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儿子及下场,一切都是其冷酷无情导致的吗?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儿子及下场,一切都是其冷酷无情导致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2/27 23:46:11

朱翊钧,生于公元1563年,卒于公元1620年,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10岁即位,号为“万历皇帝”,在位时长48年,是整个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内阁首辅张居正监督下,朱翊钧性格上有所收敛,张居正死后,开始荒淫无道,疏于朝政,国家机器也停止运转。公元1620年,明神宗逝世,二十四年后,明朝灭亡。

万历皇帝朱翊钧因缘故亲生儿子不想认?

俗话有:“虎毒不识子”,父亲大都想为自己儿子着想,希望儿子虔诚锦绣,而朱翊钧却违反常规,做起了极为荒谬之事情。张居正在位时期,朱翊钧活的倒像是位贤君,待张居正离去后,性情大变,境内感染做起了虐待太子的事情。清朝学者叶梦珠《阅世篇》里载道,朱翊钧突查太子功课,见太子不肯作答,竟然一脚踹在太子肚皮上,恰好撞在一梁柱上,顿时血泉喷出,而朱翊钧不但不疼惜,反而令人带下去一点不在乎。

朱翊钧拥有三千后宫佳丽,但是因为有太后与张居正管束,所以也没能做出表露出本性的事情。朱翊钧由于偶尔在宫中见到氏就动了心,而且临幸了王氏,王氏由于害羞所以没有声张,仍然在太后身边伺候着。但是没有过多久,王氏肚子大了起来,再也瞒不住他们之间的事情。最后太后无奈道:“如果生下男孩,就立为太子。”但是朱翊钧说:“她是一平民女孩,我怎么能够立他的孩子为太子呢?”

结语

朱翊钧先后拥有5个孩子,但都先后死去,或许是其自身酷,爱杀大臣有关吧!他违背伦理常规,虐待太子,从中可以窥见对其他儿女如何了,所以说,生性冷酷无情的人执政国家不但会祸及自身,而且会祸及整个国家。

标签: 万历冷酷下场

更多文章

  • 朱翊钧后面的皇帝:朱常洛的风流故事,为什么称作“一月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天子,称作,风流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朱常钧在宫中与王氏相遇所生,但是万历皇帝因出身低微,不愿意承认,因此,与朱常钧一样,朱常洛从小缺少父爱。后来承认也是因为李太后盼孙子心切,这在内起居注中记载着。在公元1582年,万历皇帝册封王氏为恭妃,从此改变了王氏的身份地位,并将其所生之子定位神宗长子,取名朱常洛。公元1620年,

  • 万历朱翊钧:朱载垕下一个皇上,为何过早暴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万历,皇上,过早

    宰辅张居正西去后,于公元1586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始声色犬马,不理朝政,身体也是日渐消瘦,每日朝中政事主要是通过谕旨向下传达。对于朝中奏章阅批,日益荒废,朱翊钧没日没夜的饮酒作乐,使得影响持久的“国本之争”出现,为了避免祸及自身,索性不理朝政、不批、不讲,于公元1589年朝中内阁“人滞于官”。朱翊

  • 朱厚照:宠信宦官,死亡真相到底为哪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宠信,宦官,真相

    朱厚照491年,卒于1521年,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正德。自小聪明机敏,善骑术和射箭,登基后,宠信宦官,并将奏章付与宦官刘瑾,导致宦官恣意妄为,本就潜伏着社会严重经济危机变得更加严重,民不聊生,农民暴动反抗不断。明武宗听不进大臣忠言,一味偏信宦官之言,疏离朝政

  • 朱祁钰和朱祁镇:朱祁镇争夺帝位,到底哪个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帝位,争夺,朱祁钰

    朱祁钰双手赞成朱祁镇争夺帝位朱祁钰和朱祁镇身为兄弟,但是不能作为普通人一样手足情深,却也同诸侯皇族内部一样为了争权夺利,手足相残。同为皇族后代,为了夺得最高帝位,不念往日兄弟情深,他们之间也因为兵变出现了不少风浪。起初朱祁镇登基作皇帝,做了瓦刺的俘虏后,由朱祁钰替而代之,后朱祁镇归来后,朱祁钰贪恋权

  • 朱佑樘:生前拥有几个儿子,为什么长子会短命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几个,短命,长子

    朱佑樘即中兴之主明孝宗,自幼好学强记,生活作风躬身节俭,公元1488年,朝鲜来明朝的使节在皇帝面前曾这样评价明孝宗:“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临朝臣皆以丧服,惟祭天用黄袍。臣等慰宴时不奏乐,不设杂戏,劝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当孝宗还是据太子位时,内侍给他奉送一件松江府所造大红细布裁制的新衣时

  • 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神仙眷侣,为何没有移情别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移情,皇后,神仙

    朱祐樘文化修养异于平人,这一切都得得益于他较早地被其父宪宗立为皇太子。取得正统的皇太子地位后,就出阁讲学去了,而所教之人都是学术涵养极高之人,因此,从六岁至十八岁这一段时期,他在细心教导之下,勤奋学习,熟读经史,就是登基后,也是时常保持着“一卷在手”,精读《孝经》《尚书》《朱熹家礼》等儒家经典著作,

  • 朱厚熜: 朱厚照下一任皇帝,“中兴之主”昏庸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昏庸,中兴,之主

    朱厚熜即历史上的嘉靖帝,幼时聪慧好学,记忆力过人,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古文,读诗几篇便能全部背诵,深谙《孝敬》《大学》等修身齐家著作,并且懂得了各种礼仪与规范。后登位作皇帝,在位前期,勤于政务,任用张居正等改革前朝弊政,推行“新政”,政治上整顿朝纲;经济上鼓励耕织,体恤民情;军事征剿倭寇,清除边患

  • 明朝“高考”的哪些趣事儿:加试“体育”,还有人因为名字丢了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高考,趣事

    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到末代皇帝崇祯止,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因此科举考试(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高考)从未间断过。在明朝进行“高考”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许多轶事。现辑录如下,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加试“体育”开国皇帝朱元璋马上得天下,选拔人才注重全才。规定乡试、会试的第三场进行面试,主要考

  • 明朝第一次开国科举考试,竟有一位外国人,后回到自己国家做了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科举,开国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明朝明朝开国的时候,第1次科举考试,明朝第1次开国科举考试是在洪武4年,也换算过来的话就是1371年。当然了,会有人肯定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是洪武4年的时候才开始考试呢?实际上是因为洪武元年的时候元朝还依然占领着北京,打完仗之后朱元璋才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都

  • 熊孩子们,别再喊高考苦了,看看明朝的“高考”之路有多艰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考,明朝,之路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