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战国四公子”你要掌握的考点

关于“战国四公子”你要掌握的考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82 更新时间:2024/1/22 23:23:20

同学们,穿越历史长河,今天咱们一起走进战国时期,了解一下关于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吧。他们分别是谁呢?和他们相关的典故有哪些呢?而我们又应该掌握哪些关于他们的考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哪四位杰出的公子?

“战国四公子”分别包括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被称为“战国四公子”。

二: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战国四公子”?

称他们为“公子”,并不是因为他们风度翩翩,舞文弄墨,而是因为他们都是“诸侯之子,公族之后”,而且都曾经位列宰相,是战国时期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在这一人才辈出的时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绚烂。

三:与他们相关的典故有哪些?

(一)毛遂自荐:毛遂自荐指毛遂自我推荐担当重任,跟随平原君前往楚国游说并成功说服楚王的故事。该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号称平原君。

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在门客中选取二十名文武兼备的人,前往楚国与楚王联盟;可是选来选去,只凑够了十九个人。这时候,门下有一位叫毛遂的人,自告奋勇愿出使楚国。平原君本不想带他前往。却被毛遂说服。带他前往。达到楚国后,平原君同楚王得谈判并不顺利。后毛遂果然不负众望,通过利弊详谈说服楚王同意结盟并歃血为盟,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 随后,楚王派兵联合魏国大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毛遂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抵过百万大军,令平原君赵胜刮目相看,从此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二)窃符救赵:即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将围困邯郸,魏国害怕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该典故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无忌,魏昭王之子,魏安厘王的弟弟,号称信陵君。

公元前259年,秦军再次攻击赵国,一直打到都城邯郸。由于赵魏有亲戚关系,赵国邯郸被围时,魏王受邀派出十万大军前去支援。而秦王得知后,派特使威胁魏王,魏王害怕便命十万大军原地待命,待战局趋势明朗时再出战。

而信陵君从全局思考:目前诸侯中能与秦军抗衡的只有赵国,而魏国毗邻赵国,赵国一旦沦陷,唇亡齿寒,魏国也会危在旦夕。所以他多次劝谏魏王,希望魏王出兵救赵,以解邯郸之围。魏王却因顾忌秦军,不为所动。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兵权,完成了救赵的使命,也巩固了魏的地位。

邯郸之战,虽没有长平之战那样广为人知,但其对列国的形势的影响却非常巨大。史上称,邯郸之战,是一场推迟了秦国统一步伐的战争。

(三)鸡鸣狗盗:鸡鸣狗盗即学鸡鸣叫以骗人,装成狗的样子盗窃;后来比喻低贱卑下的技能或行为,或指具有这种技能或行为的人,含贬义。该典故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田文,齐威王之孙,号称孟尝君。

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影响巨大,秦昭王慕名拜他为相。不久,有人向进言:“孟尝君虽贤能,却是齐国人,如果我们秦国遇到和齐国的争执,他定会为齐国利益着想,我们秦国就危险了。”秦昭王认为有理,罢免了孟尝君得丞相,并将孟尝君关押起来,准备找个借口杀之以除后患。

孟尝君身陷囹圄,他和他的门客四处托人想办法解救。最后一位门客于夜里趁黑装成狗的模样摸入秦宫,偷出了狐白裘。将其送给秦王宠姬,得到其帮助被释放并强令回国。因怕秦昭王反悔,他们不敢耽搁,连夜奔逃。因天仍黑,函谷关不开,众人犯难。又一位门客站了出来,学了几声鸡叫,引得城关内外的雄鸡全都叫了起来。守关士兵听见鸡鸣,以为天色将亮,遂打开城门,孟尝君一行人就这样逃出了秦国。“鸡鸣狗盗”一词亦随之流传下来。

(四)毋望之祸(移花接木):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该典故出自《史记·春申君传》

黄歇,号称春申君。

黄歇见识广博。出使秦国十年,以命相抵,设计谋让充当人质的太子平安回楚,并继承王位,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不久升任楚国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楚王没有儿子,黄歇也为此事发愁,寻找多名美女进献楚王,却始终未能如愿。后来一位叫李园的赵国人出现了,改写了楚国和春申君的历史,黄歇也遭遇了“毋望之祸”。

