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的一件宝贝,溥仪将它缝在衣服上,随身携带26年最终上交国家

乾隆的一件宝贝,溥仪将它缝在衣服上,随身携带26年最终上交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42 更新时间:2024/4/8 5:29:39

乾隆作为皇帝,最有趣的一点就是他喜欢做梦,而且还喜欢让人解梦。乾隆曾做过一个梦,梦中乾隆受到了玉帝的召见,玉皇大帝不仅赐给他一块黄石,还赐给他“福寿田”三字。乾隆醒来之后,觉得这个梦是一个吉兆,但却想不通寓意为,因此他便告诉群臣,让他们为自己解梦。

乾隆讲完自己的梦后,许多人沉思不语,没有人明白此梦的寓意。就在此时,一位大臣说道:“福州寿山有田黄石,它应该就是皇上所梦到的吉兆!”乾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发布诏令,让福州进贡珍贵的田黄石,并用其中最珍贵的一块雕刻出了一个玉玺。这个玉玺共分三块,用链子相连,因此也被称为三联玺。乾隆非喜欢这个玉玺,他相信上天一定会庇护大清。不过,乾隆没有想到,清朝很快便走了末路。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末代皇帝下场大多都不得善终,或是被杀,或是成为傀帝。溥仪自然也不例外,他虽然是中国最后一位正统皇帝,但他却从未掌控着皇帝的权力。溥仪年轻时对清朝的灭亡是极不甘心的,因此当张勋提出要拥护他复辟时,溥仪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只是最终复辟还是成了一场闹剧,就连溥仪也在1924年被赶出皇宫。

当驱逐令下达的时候,溥仪只有很短的时间收拾皇宫里的东西。微妙的是,此时的清朝已经灭亡,溥仪之前只是被允许住在宫中,并不代表他还享有对皇宫以及宫中财宝拥有权。因此,溥仪在极短的时间内,只能带着很少的东西逃离。在这种情况下,溥仪所带的自然都是他认为最珍贵的东西。

不过,即使在如此仓促的情况下,溥仪仍然花费许多时间,将一件东西缝在衣服里面带出宫。时间如此紧张,溥仪都要专门将此物带出,可想而知此物有多么珍贵。溥仪逃出宫后,衣食住行全靠变卖从宫中带出的珍宝。因为一路上溥仪庞大的花销,基本上将能变卖的差不多都变卖了,但在颠沛流离的数年当中,溥仪却从未将缝在衣服里带出宫的那件宝物变卖,一直带在身边。那么,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为何溥仪如此看中它?因为它大有来头,此物不是别物,它正是乾隆最喜欢的三联玺。

溥仪虽然只是一位傀儡皇帝,但他心中却一直梦想着掌控权力,并且光复大清。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溥仪注定实现不了他的梦想。因此,当溥仪被赶出皇宫时,他在仓促之际仍然带上这个三链章,在他眼里,这不仅仅是一块印章,也是他作为大清皇帝的尊严和骄傲。

因此,溥仪在带着它出宫之后,从未将它交给任何人,一直带在身边。直到溥仪在带出田黄三链章二十六年之后,他终于将它重新归还给国家。而如今它也因为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伟大的历史意义,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宝之一。

这块印章跟着溥仪颠沛流离,从宫中出去辗转各处,最终饱经风霜,却只能见证溥仪从一位末代皇帝,变为废帝,又成为汉奸,最后成为一位普通公民的历程。这一块小小的印章,背后透露的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病逝前告诉和珅此物能保命,和珅被抓后打开一看:可以留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因为和珅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乾隆的地位,所以他才不会急着去处罚和珅,可乾隆一退位,嘉庆继位之后,和珅就危险了,嘉庆早就想惩办和珅了,只是乾隆尚且在世,和珅有乾隆宠着,嘉庆还不敢乱来,等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就开始动手了,其实乾隆也是站在嘉庆这边的,在《清史稿》等野史中都有记载,乾隆去世前曾留给嘉庆很多

