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文天祥的榜样,当众暴打逆臣遇害,自中唐始被列为忠烈之首

此人是文天祥的榜样,当众暴打逆臣遇害,自中唐始被列为忠烈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0 更新时间:2024/1/26 0:53:28

大唐建中四年(783年),由于朝廷处置不当,引发了震惊天下的“泾原兵变”,唐德宗惊慌失措逃离长安。幽居在家的前泾原节度使朱泚喜从天降,乱兵们一致拥戴他黄袍加身。

皇位的诱惑谁能扛得住?朱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兴奋之余朱泚想到了一个人——段秀实,要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大事可成。

段秀实是谁?朱泚为何如此看重他呢?

☞千年老二,“克死”五位领导

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大唐催生了一大批战功显赫的将领,跟这些人相比,段秀实显得有点平庸,但他却以另一种方式,让自己光芒闪耀。

段秀实一生辅佐了七位节度使,是个不折不扣的“千年老二”。有意思的是,他辅佐的七任领导中,有五位死于非命。

段秀实年轻的时候好读书,曾经有机会以明经入仕,他却以立功报国为志向,从而放弃了这个机会,转而投身行伍,效力于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的帐下。

夫蒙灵察很赏识段秀实,将他提拔为安西军别将。可惜的是,后来夫蒙灵察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杀害。

高仙芝任安西节度使后,段秀实曾经追随他参加了著名的“怛罗斯之战”。

这是一场让后世军迷们耿耿于怀的惨败,在败退过程中,李嗣业棒杀数百名堵住逃生之路的友军拔汗那部,因此遭到段秀实的怒斥。

封常清是段秀实的第三位领导,在征伐大勃律的战争中,唐军差点掉进敌人的伏击圈,亏得段秀实的提醒,让唐军避免了被围歼的危机。

后来在潼关守卫战中,高仙芝和封常清双双遭遇唐玄宗的冤杀。

唐肃宗即位后,李嗣业奉命率领5000安西军,到灵武参加平叛战争。这位曾经遭到段秀实强烈批评的悍将,挑选的帮手居然就是段秀实。

这就是李嗣业的可贵之处,他心底无私、胸怀博大,认定段秀实是人才,视之为左右手,军中的后勤供应、士兵招募训练等一应事宜全都委任给段秀实。

遗憾的是,李嗣业后来牺牲在了邺城之战中。段秀实闻讯,请人将李嗣业的灵柩迎回河内,耗尽个人所有的私产替李嗣业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继任的荔非元礼认为段秀实是个既有才华,又有大节的义士,于是同样以段秀实为节度判官,负责军中后勤和参谋工作。

三年后,军中发生哗变,荔非元礼被杀,一大批将佐跟着遇害,唯独段秀实以恩信著称,乱兵们围着段秀实跪拜,不敢加害于他。

连续五位上司都死于非命,难怪后世有人戏称段秀实就是上司的克星。但有人就不信这个邪,此人就是继任节度使白孝德

白孝德与段秀实长期共事,他上任后依旧延续了前几任节度使对段秀实的信任,任之以度支、营田使、都虞侯、泾州刺史。

在此期间,段秀实干了一件事让他名声大作。

彼时,郭子仪的儿子郭晞的军队正好也在泾州。郭晞所部军纪败坏,他们仗着郭子仪的势力为非作歹,杀人劫货、掘墓挖坟,甚至杀害孕妇。

有一次,郭晞部下砸烂酒肆,还杀了酒店老板。段秀实太岁头上动土,他下令逮捕并处死了十七名肇事者。此举激怒了郭晞,他整顿大军,准备与段秀实火并。

段秀实不慌不忙,令跛脚老卒替他牵马,径自闯进郭晞的军营。士兵们闻讯,立刻手执武器将段秀实团团围住。

段秀实大笑:“对付一个跛脚老头用得着这么多人吗?我这不给你们送人头来了吗?”接着他突然变脸,大声呵斥:“你们败坏郭家的名誉,难道是郭公子对不起你们,还是郭大帅对不起你们?让郭晞出来回话!”

