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爱上甲骨文的她,只为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今浪漫

爱上甲骨文的她,只为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今浪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4/2/6 18:16:15

“你知道三千多年前的车祸现场是怎么样吗?甲骨用两个字展现事故惨状。”

“很多人想用甲骨文写情书,我们来看下真正的甲骨文情书长什么样。”

眼前笑起来酒窝若隐若现,偶尔作出吃惊或夸张的表情,用网络段子讲述甲骨文的,正是抖音视频博主@右溪。她本名李莹,这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的研究生,以有趣、有料、有态度的短视频,赋予中国的古老文字以新内涵,她的科普甲骨文视频已成为网络新潮流。

甲骨文,3000多年前商朝史官刻在龟甲,专门给或者贵族占卜的文字,暗藏着中华文明的古老密码。但因其枯燥、僻、难懂又被称为“天书”。一位95后女孩是如与甲骨文结缘?又为何辞职传播甲骨文?

初春时分,潮新闻记者和李右溪约在杭州拱墅区京杭大运河边,倾听她和甲骨文的奇妙缘分,见证跨越古今的浪漫传奇。

第一个视频:

挑战最冷门专业“出圈”

像作家路遥一样,李右溪的早晨也是从中午开始。

在京杭大运河边租下的房子里,睡到自然醒,吃个早午饭后开始一天的工作。逛二手书店、看甲骨卜辞,一个人坐在运河边公园的长椅上,伴随着老人咿咿呀呀的唱戏声,思绪飞到千年之外的殷商世界。灵感来时,抓过手边的纸笔记录,晚上开工查资料、创作脚本,一直到深夜。

采访约见的,也是李右溪熟悉的运河边咖啡馆。潮新闻记者抛给李右溪一个问题——为什么想做甲骨文科普视频?

李右溪点开抖音,向记者呈现她第一个甲骨文科普视频,其中就藏着答案。

“你绝对想不到这个专业的冷门程度有多离谱,每个人听到这个专业都是这种表情——”视频里,李右溪瞪大眼睛,嘴巴呈半圆形。随即她嫣然一笑,“还有人问我毕业论文是不是用甲骨文写的。”

今年27岁的李右溪,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做甲骨文视频的灵感,来源于日生活,每当聚会时她说出所学专业,必定瞬间成为话题的中心——“你竟然是学甲骨文的!”“课堂上学些什么东西呢?”“毕业论文要写什么?”

李右溪在录制视频

这让李右溪意识到,普通人对甲骨文很有新鲜感,同时又对甲骨文知之甚少。开期视频试试?李右溪拿着脚本找到会拍摄、剪辑的朋友,架上提词器、补光灯,以书架为背景开始拍摄。“打磨脚本是最难的,第一次录制原定晚上7点钟开始,我和伙伴光是讨论、改稿就到11点,最后收工都12点多了。”李右溪说。

视频发布第二天,李右溪刚打开抖音,就看到满满的消息提醒。仅隔一个夜晚,这条“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视频播放量过百万,而她一夜之间多了1万多个粉丝。

要把冷僻、枯燥的甲骨文,做成人人喜欢的顶流视频,没有想的那么容易。之前在新媒体公司工作时,李右溪研究过抖音的算法,并掌握传播的密码。

她注意打磨脚本的开头、中间、结尾,“开头要吸引人,多用问句;中间得留住人,可以再抛新问题;结尾最好升华一下”,不能“太干”“太专业”也是李右溪要去平衡的,她灵活运用“爆梗”“段子”等将商朝的历史文化与当下热点相勾连。

李右溪常翻阅的《甲骨文词义论稿》等书籍

视频“这样的‘老板’,你会给他打工吗?”,讲述商朝的职场故事。李右溪在视频中说到,“毕”在卜辞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大多是王让毕去执行某项任务,比如“让毕率领三百弓箭手去作战吗”“让毕率领军队去征伐方国吗”等等,但反过来,王对“毕”也关怀有加,经常占卜问“毕不会生病吧?”“毕没有灾祸吧?”

即使跨越3000多年,古人与我们的情感也是相通的。“任何一个苦逼打工人,都期待得到领导赏识和关心。”李右溪说,溯源“毕”字探寻到的这对“老板与职工”,可能戳中了现代职场人的软肋,收获不错的热度。

在李右溪正式发布第一个甲骨文短视频之前,曾亲手毙掉三篇稿件。原因是,“内容来自网络资料的整合,不是我自己的东西。”对内容的苛求,让李右溪重新“做回”大学时代的学生,她扑在殷墟甲骨文数据库、《甲骨文词义论稿》《实用甲骨文字典》等平台和材料中挖掘选题。为求精准,她每次写脚本都会查阅相关论文、书籍,并在视频显眼处打上引用标注,专业至极。

爱上甲骨文:

