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早年力荐韩信,为何最后又亲手将他除掉呢?

萧何早年力荐韩信,为何最后又亲手将他除掉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04 更新时间:2024/2/17 14:11:28

韩信能为刘邦效力,成为初汉三杰是拜萧何所赐。但韩信最后被杀,也是萧何出谋划策,才得以诱杀成功。感觉韩信的一生都是被萧何所掌控,为什么萧何早年力荐韩信,最后又要亲手将他除掉呢?实际上,这和萧何当时的处境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韩信的死只是时间问题,刘邦眼里一容不下他,如果萧何不这样做可能自己也会成怀疑对象。而韩信的结局早已被注定好。

“成败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对韩信一生的高度概括。“存亡两妇人”,说的是韩信的生死与两位妇人相关。这第一位妇人,历史无名,是韩信家乡里的一个“漂母”,她眼见韩信快要饿死,就拿出东西给他吃,救他一命。“漂母”使韩信得生,而吕后使韩信得死,在长乐宫偏殿将韩信砍了头,并夷其三族。

“成败一知己”,自然说的是萧何,韩信人生最重大的两次转折都跟萧何有关。韩信在一开始只是项羽的警卫员而已,从项羽身边逃出来投奔刘邦后,萧何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此人非凡,有将帅之才,便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是刘邦不识货,看不出韩信的厉害之处,就随便给韩信安排了一个仓库管理员的职位。

是金子总会发光,韩信管理仓库很有一套,推出了“前进后出,推陈出新”的理念,前门进新粮后门出陈粮,让新粮和旧粮有了更科学的循环而不易霉变,这是仓储管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如今仍很重要。但是管理仓库自然不是韩信所愿,既然看不到未来,不如一走了之。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没来得及给刘邦打招呼,就连夜跑出去追,即“月下追韩信”。

等到萧何回来,刘邦问萧何为什么跑,萧何回答是去追韩信了,大力称赞韩信,说此人有大才。在萧何极力推荐下,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在后来的东征西讨中,韩信果然没让萧何失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很显然,韩信的成功和萧何是离不开的,如果不是萧何,他根本得不到重视。

公元前202年,54岁的刘邦终于登上皇帝宝座。有功之臣都有相应的分封,但没过几年刘邦就自知年龄越大了,而很多功臣都比他年轻,关键还掌有军权,他的疑心病越来越重,因此除去了很多功臣,韩信更是在他的名单的当中。后来,吕后和萧何商量好,把韩信骗到长乐宫。韩信刚刚进宫,就被提前埋伏好的刀斧手生擒斩首,死前韩信便喊出了那句“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韩信之死,固然是刘邦想除掉他,但是韩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死因之一。韩信此生的功业起于萧何,但他的祸根也随之而起。刘邦拜将的那天,“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韩信在汉军中资历尚浅,却被一举拜为大将,而军中众多征战沙场军功显赫的老将却被晾在了一旁,这使韩信无法不遭人忌恨,也多少为后来埋下了祸根。——祸起拜将。

韩信奉命领兵平齐,平齐之后,韩信立即派人给刘邦上书说,齐国诈伪多变,且南面临楚,若不趁此时任命代理齐王恐怕形势有变。最后他表示“愿为假王便”。而刘邦此刻正被楚军围困于荥阳,形势危急,正盼望韩信引兵来救,可韩信却趁人之危向刘邦邀功请赏。无奈之下刘邦只能忍气吞声,派张良立韩信为齐王。这个齐王相当于是向刘邦讨价还价得来的,所以刘邦一直心存芥蒂。——祸起贪功。

功勋卓著的韩信变得日益骄矜,再不是曾经能忍“胯下之辱”的大丈夫了。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聊到手下将领统兵打仗的才能,韩信就一一论说评点。刘邦一时高兴,顺口就问道;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马?韩信就回答说:陛下顶多能带十万。刘邦听了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他反问韩信;那你呢?韩信却毫不掩饰地说:臣多多而益善。虽然刘邦没有发作,但“多多益善”这个话,却让刘邦记载了心里。——祸起骄矜。

在诱杀韩信这件事上,萧何扮演了“奸人”角色,刘邦的天下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这个功劳萧何不是不知道,但是在刘邦授意,吕后操刀的情况下,依然甘心扮演了“助纣为虐、请君入瓮”的角色。当时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韩信反了吗?当然!韩信被贬淮阴侯之后,成了刘邦砧板上的鱼肉,还是生了异心。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后向韩信辞行时,韩信便悄悄对他说:“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起兵造反。刘邦御驾亲征,韩信称病没有一起出征。在跟陈豨暗通消息后,韩信释放了一批囚徒,准备带他们入宫控制吕后和太子。

