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张之洞有几任夫人?张之洞的原配是谁?

晚清张之洞有几任夫人?张之洞的原配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15 更新时间:2024/2/16 7:41:54

张之洞的原配,姓石,名不详,后人常称之为石氏,是贵州都匀知府石煦的女儿。咸丰四年,张之洞中了解元的两年后,便在他人的撮合之下,与石氏在这一年的冬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石氏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具备一切封建妇女的美好品德。难得的是,她还从自己母亲那里继承了极高的琴艺,因此婚后的两人很有共同话题,感情极为要好。据史料载,结婚后张之洞常常与石氏一起弹琴唱歌,笑看人间风雨。石氏在陪伴张之洞度过了蛰伏的十一年后,在同治四年病逝,成为张之洞心中最重要的女人。

同治九年春天,失去妻子五年的张之洞,娶了自己的二房夫人唐氏。唐氏是湖北按察使唐树义的女儿,她在与张之洞同心度过了两年的生活后,给张之洞留下一个一岁半的儿子,便因病去世。因为两人的婚姻生活尚短,所以记载不多。

光绪二年,张之洞娶了自己的第三任夫人,四川龙安知府祖源的女儿王氏。王氏是张之洞好友王懿荣的妹妹,是张之洞在四川任学政期间,在好友王懿荣的撮合下,最终结成良缘。

实际上张之洞和王氏早在之前就已经认识,当年王懿荣在京城的时候,是张之洞的邻居。而王氏也因为他哥哥的原因,与张之洞结识。王氏温贤淑,知书达理,才华出众,与张之洞的原配石氏不相上下。早在当时张之洞就已经心仪于王氏,不过当时他已经有了唐氏,所以并没有将这份感情显露出来。后来唐氏病逝,张之洞来到四川任职,遇见了好友王懿荣和王氏,本以为王氏已经为人妻子的张之洞没有想到,王氏仿佛一直在等他一般,并没有婚配。自然而然的,两人成了亲。

王氏不仅善作画,是名副其实的才女,而且是一个合格的贤内助。不论张之洞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她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力挺。但好景不长,光绪五年,王氏病故,只为张之洞留下了一个女儿张仁准。

王氏去世之后,张之洞再没有续娶妻子,虽然他纳了李氏、秦氏等作为侧室,却都没有把她们抬为正室。一共三任。

标签: 张之洞原配晚清

更多文章

  • 晚清张之洞生平介绍,张之洞都做了哪些贡献,最终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之洞,晚清,都做

    导读:晚清张之洞生平介绍,张之洞都做了哪些贡献,最终什么结局?张之洞生平简介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清光绪帝时,曾任两广总督,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襄”。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祖父张廷琛,曾为福建知县;父亲曾为贵州道员。张之洞受过很好的经书教育,他的文章侧重时政,且论述方

  • 晚清张之洞和袁世凯有什么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有什么,晚清,渊源

    立宪改官制牵涉复杂的权力和利益之争,使高层的政争日趋白热化。在瞿鸿禨与袁世凯、袁世凯与张之洞的政争之外,实际上满汉之争和中央集权已经愈演愈烈。在丙午官制改革中“击退”袁世凯的瞿鸿禨,仅仅半年之后,就又栽在奕劻、袁世凯手上,从“丁未政潮”中败下阵来。随后,清廷顺势将袁世凯明升暗降,内调为军机大臣兼外务

  • 大清王朝续命人之一张之洞七大名言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朝,名言,大清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张之洞的七大名言:1、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2、兵之于国家,犹气之于人身也。人未有无气而能生者,国未有无兵而能存者。3、天下艰巨之事,成效则俟之于天,立志则操之在已民。志定力坚,自有成效可观。4、生齿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足以为养。

  • 如何评价张之洞?张之洞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名声毁誉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之洞,名声,都有哪些

    导读:如何评价张之洞?张之洞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名声毁誉不一5月20日,清廷谕令唐景崧“着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唐景崧 令陆续内渡”。张之洞认为“此时为台之计,只有凭台民为战守,早遣无用客勇,以免耗饷,禁运银钱内渡,以充军实”。24日,张之洞从唐景崧来电中得悉“日内台民即立为民主

  • 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劝学篇,大多数人,支持

    导读: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戊戌维新这段时间,张之洞的个人经历和诉求非常的奇怪,自己将得意门生作为了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但是自己又和康梁保持一定的距离。坦白讲,从张之洞《劝学篇》问世后,这个一直就是非常引人注目。戊戌政变未发生时,光绪对此评价颇高,官僚们更是应者众多。就算是那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劝学篇,晚清,四大名

    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对张之洞多少有些了解,张之洞是晚清重臣,洋务中的重要人物,提倡学习西方科技,创办工厂、各类学堂,为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张之洞劝学篇历史上有两部《劝学篇》,一部是荀子的名作,另外一部就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一部思想作品。张之洞出生于1837年,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后期一直在

  • 张之洞的墓为什么四次被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

  • 张之洞死后惨遭挖坟抛尸,为何遗骸99年后才被安葬入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入殓,遗骸,安葬

    导读:张之洞死后惨遭挖坟抛尸,为何遗骸99年后才被安葬入殓张之洞(1837年~1909年),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中法战争时,擢两广总督,用冯子材,击败法国军队。后调湖广总督,设广东水

  • 慈禧太后也曾遭遇“代笔门”,偏爱附庸风雅,真实水平不敢恭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代笔,附庸风雅,也曾

    慈禧是清朝末期的实际掌权者,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甚至达到了祸国殃民的程度,却偏爱附庸风雅,没事喜欢舞文弄墨,作画写诗,但是真实水平不敢恭维。慈禧太后油画慈禧(1835~1908),民间百姓俗称“西太后”。慈禧太后除善弄权术外,生活中喜爱书画,尤其爱以自己的“御笔”书画,并在字的右上端盖上“慈禧皇太后

  • 爱新觉罗·奕纬为何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原来是被父皇踢中下半身不幸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爱新觉罗,英年早逝,半身

    导读:爱新觉罗·奕纬为何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原来是被父皇踢中下半身不幸身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爱新觉罗·奕纬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有很多人说清朝无昏君,就是说清朝与别的王朝相比较,皇帝们对于工作都是努力的,就算是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成绩,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