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冶金术起源于西亚?

没有铜冶炼遗存的两河流域哪来的青铜时代:冶金术起源于西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96 更新时间:2024/1/18 17:30:01

根据西方确定的进入明社会的三大标准为城市、文字、冶金术或青铜器。西方认为冶金术青铜器起源于西亚,并传入中国。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中的观点,大约距今5000年前,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从西亚经中亚地区经河西走廊传入黄河中游地区,与中国已经掌握的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相结合,经过中华先民的创新,发明了青铜容器铸造技术。

某百科“青铜器”词条也说8000年前,土耳其首先出现了冶铜技术。

关于青铜器技术的起源问题,明文广记在文章《中国青铜器技术是西来的还是本土原生发明?》中已经论证说明。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冶金术起源问题。

二、古人类冶炼金属起源的一般规律

有观点认为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黄金等:

金的熔点是1063.69 至 1069.74 ℃,金的布氏硬度是20,铜的布氏硬度是40,铁的布氏硬度是50,金的溶点比铜高,硬度比纯铜还软得多。所以黄金无法用来做工具和兵器,只能用来做装饰品等。

早期人类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条件下,肯定是以生存生产需要为先,而冶铜制铜可以增加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古人类的能力可以冶铜制铜时,铜器自然而然地会被古人类利用起来。

金的冶炼条件比铜更苛刻,而且金在自然界更稀少,早期人类冶炼黄金的用处不大,所以早期人类不可能最先冶炼黄金。

一般的观点也认为人类最先冶炼的金属是铜,所以我们就以冶炼铜金属为基准来讨论冶金术的起源。

古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是铜,以前文章说过,铜器冶炼和制作的起源至少需要满足四个要素:

1、古人类活动区域附近有裸露于地表且易于被发现的高品位铜矿存在。

2、掌握高温烧制密封陶窑技术。

3、存在已足够发达和复杂的社会阶层,有了产品美化、权威化的需求。

4、有富生活资料足以供养专业冶铜工匠。

以上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四个要素都具备,才有了铜冶炼的可能。但是四个要素都具备,也不代表必然会有专业的铜冶炼活动产生。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1、关于古人类冶炼铜的历史发展顺序

按照西方考古发现的铜冶炼技术发展历程,冶炼铜必须要经历:天然铜——红铜——砷铜——锡青铜的发展过程。此处的红铜不是指天然铜,是指经过冶炼所得的红铜。为什么说这个发展过程是错误的?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6700年前的黄铜片和黄铜管状物,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的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黄铜片平均含铜66.54%、锌25.56%、锡0.87%、铅5.92%、硫0.8% 和铁1.11% ;黄铜管状物X 射线能谱仪的半定量分析显示,其含铜69%、锌32%、铁0.5% 和硫0.5-0.6%。

甘肃东乡县林家马家窑出土的5000年前的铜刀和几块铜渣,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的检验,结果表明此铜刀为含锡的青铜,并含有少量的铁和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用快中子活化法对铜渣进行检验,结果为含铜36.50% 、锡6.47% 、铅3.49% 、铁0.41% ,酸不溶物一半以上。

山西输次源祸镇于1942年发现过一块年代为5000年前的附有铜渣的陶片,经化验后,含铜47.67%,硅 26.81%, 钙12.39%, 铁8.00%, 经推测当时冶炼的应为红铜。

山西省绛县周家庄遗址出土的4500年前的黄铜片。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的X 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含铜79.46%、锌14.01% 和镍3.81%。

山东省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2 件4300年前的黄铜锥。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表明,含铜66.3-77.0%、锌20.2-26.4%、锡0.35-2.15%、铅1.77-4.26%,此外有少量硫、铁、硅等元素。

城岗四期文化的一座灰坑 中出土 了1件4000年左右的青铜器残片,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实验室经X 射线能谱仪扫描,测得样品中主要成分为铜、锡、铅,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铅、珪、硫等杂质, 金相分析得到该残片是铅含量较高、锡含量大于7%铸造而成的铅锡青铜器。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形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定量分析表明: 含铜97.86% 、铅1.54% 、锌0.16% , 不含铁和锡, 结果证明该铜器是含铜量近98%的红铜制品。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经金相分析含铜 93.9%、锡<0.01%、铅0.01%、砷 4.08%、银0.078%、铁0.07%、铋0.07%、锑0.04%,由此可以看出此件齿状物为砷铜合金。

全世界发现的公元前2 千纪以前黄铜制品约40 余件,分布于爱琴海、两河流域、波斯湾、伊朗、中亚和中国等区域,分析黄铜成分数据、空间分布图及成分相似度分布图,可以发现:同一地区出土的黄铜器,其合金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地区出土黄铜器的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现今西亚的伊拉克境内,词条说“位于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此词条的编辑连美索不达米亚在哪里都搞错了,可见这种信息不是很严谨,使用这种信息时需要严加甄别,不能轻信。

青铜时代是指这样一个时代: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那么两河流域古文明有没有青铜时代呢?

