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齐国选择与楚联盟,却被韩信杀的大败,史称"潍水之战",齐国自此覆灭。
但是,这场楚汉相争中的局部战役,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他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我们今天要如何评价这场韩信灭齐之战呢?
[var1]
田氏齐国在韩信的打击下,最终走上了覆灭的道路,这场战役是楚汉战争后期的关键转折点。
将战争局势由楚汉焦灼变成汉强楚弱,刘邦,项羽,韩信三人的命运也开始注定,三个枭雄在三条不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直至消亡。
一·对齐策略——刘邦韩信各怀鬼胎
最先对齐国展开想法的是刘邦一方,这不仅是刘邦的战略眼光看的更远,更是刘邦目前对内对外的迫切需要。
在对齐拉拢上,刘邦具有先天优势,项羽与齐国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早在秦灭后项羽主持分封时,就对齐国土地分封不均,导致齐国最早站出来反对项羽。
项羽在平定齐地的过程中又做出了屠杀百姓,焚毁城市的行为,齐地的百姓对项羽和楚军非常仇恨。
[var1]
另一边,韩信也接到了刘邦的命令,知道郦食其已经游说齐国,对出兵与否十分纠结,最终韩信选择不顾刘邦的命令出兵齐国,韩信有着自己的想法。
齐国狡诈善变:不值得信任,在这些诸侯国中,齐国是最善变的,当初项羽几次征服齐国,齐国每每表面服从,等项羽离开后又再度反叛,和这样的国家合作是不牢靠的,今天他们可以答应联汉攻楚,明天或许又会联楚攻汉。
刘邦与韩信各怀鬼胎,先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正是由于这两个人的小算盘,才使得汉军与齐军最终兵戎相见,只有郦食其一人被蒙在鼓里。
[var1]
二·拿下齐国——一家欢喜三家愁
因为韩信的进攻,齐国选择背汉投楚,项羽也摒弃前嫌,命项羽与悍将龙且帅二十万楚军增援齐国,怎奈龙且一介莽夫,哪里是韩信的对手,韩信掘开潍水以攻楚军,可怜二十万楚国精锐尽成水中鱼虾,悍将龙且也战死沙场,韩信最终拿下了齐国,这样的结局下,却是一家欢喜三家愁。
[var1]
1·最倒霉的郦食其
作为当时刘邦手下的二号谋士,郦食其原本可以封侯拜相,此番出使齐国更是兵不血刃使齐投汉,立下大功一件,却因为韩信的擅自出兵惨遭烹杀酷刑,郦食其到死也不明白渭河韩信会在自己已经成功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攻齐。
2·损失最大的项羽
以项羽的脾气往常他断然不会和齐国合作,但投靠他的诸侯们或如英布反叛,或如赵王歇被杀,项羽此时也顾不上私情选择增援齐国,并派出了他手下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龙且,可惜碰上的是韩信,项羽不仅损失一员大将,更丢失了二十万精锐。
原本在荥阳战场上处于优势的项羽瞬间变成劣势的一方,项羽不得不向刘邦请和,但主动权却已不在项羽手上了。
[var1]
3·最头痛的韩信
原本,刘邦对韩信也只是以限制为主,以便更好的控制,但没想到韩信会违背自己的命令,并且以数万人马击溃楚国二十万精锐,韩信一跃成为刘邦手下头号功臣。
所谓功高震主,这个道理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韩信因为贪图功劳而遭到刘邦的猜忌,项羽也因为韩信的实力开始选择拉拢他,摇摆在楚汉两边,韩信成为最头痛的人。
[var1]
历史结语:
无论是游说齐国也好还是武力灭齐也罢,齐国最终还是归于刘邦一方,最初的战略构想东西夹击项羽完成的同时,还大幅削弱项羽的有生力量,一直在荥阳一线被打的抱头鼠窜的刘邦第一次挺直了腰杆,此时的刘邦才真正感受到不久的将来天下将归他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