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时捷、戴铎屡次奏报年羹尧违制,清世宗先笼络年羹尧后将其下狱

范时捷、戴铎屡次奏报年羹尧违制,清世宗先笼络年羹尧后将其下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04 更新时间:2024/1/3 1:17:35

有没有哪个向清世宗告过年羹御状呢?还真有。

年羹尧保举的范时捷,曾数次在清世宗面前状告年羹尧“狂纵”;戴铎亦向清世宗揭发年羹尧违制用家奴桑成鼎为官。以上可见于清世宗“朱谕”第十二函以及《戴铎口供》。

另据《上谕内阁》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都统图腊、副都统鄂三等人,说清世宗“凌逼众阿哥,纵恣隆科多、年羹尧擅权”;雍正二年(1724年)上半年,来喜说清世宗“听用总理事务大臣之言,所用者皆系伊等亲友”,也指隆科多和年羹尧。

对这些人,不论是当面禀告抑或密函呈奏,都立即遭到清世宗的严厉呵斥,说他们是无知之论,属庸人揣测皇帝心意。

可是,没过多久,清世宗就以这几人告发的“任用私人”“擅权狂纵”为开端,兴起了整治年羹尧的大狱。

或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清世宗一开始把年羹尧夸得肉麻、捧上了天,转眼又痛下杀手,可见其反复无常、严酷无情。

爱新觉罗·胤禛

的确,“帝王之心不可测”。不过,从清世宗对隆、年二人先是过分宠异、任权重用,再到雷霆震怒、置于死地,既可窥见其即位之初面临局面之险峻;又能看出他掌控朝局、驾驭重臣的高超手腕儿。

清圣祖在位时,“九子夺嫡”,四阿哥胤禛并不占上风。于是,他干脆装出一副对皇位不感兴趣的超脱形象,一方面,对父皇表现出更甚于其他皇子的人伦之情,包括对两废太子的宽容;另一方面,尽可能踏实卖力地干好父皇委派的大小事宜。这让被诸皇子争储搞的焦头烂额的清圣祖,反而最终将皇位传给了他。

清圣祖暴崩,清世宗继位。以八阿哥为首的众皇子并不服气。清世宗势单力孤、危机四伏,扶父皇灵柩回到宫里的第二天,他就感叹“为君难”。

此时,他采取的重大策略之一,即是拉拢并倚重隆、年二人,使他们迅速成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

隆科多被加官进爵,当上了总理事务大臣,还被清世宗特意谕旨称“舅舅”。

对年羹尧,清世宗很快召允禵回京,旨命年羹尧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掌军务。此举,一是削了允禵的兵权,二是为下一步重用年羹尧打下了基础。

年羹尧

半年后,即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清世宗发出上谕:西北军事“俱降旨交年羹尧办理,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防边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边疆事物,断不可贻误,并传谕大将军延信知之”。

这就让只是川陕总督的年羹尧,全揽西北军事指挥权,抚远大将军延信也失权靠边站了。

对于扶持年羹尧,清世宗做了缜密的布置。他在云贵总督高其倬奏折上朱批:“年羹尧近年来于军旅事物边地情形甚为熟谙,且其才情实属出人头地。”“兵马粮饷一切筹备事宜,如及与年羹尧商酌者,与之会商而行。”在四川提督岳钟琪奏折上朱批:“西边事物,朕之旨意,总交年羹尧料理调度。”

京内倚重隆科多,京外依靠年羹尧;一个总理朝廷事务;一个全揽军事大权。这就是清世宗即位开局后的布局。

道理很简单,他知道,坚定地信任一两个人,比信任几个、十几个、几十个要更简单更高效。

为了让这两个人死心塌地跟随自己,清世宗也没少用手腕儿。

只说年羹尧。

第一,年羹尧虽远在边陲,清世宗却命其秘密参与朝中事物。

年羹尧‍

特别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青海厄鲁特罗卜藏丹津暴乱之后。清世宗封年羹尧为一等公,俨然是没封王的“西北王”。他给年羹尧的一篇朱谕中说:“再先因边事急,要尔所办之事外,实不忍劳你心神,今既上天成全,大局已定,凡尔之所见所闻,与天下国家吏治民生有兴利除弊,内外大小官员之臧否,随便徐徐奏来,朕酌量而行。特谕。”

