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追溯楚国雄风掠影:熊家冢车马阵

追溯楚国雄风掠影:熊家冢车马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58 更新时间:2024/1/9 9:08:01

编辑 | 清墨史纪

«——【·前言·】——»

楚国的青铜文明,以其

高超的铸造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成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其出土的青铜礼器、兵器、乐器以及漆器等器物,造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绚丽,反映了楚国较高的艺术水平。楚墓中出土的大量车马坑和马坑,更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目前已知发现的楚国贵族墓葬中,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规格最高的是楚国早期族墓葬中的“王陵”。除了楚王外,“王”级贵族墓葬还有大量陪葬墓。

此外,楚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号称“中国最早”的马坑出土了数百匹完整和完好的马骨

。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处保存非常完整、规模也最大的楚墓群——熊家冢。

一、熊家冢

熊家冢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新马村西南,距武湖公园约300米。据《江夏地名志》记载:“熊家冢在新马村西南一公里,即

新马墩

。”《江夏县志》记载:“熊家冢在县东北三十里,有古冢,相传楚大夫熊渠之墓也。

[var1]

熊家冢的发掘引起了当时

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1987年10月至1988年3月,国家文物局派出由中国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此进行了发掘。

发掘队于1989年1月至2月进行了三次发掘工作,对古墓进行了清理,清理墓葬35座,出土陶、石、铜、玉、骨等文物一千多件。

其中一号墓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铜器和玉器

。器物类型有鼎、壶、簋、盘、罐、璜等;玉器主要有玉璜(带钩)、玉玦等;青铜器有剑、戈等兵器;陶瓷器有碗、杯等日常生活用具;玉器主要有璧与璜。

在发掘过程中发现的一件长10.6厘米的玉璜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所见最大的玉璜之一。

玉璜一般分为两半,以一半的形状制成纹饰为长方形,另一半则是镂空形状的。

[var1]

二、车马坑

熊家冢墓葬的规模和结构,在已发掘的战国楚国墓葬中是独一无二的。从墓葬形制看,它是一座大型贵族墓,埋葬着一个楚国贵族。从墓室结构看,它是一座由墓道、主墓室、甬道和侧室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地下建筑。

这座墓的墓主是熊氏家族的首领熊丽,即楚庄王

楚国早期和中期,是由三代国君所统治的,楚国的国王都是

世袭制

,没有贵族出身的人就无法继承王位。楚庄王之前,楚国有过三代国君为王,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

楚国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代楚君熊渠为了征讨北方游牧民族而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第二代楚君熊渠又迁都至郢(今湖北江陵);第三代楚君熊渠继续迁都,把都城由郢迁到了南郡(今湖北江陵)。楚国经过三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国力越来越强。

[var1]

在熊家冢墓葬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随葬品:编钟、编磬、漆器、玉器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随葬有大量战车和马俑。最大的一组有19辆车和30匹马。

这些战车都是以大木柱支撑在墓中的墓道上,车轮下还放着马

。车马坑周围还有许多马俑、牛俑和车夫等俑,他们手执各种兵器或驾车、或拉车、或牵马或挑行李,整组车马阵容庞大。

根据发掘出的各种车马坑、车马组合等实物资料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古代贵族专用的车马坑。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是楚国自战国中期以后墓葬中所罕见的,

在我国考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三、四个墓道

第一个墓道(C1),这是一座带车马坑的土坑墓,长约20米、宽约12米,距车马坑近100米,

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葬的典型形制。

[var1]

这条墓道内

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品。

但在墓道与车马坑之间有一条通道,其宽度与墓道相同。这条通道宽约1.5米、长约60米,通道内有两座车马坑,其中一号车马坑内有一辆由三匹马牵引的战车;二号车马坑内有四匹马牵引的战车;三号车马坑内有二马牵引的战车。由此推断,这里应该是一个车马坑。

第二个墓道(C2),全长约70米,宽约5米,距车马坑近200米。

该墓道为一条东西向的墓道。

第三个墓道(C3)位于第二个墓道东侧的斜坡上,呈东—西向。该墓道呈“人”字形,长约70米、宽约4米、深约5米。该墓道的走向与第三个墓道基本一致。

从上到下依次为:一号车马坑、四号车马坑。由于第二个和第三个墓道破坏严重,

可以断定此四个墓道是由一个或几个墓室组成的一个车马坑。

[var1]

经专家分析,第二个墓道内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品;第三、四个墓葬内有少量陶片和铜铁器碎片,且分布较零散;出土的四辆马车上都有明显的“马”字铭文;

