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06 更新时间:2024/3/4 14:38:00

在学问上,孔老夫子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孔老夫子的文化思想影响自汉朝思想统一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即使武庙中老大的位置,在历史上几易其主,但文庙第一把交易的位子始终归属孔子,人、神都难以撼动。足见孔子至圣先师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但历史上却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多位具有孔子称号的人物,即关西孔子。关西是汉唐时某一区域的统称,“关”指的是函谷关(或潼关),因此,关西就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

[var1]

1、关西孔子——杨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家。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汉,欧阳生所著今文《尚书》),师从于太常桓郁。杨震继承了父亲的学术传统,自幼刻苦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他长期隐居湖城,潜心研究学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成为一代经学大师。杨震不仅通晓经籍、博览群书,且品行高尚为世人所敬仰。五十多岁才出仕州郡,人们称之为“晚暮”,且为官清廉刚直,故有人将他与圣人孔子相比,称其为“关西孔子”,足见其学问之渊博,道德之高尚。

杨震的道德之高尚,为官之清廉,同时让他享有“四知先生”的美誉。那是,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县。县令王密正巧是当年杨震提拔的学生。学生知道老师路过,当然不能不有所表示。深夜悄悄地来到驿馆,为答谢知遇之恩,从怀中取出十斤黄金馈赠老师。杨震看到后,对王密说道“我了解你,你怎么不了解我呢?”王密以为老师在故作姿态,虽悄悄说“夜深人静无人可知”。杨震听到后,生气反问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感其清廉,大为惭愧,但之后对老师更加敬佩。从此以后杨震“四知先生”的名号不胫而走,流传至今,清朝时,诗人薛瑄赋诗赞美他“人间无处不天公,却笑黄金馈夜中。千载四知台下过,马头犹自起清风。”

[var1]

2、关西孔子——孔颖达

孔颖达姓孔,和孔老夫子什么关系?孔颖达是孔老夫子的第三十一代孙。孔颖达继承了至圣先师的优良基因。据说,他八岁就学,极其聪颖,可日诵千言,悟性极高。更让人惊讶的是因为年少而学问渊博,以致使人羡慕嫉妒恨,险些招致杀身之祸。话还要从隋炀帝时,群儒辩论说起。当时朝廷召集天下宿儒,进行儒学大辩论。大儒之间可各抒己见,可相互论难问对。当时,年仅32岁的孔颖达舌战群儒,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门下省纳言(侍中)杨达评第高下,以颖达为最,奏之皇帝。炀帝以孔颖达为太学助教,孔颖达也成为当时最年少的大儒。被辩败的个别儒者,记恨在心,招募杀手,寻机刺杀,由于贵人相助,最终孔逃过一劫。

贞观十四年(640),孔颖达为国子祭酒,太宗亲临国学,举行祭祀先圣孔子的释奠大礼。会上,群儒执经宣义,孔颖达主讲《孝经》,他声若洪钟,口如悬河,滔滔不绝并且义理分明。太宗令群儒发难辩驳,孔颖达,金汤易固,楼雉难攻;排难解纷,令众儒师大为折服。太宗手诏褒之曰:“洪钟待扣,扣无不应;幽谷发响,声无不答。……思涌珠泉,情抽蕙兰。关西孔子,更起乎方今;济南伏生,重兴于兹时!”称赞他为“关西孔子”使其与至圣先师并驾齐驱。当然,他的最大成就还是编订《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作为教科书,同时完成了历史上经学从纷争到统一的演变过程,使其成为经学上的集大成者。

[var1]

3、关西孔子——薛道衡

薛道衡,隋朝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十三岁时,他研习《春秋左氏传》,看到子产做郑国相时所作出的功绩,写了一篇《国侨赞》,很有意趣,看到的人都认为它不同寻常。后来,薛道衡的才名更加显著,北齐的司州牧、彭城王高浟推荐他担任了兵曹从事。吏部尚书、陇西(今属甘肃)人辛术与薛道衡交谈后,赞叹道:“郑玄的事业没有消失啊。”河东(今山西)人裴谳看到薛道衡后说:“自从朝廷迁徙到黄河以北之后,我以为关西孔子那样的人已经很难遇到了,现在却又遇到了薛君。”隋文帝时,颇受重用,皇子们争相与之结交。隋文帝杨坚每次谈到他,总是说:“薛道衡作文书称我意。”然而,薛道衡极其厌恶晋王杨广的作风,但杨广对其很尊重尤其羡慕他的文采。薛道衡曾因结党,被流放岭南,杨广知道后,原本想薛途经扬州时,把他招在自己的大本营中,然薛却舍离扬州,取道江陵。杨广即位后,也曾极力拉拢薛道衡,但薛始终不为所动,并且作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文中极力赞美先朝隋文帝,据说,杨广读了此文,气得要命,对大臣苏威说:“薛道衡极力赞美先朝,和《鱼藻》的用意相同。”《鱼藻》是《诗经》中的作品,借怀念武王来讽刺幽王的,有意把隋炀帝比作周幽王。朋友也曾劝薛闭门研读,夹着尾巴做人,然,薛道衡还是依然我行我素,毫无拘谨。最后,杨广忍痛割爱,预加了个“悖逆”的罪名,把他给咔嚓了。然,薛道衡的学问文采,足以称得上“关西孔子”的美誉。