两河流域文明包括苏美尔文明、卡德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组成部分,位于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一带。

根据考古结果,在两河流域古文明时代发现铜器的遗址如下图所示:

两河流域文明铜器遗址,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两河流域古文明时代发现的早期铜器如下:

两河流域早期铜器,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据称,公元前六千纪晚期, 两河流域地区步入了铜石并用时代,5000—4000 年前进入锡青铜的使用阶段: 青铜时代。

但是在这一时代,两河流域出土的锡青铜又小又少:

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更要命的是, 两河流域古文明的铜石并用时代、青铜石代的遗址中未见任的冶炼遗存, 如坩埚残块、熔炉、炉渣等。故而, 该地区何时掌握冶炼红铜的技术,一直是欧洲学界争论的焦点。

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因为地球上锡矿稀少,西亚地区并没有发现古锡矿,为了论证西亚有青铜文明,有锡青铜器冶炼,西方学者还要用种种猜想和假设,证明西亚的锡矿石来源于阿富汗、英国、西班牙等地。

明文广记已经指出:在没有车的远古年代,通过人力运送几百公里几千公里以上的矿石是不现实的事情。至于5000年前,跨越几百几千公里以上的商业贸易更不可能存在。千方百计的论证古人类从其他地区千里跋涉人工运送锡矿石到伊朗和土耳其,是缘木求鱼的行为。

位于现今土耳其等地境内的狮子山遗址、德哥门遗址发现了熔铜坩埚和锅炉,有人把这些遗址归入两河流域文明产物。

摘自《两河流域早期社会组织与文明起源研究》

位于土耳其的狮子山遗址的大概位置如下图所示:

土耳其狮子山遗址大概位置:图中红点位置

土耳其狮子山遗址跟两河流域古文明的距离有点远,两河流域文明没有发现古冶铜遗址和遗存,把土耳其境内的冶铜遗址和遗存纳入两河流域文明,作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冶炼技术证据,显然很不合适。

两河流域文明区域

事实就是,在西方学者声称的两河流域文明时期,并没有发现铜金属冶炼遗址和遗存,只是发现了一些简单的铜器。

在两河流域古文明的周围:土耳其、伊朗、阿曼、阿富汗都是有古治铜遗址和存在的,而独独两河流域是没有的,因为以上地区都有铜矿,只有两河流域古文明所在地区没有铜矿。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明文广记的观点,在还没有发明和广泛使用车的远古时代,古人类只可能在铜矿附近进行开采和冶炼,不可能跨越几百几千公里以上人工运送铜矿石,到遥远的地方进行冶炼生产。

一个没有铜冶炼的地区和时代,不可能以丰富的青铜作为生产、生活工具,占据生产生活的主导地位。事实上两河流域古文明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也是又小又少,而且其实际年代也很可疑。这就说明在西方学者声称的两河流域古文明时代,根本不存在一个以青铜器为生产生活主导地位的两河流域古文明。按照西方文明的标准,这个古文明就不存在。

对于西方声称的铜器起源的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土耳其、伊朗的早期铜器的断代鉴定,不是用碳14等科学测年方法得出来的,而是用观察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这种方法主观性很强,得出的文物年代肯定是不可信的,这也印证了明文广记关于西方文明断代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摘自《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

根据明文广记关于西方文明、文化层年代的分析,可知西亚、中亚彩陶起源年代、文化层年代情况,详见明文广记文章《西方历史为什么不真实:没有史官的历史是如何书写的?》。

中国彩陶文化从5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一直西传,3300年前西传到新疆西部,3000年前传到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楚斯特文化,中亚西亚地区掌握彩陶技术应在这个时间之后,即公元前1000年之后。

中国彩陶西传的彩陶之路

西亚中亚掌握烧制彩陶的历史应该在公元前1000年之后,即不超过3000年。根据冶炼铜金属起源该在烧制彩陶之后的观点,西亚中亚地区不可能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发明冶金术。进一步推论,西亚中亚地区掌握冶金术的历史应该在公元前1000年之后,即不超过3000年。

那么有没有可能西亚中亚接受中国传过去的烧陶技术,在此之前也掌握了冶金术呢。冶金是在成熟的烧陶技术基础之上的产物,如果具备成熟的烧陶技术,又能冶炼金属,自然也可以烧制出彩陶,二者的时间至少是相当的。不应该出现已经掌握冶炼铜技术,还不烧制彩陶的情况。所以西亚中亚掌握冶金术的历史就应该是在公元前1000年之后,即不超过3000年。

结语

西方学者声称的两河流域古文明地区没有铜矿,也没有相应时期的古铜冶炼遗址遗存,所以两河流域古文明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青铜文明或青铜时代。

由于铜冶炼的起源必须在高温密封陶窑及成熟的烧制彩陶技术基础上产生,中国最早烧制彩陶,也是烧陶技术最先进的地区,铜冶炼活动和铜冶炼技术应该是起源于中国地区。

根据彩陶传播时间和路径来看,中亚西亚地区铜冶炼活动不早于公元前1000年,是中国烧制彩陶技术传播之后的成果。

参考文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中国史研究》,2022年11月,王巍、赵辉著

《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考古学报》 2021年第3期,韩建业著

《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一)》,《南方文物》2018年9月,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郭立新、陶洋著

《史前黄铜器及其冶炼工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8月,凡小盼、赵雄伟著

《两河流域早期社会组织与文明起源研究》,重庆师范大学,陈鹏,2016年

《中国青铜器起源及其与早期国家关系的新考察》,陕西师范大学,詹婷,2015年

《近东地区冶金术的发展历程》,《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01期,桑栎著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1期,韩建业著

本文版权属于“明文广记”所有,欢迎分享、转载或引用,如果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于“明文广记”!

