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是靠什么能让匈奴甘心臣服的呢?

曹操是靠什么能让匈奴甘心臣服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4/1/1 13:48:00

曹操是靠什么能让匈奴甘心臣服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那么曹操是靠什么能让原本极其凶悍而且骜不驯的匈奴(匈奴分化成了好多分支,为了方便起见,咱们统称其为匈奴,不管他是乌丸还是鲜卑)变得俯首帖耳的呢?首先自然是痛打一顿,打得匈奴男女老少白天听到曹操的名字,晚上都得做噩梦,曹操曾经一战阵斩其蹋顿单于和一大群名王,光俘虏就抓了二十多万,如果曹操再这么干几回,别说漠南漠北无王庭,可能连一个匈奴人都看不见了。蔡文姬能够嫁到匈奴再回来改嫁曹操部下屯田都董祀,有一半是出于曹操的威慑力(曹操也花了点小钱给蔡文姬的前夫做补偿)。

如果大家以为曹操征服匈奴完全是依靠武力,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那就错了。如果只知道使用武力,那么曹操也不配称为三国枭雄或奸雄了——当然,也可以称之为三国英雄。曹操在征服匈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很知道软硬兼施的,一根筋的匈奴,在《孟德新书》的作者、军事家政治家曹操面的政治权谋手段之下,简直就像被玩弄股掌之上的婴儿,曹操用三招就摆平了他们。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派大将钟繇(没错,就是那个大书法家钟繇,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把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於扶罗单于的弟弟、继任者)包围在了平阳。但是钟繇得到的命令是招降而不是消灭,在得到呼厨泉单于“归附”的承诺之后,就网开一面撤围而去。虽然在其后的几年间曹操似乎把呼厨泉给忘了,不去打他,也不给他赏赐,但曹操心里实际是“憋着坏”呢。

建安二十一年,呼厨泉单于带着手下一大群诸王来邺城拜会曹操。这时候曹操“很亲热”地邀请呼厨泉:“既然来了,就别走了,咱们一起辅佐大汉天子吧。同殿称臣,又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其实曹操才不管呼厨泉在邺城玩耍得愉快不愉快,他已经指定了右贤王去卑为匈奴新的管理者。这个曹操任命的匈奴管理者,自然一切都按照曹操意思行事,回去就把呼厨泉单于的部众一分为五,每个部落选了一个贵族当“帅”,但是这个帅要服从曹操派去的司马的指挥。这就是除了武力之外,曹操对付匈奴的第一招:分化瓦解。曹操把匈奴的上层人物都“邀请”到朝廷当官(正史中诸葛亮南征之后也把孟获弄到成都当了蜀汉当了御史中丞,也不管孟获这个蛮王能不能胜任刘伯温的工作),使他们跟部众完全分离。而且曹操做事很彻底:只要匈奴哪个首领威望渐高有服众的可能,就会马上接到曹操的委任状,卷起铺盖到朝廷当官去了。不过说句良心话,曹操对这些匈奴来的选拔干部还是不错的,不管你工作能力如何,待遇总是丰厚的。每天吃不完的珍馐美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这些匈奴首领再也不想回大漠吃沙子去了。

曹操第一招奏效,开始把手伸向了失去首领变成一盘散沙的普通匈奴部众:“现在有孙权刘备两个逆贼不服朝廷管辖,你们既然已经是大汉子民,也该表个态吧?”于是曹操一视同仁地从匈奴的牧民中征调壮丁,而且还给了他们两个好听的名字,分别叫做“义从胡”和“勇力吏兵”。要说起来,曹操的为人还真不错:这些男子汉都被分派到各地驻防,他们的家属也都可以迁移到邺城居住,彻底解决了匈奴军团士兵的后顾之忧。但是不是也解决了曹操的后顾之忧,只有偷笑的曹操心里知道:连刘备都把人口当做创业基本,我咋会放过强壮的匈奴女劳动力?

匈奴首领在邺城吃喝玩乐“乐不思匈”,精壮士兵又被征调到前线,连续两招奏效,匈奴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如果曹操就此收手,那就显得有点妇人之仁了。不过曹操的表现还真有点“菩萨心肠”,他又使出了第三招:“你们匈奴人在大漠戈壁放牧,风餐露宿实在辛苦,还是放下鞭子拿起锄头,去种地吧!”估计负责传达命令的官员都会偷笑:每天种地的匈奴还能算匈奴吗?