造字的故事有多美妙

“只要你进入甲骨文的世界,就会发现这些古老文字有多么美妙。”手指滑动间,李右溪向潮新闻记者展现甲骨文的造字故事,神情沉醉。

“你看,这个‘车’字,一根轴连着两根轮子,像是一幅生动的写实画,”李右溪援引同时记录两个车字的龟甲,通过一个声情并茂的车祸故事来解释这两个字,“这个字车轮朝上,另一字则是车轴断裂,讲述了商王和臣子驾车猎取犀牛的路上发生车祸,甲骨文用两个字就还原车祸的惨烈。”

△李右溪科普视频,解读“车”字

李右溪对文字的热爱,就像甲骨文契刻于龟甲和兽骨,也深深刻在她的成长轨迹中。李右溪是桐庐人,上高中时,读的虽是理科,她依然按捺不住对文字的喜爱。连在自习课上传的纸条,也是自己写的古诗。热爱文字也热爱阅读,李右溪给潮新闻记者展现微信读书的界面,时长320小时,笔记492条,这还不包括她的线下阅读量。

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后,李右溪毫不犹豫地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二课堂,老师讲述的甲骨文“暮”中,李右溪第一次触碰到这种颇具神秘感的古老文字。

李右溪提起笔,在记者采访本上写下甲骨文“暮”的写法,“以前的暮字中间是一个日,上下部是四个草,商人可能在劳作中,看到太阳渐渐落入草丛中,就造出了这个字。”日月山川、草木牛羊,这些智慧的象形字充满美感,颇具诗意的浪漫,尔后会意、指事等造字法又造出更多的字,龟甲像朋友圈一样记录古人生活的点滴。

甲骨文“暮”字

一片甲骨惊天下,来自商朝的甲骨文首次被发现,已过去120年。16万片甲骨文穿越时空而来,向我们诉说着怎样的殷商盛世?我们又能从封尘的地下长卷中,发掘怎样的灿烂文明?好奇心驱使着李右溪慢慢走近甲骨文。

但另一个窘迫的现实却是,甲骨文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的大部分师兄师姐,或去学校当老师,或去考公务员,甲骨文方向的就业面很窄。”李右溪说。

去年年底,李右溪在杭州新媒体公司做起短视频编导,帮助管理抖音上的达人IP。她上手很快,4个月来写了上百个脚本,数据流量也稳步上升,公司开给她的月工资底薪就有一万多元,“但总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感、价值感。”

李右溪读书时期,常看郭沫若的《卜辞通纂》

大量书籍滋养下,李右溪并非是传统意义的“乖乖女”,她独立理性、遇事果决,这些特质支撑她从容不迫做出辞职决定。“准备给自己三到六个月时间,就算失败了,再去找工作也来得及。”李右溪向潮新闻记者展示一张创业排期表,她认真地把每个阶段性小目标写入排期表,并发送给合作伙伴,“我想用行动表明,我是认真的。”

创业一个多月来,李右溪已积累13.9万粉丝,获得点赞57.7万,并开始盈利。“有学计算机的粉丝给我留言,准备用AI来破译甲骨文。”“还有家长找到我说,她的孩子对甲骨文特别感兴趣。”李右溪计划着,接下来推出一些通俗易懂的甲骨文课程,向更多人传播。

理想主义另类传承:

好奇之外多了份责任心

李右溪在视频中向网友介绍:“我导师今年退休后,如果学校一直招不到老师,这个专业方向在我们学校要消失了。”

甲骨文的“凋敝”,早在李右溪读研时期就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那一届只有她一个。每周,她和师妹共4人骑着自行车,前往导师陈年福家上课。大家坐在沙发上,泡一壶茶,静静听课,日子简单而美好。

李右溪在网络上传播视频爆火之后,导师陈年福看到后,特意给她打来电话:“可以继续将短视频科普做下去,以后发布前我给你审稿。”几年前,陈年福意识到,只有走入寻常百姓家,甲骨文这门古老学科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他曾鼓励李右溪和师妹们开设科普甲骨文的微信公众号,当时坚持了4个多月。

陈年福是典型的甲骨文学者,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治学,完成大型甲骨文引得类工具书《殷墟甲骨文辞类编》,共达1920万字。“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坐就是二三十年,这就是甲骨文学者的日常。”李右溪描述导师做研究的样子。

甲骨文。图源:视觉中国

与导师的穷经皓首不同,李右溪认为自己只是甲骨文爱好者,所做的也是理想主义的另类传承。“姑娘,以前是兴趣,以后是责任!”读着视频下方网友的留言,李右溪感慨,“当初学甲骨文那份好奇心,到现在还没用完。如今又多了份责任心。”

好在,甲骨文已受到各界的重视。目前发现的40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仍有近三分之二无法释读。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16年开始,就曾以最高10万元/字的重金悬赏破译人员,复旦大学的蒋玉斌研究员通过对字形、字义的复杂论证,成功破解了“蠢”字。李右溪还注意到,甲骨文已经进入部分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中,“这是相比我们那代的进步之处。”