欢迎关注“明文广记”,一起发现新奇的历史文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惨了,忠臣杨任劝说纣王不要修建露台,结果眼睛被挖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为了活命,跳河自杀了。杨任询问原因。执殿官回答不清楚。杨任因为还有任务要处理,于是他进入办公室批改奏章去了。此时纣王和妲己讨论建造露台的人选。二人经过商量,决定让崇侯虎出马,担任监工。传令官接到纣王的命令,他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杨任,让他拟定圣旨,宣布崇黑虎做监工。杨任问传令官姜子牙因为什么事情惹

  •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学问上,孔老夫子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孔老夫子的文化思想影响自汉朝思想统一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即使武庙中老大的位置,在历史上几易其主,但文庙第一把交易的位子始终归属孔子,人、神都难以撼动。足见孔子至圣先师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但历史上却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多位具有孔子称号的人物,即关西孔子。关西是汉唐时

  • 妲己的毒计,虿盆惩罚与七十名叛宫女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妲己停下来问道:“那七十多名宫人是哪个宫的?”得到回答后,她怒斥道:“你们的主母谋反,你们还心存不满,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宫廷的麻烦。”她向纣王报告后,纣王十分生气,下令:“把她们带下楼,用金瓜打死!”妲己提议:“陛下不必着急处置这些叛徒,暂时将她们流放到冷宫,妾有一个计划,可以解决宫中的大问题。”奉

  • 纣王荒淫无度,建造酒池肉林,坑害坑害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妲己专门坑杀姜子牙。妲己特意和纣王在摘星楼喝酒,酒过三巡之后,他和纣王商量建造露台。纣王询问建造露台有什么好处。妲己回答说,露台建造好后,能够召唤仙人降临。那些仙人会给纣王带来好运气,反正非常地好。纣王说,只要爱妃你开心,那就建造吧,你开心比什么都重要。妲己说,露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建筑,必须要一个懂

  • 春秋最大规模的五次战争,晋国四胜一败,霸天下九十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一战:城濮(pú)之战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大战于城濮(山东鄄城),楚国败北,晋国大胜,遂霸天下,晋文公继齐桓公,成春秋第二位霸主。城濮之战的前奏,原本是由楚国征伐宋国而引起。当年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求救于晋国,而晋国又不能不理。因当年晋文公流亡期间,逃到宋国并得宋襄公二十乘(二十

  • 民间传说当中他是姜子牙所化,成为刘备第一谋士,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40岁创业姜子牙80岁出山,刘备身边最著名的谋士有什么典故,韩信姜子牙刘备

    据传早在西周伐商之后,姜子牙闹了笑话,把玉皇之位丢了之,恳求师父元始天尊让自己继续清修,可元始天尊说他资质差,必须用功德来洗髓,托一九窍玲珑心的肉身,后来因为二世的时候,姜子牙被申公豹欺骗,被元始天尊嫌弃,在第三世后,拥有了九窍玲珑心,而这个人就是诸葛亮。在民间传说当中,诸葛亮拜师水镜先生司马徽,这

  • 春秋时期,谥号“灵公”的三大君主,因嘴臭开玩笑被下属干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名:陈灵公此人是春秋时期陈国的第十九任君主。因为口无遮拦,满嘴跑火车,一不小心被人家给干掉了。事情的起因,还是从那位春秋时期万人迷般的夏姬说起。据说这个夏姬曾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七次嫁为人妻,共有九个男人为其而死。而这位陈灵公也是其中的一位。[var1]夏姬原本是郑国国君郑穆公的女儿,后

  • 书荐丨《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从夏朝到周灭商,跨度一千余年,重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李硕 著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

  • 弟子集体批判政治家管仲,孔子以一人之力对抗众弟子,几句话完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与徒弟讨论管仲,孔子评价管仲的作文,孔子对管仲的态度是

    [var1]我们都知道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而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在政治上曾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观点的提出与后来孔子的先富后教的主张不谋而合。可见管仲思想的超前性。同时延续历史几千年的士农工商也是管仲所提出的。在军事上,大家肯定

  • 郭麒麟《赘婿》古代地位低下 姜子牙是最早的赘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郭德纲公子郭麒麟主演的电视剧《赘婿》,以虚构的武朝为时代,真实的江宁为背景,以搞笑剧形式来说故事。历史上有江宁,无武朝。这个武朝自然是臆造的,编导的目的是不让你对应明确的朝代,这样不局限某朝某代,可以任意发挥。【图1,《赘婿》剧照】郭麒麟扮演的宁公子,穿越来到武朝,成为苏氏布行小姐苏檀儿的倒插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