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浸泡2500年依然削铁如泥,为何越王勾践剑可以千年不腐?

被浸泡2500年依然削铁如泥,为何越王勾践剑可以千年不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4/2/4 14:12:00

这是一把剑长55.7厘米,剑宽 4.6厘米,柄长8.4厘米的宝剑,剑身上布满了黑色菱形暗格花纹,看起来既高级又高端,可谓青铜剑中的精品。

它的剑身上清晰地刻有“越鸠浅 自作用剑”八个字的鸟篆铭,而“鸠浅”便是“勾践”。没错,此“勾践”正是“卧薪尝胆”的越王。

[var1]

当年,勾践一心灭吴,便暗中找到了顶级工匠为他打造绝世宝剑。其中一位叫郑勤的工匠,耗时49天做出了两把雌雄宝剑,他在雌剑上刻了“越王勾践 自作用剑”送给了越王,而另一把雄剑则让儿子郑刚带去了楚国。

勾践得到雌剑后一试,不禁连声赞叹此为“好剑”。这把剑极其锋利,堪称削铁如泥。想到这柄剑还有一把雄剑,越王心中惶恐不安,于是便派人将郑勤杀害了。可是,郑刚已经将雄剑交到了楚王手中。

最终,楚王果然用雄剑灭了越国,勾践只能以雌剑自刎。得到勾践雌剑的楚王,并不想留下这把不详之物,转手将他送给了一名武将,而这把雌剑在武将过世后,便就此留在了他的墓中。

斗转星移,转瞬过了两千年,这把消失已久的传说中的宝剑,就这样出现在一位将军墓中。

[var1]

1965年冬天,为了完善湖北省江陵地区的灌溉工程,漳河水库的施工工作拉开了序幕。然而,就在工人们的铲子挖掘下,竟然意外发现了一个楚国王室的墓葬群。众人停下了劳作,急忙叫来了考古专家们。

此后,在考古队的挖掘下,青铜礼器、漆木竹器和玉石等等王室专用的墓葬随葬品,源源不断地出土了。直到12月的一天,被标为望山一号的楚墓被打开时,却见墓主的左侧有一个漆木剑鞘,里面赫然放着一柄青铜剑。

静卧在剑鞘中的宝剑并不起眼,当工作人员将其从剑鞘中抽出来时,立刻闪现出了一道耀眼的寒光,顿时惊呆了所有人。

当时,有一位工作人员被此剑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忍不住去触碰了一下。这一摸可不要紧,他的手上立刻就划开了一道伤口,顿时鲜血如注,让人震惊不已。

距今足有2500年之久,且尘封在地下被水浸泡却毫无锈迹的青铜剑,为还能如此锋利?

[var1]

随后,专家们迫不及待地对宝剑的剑刃进行了一次测试。他们在桌上平铺了20多层纸,而后用宝剑轻轻一划,如此厚实的纸便轻松地被整整齐齐地划开了,丝毫不费力气。

这样的神剑,不应该是存在于小说中的吗?为何它可以历经千年不腐呢?

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剑的传奇,专家们特意通过3000倍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终于在百分之一毫米厚度的金属表层窥探到了玄机。

原来,这把剑含铜量高达80%—83%,含锡量有16%—17%,而且还含有铝、镍、铁以及硫等元素,这些可都是抗氧化的元素,因此才能成就不腐传奇。

最让人惊叹的一点是,一把剑的锡含量一旦超过20%,则非容易折断。所以,在造剑的时候必须要掌控好才行,这不禁让人敬佩起郑勤的匠心工艺。

[var1]

弄懂了越王勾践剑可以千年不朽的秘密,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谜题:这把剑果真是勾践的吗?最终,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给出了答案。

为了弄清剑柄上那八字铭文的具体含义,考古人员特意将其拍照后邮寄给了郭沫若、夏鼎、唐兰等十数位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最终,众人意见一致,郭沫若更是肯定地表示这是“越王剑”,由此确定了它的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纵使此剑吹发可断,却差一点遭受重大创伤。

1994年8月24日,越王勾践剑在新加坡展览时,当地的一位工作人员竟然不慎将剑卡在了有机玻璃上。由于当时信息传达不及时,国内听到的信息是剑被折断了,事实上虽不至于如此严重,不过还是给这把剑造成了0.7×0.1厘米的刮痕。

[var1]

这把宝剑在地下深藏了2500年,都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没曾想出了一次国,就发生了这样大的瑕疵。其实,我国的文物出国展览时遇到的“意外”还真不少,譬如说兵马俑就连续遭受过数次伤害。

早在1983年,兵马俑在日本展示时,竟然有一位暴徒故意打碎了一尊。2017年时,更有一位美国男子溜进了陕西博物馆,恶意地掰断了兵马俑的一根手指,还试图将其偷走。

我们视为珍宝的文物遭到此等对待,真的是让人十分痛心。所以,在这次新加坡事件之后,越王勾践剑也被列为了禁止出镜展出的国宝文物之一。

穿越两千载时光,越王勾践剑依然寒光四射,此等工艺堪称世界奇迹,同时也昭示着古人的高超技艺和超群智慧。为此,守护国宝,传承文物故事,更是后世不遗力要坚持的事。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在2700年前共祖,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贴吧,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有什么不同,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哪个厉害

