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统一南方之战:先打谁,后打谁,都处处透着战略上的高明

宋太祖统一南方之战:先打谁,后打谁,都处处透着战略上的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1/18 1:04:41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未因此而结束,宋朝从后周继承过来的疆土,主要为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及淮南地区。

当时,天下还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边:有强大的契丹及北汉;南边: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四个实力较强的政权,实力较弱的割据有周行逢的湖南、高保融的荆南以及留从效割据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

对于如何统一天下,宋太祖是倾向于先打北汉,对赵普说:“吾欲收太原”,而赵普则表示反对,认为先打太原有害无利,倾向于先扫平南方,北汉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再厉害也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

最终,宋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正式确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暂时对契丹、北汉采取守势,并派出使臣与契丹缔结了友好的和平关系,确保了北境的稳定。同时,在南方,宋朝则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抓住历史机遇,各个击破。

宋太祖要求李煜到开封朝拜,李煜拒绝了。宋太祖就以李煜抗命为由,任命曹彬为主帅,发动了消灭南唐的战争。自从被周世宗打了个半死后,此时的南唐已经非常虚弱,军事上连战连败,而李煜却让僧人、道士在宫中念经,祈祷上天的庇佑。

当宋军抵达金陵城下,李煜才慌神了,急忙派大臣到开封乞求宋朝退兵,说南唐一直对宋朝百依百顺,没有得罪之处,宋兵出师无名。而宋太祖却握着剑断喝道:“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拒绝了南唐的请求。

最终,金陵被宋军围困近一年后,李煜在得到曹彬不滥杀的承诺后,开城投降了,南唐22州、军,180县并入了宋朝版图。

在基本扫平南方后,宋朝就准备打北汉了,但是,由于宋太祖突然驾崩,而新继位的宋太宗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取消了打北汉的计划,下令宋军撤退。

标签: 太祖开城

更多文章

  • 继承皇位的不是儿子而是弟弟,太祖之死成了中国历史的千年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祖,真相

    前面都说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是个有故事的人,一生都是戏,就连死都不走寻常路,当然,这件事估计谁也无法提前预见。公元976年11月14日,首都开封传来消息,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这太祖刚刚50岁,身体健康,虽然前几天生了病,但也不是什么重病,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据说,太祖临死的前一晚,天

  • 皇位继承背后的阴谋:宋太宗登基,是合理合法,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祖,宋史

    先说结论:赵二赵匡义的得位不正,赵匡胤的死肯定也有阴谋,至于后来拿出的所谓金匮之盟大概率也是赵二和赵普的一项政治交易。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不到五十岁(虚岁五十)。然而,赵匡胤的死亡是非常不正常的。按理来讲,赵匡胤这样一个身体健硕,无任何疾病史并且养尊处优的皇帝而言,在这个年纪去世,可以算

  • 爱新觉罗氏竟是赵匡胤后代,大宋是大清的祖宗,历史总是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朝代,真人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对外战争频频失利。打不过辽国,打不过西夏,打不过金国,打不过蒙古。凡是在宋朝周围出现的国家,宋朝都打不过。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很弱小的朝代,但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国家经济是世界第一,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没有高度。但是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一个国家是很难在这这样一个

  • 宋太祖“黄袍加身”,究竟是自导自演还是被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汴梁,节度使

    北宋隐士邵雍曾说宋朝有五件事是自唐虞以后从未发生过的,其中前两件发生在开国之初,一是“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是“克服天下在即位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之后在众人的拥护下进入汴梁城,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成功使年幼的周恭帝禅让退位,在当朝宰相的认可之下,荣登大宝。改朝

  • 赵匡胤为报恩立下祖训,即使江山动荡时,宋朝皇帝也没有忘记柴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崇义,皇帝

    “黄袍加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将时奉后周朝廷之命北征,却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动兵变,其弟赵光义、亲信赵普将象征九五之尊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带领士兵们拥立他为帝的故事。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便带着士兵返程,后周国都的守将与赵匡胤关系亲近,便开城门投降,后周政权就此灭亡。不过,赵匡

  • 赵匡胤之死,成为了宋朝300年间最大的疑案,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士,说法

    围绕着赵匡胤之死,有非常多不同的说法,后来的人们把它给总结成了斧声烛影四个字。关于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很多东西都不是宋代官方文献当中记载的,基本上都是后人根据当时种种的蛛丝马迹所推测、整理,甚至是以讹传讹过来的。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也好,在任何一个涉及到这个问题的领域里面,基本上都是见仁见智,大家始

  • 赵匡胤问自己前程,高人说八个字,他遵照执行,到最后就当了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寺院,兵变

    赵匡胤怎么当的北宋开国皇帝?陈桥兵变。在陈桥兵变之前呢?是否有高人指点过他。还真有!就在赵匡胤离家出走,准备往西去找他父亲从军的时候,因为没出过门,走错了方向,一直往南走了。到了襄阳地界,赵匡胤身上的钱花光了,没钱住店,正好看见前面有座寺院,就到寺院去借宿。寺院里有个高人,是个老僧。赵匡胤跟老僧一谈

  • “知遇之恩”让赵匡胤走向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兵变,侍卫

    “知遇之恩”是指在你还没有成功或者展现自我之前,第一个赏识并提拔你的人给予你的恩情。能带给你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如果你能体会这种恩情,那么你就能够理解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在“陈桥兵变”取得成功。赵匡胤本是一个将门世家子弟,年轻时估计是犯了事儿,离家出走,后来投奔了后汉大将郭威(即后周

  • 赵匡胤做皇帝只是赶巧了?那是你不知道他在战场上有多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军,首级

    赵匡胤的出生就伴随着不平常,那天傍晚祥云一直围绕着他母亲的房子,阵阵的异香飘散在屋子的每个角落,久久不能散去。出生之后的赵匡胤满身金黄,大家更以为是祥瑞之兆。最后赵匡胤不负上天眷顾,成为万人之上的一代明君。出生于军人世家的赵匡胤从小在骑马射箭上都比别人出色,堪称是文韬武略。二十岁时,赵匡胤意气风发,

  • 历史轮回!180多年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再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祖,节度使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