关于“允禩集团处置”、“用人和吏治”、“耗羡归公”、“律例修订”、“把周敦颐和二程抬入先哲”、“翰林院考庶常名次”等等事物,清世宗均听取年羹尧意见。甚至某位大臣的奏折批复,亦询问年羹尧的想法。

第二,给予年羹尧远超职责的权力。

仅举两例。

年羹尧雍正元年(1723年)第一次进京,路过山西,“命令”山西巡抚徳音以欠收之名奏请缓征钱粮,徳音不办。年羹尧面见清世宗就参其一本,致使徳音被免职。年羹尧由此得知,自己可以越境管事。

年羹尧一共两次进京,清世宗赋予其宣传上谕之权,还说年羹尧这个“藩邸旧人,记性甚好,能宣朕言,下笔通畅,能达朕意”,是以“令其传达旨意,书写上谕”,俨然年羹尧成了总理事务大臣。

爱新觉罗·胤禛

可以说,清世宗为了笼络年羹尧,无所不用其极。

年羹尧第二次回京,是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至十一月。清世宗特命礼部拟定迎接年大将军的仪注,侍郎三泰草拟不够妥善,受降一级处分。清世宗还令王公率众臣郊迎,非王公官员跪接。年羹尧则黄缰紫骝溜华盖旌旗,对这些官员看都不看一眼。王公下马问候,他也只点点头。众朝臣多有烦言,清世宗却毫不在意。

青海平乱功成,清世宗兴奋异常,把年羹尧说成是自己的“恩人”,不管这是否大失至尊体统。他又还向年羹尧说:“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立功不必言矣,正当西宁危急之时,即一折一字恐肤心烦惊骇,委曲设法,间以闲字,尔此等用心爱我处,朕皆体到。每向怡、舅,朕皆落泪告之,种种亦难书述。总之你待肤之意,朕全晓得就是矣。所以你此一番心,感邀上苍,如是应朕,方知我君臣非泛泛无因而来者也,朕实庆幸之至。”

不过,千万别以为清世宗这是昏了心智。

即便清世宗再宠异隆、年二人,他其实严严守住了底线——隆科多职繁权重,可始终没担任大学士;年羹尧大将军虽尊,并无朝中职务,干预的事情再多,终不能肆意执行。

清世宗就使用了这样的办法,既紧紧笼络住了二人,令他们在自己即位之初的危机之时,为他奋不顾身、左挡右突、扫除异己、推行新政,却又不给其任何翻起大浪的可能。

佟佳·隆科多

整个过程中,清世宗仅多少丢了些面子,却把隆、年二人哄得晕头晕脑,只顾为其卖命,而丝毫没想到“秋后拉清单”那一日。

实际上,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二次进京,鉴于朝廷和边陲局面均已稳定,雍正已悄然悄然准备对年羹尧动手了。

待到当年十二月,一张罹罪大网,便悄然向年羹尧网过去了。而年羹尧,此时还沉睡于“温柔之乡”中,且继续飞扬跋扈,全然不觉自己已经死到临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舒尔哈齐在建州女真壮大后与努尔哈赤产生分歧,一度与子自立门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曾几何时,舒尔哈齐是与努尔哈赤是齐名的存在舒尔哈齐,明朝女真建州左卫指挥使塔克世第三子,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一样,自幼丧母,继母对其与努尔哈赤是继位刻薄,使得兄弟二人生活窘迫,尝尝食不果腹,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结伴进入深山,靠采集山货售卖为生。最终也是迫于无奈,努尔哈赤带着舒尔哈齐寄居在了

  •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甘肃省文物局)《永乐大典》资料图展览共分为“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搜罗颇见费心坚”“遂使已湮得再显”五个单元,讲述了《永乐大典》的成书经历、价值与利用、聚散流变,展现了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海内外人士艰苦卓绝的努力下,明珠还于合浦,在历史变迁中遭受重重厄运的《