    在这里,我们必须先了解下中国几类主要的Y染色体。中国最主要的Y染色体是O,这是黄种人的主流单倍群。O又分为O1和O2,其中O1是侗泰民族(包括百越)的主要单倍群,在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地区的比例很高,O2是华夏—汉族的主要单倍群,从古羌演变而来。O系民族的迁徙如果说O系是中国农耕民族的流单倍群,那么C系

  • 宋钦宗的朱皇后,行“牵羊礼”后羞愤自尽,牵羊礼是什么“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就成了历史上少有的重文轻武的时代。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了武力的加持,就相当于丢失了基本的安全保障。虽然在一代代的传承之中,宋朝也抵御了不少外敌,但他们的军事实力确实是不堪一击。直到宋钦宗时期,薄弱的防卫终于被击破了,并成为历史上一段国之大耻。当时的宋国丝毫没有

  • 张艺谋的《满江红》爆火,那问题是赵构杀岳飞的核心原因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赵构实际上前后有好几个孩子,但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三岁的赵旉。在赵构22岁也就是第三年。赵构在扬州和后妃造小人,但由于金兵突然发兵,赵构由于惊吓过度得了阳痿。从此以后赵构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无法勃起了,此事赵构亲近的大臣,如秦桧、张俊都知道。赵旉后来因因惊吓过度也吓死了。赵构就此绝嗣。1135年

  • 蔡京随手写的字条,却成为了后人临摹的名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他红极一时,他的书法拥有的粉丝也是千千万万,天下尽是蔡体,连米颠也羡慕不已。蔡京《跋唐玄宗鹡鸰颂卷》纸本行书,纵2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臣闻唐有天下。不能追法先王。其政之所施。与士之所学。皆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其文鄙朴。无复风雅。开元中叶。号为极治。而遗风余烈。无可稽考。世称明皇脊令颂。最为翰

  • 十六国之汉国,宗室内乱不止,互相倾轧中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互相倾轧人人自危,西汉诸侯国现状,后秦的宗室内乱

    [var1]刘渊在位时期,因为要南下攻打晋朝,所以他手下有多位大将都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些人只服从刘渊一人,随着刘渊的病逝,这些将领都开始拥兵自重,汉国也开始陷入动荡,太子刘和从未染指过军权,也让他极度的感到心慌,他担心在外领兵的将领自立为王,又对自己的弟弟们满腹怀疑,这些弟弟在平时和他地位都一般无二

  • 明宪宗朱见深和吴氏成婚后,仅仅一个月就又废后,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宪宗朱见深简介,朱见深为啥废后,明宪宗怎么评价朱见深

    1、遵从父亲的旨意,选择皇后早在明英宗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给朱见深选择皇后了,挑选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毕竟要选一国之母,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而且选择的范围也是比较大的。精挑细选之后只有12名女子进入到了初选,然后再经过一番比拼,只有吴氏、王氏、柏氏胜出,下面就需要明英宗在这三个人当中选出最后的人

  •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挂念好友,不忍让常家就这么衰败下去常遇春刚开始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并不受欢迎,因为朱元璋觉得他是挨饿了,想到自己这里混饭吃,但是常遇春告诉他,自己在刘聚的手下打家劫舍,从没有缺衣少穿,只是刘聚这个人胸无大志,不想跟着他了。然后还顺道拍了一下朱元璋的马屁,说他是一个贤能的将军,以后肯定能成大事,所以

  • 曹魏第一谋士,强过司马懿,如果不被误杀,魏国早就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取得一场胜利的标配,聪明的人,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去进攻,知道在适当的的地方干正事。魏国谋士邓艾就是这样一个人。邓艾本是部队小虾米,是赴前线献身打仗的小卒子,但他不甘平庸,在闲暇之际攻读兵法。 部队迁移不停,到达的山川地貌也不一样,邓艾就想象着如果在这种地形下作战

  • 明朝边域重心转移,王象乾受命防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明朝在北疆的防线主要是依靠九个重镇,为了抵御北方游牧的蒙古部落时常对边境地区袭扰,明王朝不仅加固原有的长城城墙,还沿着长城一线在险要地段设置重兵。这种重镇从东北的辽东到西北的甘肃一共设有九个,称之为“九边”防御政策。明蒙自1571年“隆庆议和”后

  • 你了解月饼的起源吗?有人说:再晚一些,恐怕韩国人又要申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文|程哥历史观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茶余饭后,大家都会吃上几块月饼。多数人都知道月饼好吃,有各种各样的冰皮和馅料,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月饼起源于什么时候。根据现在所能查到的资料记载,月饼一般起源于宋朝,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朝,按照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来看,月饼的起源似乎并不算早,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