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公开下旨,“任何人如果敢来给彭越收尸,便立刻抓住他。”此时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个小人物,一个很有义气的人物,此人便是栾布。据史料记载,栾布一直和彭越私交很好,后来栾布成为燕王的一名大将,不久之后燕王谋反,刘邦亲自带兵将他打败,并且顺便俘虏了栾布。就在这个时候,彭越紧急向刘邦求情,这才保住了栾布的一条小命,并且让他担任了自己的梁国高官。很多人害怕刘邦的圣旨,不敢去给彭越收尸,然而栾布却一点都不怕,他是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当年彭越救了自己一条命,自己即使豁出性命,也要给彭越收尸。于是栾布来到了城墙下,并且把彭越的头颅取走了,还在现场做起了祭祀工作。由于他的哭声惊动了看守的侍卫,守卫们立即将他抓住,刘邦看到后,大为恼火。
便说道,“我早已严令不许有人收尸,如今你胆敢收尸,你一定是彭越的同党,处以烹刑。”烹刑可是古代中国最为残酷的一种酷刑,犯人会被活活烫死。就在大锅已经备好,栾布即将被烹杀时,对刘邦说了一句很机智的话“彭越是本朝的开国功臣,却因为一点小小的过错就要被诛杀,这样就会使得像彭越一样的功臣人人自危,如此天下也将不稳定矣。”说完之后,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刘邦看到他这样后,便打心里认为他是一个忠义之士,能够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才应当留在自己的身边辅佐自己。于是便立即下令释放了栾布,而且还给他升官,就这样栾布不仅免死还升了官。
笔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贵族出身的君主,一旦建国之后,对待手下的开国功臣都还是相当好的,如李渊父子、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而反观从社会最底层成长起来的帝王,如刘邦。朱元璋还有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都会大肆屠杀开国功臣,这其中的缘由,有待进一步的思考。除此之外,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不断在证明一个事实,在建立新的朝代后,如果武将谋臣不懂得急流勇退,功成身退,很少能够有善终的。毕竟任何对皇权统治有威胁的人,最终都会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