郭晞被镇住了,乖乖出来迎接,段秀实却板起面孔训斥道:“阁下放纵部下作恶,皇帝要是追究起来一定罪及大帅。大帅功勋卓著,你却毁了令尊大人的一世英名,只怕你郭家大祸将至。”

郭晞大汗淋漓,连连谢罪。当夜段秀实留宿军营,郭晞亲自披甲替他守卫,第二天又郑重其事地登门向白孝德和段秀实谢罪。

军队袭扰地方自古就是顽疾,段秀实所在的部队也是如此,但自从他担任都虞侯以后,以强力手段打击不法,全军为之震动。

后来白孝德因居丧而离职,马璘成了段秀实的第七位上司。

马璘对段秀实的敬重无以复加,他奏请朝廷加封段秀实为“开府仪同三司”,军中事务无论大小,皆与段秀实商议,并委任他为节度留后(代理节度使)。

大历三年(768年),马璘差点遭遇哗变,段秀实靠出色的智慧替他化解了一场危机。

由于经常调防,士兵们不堪其苦,有个叫王童之的刀斧将乘机勾连部分将士,约定以更鼓为号,发动叛乱。

段秀实侦查到了消息,但不知道参与人都有谁,于是他心生一计。当夜,他找了个借口将更夫大骂一顿,然后命令他每更延长几刻。

这一来,时辰全乱了,才敲到四更天就亮了。王童之等人气得抓耳挠腮,搞不清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于是重新约定,第二天纵火烧草料场,以救火为名发动叛乱。

当夜火光一起,段秀实却严令:谁也不许救火,违令者斩!王童之和他的同伙们急得上蹿下跳,全都暴露了。

大历十一年,马璘病逝,军中和节度府数千人奔走号哭。段秀实却下了一道堪称最没有人性的吊唁细则:谁在前堂接待客人,谁在后堂主丧,衙兵在哪里哭丧,百姓去哪里吊唁,送葬时不同的人只能送到特定的位置,丧期大街上胆敢交头接耳立刻抓捕……一切事宜详细到令人发指,就差规定哭几声,用多高的调门了。

段秀实不是闲得蛋疼,而是得到报信,有人可能会趁马璘病逝发动叛乱。他当机立断,提前采取行动,将几个嫌疑人或外放、或调离岗位、或遣送朝廷。又对丧礼严格管控,虽繁琐了些,但不杀一人,安全地度过了危险期。

☞得罪杨炎,失位泾原

马璘死后,段秀实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甩掉了“千年老二”的帽子,接管了节度使的重任。

您可能会问,段秀实很有才华,为何眼看曾经的部下一个接一个后来居上,他却当了那么长时间的二把手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一个戡乱时期,节度使以军事为主,段秀实的才华更偏重于治理,而不是军事。他缺少军人的粗犷,气质接近于士人,因此作为二把手负责后勤保障、作战参谋和地方治理更符合他的特长。