古老和创意碰撞的浪漫,体现在现代艺术和设计中。比如北京奥运会千姿百态的运动造型,正是融入了甲骨文的元素;现在社交软件上大家斗图用的甲骨文表情包,萌感十足。你看,我们对老祖宗的文字天然有着亲近感,而眼下值得做的就是让她被更多人看到、爱上。

每个甲骨文的背后都曾有一双眼睛,于洪荒之时虔诚地向命运发问。而这些人类文明最初的文字,延续出跌宕起伏、璨若星河的中华文明,书写着中华儿女的生生不息。“读甲骨文的意义不亚于读文学经典,她在庸常日子里,呼唤着人们对‘诗意’生活的野望。”李右溪说,“而我们有责任写好她今生的故事。”

(来源:潮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文明奠基启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在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兴奋地讲解着。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黄帝文化之源在新郑裴李岗走进新郑市博物馆展厅,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国最早定居村落里丰富多彩的生活——被誉为“中华第一

  •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专家: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说扁鹊活了400岁,扁鹊全部秘方,国服扁鹊老中医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曾学习过扁鹊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为蔡桓公治病的事情。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对于病情要早点去治疗,切不可拖,要不然最终就会像蔡桓公一样,落得一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语文课本的改动,很多原有的课文或知识点都被删除了,有关扁鹊的那一篇课文也没能幸免。可能有很多人

  • 浅析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代的社会状况,金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四次民族大融合

    摘要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原地区的先代封建社会。在商代时期,中原地区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包括夏、商、西戎、东戎等。本论文旨在探讨商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现象,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关键词:商代、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一、引言商代时期是中国古代

  • 大秦赋:嫪毐死得到底多惨?除商鞅之外,他的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了一部《大秦赋》,不过观众看着看着觉得有点不对劲:说好的给我看嬴政,怎么搞得嫪毐(lào ǎi)戏份这么多?大家都等着看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刀阔斧开创新时代,结果硬是给情情爱爱拦在了半途,一时之间该电视剧风评变差了不少,以至于嫪毐的饰演者叶项明表示:“他本来就是个戏

  • 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原来结局早就定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鞅与张仪的历史地位,商鞅被车裂有人同情吗,在秦国历史上商鞅起了什么作用

    [var1]商鞅变法,在短短数年里,使得秦国的家家户户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男人们勇于参加国家的对外战争,对私斗却感到羞耻。秦国的百姓之间不再敢隐瞒触犯法律的亲朋好友的行踪,乡与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机构都得到了很好地治理。张仪游说,以连横之术分化六国,使得秦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黔中郡,成功弱化了魏国和楚国的发

  • 古代士兵想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一招,后世军队一直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越王勾践剧照众所周知,国家为了强大自己的军事力量,通常会招募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当兵,这样打仗的时候才更有士气。但就是因为这些年轻的士兵太过于精力旺盛,对生理上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但是又长期看不到女人,于是他们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去强抢民女,以此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var1]卒妻制强抢

  • 夏朝在河南,中华五千年实证却在浙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起源在河南的铁证,以下谁是夏朝的建立者,老梁谈夏朝完整版

    背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存在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大约持续了五百年左右。然而,夏朝的确切地理位置却一直存在争议,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夏朝的具体位置,其中最为广泛的观点认为夏朝存在于今天的河南地区。然而,梁启超却在其著名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了另一种观

  • 殷商发现的甲骨文中,都没提及轩辕黄帝,为何却在周朝之后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换个思路。 为什么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常凯申"这号人物?而他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人物。 因为,常凯申是蒋介石英译名,的中文再译名。 因此,才过去不到一百年,在部分文献中,就只有常凯申而无蒋介石了。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魔幻。在最新发现破译的甲骨文中,大量出现了关于:盘古、王母、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 史书记载,战国的战争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人,这个数字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战国兵制:平时各司其职,战时举国为兵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能力有限,各国根本无法负担数量庞大的职业化军队,因此当时各国的常备兵力其实并不多。而为了保证足够的战争动员能力,当时各国采用的基本都是以少量常备军队为主,并组织百姓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从而保证他们可以随时参军作战。[var1]

  • 专灭文明古国的雅利安人横扫欧亚非,为何来到商朝却被送进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传闻雅利安人横扫欧亚非,灭了三大文明古国,却被商朝打得落花流水,送进殡葬坑,这是真的吗?雅利安人与三大文明古国的渊源公元前14世纪(另有说法是公元前18世纪),雅利安人还只是一支生活在乌拉尔山脉草原间的游牧民族,后来由于地球冰期的出现,雅利安人的居住地变得极其寒冷,食物和水源告急。为了生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