不但传令官偷笑,曹操心里也乐开了花: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种地的匈奴总比骑马拿刀的匈奴靠谱!而细想起来,匈奴百姓也很高兴:地里刨食总比刀头舔血安全!曹操三招一出,结果皆大欢喜,据《三国志魏书卷十五》记载,在曹操的软硬兼施之下,“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於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读者诸君请看:曹操的做法,是不是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标签: 匈奴曹操臣服

更多文章

  • 许褚的实力如何?他能打赢黄忠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实力,黄忠

    许褚的实力如何?他能打赢黄忠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当时关羽被困徐州,刘备势力大败而走,曹操手下战将许褚、夏侯惇、徐晃三人围困关羽,在三人的围攻之下,关羽且战且退,并没有被杀死,可见关羽与三人当中任何一个相比都是要更强一些的,许褚的个人实力估计要低于关羽。另一次就是与张飞交手

  • 卢绾和樊哙都是沛县起兵的骨干,为何只有卢绾获封异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沛县,骨干

    卢绾和樊哙都是当初沛县起兵的骨干,为什么卢绾获封异姓王,樊哙没有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沛县起兵的骨干,有跟刘邦同一个父亲的刘交,还有跟刘邦同一个祖父或高祖父的刘贾、刘泽等人,除了这些血亲外,还有卢绾、樊哙、萧何、曹参等一大堆朋友。打仗亲兄弟

  • 陈胜吴广最先发动起义,为何最终成功反秦的是项羽、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功,发动,起义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最先发动反秦起义的是陈胜吴广,但最后军力最强的是项羽和刘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读中学时,学过节选自《史记》的《陈涉世家》。在那篇题为《陈涉世家》的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陈胜少有大志,自比鸿鹄,和吴广一道喊出了王侯将相

  • 成蟜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选择叛秦降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怎样,选择

    成蟜乃是秦始皇的弟弟,然而获封长安君的他,却在率兵进攻赵国之时突然叛秦降赵,至于其中的原因,却始终难有定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目前关于成蟜投敌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但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皆不可信,成蟜的叛逃应该另有原因。关于成蟜的记载实在太少,叛逃原因主要有两种说

  • 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何会流落到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氏璧,流落,楚国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能够完全理清这个故事前因后果者,恐怕少之又少。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是如何流落赵国的?又如秦昭襄王为何非要将“和氏璧”弄到手?再如既然已经“完璧归赵”,“和氏璧”为何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手中?今天,

  • 安庆城北之战:程学启、叶芸来,两位连襟的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叶芸来,广西人,是“老兄弟”,隶属陈玉成部,骁勇善战。安庆,英王陈玉成的大本营,也是天京的西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能镇守安庆,叶芸来在陈玉成的眼中,自然就不是一般的将领,而是铁杆亲信。试想,若非亲信,谁让你看守家底呢。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早年不务正业,后投奔太平军,还带来后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 3000年前姜子牙曾说:此地有宝,可及万代子孙,1988年后灵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在3000年前曾说的一句话在千年后应验,这句话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又是如何应验的?关于姜子牙的很多传说流传至今,让很多人生疑:姜子牙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周武王在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后,开始分封诸侯王,姜子牙对周朝的贡献功不可没,他被分封为诸侯王,封地是潍坊昌乐营丘,而他则是齐国的君王。姜

  • 建川博物馆内现场“淘宝”好热闹 ,第十三届红色文物交流会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此外,参与本届革命文物收藏交流会的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第四野战军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赵一曼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中国南海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西充县文物局等近80家文博机构的负责人。近

  • 三、周朝八百年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社会百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周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耕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农业生产也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工合作方式以及农产品的交换方式等方面。其次,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与周朝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

  • 周武王为什么没有对因伤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世界里,知识是以各种象征形式呈现的,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现在,让我们来探索一个历史之谜——为什么周武王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殷商和周朝的历史背景。在殷商时期,商汤、太甲等先代王朝统治下,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但是后来的商纣王却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导致天下大乱。周武王得到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