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开创文治巅峰的大老粗

赵匡胤:开创文治巅峰的大老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8 更新时间:2024/1/19 11:51:28

历数中国历史,两时期,是人地位最高的时代。

这是一个宽和自由的时代。没有血腥的宫廷政治,没有动辄剥皮示众的酷刑,没有飞扬跋扈的外戚,更没有宦官乱政,而是皇帝与文臣和和气气,共治天下。

开创这个文治朝的,是一介武夫,名叫赵匡胤

赵匡胤,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五代乱世,读书没有什么用,学武参军,倒是门营生。

赵匡胤,虎背熊腰,是块练武的好材料,他自幼习武,长大后,便四处游历,最后还是参了军,投奔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旗下。

他忠于职守,很快得到提拔,成为了禁军统领。他生性宽厚,在军队中拥有很高的人气,周围很快团结了一帮由军官组成的小兄弟们。

显德七年,小皇帝命令,他帅军去抗击契丹,结果半路上,小兄弟们把他推上了皇位,老赵是个明白人,顺水推舟,取代了后周。不过,哪怕是造反,也要厚道,整个称帝的过程中,仅仅杀了一个人,这在动辄杀人如麻的五代时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赵匡胤称帝后,致力于平定天下,南征北战,统一了全国。

为了避免消除武人祸国的隐患,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将武将们手里的兵收回到了中央。

老赵虽然是一介武夫,却明白,治理国家,还是要靠知识分子,要吸引知识分子,就要放下身段,从尊重知识分子开始。

于是他制定了崇文抑武的国策,这个王朝,要用文人来治理,而一扫唐末至五代时期,武人征伐的戾气。

俗话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赵匡胤,一介武夫,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却能够反躬自省,控制杀伐之心,用宽厚之道,治理国家,这恐怕就是真正的王者风范吧。

标签: 武夫王朝

更多文章

  • 宋太祖的脾气有多差,肚量就有多大,两件轶事令人捧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祖,唱片

    北宋司马光编完《资治通鉴》后,因《资治通鉴》止于北宋建国前,仍打算再写一部《资治通鉴后纪》,把北宋开国以后的历史记载下来,所以他认真的创作了笔记集《涑水纪闻》,准备作为《资治通鉴后纪》的资料汇集。《涑水纪闻》中记载了许多北宋趣事,尤其是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几件轶事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赵匡胤平时有个小爱好

  • 宋太祖统一南方之战:先打谁,后打谁,都处处透着战略上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祖,开城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未因此而结束,宋朝从后周继承过来的疆土,主要为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及淮南地区。当时,天下还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边:有强大的契丹及北汉;南边: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四个实力较强的政权,

  • 继承皇位的不是儿子而是弟弟,太祖之死成了中国历史的千年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祖,真相

    前面都说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是个有故事的人,一生都是戏,就连死都不走寻常路,当然,这件事估计谁也无法提前预见。公元976年11月14日,首都开封传来消息,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这太祖刚刚50岁,身体健康,虽然前几天生了病,但也不是什么重病,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据说,太祖临死的前一晚,天

  • 皇位继承背后的阴谋:宋太宗登基,是合理合法,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祖,宋史

    先说结论:赵二赵匡义的得位不正,赵匡胤的死肯定也有阴谋,至于后来拿出的所谓金匮之盟大概率也是赵二和赵普的一项政治交易。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不到五十岁(虚岁五十)。然而,赵匡胤的死亡是非常不正常的。按理来讲,赵匡胤这样一个身体健硕,无任何疾病史并且养尊处优的皇帝而言,在这个年纪去世,可以算

  • 爱新觉罗氏竟是赵匡胤后代,大宋是大清的祖宗,历史总是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朝代,真人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对外战争频频失利。打不过辽国,打不过西夏,打不过金国,打不过蒙古。凡是在宋朝周围出现的国家,宋朝都打不过。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很弱小的朝代,但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国家经济是世界第一,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没有高度。但是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一个国家是很难在这这样一个

  • 宋太祖“黄袍加身”,究竟是自导自演还是被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汴梁,节度使

    北宋隐士邵雍曾说宋朝有五件事是自唐虞以后从未发生过的,其中前两件发生在开国之初,一是“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是“克服天下在即位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之后在众人的拥护下进入汴梁城,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成功使年幼的周恭帝禅让退位,在当朝宰相的认可之下,荣登大宝。改朝

  • 赵匡胤为报恩立下祖训,即使江山动荡时,宋朝皇帝也没有忘记柴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崇义,皇帝

    “黄袍加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将时奉后周朝廷之命北征,却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动兵变,其弟赵光义、亲信赵普将象征九五之尊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带领士兵们拥立他为帝的故事。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便带着士兵返程,后周国都的守将与赵匡胤关系亲近,便开城门投降,后周政权就此灭亡。不过,赵匡

  • 赵匡胤之死,成为了宋朝300年间最大的疑案,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士,说法

    围绕着赵匡胤之死,有非常多不同的说法,后来的人们把它给总结成了斧声烛影四个字。关于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很多东西都不是宋代官方文献当中记载的,基本上都是后人根据当时种种的蛛丝马迹所推测、整理,甚至是以讹传讹过来的。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也好,在任何一个涉及到这个问题的领域里面,基本上都是见仁见智,大家始

  • 赵匡胤问自己前程,高人说八个字,他遵照执行,到最后就当了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寺院,兵变

    赵匡胤怎么当的北宋开国皇帝?陈桥兵变。在陈桥兵变之前呢?是否有高人指点过他。还真有!就在赵匡胤离家出走,准备往西去找他父亲从军的时候,因为没出过门,走错了方向,一直往南走了。到了襄阳地界,赵匡胤身上的钱花光了,没钱住店,正好看见前面有座寺院,就到寺院去借宿。寺院里有个高人,是个老僧。赵匡胤跟老僧一谈

  • “知遇之恩”让赵匡胤走向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兵变,侍卫

    “知遇之恩”是指在你还没有成功或者展现自我之前,第一个赏识并提拔你的人给予你的恩情。能带给你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如果你能体会这种恩情,那么你就能够理解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在“陈桥兵变”取得成功。赵匡胤本是一个将门世家子弟,年轻时估计是犯了事儿,离家出走,后来投奔了后汉大将郭威(即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