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块石头被溥仪随身携带几十年,八国联军却没看中,后成为国宝

这块石头被溥仪随身携带几十年,八国联军却没看中,后成为国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7 更新时间:2024/2/10 15:43:53

据说溥仪当时颇为担心,怕人家不了解这个田黄三连印章的真正价值,就这么几块小小的印章,还没有一只手大呢,能有多珍贵呢?我认为四个字足以概括了,那就是稀世珍宝。为什么这几块小小的石头有如此大的价值呢?

首先是因为它的材质,属于特别稀有的田黄石,田黄石仅仅出产在福建福州寿山村的一小部分特定区域,如今大部分已经开采殆尽,民间说“一两田黄三两金”,仅仅一小块田黄就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价值,而这个印章就是由一整块的田黄石制作打磨而成,它的成色工艺又是上上品,因此属于珍宝中的珍宝。

同时,这个印章是乾隆皇帝的御宝,据说还是乾隆皇帝亲自参与设计的。据溥仪说,制作田黄三连印章的原石是在康熙皇帝在位时进贡入宫的,乾隆皇帝想要雕刻一方印章,在库房寻找时发现了这个宝贝,觉得特别喜欢,就让当时的工匠们精心为他雕刻出了这枚印章。

后来在乾隆皇帝死后,这枚印章没有随着乾隆皇帝的一千多枚印章集中保存,而是放在了其他的宫殿中小心保存。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当时的大部分印章都遭到了洗劫,只有这个印章还保存了下来,并且被溥仪在1924年带出了故宫。

在1950年的时候,当时朝鲜战争战争爆发后民众自发捐钱捐物支持战争,溥仪出于这种想法,同时为了表达自己改造的决心,才将这件他随身携带了几十年的印章上交了国家。而这枚印章在见证了清朝的覆灭,经历了战乱和颠沛后,也终于重新回到了故宫。

如今,我们可以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中见到这枚珍贵的印章,即使是普通人也有机会可以一睹它的绝世容颜。

更多文章

  • 清朝怪象:明知银库库兵偷银子却不抓,这是为何?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清点库银,金库银库是什么意思,大清银库真品图片

    今天给大家讲讲清朝怪象,明知管理银库的库兵偷银子,却不抓,到底是为何?说这个之前要回溯到1843年,当时大清户部库兵张诚宝有个侄子想混个官当当,于是他们家就带了一万两白银道户部谋求官职。有趣的是,在过秤的时候,张诚宝只是做个形式,开了张收据,钱退回去了。这件事被同行知道后,有人就威胁张诚宝,甚至索要

  • 160年前,清朝发生一件大案,一品大员竟被斩首,千年来仅此一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哪怕历史上有那么多臣子殒命之事,今天要讲的这位一品大员也还是千年来唯一一例,他到底有何特殊之处?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延续了千年之久,在选拔人才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公平公正。但万事万物没有绝对,总会有一些人想要通过歪门邪道的方式获得利益。纵使历朝历代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公

  • 78岁大臣觐见乾隆,乾隆问:你比朕还大4岁?次日大臣告老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初年的这两次科举,人才辈出,其中丙辰科有一位叫蔡新的福建漳州考生,一举考中二甲第一名,因为他的名字中含有“新”字,符合乾隆元年的“新朝”气象,让乾隆印象深刻。这位蔡新,后来官居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在清朝为官半个多世纪,和乾隆同一年去世,享年92岁,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乾隆皇帝是位十分长寿的帝

  • 陈新甲秘密为明思宗与清朝谈判,事泄后明思宗以其他理由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但凡上述任何一个环节被掐断,明朝的危机都有缓解的可能;而相对于搞定天灾、地主而言,一系列危机的开端——后金,反而最有可能被当成突破口。为啥这么说?战争中的任何一方,都会面临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当时的后金军队虽然在战场上凯歌高奏,但它早已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游击部落。崇祯四年(1631

  • 古代驿站多为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到咸丰年间才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交通发达程度自然不高,那个时候,最快的交通工具,自然是马匹了。为了实现快速传递消息和物品的重任,历朝历代都设置了驿站。所谓驿站就是专供官方快递员休息、换马、换人的地方。朝代不同,驿站的距离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唐朝是每隔50里路就设置一个驿站,一般来说一整天不眠不休,不断换人接力跑,一天可以跑600

  • 1911年同盟会毕其功于一役,以72英烈诛灭大清的心,精英殆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1911年同盟会成员,谁打得过辛亥革命的第二枪,1911年推翻清王朝事件的简介

    满清末年,无数华侨捐款捐物,乃至捐命,也要推翻满清,他们心中抱着坚定的爱国信念,满清必须死,因为中华必须生。蓝色法兰西,红色黄花岗。1910~1911,这一年内中国革命党人救国举事高达20余次,其中不凡起义军在仅有20颗子弹的情况下,向死而生。这是对现实,对满清的极度绝望,变更迫在眉睫。其中最惨烈、

  • 1909年,慈禧出殡时发生了什么?让人不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一生共经历了五次战争。五岁的时候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她死后发生了三件诡异的事,让人毛骨悚然。生前处于乱世,死后也不得安宁。1908年11月15日,光绪帝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慈禧生前很相信迷信,所以在她死后,操办她后事的法师

  • 康熙青花瓷器非同凡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 左宗棠病逝之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却都被慈禧否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所谓谥号,是在大臣去世后,朝廷根据其一生的功过定下的可供后人瞻仰的称号。比如岳飞的谥号为“忠武”,“武”说明他是一名武将,而“忠”则代表其忠心耿耿,为朝廷尽职尽责,“忠武”是一个武将所能得到的最高称号,能得到“忠武”的谥号是对于臣子而言是无上荣光。一开始,朝臣们也给他想了一个“武”字,左宗棠一

  • 15张罕见老照片:往事并不如烟,这才是真正的晚清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946年,一位年轻女子带着孩子在香港街头大家都知道,摄影术1839年诞生于法国。当时中国还是清朝,虽然交通并不便利,但摄影术很快就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到来传入中国。19世纪中叶开始,也有不少中国人学会了摄影,但他们拍照并非用于记录社会历史,而是局限于开照相馆,以拍摄纪念照、家庭合影、个人写真来做照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