李园想将妹妹进献给楚王。但担心妹妹无子。便先将妹妹献给了春申君,并得到黄歇宠幸并怀了身孕。接着蛊惑黄歇将有孕的妹妹献给楚王。后妹妹如愿诞下一子,甚得楚王宠爱。李园也因此得到器重并参与朝政。李园参政后,担心黄歇说出秘密,暗中豢养了刺客,计划除掉黄歇进行灭口 。

后楚王病重,不久人世。春申君的门客朱英觐见并献计:“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不明。朱英解释说:“您任楚相二十余年,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就是楚王。不久年幼的国君继位,您又可以代他掌握国政,这就是‘毋望之福’,也就是不期而至的福。”;“李园不执掌国政便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却豢养刺客为时已久了,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要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毋望之祸’,也就是不期而至的祸。”;“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我替您杀掉这个李园。我就是“毋望之人”,也就是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听了之后并未听信。十七天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在棘门设下埋伏,斩下春申君的头,扔到棘门之外,同时将春申君家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与春申君的儿子立为楚王,即楚幽王

四:关于“战国四君子”考试会怎么考?

(一)人物本名以及国家一一对应。比如提到信陵君,我们必须掌握他名为魏无忌,魏国人;提到春申君,则必须掌握他名为黄歇,楚国人。

例题展示:

【题型】判断题

1.战国四君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武陵君。(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题型】单选题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前后对应错误的是:

A.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战国四公子——田文、赵胜、魏无忌、黄歇

C.明代四大奇书——《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D.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

【答案】D

(二)人物与发生在他们身上得典故一一对应。比如提到鸡鸣狗盗,我们必须掌握,这是和孟尝君有关的典故;提到窃符救赵,我们必须掌握,这是和信陵君有关得典故。

例题展示:

【题型】选择题

1.战国四公子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战国四公子竭力网罗人才、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发生了很多与他们有关的典故。对此,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信陵君魏无忌——鸡鸣狗盗

B.平原君赵胜——毛遂自荐

C.春申君黄歇——狡兔三窟

D.孟尝君田文——围魏救赵

【答案】B

(三)典故出处也是我们要掌握的一大考点。这里其实和四君子有关的典故分别出自史记人物列传部分。对应谁的典故即出自其列传。比如和信陵君魏无忌有关的典故窃符救赵即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和 孟尝君田文有关的典故鸡鸣狗盗即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例题展示:

【题型】单选题

1.下列源自《史记》的成语与具体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A.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

B.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C.运筹帷幄——《史记·平原君列传》

D.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C

试题练习:

关于下列典故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鸡鸣狗盗——孟尝君

B.窃符救赵——信陵君

C.毋望之祸——春申君

D.毛遂自荐——楚庄王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知识。

第二步,本题为选非选项。毛遂自荐即毛遂将自己推荐给平原君,并随访楚国,成功劝楚王签订盟约的故事。因此毛遂自荐对应的主人公应为毛遂和平原君。对应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同时本题选择错误项,从选项对应上看只有D项不同于其他三项,为楚庄王。其余选项皆为“君”,故而可判断本题应选择D选项。

【拓展】信陵君典故:窃符救赵;孟尝君典故:鸡鸣狗盗;平原君典故:利令智昏、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一言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申君典故:毋望之祸(移花接木)。

2023年甘肃事业单位备考:关于“战国四公子”你要掌握的考点_甘肃事业单位考试网_华图教育文章页领取备考干货分校图书通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可说是秦国卧底,与赵王是同性恋,坑完廉颇,坑李牧,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郭开本来是赵悼襄王赵偃当太子时的伴读,赵偃喜欢男色,而郭开长得不错,就看上了,终日在一起厮混,有了深厚的友谊,郭开这人没啥本事,惯于溜须拍马,而廉颇这人本身就嫉恶如仇,在一次宴会上就狠狠训斥了他一顿,当时郭开可怼不过廉颇,只能隐忍。[var1]终于赵偃继位,郭开随即上位,他就默默的等着,

  • 他是宋襄公的兄长,如果宋襄公听从他的劝告,不会被后世取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襄公另立新君,襄公之仁,劝解宋襄公的是谁

    [var1]其实他是有机会取得王位的,他是宋桓公的长子,宋襄公的哥哥,他叫目夷,因是庶子,故无缘太子之位。不过在宋桓公病重的时候,出现过一次机会,因为接任王位的宋襄公认为目夷是长子,又比较仁义,希望父亲将王位传给他,宋桓公把宋襄公的意见转述给他,可是他拒不接受,因为他觉得弟弟更仁义,于是乎,还是宋襄