段秀实就任节度使期间,发扬简朴之风,他不纳小妾,不蓄乐伎,不积家财,一心扑在事业上。

唐代宗曾经召见段秀实,那一次会谈,段秀实现场画图,将防区内的山川水文、地理图形、关隘险阻,以及攻防策略讲得清清楚楚。

节度使们大多是“练杆子”,从来没人有如此清晰的战略思维。唐代宗耳目一新,龙颜大悦,当即赏赐他豪宅一座,封户百户。

段秀实虽然没有获得惊天动地的战功,但他对泾原军的贡献非常大,且被大多数人低估了。

我要补充交代一下这支军队。

泾原军的前身是李嗣业从安西带出来的安西、北庭四镇兵马。这支队伍长期离开驻地作战,没有固定的驻地,因此被称为“行营节度军”。

这支部队从关中打到关东,又从河南打到河北,又转战河东、朔方,像一个江湖浪子,四处漂泊。

白孝德接管时,这支队伍才得到两块固定防区,即邠州和宁州,改称“邠宁军”。马璘继任后,又调防泾州和原州,改称“泾原军”。

这种格局导致泾原军将士很辛苦,同时长期没有固定防区就捞不到油水,内部很不稳定。

很显然,这种状况从某个角度上讲有利于朝廷,但对节度使来说治理难度很大,这就是泾原军几次面临哗变危机的原因。

段秀实在任期间,凭借出色的治理才华,一手硬一手软,总算稳住了这支随时爆发的火药桶。

遗憾的是,宰相杨炎私心太重,因为段秀实反对他在春季修筑原州城,竟然怂恿唐德宗剥夺了段秀实的军权。

自从段秀实离开,泾原军就哗变频发,最终酿成了“泾原兵变”。

☞笏击朱泚,为国捐躯

朱泚与段秀实都出自于泾原军,有共同的根基。同时,二人都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因此朱泚天真地认为,段秀实很容易与自己构成“命运共同体”。

岂料,段秀实却让朱泚的使者吃了闭门羹。兵哥哥们脾气爆,他们干脆跳墙闯进段家,强行将段秀实架到朱泚的面前。

朱泚兴奋过度,脑子多少有点不清楚,他居然高兴地说:“公来,吾事成矣。”

段秀实却冷冷地说:“公本以忠义闻天下,今变起仓卒,当谕众以祸福,扫清宫室,迎乘舆,公之职也。”

你小朱同学一直以忠义闻名天下,面对哗变,应该明辨是非,平定叛乱,迎接皇帝回宫才对啊,咋还心里长草了呢?

朱泚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却没退烧,依然信心满怀地认为老段跟自己同病相怜,一定可以争取,这么说无非是“当立”,给自己贴点金呗。

朱泚哪里知道,段秀实在出门前就已经跟家人诀别了。因此,当段秀实在背后捅刀时,朱泚完全被蒙在鼓里了。

段秀实利用熟悉泾原军的优势,策反了刘海宾等几个老部下,并且盗得印符,伪造调令,将朱泚派去“迎接”唐德宗的军队调回。

此举挫败了朱泚以奉迎皇帝为名,除掉唐德宗的阴谋。由于手段极为隐蔽,朱泚居然没有怀疑到段秀实的头上。

为了铲除朱泚,段秀实又和刘海宾共同制定了针对朱泚的刺杀计划。

那天,就在众人商议朱泚登基细节的时候,刘海宾悄悄接近朱泚。很不幸,刘海宾的举动引起了朱泚的警觉,不等他拔出靴子里的刀就被发现了。

眼看行动就要失败了,段秀实突然暴起,他夺过别人的笏板,大喝一声“反贼碎尸万段”,照着朱泚的脑袋就狠狠地砸了下去。

朱泚下意识地抱住头,笏板砸在额头上,鲜血直流,二人扭打在一起。

“泚举臂卫首,秀实格拉之,汹汹然。李忠臣驰肋泚,泚素多力,才破其面,逆徒噪集,秀实、海宾遂并见害。”

朱泚捂着鲜血淋淋的脸,大声喊叫:“段公是义士,不要杀了他。”但已经晚了,段秀实倒在血泊之中。

段秀实遇害后,朱泚居然“哭之甚哀”,以三品官礼节厚葬了他。

而流浪在奉天的唐德宗也如丧考妣,痛哭了很久,当初解除段秀实泾原节度使的职务,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啊!

第二年,唐德宗下旨追赠段秀实为太尉,加谥号“忠烈”,同时令官府给段秀实树碑立庙,永世祭祀,并亲自撰写碑文。

从这一年开始,各个朝代但凡褒奖忠烈,赦书节文形成固定格式,必定以段秀实为首。

段秀实还是文天祥的偶像,狱中的他写下《正气歌》,其中讴歌段秀实说:“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更多文章

  • 汝窑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汝窑的产生始于唐末时期,当时中国的制瓷业由一些小工坊和私家作坊为主,并没有形成强大的行业。而汝窑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汝窑的瓷器工艺成为一种新的风格,得到了用户的广泛青睐。汝窑的瓷器采用青瓷或白瓷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独特的烧制工艺,烧制出的瓷器以色泽素雅、质地匀净、造型古雅、透明度较高著称。汝窑

