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世界文明的发展角度阐述:为什么夏朝会出现在河南

从世界文明的发展角度阐述:为什么夏朝会出现在河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31 更新时间:2024/3/7 16:39:18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篇章,说复旦大学的现代人类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个观点:人类的起源地是非洲,包括中国人,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智人”的后代,大约三万年前,“智人”开始外迁徙,踏入中国版图,从此才有了后来的中国人。

北京猿人雕像

但是我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历史书上说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生长在这片土地,那时候还叫原始人类,因为地域的不同,名字也就不同。比如北京猿人、陕西蓝田人云南元谋人。

蓝田猿人遗址

历史书上讲述的颇有道理,中国人自古生活在中国,原化原食,非容易理解。但是复旦大学的人类研究中心是基于大量数据实验数据对比得出的结论,在世界上较为普遍的接受。所以现在基本这两种说法,第一种仍然是中国人起源于中国,第二种就是中国来源于非洲的“智人”。

玉器的演变

人类研究中心的观点认为,三万年前,智人是从中国的西南部进入的。入境后迅速向北扩散,并借助优势地形,扎根生存,渐渐的演变成不同流域的文化中心。比如东方的龙山文化、北部的仰韶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和西南的三星堆文化等。不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在中国版图上各自繁衍生息。那个时代也成为“漫天星斗”,阵阵星光,撑起中国灿烂文化。

仰韶文化 彩陶人头双耳罐

由于刚开始各个文明中心距离较远,彼此之间没有来源,发展也各具特色,在后期出土的文物中,也能体现出不同地域的文明体现出强烈的文化个性。所以史学家对那个时代的不同文明都有相同的观点:不同文明从兴起至繁荣都是独立存在的。

但是有一样的东西引入注目,那就是玉器。中国人对玉器是非常重视的,这种现象在全世界也是非常少见的。虽然新西兰和墨西哥也出现过玉器,但是相比中国的玉器文化,要低等了很多,而且也只是持续一段时间,并没有长时间流传下来。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不同地区的文化都有出土过玉器的记录,比如距离现在7000多年,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到了新石器中期,全国各地的文化中心几乎都出现了玉器,对于如此广袤的中国版图中出现过这种现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红山文化 玉猪龙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发现,到新石器晚期,不同文明出土的玉器竟然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有的甚至一模一样!比如在新石器早期阶段,薛家岗文化中的玉琼极具特色,后来到了新石器中期阶段,南方的良渚文化也出现了玉琼和玉璧,造型非常精美,到了新石器晚期,从陕西到浙江,从山东到湖南,不同文明都出现了玉琼和玉璧,而且和良渚文化中造型一样!

读到这里,似乎可以展开想象了。

依据史书记载,七千年前,中国各个区域的并没有往来交通,但是不同文明已经开始往来交流了,从后期出土的文物可知,那个时期不同交往的频率非常密集。因为一个文明的器具,存在不过百十年,但是两个相隔几千公里的文明区域发现了相同的玉器,足以说明,不同区域文明的往来交流已经构成了一个密集的文明交融网,才得以证明玉器遍及中国各地。写到这里也佐证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的观点:文明是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的。

交流产生文明

说到斯塔夫里阿诺斯这一观点,大家应该都会认同,纵观世界史,也同样存在这种规律。因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文明,如果没有创新和外界文明的刺激,是不会有长足进步的,不同文明交流互融越频繁,进步就会越快,与世隔绝就会停滞不前。从交流产生文明这个观点来看亚欧大陆的形成,也就不足为过了。

希腊文明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五大洲,但较为发达的文明,比如中国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东文明,都产生在亚欧大陆。其他的比如澳洲、美洲和非洲文明则相对落后。看到这个差异布局,你会想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其实当你旋转地球仪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因:世界五大洲,只有亚欧大陆是相互通融的,其他的洲是各自分离的,彼此通融就造就了互相交流的基础!

中东地区的埃及文明

其中尤其是地中海区域,比如埃及文明、罗马文明和中东文明,都是环地中海文明。不同文明群体彼此互相学习和交流,交往越多,学习的机会就越多,渐渐的文明就会越复杂,文明的板块也就逐渐逐渐扩,文明也就越繁荣,而不同文明交融的地理中心就会越来越繁荣,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地中海周边会有如此多的文明遗址存在了。就是在当代社会,地中海的马六甲海峡,仍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贸易往来的重要航道。

读到这里,把视野重新拉回到中国版图上来,这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第一个朝——夏朝,会出现在中原河南了,因为河南地处中部,有着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

天下之中

具体上,河南会有什么地理优势呢?首先来看中国的版图,以当时的交通通行能力,中国是比较封闭的区域,以北是草原,西是高原,以东是大海,中国所存的文明无法良好的外溢交流,只能向内交流。而向内的十字路口,就是河南,这也是为什么河南在古书记载的“中州”的缘故了。

为什么中东地区会出现如此多的文明?为什么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是起源于中东?为什么人类最早的城市也是起源于中东?其中原因就是因为中东地区恰好处于亚欧非三大陆的地理中心。不同文明来往于此,吸收不同文明的信息和刺激,既有温和的文化交流,也有迅猛的战争碰撞,但这些都能促使中东地区繁荣推进。

夏朝创立者 夏

再看看我国的河南也是这样,河南地处中国地理中心。 各地文明交流需要经过河南,河南地区文明不断地汲取,不断的繁荣。但是不同的文明总是存在的差异和碰撞,所以河南地区文明还要学会应对外来文化的刺激和威胁。因为河南四周没有天堑,来者是敌是友不明,想要生存下去,河南地区的部落就必须学会抵御,渐渐的也就形成了有自我强化对组织能力,随着时代的推演,中国第一个王朝,也就诞生于此。