[var1]

4、关西孔子——萧德言

萧德言,唐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博涉经史,尤精《左传》、好属文。贞观中,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太宗时,萧德言因年老,想告老还乡,但太宗不允许,曾写信给他,说“朕历观前代,详览儒林,至于颜、闵之才,不终其寿;游、夏之德,不逮其学。惟卿幼挺珪璋,早标美誉。下帷闭户,包括《六经》;映雪聚萤,牢笼百氏。自隋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顷年已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卿年齿已衰,教将何恃!所冀才德犹茂,卧振高风,使济南伏生,重在于兹日;关西孔子,故显于当今。令问令望,何其美也!念卿疲朽,何以可言!”意思是我遍观前朝,详细地看了群儒的事迹,至于颜回、闵损的才干,不能得到长寿;言偃卜商的德行,比不上他们的学识。只有你幼年就有突出的高尚人品,早年就标立了美好的赞誉。放下帷幕闭门读书,读透了《六经》;像孙康映雪、车胤囊萤那样苦学,包罗了诸子百家的学说。自从隋末动荡不安,学校不再闻名,儒学跌至低谷,《诗经》《尚书》被填进了深坑。回顾三坟五典,每每感到伤悲。近年已来,天下没有事端,正想要建立礼乐制度,停止武事,振兴文教。你年纪已经衰老,文教将依靠谁?所期望的才干德行并盛,卧治而振兴高尚的风化,使伏生和杨震,重生在当今。美善的声名和威望,是多么的美好啊!念及你的疲惫衰老,有什么可说的呢!唐太宗对萧德言的学识与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贞观五年(631年)书成,名《群书治要》,凡五十卷。始于上古,终于晋代。采经书十二种,十卷;史书八种,二十卷;子书四书七种,二十卷,多本唐初善本。贞观十七年,拜为秘书少监。贞观二十三年,屡次上书请求辞职归家,得到批准。唐高宗继位,念及老师的恩情,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逝世于家中,享年九十七岁。高宗为此停止朝议,追赠太常卿,著有文集三十卷。

[var1]

5关西孔子——王权

王权,被左宗棠誉为“学问人品当代罕有,吏治尤为陕甘第一”。能被恃才傲物,文武双全的左宗堂如此另眼相看,可见其学问人品非一般人可比。怪不得时人称之为“关西孔子”,却也为实至名归。

与被誉为“关西孔子”的前辈们一样,王权从小天资聪颖,一点即通。15岁时就以一篇即兴之作《白雉记》而闻名乡里,16岁参加陕甘两省举行的童子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其后在乡试中,一举及第,成为其家乡第二个获得举人身份的学子(第一个举人是王权之父王汝揆)。然而不幸的是在其后的科举中他却寸步难行,遗憾止步于此。从此,心灰意冷的他放弃科举入仕的路途,踏上了一条教书育人的康庄大道。然而,本可安身教书育人之舍的他,却因为带领学生成功劝说占山为王的土匪偃旗息鼓,下山入籍,受到慈禧和同治帝的召见。原本放弃的仕途之路,又不得不走起了。仕途路上的他始终是为官清,吏治廉,身系国家,心忧百姓。

[var1]

王权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舆地辨同》、《山易名》、《辨同录》、《典昉》、《诂剩》、《童雅》、《炳烛杂志》等。学者赞其“体例内容,皆精审翔实,峻峭清严,为陇右诸志之冠。”其著述被誉为“皆前人所未有,后人所必需者”,学者们赞其“古文胎息韩柳,诗亦琅琅唐音”,其诗有“杜工部之概”。

“关西孔子”相同的赞誉,不同的大儒,在一脉相承之中绽放着熠熠光辉。他们读书之广,学问之深,育人之重,成就之大,似孔子再世,为世人敬仰,也不枉他们平生之所愿,平生之所学。毕一生之力,究书山之路,你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孔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妲己的毒计,虿盆惩罚与七十名叛宫女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妲己停下来问道:“那七十多名宫人是哪个宫的?”得到回答后,她怒斥道:“你们的主母谋反,你们还心存不满,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宫廷的麻烦。”她向纣王报告后,纣王十分生气,下令:“把她们带下楼,用金瓜打死!”妲己提议:“陛下不必着急处置这些叛徒,暂时将她们流放到冷宫,妾有一个计划,可以解决宫中的大问题。”奉

