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活了多大?夏商周断代工程揭开端倪,大约是周文王两倍

姜子牙活了多大?夏商周断代工程揭开端倪,大约是周文王两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2/12 7:25:33

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不断推进,姜子牙的年龄真相也慢慢浮出水面,让人不得不感慨姜子牙果真是一个传奇。

姜子牙出身吕国,是炎帝后裔,曾经做过屠夫,开过酒店,《史记》中还猜测“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指出姜子牙可能还做过商朝官员,后来游说诸侯,没有遇到明主。

一番蹉跎之后,姜子牙年龄渐大,后来听说周文王是明主,于是渭水河畔垂钓,借钓鱼的机会遇见了在外狩猎的姬昌。当时,狩猎之前,姬昌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有王佐之才,是周人盼望已久的人才, 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这时,姜子牙年龄有多大呢?先秦及两汉文献,多把初见周文王时的姜太公,说成是一位老者,尽管在形容老的程度上各有不同,但总体基本框定在七十余岁,《尉缭子》记载是年过七十“及遇文王”,《荀子》里说姜子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浑然而齿堕矣”时遇见周文王,《史记》里说“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

总之,根据史书记载,基本可以将姜子牙遇见周文王时的年龄,定位在七十余岁。不过,古人所说的“七十”,可能主要是指姜子牙当时年龄大,表示“至大无极”的神秘数字,未必就一定是七十岁,因此可以下浮10岁—20岁左右。而且,即便如今还有很多人长相显老,而上古普通人家未必知道自己出生时间,因此可能就会“以貌观岁”。

但问题在于:史书并未直接记载姜子牙遇见周文王是哪一年,而“文王在位五十年”(或在位五十一年)的时间又争议颇大,自然也就很难判断姜子牙究竟活了多大。因此,欲探究姜子牙年龄,必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就是周文王的情况。

关于周文王的年龄,一直以来流传的都是97岁,史料来源于《礼记·文王世子第八》:“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但周文王享年97岁,在位五十年,即位之初是47岁,遇见姜子牙时是在继位中期之后,当时周文王至少七十余岁,如此高龄还外出狩猎?周武王享年93岁,去世之前3年亲自伐纣,90岁高寿亲自率军打仗,还箭射纣王尸体?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老而弥坚的姜子牙!

因此,周文王、周武王的年龄都不太可信。幸运的是,随着甲骨文、战国竹简等相关记载出土,夏商周断代工程逐渐勾勒出了一个真实的周文王年表,由此可以大致框定姜子牙的年龄。

东晋时期,盗墓贼在河南古墓中挖出一批战国竹简,晋人整理出一本古书——《竹书纪年》,关于周文王、周武王的年龄信息,有两条记载非常关键。

1,《竹书纪年》记载:文丁(纣王祖父)十一年“王杀季历(文王之父)”,季历死后,周文王即位。

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显示,文丁在位为十一年,即公元前1112—1102年,文丁之后是帝乙(纣王之父)。帝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076年,共在位26年。

根据“文王在位五十年”推断,周文王在位时间应该是公元前1101年—1050年,而非此前认为的公元前1106年―公元前1056年。

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积极蓄聚兵力,在帝乙即位之后第二年为父报仇,《竹书纪年》中有“帝乙二年,周人征伐商朝”。帝乙采取的是嫁女办法,就是“帝乙归妹”,嫁给姬昌一个女儿,然后双方关系缓和。“归妹”究竟是谁,有说是姬昌之母,有说其他人,如今还未有定论,但商朝是大国,周人是小邦,“归妹”在周国地位必然不低。

2,《竹书纪年》记载“武王(享)年五十四”,于公元前1043年去世。根据史书记载“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周文王死于公元前1050年结果推断,周文王真实年龄应该是62岁,出生于公元前1112年。

由此解释,周文王10岁时,父亲被害自己即位,12岁时攻打商朝,13岁时生长子伯邑考,15岁时生次子姬发,56岁时(公元前1056年),这一年如果受殷纣“戟、斧和专征之命”,正符合《尚书·无逸》里说的“文王受命唯中身”。如果按照周文王享年97岁计算,在这些年岁上加35岁,怎么看都显得不太可信。

确定周文王在位时间,还有一个问题:姜子牙遇见周文王,是发生于纣王囚禁周文王之前,还是在纣王囚禁周文王之后?

《尚书大传》记载“羑里营救说”,《楚辞·天问》记载“屠市偶识说”,《鬼谷子》记载“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说明姜子牙遇见周文王,是发生在纣王囚禁周文王之前。

不过,相对来说《史记·齐太公世家》或许更为可信,上面记载的是周文王被释放归来,才与姜子牙见面。当然,“渭水钓鱼”相遇之说被不攻自破。

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於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纣王囚禁周文王之后,散宜生、闳夭招揽了姜子牙,三人成功营救周文王。周文王出来之后,才第一次见到姜子牙。因此,姜子牙不是渭水垂钓吸引周文王,而是先立了功,交了投名状,然后周文王召见姜子牙,估计一番交谈之后,发现了姜子牙才华。

因此,姜子牙见到周文王,应该发生于文王从羑里回归的初年,即公元前1056年。如果当时姜子牙是七十岁,那么姜子牙应该就是出生于公元前1126年。

《竹书纪年》记载,“周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

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显示,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因此,姜子牙生卒应该是公元前1126年—1015年,即111岁。