但是没想到,韩信的一个仆人因为被韩信责罚,将韩信的谋反计划向吕后告发,吕后则急忙叫来萧何商讨对策。于是萧何便谎称刘邦已经平定了陈豨,凯旋而回,令群臣入朝祝贺。韩信借口身体有病,不打算去。萧何便忽悠他说:“虽疾,彊入贺。”萧何毕竟有恩于韩信,因此无论如何萧何的面子得给,韩信只好答应去祝贺。

可是他没想到一入宫门,就被几个早已埋伏好的武士摁到了。当即就被压到宫中一个放编钟的房子砍了头。紧接着吕后下令,夷灭韩信三族。韩信被杀后,萧何两眼望着韩信的尸首,不禁的落泪,仰天长叹:“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韩信威胁到了朝廷,因此萧何也只能杀了他,否则天下苍生又要受苦受难。

当刘邦得知韩信已被吕后诛杀,“且喜且怜之”。只有喜与怜,却没有悲与怒,说明韩信的被杀只是时间的问题。韩信大才,放在今天,王者峡谷的韩跳跳也来去如风,何等潇洒。可惜的是,最后就这样被杀死!韩信传奇跌宕的一生,主要还是因其自身原因造成的,所谓成于己,而亡于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去世后,吕雉对刘邦第六子刘友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友,西汉,历史解密

    刘友,汉高祖刘邦第六子,他在刘邦去世后,经历了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友身为刘邦之子,所以后来他被封为淮阳王,后汉惠帝刘盈登基为帝,吕后掌权临朝听政,当时的赵王是刘如意,吕后因为刘如意之母戚夫人和刘如意曾经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吕后掌权后,就对戚夫人进行了迫害,同

  • 汉代帝王下葬都穿着金缕玉衣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汉代帝王下葬都穿着金缕玉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根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诸如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所谓诸如玉匣,就是金缕玉衣。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金缕玉衣连缀玉片所用缕丝的材质也有不同,有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按照两千多年前的生产力水平,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

  • 魏延和杨仪是如何交恶的?他的死和杨仪有什么关联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魏延,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对其中魏延的名台词“谁敢杀我?”印象深刻。魏延的结局不好,但是他的人气却一直很高,作为蜀汉后期重用的将领,魏延不仅武艺非凡、善于征战,更加还会出谋划策、调兵谴将,算得上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最后的悲惨结局虽然与他的所作所为脱不开干系,但其实这里还涉及了他和杨仪的矛盾,感兴

  • 历史上如果太后怀孕了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如果太后怀孕了怎么处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但是太后一般比较尊贵,有的太后甚至还大权在握,所以不同的太后怀孕,下场也不同。太后的起源太后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秦朝,当时秦国国君还是王,不是皇帝,所以这时候的太后是王太后。第一个称太后的人是《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秦昭襄王生母宣

  • 骑士制度是如何兴起的?又是怎么进一步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骑士制度,西欧封建制度,历史解密

    维斯特洛大陆上虽然有七个国家,但是他们的制度和风俗是基本一样的。即使是最边缘的多恩,也和其他六个王国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说到权力的游戏,最使人注意的一群人就是所谓的骑士阶层。在权力的游戏世界里,获得一个骑士的身份是得到荣华富贵的第一步。只有获得了骑士的身份,一个所谓低下出身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为贵族的

  • 灭掉吴国后越国为何也开始一蹶不振?经历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越国,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卧薪尝胆,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卧薪尝胆这一故事的主角,就是春秋末期的霸主——越王勾践。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

  • 历史上第一位“公主将军”,曾拥兵10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平阳公主,唐朝,历史解密

    说到公主,在大家的印象里一定是温柔婉约、婀娜多娇或是刁蛮活泼、古灵精怪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公主战功赫赫拥兵10万,帮助自己的父亲建功立业开疆扩土,而这一位公主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平阳昭公主,她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隋大业13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李渊决定起

  • 乌托邦: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乌托邦,空想主义,历史解密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原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

  • 周代诸侯国:鲁国的发展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鲁国,周朝,历史解密

    鲁国,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

  • 如果刘封帮助了关羽,蜀汉的结局会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刘封之死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这是因为刘封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他的死有点处置过当了。如果留下刘封的性命,那么这员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可以为蜀汉出更大的力。不过,刘封的死除了诸葛亮说的刚猛难制的原因,也有着他自身的原因。当时刘备责备他的罪责就是没有援助关羽,欺凌孟达和丢失上庸。而这里面,没有援助关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