  • 纣王荒淫无度,建造酒池肉林,坑害坑害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妲己专门坑杀姜子牙。妲己特意和纣王在摘星楼喝酒,酒过三巡之后,他和纣王商量建造露台。纣王询问建造露台有什么好处。妲己回答说,露台建造好后,能够召唤仙人降临。那些仙人会给纣王带来好运气,反正非常地好。纣王说,只要爱妃你开心,那就建造吧,你开心比什么都重要。妲己说,露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建筑,必须要一个懂

  • 春秋最大规模的五次战争,晋国四胜一败,霸天下九十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一战:城濮(pú)之战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大战于城濮(山东鄄城),楚国败北,晋国大胜,遂霸天下,晋文公继齐桓公,成春秋第二位霸主。城濮之战的前奏,原本是由楚国征伐宋国而引起。当年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求救于晋国,而晋国又不能不理。因当年晋文公流亡期间,逃到宋国并得宋襄公二十乘(二十

  • 民间传说当中他是姜子牙所化,成为刘备第一谋士,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40岁创业姜子牙80岁出山,刘备身边最著名的谋士有什么典故,韩信姜子牙刘备

    据传早在西周伐商之后,姜子牙闹了笑话,把玉皇之位丢了之,恳求师父元始天尊让自己继续清修,可元始天尊说他资质差,必须用功德来洗髓,托一九窍玲珑心的肉身,后来因为二世的时候,姜子牙被申公豹欺骗,被元始天尊嫌弃,在第三世后,拥有了九窍玲珑心,而这个人就是诸葛亮。在民间传说当中,诸葛亮拜师水镜先生司马徽,这

  • 春秋时期,谥号“灵公”的三大君主,因嘴臭开玩笑被下属干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名:陈灵公此人是春秋时期陈国的第十九任君主。因为口无遮拦,满嘴跑火车,一不小心被人家给干掉了。事情的起因,还是从那位春秋时期万人迷般的夏姬说起。据说这个夏姬曾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七次嫁为人妻,共有九个男人为其而死。而这位陈灵公也是其中的一位。[var1]夏姬原本是郑国国君郑穆公的女儿,后

  • 书荐丨《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从夏朝到周灭商,跨度一千余年,重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李硕 著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

  • 弟子集体批判政治家管仲,孔子以一人之力对抗众弟子,几句话完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与徒弟讨论管仲,孔子评价管仲的作文,孔子对管仲的态度是

    [var1]我们都知道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而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在政治上曾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观点的提出与后来孔子的先富后教的主张不谋而合。可见管仲思想的超前性。同时延续历史几千年的士农工商也是管仲所提出的。在军事上,大家肯定

  • 郭麒麟《赘婿》古代地位低下 姜子牙是最早的赘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郭德纲公子郭麒麟主演的电视剧《赘婿》,以虚构的武朝为时代,真实的江宁为背景,以搞笑剧形式来说故事。历史上有江宁,无武朝。这个武朝自然是臆造的,编导的目的是不让你对应明确的朝代,这样不局限某朝某代,可以任意发挥。【图1,《赘婿》剧照】郭麒麟扮演的宁公子,穿越来到武朝,成为苏氏布行小姐苏檀儿的倒插门女婿

  • 她,战国三夫人,枪术过人,嫁给表哥,十二岁生子,为家族做人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阿松生于尾张国,其父在战争中牺牲,其母再嫁人,于是把她送给了姨夫——前田家收养,并被收为义女。从小在姨夫家和哥哥前田利家生活在一起。后,两人日久生情,在阿松11岁的时候,嫁给了哥哥前田利家。前田利家我们都是知道在其15岁的时候,就出仕织田信长,20岁时,因为枪术过人,被称为“枪之左”。[var1]婚

  • 武王伐纣后,商朝有25万人神秘失踪,据说东渡美洲,称霸美洲大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记载武王伐纣三个凶兆,关于商朝的最新考古发现,武王伐纣时经过哪些地方

    然而,当时商军主力十余万精锐正由攸侯喜统率大举进攻东夷,大军不及调回,而主力军10万人,林方、人方、虎方等部落的15万人,共计25万人,突然全部失踪,下落不明,成为殷商历史的千古疑案。那么这二十五万军民到底去哪儿了呢?这个问题大学者郭沫若先生给了我们一种值得思考的答案。郭沫若在与日本教授小竹文夫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