墓主人的身份和等级非常高

;整个墓葬的形制布局和规模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绝无仅有的。

四、车马坑中的马

在众多的陪葬坑中,马坑

最引人注目。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坑,面积

约为25平方米,

深度约为3米。坑内有一匹马头朝南、两匹马面向北、四匹马面向东。它的身高约为1.7米,身长约1.2米,是一匹中龄马。

[var1]

“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

马踏飞燕

。”曾祥林说,据考证,该马头朝南的两匹马是一对,高约0.9米,长约1.7米;而另一对高约1.2米,长约1.65米的两匹马则是一对。

在这个马坑中

发现了3匹不同年龄的马

,其中两匹年龄在6岁左右、一匹年龄在7岁左右。它们是在同一墓中出土的。

马坑出土的马骨、马骨上还发现了许多小孔和细小的伤痕,说明当时这几匹马曾受到过比较严重的伤害。从这几匹马受伤时的状态来看

,它们都是被拴着缰绳和脚镣的。

[var1]

马坑中出土的很多玉器、铁器、漆器等陪葬品也都是按照当时楚国贵族“

上以事神,下以继人伦

”的礼制要求来进行随葬的。

随葬品中

有一件铜鼎、一件铜壶、一件铜带钩以及一些漆器等

其中,铜鼎高为1.2米、直径为1.1米,重量在50公斤左右;铜带钩为方形、两端都有穿孔,两端有长达20厘米、宽约5厘米的金属环;铜带钩上也有穿孔和金属环。这两件青铜器上都刻有铭文:“

阳武君余孙若子

”。

[var1]

曾祥林说,该青铜鼎与一般青铜器不同之处在于:该青铜鼎内有一层黑色的陶胎;鼎外是一层铜胎;

鼎内的铜、陶和陶胎上都刻有铭文

,这说明该青铜鼎是铸造于楚国国君或诸侯王之墓中;而铜带钩上的铭文则表明该青铜剑是在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的。

五、编钟的演奏

在楚墓群中,最大的发现是楚墓中的编钟,共出土了120余件编钟,

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整、音律最全的大型礼乐用器。

在两座楚墓中,共出土了编钟共120件,其中,东周时期的编钟约有70件。

有2件属于春秋时期的,其他皆为战国时期的

。这些编钟有大有小,从外观上看,编钟制作精良、造型美观、结构合理、音律和谐。

[var1]

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由7个大套钟组成的大型礼乐用器。最大的一套编钟共出土了70多件,最小的一套编钟共出土了16件。

在这套编钟中有5件大套钟和6件小套钟。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有:

大套钟有大鼓、大角、小角、小鼓5件

,大鼓最大径20厘米,小角最大径15厘米;中套钟有管、柱、铃各1件;小套钟有爵、铜尊各1件。

曾侯乙墓

出土的乐器

有:大鼓4件;大角2件;小角4件;小鼓3件;铜盘1件;铜爵4件;铜提梁壶1件。

[var1]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主要有:

大鼓2件、中套钟大角2个、小角3个、铜尊口边沿两个长管各1个,铜爵3个(其中一个在左耳部)

。此外还有小钟4件(其中一套为中套钟大角1个、小角1个,一套2枚)和铜盘1件。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以其数量多和形制大而著名。

编钟数量多达120余组(其中一套是60余组),编钟数量之多在春秋战国墓葬中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中有很多是迄今所知春秋战国时期

唯一出土的乐器

,如曾侯乙编钟和曾侯乙编磬等。

[var1]

作者观点:

从车马坑的规模和规格来看,熊家冢出土的战车是楚国中、后期最强大的战车,与其他地方出土的车相比,规模和规格都要高出许多。

从车马坑出土的随葬品来看,随葬品的数量非常多,种类也非常丰富。

此外,在车马坑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铁器。

楚国在当时是一个先进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强大,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青铜冶铸技术,在当时楚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和一支强大的步兵部队。除了车马阵以外,在车马坑中还出土了大量兵器、工具、漆器、陶器等器物。

这些器物体现了楚国青铜冶铸技术和漆器工艺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湖北出土先秦车马坑

》,湖北文物出版社,1997;

2.《曾侯乙墓出土的楚国器物》,

《文物》

,2007.12;

3.《

曾侯乙墓车马坑

》,湖北省博物馆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楚文化大系(下):湖北篇·

曾侯乙墓车马坑

(上)》,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凡人修仙传:为什么要夺舍韩立?墨老想上天,老匹夫野心勃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乱世中,农民最苦。韩立是农民的孩子,家里贫困他就贫穷。颗粒无收的年代里,令原本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为了化解家庭压力,韩立背井离乡、踏上了修炼之路。这条路九死一生,这条路本质是权贵的游戏。可悲可叹可敬。[var1]原本丝毫不相干的两人,因为修仙紧紧联系在一起。墨老在韩立失去修仙资格时,开了