司马迁修《史记》时,指出姜子牙“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上文说了,姜子牙见周文王时的七十岁不太可信,很可能是古人虚指姜子牙年纪大,因此应该下浮10岁—20岁,即实际是55岁左右。由此观之,司马迁的姜子牙享年百余岁可能更为准确。

商末周初时,生产力极低,平均寿命不到40余岁,姜子牙不管是享年111岁,还是享年百余岁,都可谓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传奇。

参考资料:《史记》、《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竹书纪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蜀吴激烈交锋,乃魏国南下好时机,曹丕为何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内部原因:曹魏内部动荡不安,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就在“夷陵之战”爆发的前一年,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去世,曹丕继魏王之位,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汉献帝禅位,篡汉建魏,是为魏文帝。正如《晋书·宣帝纪》中的记载,“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彼时曹魏政权可谓动荡不安。[var

  • 姜子牙是周朝开国功臣,为何后人会被周王烹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由于姜子牙的辅助,才有了西周朝的诞生。在姜子牙的辅助之下,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就像是现在的许多传说之中所描述的那样,当年姜子牙正是在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之际,才碰到了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姬昌。在两者的对话之中,周文王了解到了姜子牙的才能,出于求贤若渴的心思,周文王放下了自己的身份,礼贤下

  • 姜子牙封神时,纣王被封为“天喜星”,这是什么神?主要是干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与此同时,仙界也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封神榜由此而来。在即将到来的推翻纣王统治的变革当中,许多人将要在这一过程中丧失,死去的人也将在榜上标名成为仙界的一员。两种因果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周武王率领一众神仙将领,战胜了商汤阵营,而后封神大典开启、万人封神。姜子牙按照封神榜上

  • “以国听之”的君臣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从“尊贤”到“任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公叔痤所尚的贤正是上文所讨论的吴起详解战国早期出仕型士人的典型——吴起,公叔痤将自己可以战胜的功劳归功于“吴起遗教”,而魏王也对吴起后人进行了封赏,这样的一种高风亮节也可以说是公族一方进行的反思,我们并不能说这种反思促使公叔痤有了劝谏魏王对卫鞅“以国听之”的举动,但却可以窥见在吴起以后的时代里,公族

  • 关于“纸上谈兵将军”赵括新见解(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大多数人认为成王败寇,失败者没有发言权。赵括成功了的话会荣载史册,但既然失败了,就要背负起这个责任,为四十多万赵军亡魂负责。 要想弄清楚历史的真相已然不可能了,因为史书关于赵括的记载太少了,而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其他六国的所有史实资料全部被搬入咸阳,而后被楚霸王项羽付之一炬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赵

  • 姜子牙的玄孙:身为齐国第五任国君,为何却被活活煮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被烹杀的这位齐国国君是齐哀公,名叫不辰。话说周武王伐纣后,分封诸侯,作为灭商兴周的功臣,姜子牙最先受封,成为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姜子牙死后,他的儿子齐丁公继位,在齐丁公之后是齐乙公,齐乙公死后是齐癸公,而齐哀公正是齐癸公的儿子,换言之,齐哀公是姜子牙的嫡系玄孙。作为东方的大国,齐国雄踞东方,谁敢烹杀齐

  • 春秋时期风光无限的齐国,是怎么被五国打到只剩下两座城池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期,巅峰时期的齐国风光无限,却最终因为骄傲自满,在一瞬之间被打的几乎“国破家亡”,成了战国时期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在这场战争之中,燕国国君和将领的所作所为,称得上一声“高明”。 1.缘起 之前燕国曾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内乱。齐国瞅准机会,趁机讨伐燕国,不仅在燕国的境

  • 山东惊现3000年前古城,城中巨大祭坛保持完整,疑似姜子牙封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城初现说起南水北调工程,大家肯定并不陌生,这项国家级的庞大工程,在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你们知道吗,就在南水北调东线的山东段建设工程中,却发生了一件谁都意想不到的意外!这个意外迫使这项国家耗资3000亿的计划被紧急叫停。不仅如此,当地的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找来了全省最顶尖的各路考古学家

  • 姜子牙降服玉石琵琶精后,为何要扒她衣服,目的性太强,太有心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子牙看穿琵琶精,姜子牙电影,姜子牙媳妇图片

    有一天,一只长着熊头人身的道人在昆仑山的通天大道上行走。这个熊头道人一步一跪拜,十分虔诚。过了很久,道人终于到了昆仑山顶峰,看见一座恢弘大气的宫殿,这就是玉虚宫,这时,一个小小的孩童突然出现,引着他走向玉虚宫。到了元始天尊床前,元始天尊一看他是个熊,就很不在意的让他回去吧,但是道人被元始天尊的威严折

  • 看《姜子牙》,学知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姜子牙简介,姜子牙为何投奔西周,周朝对姜子牙的评价

    创造性地用分封制管理周朝,那些大牛、大牛的亲戚、大牛的功臣们,可以在周朝喜提土地一块,成为诸侯国。他们自行管理,自负盈亏,很像是周朝的子公司。[var1]各诸侯国的老大,又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档爵位。能分到公的,都是天子重臣,如周公、召公这种大佬;能分到侯的,很多是皇亲国戚和功臣,如鲁侯这种小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