  • 朱祁镇死前一决定,被赞了五百多年,难道还不配叫英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后世质疑朱祁镇,多是因为他盲目宠信王振,导致明军在土木堡惨败,他也因为兵败被俘一度错失皇位。朱祁镇复辟之后又错杀于谦等人,更是落人口实。如果单看这些,朱祁镇必然配不上英宗之名,但是看人要看全面。朱祁镇复位后的一些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他早起上朝饭后批阅奏章,任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平定石亨、曹吉祥之乱,

  • “最有价值瓷器”:明朝皇帝朱棣青花瓷壶1100万英镑售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把装饰“五爪龙”的壶是专门为朱棣制作的。据报道,苏富比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这件极好的青花瓷器“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是御用瓷器历史上开创性时期最重要的青花瓷器之一,因为它不仅是由御用窑厂制作,而且是供皇帝个人使用的。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从1402年到1424年在位。“五爪龙”图案是皇权的象征,首次

  • 宋徽宗为何未能入选书法四大家?因为廋金体不符合审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宋徽宗是一代大艺术家,这个当皇帝不咋的,千年以来依旧受人诟病指责的人,在书法和艺术成就上却无可挑剔,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有人曾说,他是唯一一个靠书法成就盖过皇帝身份而能够让大家知道的人,甚至还有人说,虽然误国,但是好歹留下墨宝丹青。由此可见大家对他的书法的认可和推崇。宋朝是中国

  • 南宋一大官要给官妓脱籍,县令却拖着不肯办,惨遭弹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自网络)周密祖籍山东济南,曾祖父御史中丞周秘随宋高宗南渡,后定居湖州。他的父亲名叫周晋。绍定四年辛卯(公元1231年),周晋出宰富春,九月到任。次年5月21日,周密在富阳县衙出生。在《癸辛杂识》这本书里面,周密写了他在富阳遇到的一些事情。他说,他的父亲在富阳的时候,得罪了一个赋闲在家的大官。

  • 北宋初年的“胡将”集团:北宋与沙陀的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算是中国历史上,胡汉关系最为紧张的王朝,甚至可以说两宋的历史就是胡汉斗争的历史:北宋初年和契丹交战,中期和西夏存在长达百年的战争,到了后期又被金朝所灭;南宋开国就在金朝追击中苟活,到了南宋中后期,好不容易熬垮了金朝,结果遭遇了比金朝更可怕的蒙古人。但是即便如此,北宋初年依旧存在胡将:那就是北宋朝

  • 谋害岳飞后秦桧依旧位高权重,享尽荣华富贵, 他最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谋害岳飞,致使天下震动。而岳飞的忠勇、高尚操守、社稷观念,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岳飞虽然已经死去,但是他的精神和事迹,却始终为人所津津乐道。这种对正义的向往和执念,使得秦桧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 在宋室绍兴年间,钦点漕运大使的秦桧深知岳飞心系民间,因此导致坚持要杀掉他。岳飞的家族在秦桧的迫害

  • 刘秉忠既为高僧也居三公之位,建立了元朝典章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元时期全图(一)。(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一、刘秉忠的治学与出家刘秉忠(1216—1274 ),原名侃,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出家法名子聪,从受元世祖所授官爵之后改名秉忠。祖籍瑞州(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 ),祖先曾仕辽,为当时大族,曾祖在金初任邢州节度

  • 瓷器的五大名窑是:汝窑、哥窑、定窑、官窑、钧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五大名窑 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 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 和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 、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

  • 明朝一度引以为傲的火器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本 文 约 5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5 min明代是中国本土火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在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有佛郎机铳、将军炮、灭虏炮、虎蹲炮等几种性能各异的国产火炮。佛郎机炮源自西方,经国内自行试制成功。单兵火器主要以鸟铳、三眼铳为主。天启年间,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蓟辽、经略辽东战事期间,曾仿效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