  • 乾隆死前留给和珅一道“保命遗诏”,和珅被抓后,打开遗诏看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死后给和珅的圣旨,和珅表妹被杀和珅生气,杜小月给和珅捶背把和珅脖子拧了

    因为康熙帝是乾隆的爷爷,但是乾隆很长寿,又不好在执掌皇权的时间上高过爷爷,所以在他执掌皇权60年后,就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帝了,但这位皇帝名义上禅位了,但权力仍然在他手里。 但是乾隆与和珅又是一对很特殊的臣子关系,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巨贪,和珅被抄家的财产居然达到8亿两到11亿两白银之多,在当时那

  • 王阳明:此心光明,良知四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01宋明理学,理心气学宋明理学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和哲学思想的“造极”期,是儒释道三教融突和合的精华。唐以来就希望把中国的儒释道融合起来,当时提出来一个文化整合的方法,叫作“兼容并蓄”。但是唐代的200多年到宋代前60多年,并没有真正把儒释道三教融合起来而构建出一个新的哲学理论体系。为什么?因为唐代后期

  • 大航海家郑和,埋葬地成谜,直至“真身”被几名精神病人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那你知道在蒸汽轮船发明前,历史上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点登陆的哪个舰队吗?不是哥伦布、麦哲伦,也不是达·伽马。而是中国最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的舰队。在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前,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他的舰队在当时可以航行到世界任何地方,登陆任何地点。郑和舰队规模,是其他国家航海家舰队的

  • 读资治通鉴26:为何老好人总是被毫无顾忌的欺瞒?被奸臣蒙蔽的汉元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

  • 元朝西僧的交往范围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西僧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头衔,与上层统治者关系密 切。宗王家族供养上师是从阔端系开始。窝阔台时期,公元1235年分 封西夏故地于窝阔台次子阔端,从此阔端家族镇守西北安置在河西凉州。从阔端供 养上师萨迦班智达开始,阔端家族与藏传佛教西僧之间关系密切。窝阔台时期“蒙 哥汗与止贡派。阔端与萨迦派,忽必烈与蔡巴

  • 宋仁宗最重视的3个女人,两个爱上宦官,另一个却死于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与他的政绩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却并不幸福:身为帝王,妻妾成群,生前却与两个正宫皇后感情不睦;一生3子、13女大都早亡,只存活了4个女儿。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的两个皇后郭皇后、曹皇后,和他最宠爱的大女儿——福康公主都与宦官纠缠不清,给后世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郭皇后是北宋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郭皇后曾经

  • 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选择朱允炆,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晚年与允炆见面,牛人允炆和朱棣的关系,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留给朱允炆

    “嫡长子继承制”是历朝历代普遍遵循的原则,这样可以确保政权稳定延续,保江山永固,如果皇太子生下了儿子,朱元璋也可以立皇孙为接班人。太子朱标有5个儿子,分别为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和朱允熙。其中朱雄英夭折,朱允熞和朱允熙在朱标去世时不到7岁。所以15岁的朱允炆和14岁的朱允熥就成了选择对象。而

  • 成吉思汗去世后,送葬大军为何一路上见人就杀?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下葬方式,成吉思汗死因大揭秘,成吉思汗死后葬到了何处

    第一是他的死对蒙古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因为这一位让人闻风丧胆的统治者突然去世,不仅会使得蒙古内部产生动乱,而且会给其他征服地区以可乘之机。于是蒙古内部便打算将成吉思汗秘密安葬,希望不要被任何人察觉和知晓。因此导致后来给成吉思汗抬棺的人见人就杀不留活口,目的就是斩草除根,以免留下任何祸患。第二是为了

  • 崇祯皇帝,不好色也不享乐,却仍然成为亡国之君,这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与这些人比起来,真的不像亡国之君。他登基后,勤于政事,厉行节俭。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一心为了大明王朝的复兴在努力。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不好色也不享乐的皇帝,却仍然成为亡国之君,这说明了什么?崇祯的确是不好色,不享乐。可是,崇祯的问题也不少。他个人的能力比较欠缺,而且刚愎自用。在位期间,他频繁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