  • 横扫六合的利剑,一隅谋天下的法宝——试看秦国军功爵制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军功爵位图解,二十等爵制和军功爵制,秦国的奖励军功制度是怎样的

    而在此时,秦国则是新生的佼佼者,经过多次有效的变法,最终凭借自身的实力以及制度上的优势横扫六国,统一了乱世,成就了历史传奇。[var1]而秦国的成功,不仅离不开统治者的雄才大略,与其当时的制度体制也是分不开的,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更是为其统一天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秦国的军功爵制度,甚至被誉为是秦国“横

  • 韩先楚进京看望陈云被拒,他对警卫说:我只见一面,一句话也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抗日战争期间陈云主要负责党内的地下工作,此后又主要领导我国的经济复苏工作,可以说是一位专门的政治工作人才。但专搞政治的陈云却与一位军事将领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个人就是韩先楚,这两人因革命结缘,此后韩先楚便一直将陈云视作自己最信任的老首长、老哥哥,直至生命尽头。[var1]相识于东北战场韩先楚出生于

  • 大家都知道勾践卧薪尝胆,后来的他怎么样了,课本上不敢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勾践这个人大家熟吗?估计大家都会耻笑小编的问法,这不就是卧薪尝胆的那位君王吗,他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形象深深的印在大家的心里,可是大家知道他成功之后怎么样了吗,这段历史课本上不敢写,但是范蠡做了评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是不是很熟呢,小编也觉得熟,因为韩信被刘邦抓住的时候

  • 此人本可跻身战国四大名将,却因疏忽兵败身亡,孙子四大名将仰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七雄十大名将排名,战国简介资料,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可怕

    [var1]其实项燕接手的也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秦国已经不是天下任何一国所能抗衡的诸侯国了,那时候,他已经灭了好几个国家,后来秦始皇又命令秦将李信去征服楚国,李信也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之前揍得燕国找不到北,这次率20万大军攻楚,那是势在必得,事实也是如此,他进攻平舆,蒙恬攻击寝,大败楚军。李信再攻鄢郢

  • 欣赏陕西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玉器,收藏离不开对馆藏品的深入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茹家庄西周墓葬群,虢国墓玉璜,茹家庄

    古鱼国国都位于宝鸡市中心,偏南八华里,常羊山下,姜水之畔,姜渭交汇,蒙峪河,瓦峪河之间,离常羊山和蒙峪沟一沟之隔,离瓦峪,峪泉村三华里,离竹园沟二华里。30余年前的一天,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的黄土台塬上,村民在耕作时无意中刨到一个土坑。起先人们并没在意夹杂在土坑泥土中大量散乱的马骨,但接下来随着锄头

  • 他是春秋三小霸之首,是春秋初期首屈一指的大谋略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五霸七雄排名,谋略家素材,最好的谋略家排名

    郑庄公于郑武公十四年(前757年)出生,母亲因为难产,所以特别不待见他,相反特别喜欢他的弟弟叔段,不过因为他是长子,所以在郑武公28年,还是让他继承王位,那年他才14岁,14岁对咱们来说,应该上初一吧,还是不能独立,需要父母帮助,而人家已经是国君了。[var1]那时候他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他的母亲依

  • 闲聊西周以后的婚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谢安婚后无子,想纳个妾,可夫人不许!谢安就让侄子和外甥去劝一劝夫人。这谢安的侄'甥就去劝说去了。而且是引经据典的劝说。经是诗经,典是周礼,礼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帝可以娶几媳妇儿,宰相可以娶几媳妇……然后云云。引诗经《关雎》《螽斯》其意是说:女人不要有妒忌之心,人生在世多子才能多福……云云。谢安

  • 夏代已有文字,但比甲骨文落后?考古发现重要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近些年来有学者认为夏朝文字并非“初熟文字”,而是夏篆,一种结构严谨的成熟文字,夏禹书、禹王碑就是其代表。据说,商朝是游牧民族,起初并不使用文字,盘庚迁殷之后才使用了夏朝的民间俗体字。最终结论是夏朝不仅有文字,而且比商朝甲骨文还要先进。真相到底如何呢?其实,殷墟甲骨文与二里头遗址的陶文,基本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