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的脾气有多差,肚量就有多大,两件轶事令人捧腹

宋太祖的脾气有多差,肚量就有多大,两件轶事令人捧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18 更新时间:2023/12/6 12:14:16

北宋司马光编完《资治通鉴》后,因《资治通鉴》止于北宋建国前,仍打算再写一部《资治通鉴后纪》,把北宋开国以后的历史记载下来,所以他认真的创作了笔记集《涑水纪闻》,准备作为《资治通鉴后纪》的资料汇集。《涑水纪闻》中记载了许多北宋趣事,尤其是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几件轶事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赵匡胤平时有个小爱好,就是喜欢在后花园拿着弹弓打鸟,有一天赵匡胤正玩得起劲。御史张蔼说有重要的事报告,赵匡胤以为是很重要的事情,马上宣张蔼进来,没想到张蔼罗里吧嗦的说了半天,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赵匡胤越听越不高兴,直接打断他:你说有重要的事报告,弄了半天全是这些小事啊?!张蔼也不含糊,顶撞他说:臣的这些事情再小,也比打鸟的事重要吧?!赵匡胤出身行伍,哪受得了这个,随手抄了把玉斧,迎面就给了张蔼一下,直接就把张蔼的牙打掉两颗。

张蔼挨打后一声不吭,把两颗牙齿捡起来揣进袖中。赵匡胤正在气头上,破口大骂:你把牙揣起来,是要找地方告我吗?张蔼说:您是皇上,我告不了您,自有史官把这件事写在史书上!赵匡胤一听到这,一下子慌了,马上向张蔼赔礼道歉,甚至为了补偿张蔼,还赏赐了他一大笔钱。赵匡胤没想到,他又是赔礼又是给钱,这件事还是不胫而走,被司马光收集来,记录在《涑水纪闻》当中,我们现代人也因此可以看到这桩千年前的趣事。

有一本书叫《谈话的力量》,书中有一个理论:破唱片法则。这个法则的原理就是如果你需要说服什么人或者拒绝什么人,你就应该像一张破唱片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话。他说什么都表示理解,但始终用同样的话拒绝他的要求,或者不断地向他提要求。因为没有人能够和破唱片争论,所以对方最后将不得不放弃。赵匡胤的宰相赵普就是运用破唱片法则的高手。赵普想推荐某人担任某个职务,宋太祖不同意,直接拒绝了他的推举。第二天,赵普还是用同样的话上奏同样的事情,宋太祖耐着性子听完,但仍然拒绝他的提议;第三天,赵普还是用同样的话上奏同样的事情,宋太祖被他彻底激怒了,气急败坏地一把夺过他的笏板扔在地上,将笏板摔得粉碎。赵普神情自若,慢慢地将笏板捡起来退出殿外,当晚回家赵普居然把笏板粘起来。第四天拿着粘起来的破笏板还是上奏同样的事,宋太祖无奈只好用他推荐的人,后来那个人果然很称职。

史学家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大多认为赵匡胤宽厚仁恕、豁达大度,从这两件事看来,确实如此。

标签: 太祖唱片

更多文章

  • 宋太祖统一南方之战:先打谁,后打谁,都处处透着战略上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祖,开城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未因此而结束,宋朝从后周继承过来的疆土,主要为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及淮南地区。当时,天下还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边:有强大的契丹及北汉;南边: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四个实力较强的政权,

  • 继承皇位的不是儿子而是弟弟,太祖之死成了中国历史的千年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祖,真相

    前面都说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是个有故事的人,一生都是戏,就连死都不走寻常路,当然,这件事估计谁也无法提前预见。公元976年11月14日,首都开封传来消息,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这太祖刚刚50岁,身体健康,虽然前几天生了病,但也不是什么重病,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据说,太祖临死的前一晚,天

  • 皇位继承背后的阴谋:宋太宗登基,是合理合法,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祖,宋史

    先说结论:赵二赵匡义的得位不正,赵匡胤的死肯定也有阴谋,至于后来拿出的所谓金匮之盟大概率也是赵二和赵普的一项政治交易。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不到五十岁(虚岁五十)。然而,赵匡胤的死亡是非常不正常的。按理来讲,赵匡胤这样一个身体健硕,无任何疾病史并且养尊处优的皇帝而言,在这个年纪去世,可以算

  • 爱新觉罗氏竟是赵匡胤后代,大宋是大清的祖宗,历史总是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朝代,真人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对外战争频频失利。打不过辽国,打不过西夏,打不过金国,打不过蒙古。凡是在宋朝周围出现的国家,宋朝都打不过。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很弱小的朝代,但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国家经济是世界第一,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没有高度。但是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一个国家是很难在这这样一个

  • 宋太祖“黄袍加身”,究竟是自导自演还是被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汴梁,节度使

    北宋隐士邵雍曾说宋朝有五件事是自唐虞以后从未发生过的,其中前两件发生在开国之初,一是“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是“克服天下在即位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之后在众人的拥护下进入汴梁城,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成功使年幼的周恭帝禅让退位,在当朝宰相的认可之下,荣登大宝。改朝

  • 赵匡胤为报恩立下祖训,即使江山动荡时,宋朝皇帝也没有忘记柴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崇义,皇帝

    “黄袍加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将时奉后周朝廷之命北征,却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动兵变,其弟赵光义、亲信赵普将象征九五之尊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带领士兵们拥立他为帝的故事。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便带着士兵返程,后周国都的守将与赵匡胤关系亲近,便开城门投降,后周政权就此灭亡。不过,赵匡

  • 赵匡胤之死,成为了宋朝300年间最大的疑案,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士,说法

    围绕着赵匡胤之死,有非常多不同的说法,后来的人们把它给总结成了斧声烛影四个字。关于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很多东西都不是宋代官方文献当中记载的,基本上都是后人根据当时种种的蛛丝马迹所推测、整理,甚至是以讹传讹过来的。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也好,在任何一个涉及到这个问题的领域里面,基本上都是见仁见智,大家始

  • 赵匡胤问自己前程,高人说八个字,他遵照执行,到最后就当了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寺院,兵变

    赵匡胤怎么当的北宋开国皇帝?陈桥兵变。在陈桥兵变之前呢?是否有高人指点过他。还真有!就在赵匡胤离家出走,准备往西去找他父亲从军的时候,因为没出过门,走错了方向,一直往南走了。到了襄阳地界,赵匡胤身上的钱花光了,没钱住店,正好看见前面有座寺院,就到寺院去借宿。寺院里有个高人,是个老僧。赵匡胤跟老僧一谈

  • “知遇之恩”让赵匡胤走向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兵变,侍卫

    “知遇之恩”是指在你还没有成功或者展现自我之前,第一个赏识并提拔你的人给予你的恩情。能带给你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如果你能体会这种恩情,那么你就能够理解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在“陈桥兵变”取得成功。赵匡胤本是一个将门世家子弟,年轻时估计是犯了事儿,离家出走,后来投奔了后汉大将郭威(即后周

  • 赵匡胤做皇帝只是赶巧了?那是你不知道他在战场上有多勇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军,首级

    赵匡胤的出生就伴随着不平常,那天傍晚祥云一直围绕着他母亲的房子,阵阵的异香飘散在屋子的每个角落,久久不能散去。出生之后的赵匡胤满身金黄,大家更以为是祥瑞之兆。最后赵匡胤不负上天眷顾,成为万人之上的一代明君。出生于军人世家的赵匡胤从小在骑马射箭上都比别人出色,堪称是文韬武略。二十岁时,赵匡胤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