夏朝

夏朝之所以会诞生于河南,可以说是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产生的结果。一方面南来北往的文明交流,有利于它充分汲取不同文明的长处,同时为应对不同文明可能会带来的入侵和冲击,它也必须要学会自己防御。正如常言所说,压力越大,进步越快,相应的优势就会最先建立,第一个有体制的王朝建立也就顺理成章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蛉:他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被985名校破格录取,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蛉写高考作文,曾用甲骨文写作文被破格录取,高考怪才黄蛉现状

    甲骨文,出现于商代晚期,因镌刻在兽骨与龟甲上而得名。据《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商时期,君王在处理事务之前,都会占卜请示鬼神之意。在商亡后,相关建筑、典籍、文物也随之销声匿迹,因此甲骨文成为了后世研究殷商历史的宝贵资料。从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开始,越来

  • 专家海外逛市场,意外发现国家一级文物,铭文印证了夏朝大禹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有一件文物的发现,作为一个极有利的“证据”证实夏朝确实存在。事情追溯到2002年,当时北京保利博物馆有一位名叫李克勤的考古专家,他在青铜器鉴定方面有很深造诣,而这件文物就是他在国外发现的。这件文物的发现,十分有趣,甚至还有些戏剧化。因为它是在国外某市场上发现,迄今为止也不知道如何流传到海外。有一

  • 安阳殷墟:这次甲骨文考古发现,让中华文明历史往前推了3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百多年前,1899夏季的一天,北京城内一个名叫王懿荣的人得了一场疟疾,家人就赶紧去菜市口旁的达仁堂中药店抓药。查看药方的时候,一味名为“龙骨”的药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观察到这些“龙骨”其实就是各种甲骨,但这些甲骨上的划痕似乎不是随手涂画,而是一种有序的编排。王懿荣是当时朝廷的国子监祭酒,最重

  • 我国古代有一个国祚超过700年的政权,不是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普遍认为高句丽属于朝鲜历史,即使古代也一直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并与朝鲜的王氏高丽相混淆。这一问题在古代并不重要,因为辽东也好、朝鲜也罢,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郡县或者藩属;然而在今天,高句丽的历史归属变得重要起来,也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原因在于,韩国认为高句丽属于韩国历史

  • 一次东征后的难题:三位亲信大臣给出三种解决方案,周武王该听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东征之后,商纣王的统治虽已被推翻,可商人却未能真心归顺周人。局势如此,周武王也深感无奈。没攻入朝歌之前,总想着能攻破商都就万事大吉;如今商都就在自己脚下,但这天下却依旧像个烫手的山芋,虽然近在眼前,却还是无从下手。周人灭商,就是典型的蛇吞大象。闹得不好,大象没被消化掉,自己肚皮反倒是被大象庞大

  • 周朝封建制度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制度为周朝特创之政治制度。在周代之前的夏商两代,虽有“共主”之名,但是各地氏族分立,大多各自为政,随自然环境而生活。商代虽然有册封诸侯之事,但是数量较少,没有统一的制度,大概经过商朝共主册封之诸侯,则为中央势力,有统治地方之责;至于各个地方的氏族,则任其自然发展,如柳宗元《封建论》所说的“盖以诸

  • 中国历史上“接近神”的8大人物,诸葛亮不在前五,谁是首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在浩瀚的天空中,出现过无数的值得赞赏的人。他们有的被载入史册,有的则被我们遗忘,但是这些人却都对我们民族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中,有的人留下了千古名句,有的人则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在我国历史上“最接近神”的8大人物到底是谁呢?谁才是第一位呢?今天我们就来

  • 三国最好色的四个男人:第4被女人掏空了身子,第1搭上儿子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小编来和大家说一下第四位好色之人,他的名字就是吕布,在吕布的一生中,本来人生可以活得很出色,活得很有作为。但是吕布却遇到了貂蝉,与貂蝉纠缠一生,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吕布掉进了貂蝉的温柔乡中,为了貂蝉不惜杀掉自己的义父,不知道吕布到底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还是一个只为美色之人。到最后吕布就死在了曹操

  • 封神中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纣王为什么要去女娲宫进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女娲娘娘突然干呕瞪了纣王一眼,纣王侮辱女娲的诗原文

    封神中对此事是这样描写的,纣王即位七年后,北海反了七十二路诸侯,太师闻仲奉命反叛。闻仲离开朝歌后,有一天早上,商容突然向纣王报告,明天三月十五日是上古神女娲娘娘的诞辰,希望纣王能够亲自前往女娲宫进香本来这件事也合情合理。毕竟,我们是听女娲补天的故事长大的,知道女娲对人族有很大的功德,礼拜是有道理的。

  • 此人是三国顶级谋士,与诸葛亮齐名,不幸惨死,墓地名字非常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十大隐藏神秘高手,正史中最倒霉的三国名将,徐庶和诸葛亮谁是第一谋士

    自古以来,华夏儿孙都以宽容为本,讲究以德报怨,不过,有些过节是注定无法一笔勾消的,例如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比这两件事,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便是挖人祖坟。可是,有一类人比较可恨,他们专门以挖人祖坟为生,而且从不忌讳什么,他们就是盗墓贼。例如,三国枭雄袁绍之墓,就多次被他们光顾。不过,同样是三国名人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