  • 孔子曾经被众弟子抛弃过,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子桑听了,就讲了一个林回《弃璧负婴》的故事给他听:“林回是贾国人。一次,强大的晋国向弱小的贾国发动攻击,城中的百姓纷纷逃出都城。林回身怀玉璧,背着自己刚满周岁的儿子随着人流逃难,不久,他便累得气喘吁吁。他果断地把身上的玉璧扔掉,而背着孩子继续逃难。有人问他:“对于一个逃难的人

  • “淄”味当道,上次还是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A代表省会城市,其余按照城市的影响力排名,其实也能体现省会城市外的城市规模大小排名。“鲁C”是山东淄博市,淄博曾经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而且商业化氛围浓厚,《大染坊》的故事就是以淄博为城市背景展开的。[var1]《大染坊》剧照,源自网络所以,除了济南和青岛外,淄博当得起“鲁C”的殊荣。然而,最近人们才明

  • 此人是战国第一牛人,秦王主动下跪,太后只能退位,更是坑杀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货本来是魏国人,可是被怀疑通齐卖国,结果悲催了,被打个半死还仍到厕所,大家都以为他挂了,没想到他有小强般的坚强意志,硬抗过来了。于是乎这货辗转到了秦国。靠着忽悠技能,成功的说服一个叫王稽的秦国大臣,通过他终于见到了秦昭襄王。这货卖足了关子,让秦昭襄王扑通就跪下以得到他的指点,这货呢,这

  • 三国演义中的108将(下),吴国篇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演义108将排名和绰号,三国演义中吴国的武将有哪些,三国演义中吴国有名的人物

    1、“短命二郎”孙坚孙坚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性格耿直,非常具有正义感,这一点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孙坚的缺点在于贪心太大,私藏玉玺,最后死在了上面。[var1]2、“小霸王”孙策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

  • 关于“战国四公子”你要掌握的考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同学们,穿越历史长河,今天咱们一起走进战国时期,了解一下关于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吧。他们分别是谁呢?和他们相关的典故有哪些呢?而我们又应该掌握哪些关于他们的考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哪四位杰出的公子? “战国四公子”分别包括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

  • 此人可说是秦国卧底,与赵王是同性恋,坑完廉颇,坑李牧,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郭开本来是赵悼襄王赵偃当太子时的伴读,赵偃喜欢男色,而郭开长得不错,就看上了,终日在一起厮混,有了深厚的友谊,郭开这人没啥本事,惯于溜须拍马,而廉颇这人本身就嫉恶如仇,在一次宴会上就狠狠训斥了他一顿,当时郭开可怼不过廉颇,只能隐忍。[var1]终于赵偃继位,郭开随即上位,他就默默的等着,

  • 他是宋襄公的兄长,如果宋襄公听从他的劝告,不会被后世取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襄公另立新君,襄公之仁,劝解宋襄公的是谁

    [var1]其实他是有机会取得王位的,他是宋桓公的长子,宋襄公的哥哥,他叫目夷,因是庶子,故无缘太子之位。不过在宋桓公病重的时候,出现过一次机会,因为接任王位的宋襄公认为目夷是长子,又比较仁义,希望父亲将王位传给他,宋桓公把宋襄公的意见转述给他,可是他拒不接受,因为他觉得弟弟更仁义,于是乎,还是宋襄

  • 横扫六合的利剑,一隅谋天下的法宝——试看秦国军功爵制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军功爵位图解,二十等爵制和军功爵制,秦国的奖励军功制度是怎样的

    而在此时,秦国则是新生的佼佼者,经过多次有效的变法,最终凭借自身的实力以及制度上的优势横扫六国,统一了乱世,成就了历史传奇。[var1]而秦国的成功,不仅离不开统治者的雄才大略,与其当时的制度体制也是分不开的,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更是为其统一天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秦国的军功爵制度,甚至被誉为是秦国“横

  • 韩先楚进京看望陈云被拒,他对警卫说:我只见一面,一句话也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抗日战争期间陈云主要负责党内的地下工作,此后又主要领导我国的经济复苏工作,可以说是一位专门的政治工作人才。但专搞政治的陈云却与一位军事将领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个人就是韩先楚,这两人因革命结缘,此后韩先楚便一直将陈云视作自己最信任的老首长、老哥哥,直至生命尽头。[var1]相识于东北战场韩先楚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