  • “无才无德”的胤禟,却成为雍正的心腹大患,甚至将其秘密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步步惊心》剧照)以政治身份来说,八王一党的势力虽然大不如前,但仍有很多官员乡绅的支持,俗话说“罚不责众”,如果全部进行问罪清理的话,还不知要肃清到何时。因此,在重重因素的制约之下,雍正只能将那些政敌终身圈禁,待风声过去以后再行处置。至于改名字、除宗籍这些手段,充其量只是形式上的侮辱,并不会伤

  • 明朝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但君主的权威还在,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小万历上朝,万历皇帝为啥30年不上朝

    首先,从明朝仁帝宣帝开始,政权的运行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票拟,批红,封驳,执行等模式都在逐渐成熟,朝会的意义渐渐变成了偏重礼仪性质,万历不上朝并不影响他实际处理政务,他管控政务的同时,又用张鲸,张诚等太监加强对官员的管控,监督。同时万历加收矿税作为內帑,将财政权抓在手中,军事上依靠体制垂直管理,

  •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后面做了这些事,历史教科书上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做的事,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前康有为向谁求助

    康有为在去了日本之后,他对别人谎称说他身上有光绪帝的衣带诏,他想要成立一个有效的保护皇家的门派,也就是保皇派。后来康有为的女儿也被派遣到了香港去筹集他所需要的物资。康有为的这一举动,体现了他浓厚的爱国情怀。可是如果知道康有为底细的人都清楚康有为其实是一个很虚伪的人,他做的事情都只是表面,他嘴上功夫非

  • ?从审判到处刑,嘉庆杀和珅只用10天,问起原因,嘉庆说了一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是大清朝最大的贪官,但是和珅虽然贪财,但是他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不过在和珅最大的靠山去世后,嘉庆皇帝就容不下他了,在乾隆一死,嘉庆皇帝就花了10天的时间杀死了和珅,然后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去清点和珅的财产,当文武百官在看到和珅家里的财产后虽然感叹和珅确实该杀,但同时也疑惑嘉庆皇帝处决和珅的时间是不

  • 备受康熙宠爱的宜妃,死后下场有多惨?被雍正停棺四年不准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旧臣之外,先帝崩逝后,还有一群人会受到牵连,而她们却很难再上位。她们就是先帝的遗妃,就拿这备受康熙宠爱的宜妃来说吧,在雍正即位称帝后,她可是受尽了欺辱! 得遇君恩,飞上枝头 宜妃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出身,这镶黄旗可是由皇帝亲自统帅的一支队伍,可见这宜妃的家世显赫。在家族的疏通打点下,郭络罗氏在

  • 宋初为何不北伐拿下燕云十六州?且看赵匡胤的统一策略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不死能收回燕云16州吗,燕云北伐,燕云16州指的是哪

    955年西伐后蜀,956年南攻南唐,并于958年攻占南唐江北州郡,次年又挥师北上,剑指燕云十六州之地,连克莫州、瀛洲。而正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正直壮年的周世宗在商讨攻打幽州时因病去世,饮恨北境。周世宗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退出了历史舞台,接替其位的是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周恭帝。由于周恭帝年幼,不

  • 九子夺嫡后,雍正为什么没有动十阿哥?不是不想动,是不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与雍正帝一同夺嫡的皇子都被明里暗里的打压报复,偏偏其中一个人不仅雍正帝拿他没有办法,甚至乾隆帝登基后也对他毕恭毕敬,让其在荣华富贵中安然离世。此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清朝皇储制度 “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皇位不顾手足亲情的大有人在,其中往往是占据大义名分的皇子获胜的概率更大,团结世家大族、制衡朝堂、平衡

  • 朱棣为何要倾尽全国财力迁都北京?这之中朱棣到底在做什么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是怎么进入北京的,朱棣悔婚朱标第一次打朱棣,朱棣和和尚对话和尚叫朱棣四叔

    在那科学不发达,又极其迷信的封建时代,皇宫的大殿被雷击而毁,这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就是上天在告诫王朝的统治者,就是不满现如今的当朝皇帝。如此,当时的大明皇帝朱棣顿时就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他认为自己的执政已经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天怒人怨”,所以为了赶紧找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他向全国颁布诏书,希望能告诉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