明白了,这里所说的滕王,就是曾经在课本里面学到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滕王了。滕王李元婴是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李世民的弟弟,算起来还得是李治的长辈,虽然年龄上面还比李治小一岁,但是辈分还是摆在那里的。但是我们知道,

  • 孙之獬为什么提出剃发易服 孙之獬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初期,对全国实行的《剃发令》最早是由一位汉人提出,他就是孙之獬。孙之獬是明朝进士,后来跟随魏忠贤一党,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舒服服。等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后,孙之獬虽免去一死,但被朝廷革职为民。后来清军入关,孙之獬为了讨好他们,主动剃发易服,此举遭到了汉臣的鄙视。结果他便主动提出推

  • 二战曼不群、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戈不灵分别指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涉及人数高达20亿人,伤亡人数超过2亿。这场持续了6年的战事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无限警示,告诉我们和平的珍贵,不要轻易发动战争。不过在战争期间,各个国家都涌现出来不少军事大师,将他们的军师才能展现无遗,有些将领在网友们的调侃下,取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称号,例如

  •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起蔡伦,很多人都会因为他改进了造纸术而对他有很大的好感,毕竟造纸术的改进,可以说是推动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不仅是我国,甚至对于世界历史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呢?难道只是因为他觉得当时的造纸术很不好,所以要改进吗?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

  • 小明王为何不肯及早让位朱元璋,非要等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会觉得在《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的历史原型,应该就是小明王韩林儿,虽然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但是大体上也还是有类似的。而历史上的这个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年大宋红巾军领袖,他的父亲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倒也是有点“子承父业”的意思了。而韩林儿后来因为被刘福通等至亳州,立为帝,因

  • 袁天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袁天罡利用着称骨算法和自己未卜先知的神奇预言故事,直到现在仍然是世人心目中如神一般的人物。而袁天罡传奇故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其预言武则天皇帝命数,以及他与李淳风合著《推背图》之事。公元573年,袁天罡出生于四川益州,其祖父辈虽曾为官,可至袁天罡这辈早已家境衰

  • 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为何历史评价这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评价很高的皇帝不在少数,但那是一般也都是因为他们做出过不少事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当时百姓的生活,做了这些好事之后,后世对他们的评价自然不会低。但是要做到这些事情,可能需要花的时间是非常多的,如果皇帝自己在位时间很短的话,或许根本做不了很多事情,那样即便是有能力,却也未必能获得高评价。可

  • 纣王的父亲为什么把王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纣王想必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了,不过很多人认知当中的纣王,还是在《封神演义》小说里面的纣王,或者说是民间传说中无恶不作,荒淫残暴的一个君主,就连“纣”这个字,千百年来也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个称呼,这个字也成了他的特定称号。然而很奇怪的是,纣王在自己的兄弟当中,其实并不是老大,他只是排行老三,在他前面还有两

  • 安禄山的儿子为什么能封王,还进入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禄山我们都知道,作为唐朝历史上,可以说是颠覆了唐朝的人物,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乱臣贼子,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将原本盛世辉煌的唐朝变成了一个乱世,之后更是一路走下坡。虽然说唐朝的衰败也不只是安禄山一个人的责任,这也是那个时代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安禄山的罪名还是很重的。但是在后来,安禄山的一个儿子,

  • 陈庆之有哪些军事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陈庆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了,关于他的故事多少都有听说过了,在网络上也经历了不断被人神话和反驳的反复过程。但是无论南朝史书记载有多么过分和夸张,也无法抹杀陈庆之以数千之众,转战逾年,纵横千里,所向无敌,威震中原的事实。陈庆之,是让伟大的军事家毛主席都折服的名将。毛主席爱看史书,为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