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第一谋士,强过司马懿,如果不被误杀,魏国早就统一中国

曹魏第一谋士,强过司马懿,如果不被误杀,魏国早就统一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70 更新时间:2024/2/10 15:38:20

[var1]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取得一场胜利的标配,聪明的人,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去进攻,知道在适当的的地方干正事。魏国谋士邓艾就是这样一个人。邓艾本是部队小虾米,是赴前线献身打仗的小卒子,但他不甘平庸,在闲暇之际攻读兵法。

部队迁移不停,到达的山川地貌也不一样,邓艾就想象着如果在这种地形下作战应该运用什么战术,应该怎样进攻怎样防守。尽管他经常受到同行之人的冷嘲热讽,但记性很好的邓艾几乎将魏国边界的情况摸清了,在他心中已有了一副三国战略图。

[var1]

邓艾之才逐渐得到了小将领的赏识,他的军旅生涯终于有了起色。但真正让邓艾崛起的却是城府老怪司马懿。英雄惜英雄,司马懿听说了他的事情,于是招来与之促膝长谈,不日便觉相见恨晚,觉得邓艾是天作之才,必须委以重任。

邓艾因此得了一个官职。那几日不曾与司马懿分开过,甚事二人都要热论一番,方才过瘾。恰逢魏国当时正在东吴边境考察地况,准备囤积粮草,对付东吴。司马懿带上邓艾一同前去研究,这一去不打紧,但使邓艾迅速蹿了红。

[var1]

有经验的邓艾去了之后,打眼一看,就是以前做小卒时分析过的内容,他信心满满地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是在此处安兵屯粮,分片区安营扎寨,种植粮草;第二是开凿河道,兴建水利,灌溉农田。别看这是官兵干农活,却是很有必要的长期对峙保障。

邓艾亲自起誓:“在此种粮,不仅可以缓解许昌周边的农业压力,更能挣出军费!军师你看,这里土地肥沃,如果能按照士兵轮休打理庄稼的制度进行,所得收获除去军饷之用,还可供给军粮三五年之用。”如此对峙东吴孙权,便可拖他个海枯石烂也!司马懿非常赞同,欣然应允。

根据邓艾的提议,魏国东南边防的水利和军屯建设很快,防御力大大增强,而且魏军还可以走水路,顺河渠而下,很快达到战场。这只是邓艾放飞自我的一个小小举措,从此以后邓艾的认贤纳谏之路就没停下过。

[var1]

曹魏为什么能在三国中保持长期领先的优势?普遍认为司马家族的功劳不可埋没,殊不知邓艾的努力也相当重要,尤其在后期,邓艾的政治主张一次次治好了魏国的腰伤,使其不断屹立于实力顶峰。

可惜天不妒英才,人妒英才。司马懿死了之后,相当于伯乐死了,千里马跑的再快,却没有识货的人了,邓艾到了政治生涯的尴尬期。司马昭上位之时,邓艾的地位已很高了,他负责对抗蜀国大将姜维

姜维虽然也是一位智者,但其本领还没练到家,多次交锋都被邓艾打败。在最后的阴平战役中,姜维成了蜀汉的最后一道并不坚硬的屏障,在邓艾的压迫追击下,蜀军节节败退,只能退守成都。刘禅听闻大势已去,想也没想就投了降,邓艾趁机率先进入成都,成为灭蜀第一人。

[var1]

司马懿都没完成的事业被邓艾做成了。此等功绩被抢,同为破蜀的大将钟会心生嫉妒,在司马昭面前诋毁邓艾,司马昭没他爹那么明智,果然中计,于是下令诛杀邓艾,正值职业高峰、大好年华的邓艾就这样陨落了。但令司马昭没想到的是,蜀国亡了,东吴却还蹦跶得厉害。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说的就是司马昭心里藏不住事,不懂得隐忍和纳谏,所以手下也没几个像样的大将和谋士。原本已居于绝对优势的魏国可以快速将东吴蚕食干净,但魏国再无邓艾之才,所以这一进程整整被拖沓了十六年。

参考书目:《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边域重心转移,王象乾受命防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明朝在北疆的防线主要是依靠九个重镇,为了抵御北方游牧的蒙古部落时常对边境地区袭扰,明王朝不仅加固原有的长城城墙,还沿着长城一线在险要地段设置重兵。这种重镇从东北的辽东到西北的甘肃一共设有九个,称之为“九边”防御政策。明蒙自1571年“隆庆议和”后

  • 你了解月饼的起源吗?有人说:再晚一些,恐怕韩国人又要申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文|程哥历史观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茶余饭后,大家都会吃上几块月饼。多数人都知道月饼好吃,有各种各样的冰皮和馅料,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月饼起源于什么时候。根据现在所能查到的资料记载,月饼一般起源于宋朝,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朝,按照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来看,月饼的起源似乎并不算早,那么

  • 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像当皇帝的叔叔:唐朝有,明朝更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代有过,明朝也发生过。当皇帝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个想当皇帝的叔叔。在唐朝,帝位传承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尤其是武则天之后,李姓皇族人人自危,加上安史之乱的发生和各地节度使的嚣张跋扈,让帝位的传承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唐敬宗李湛死于宦官之手,是弟弟李昂即位,李昂当了14年皇帝后,又是李昂的弟弟的儿

  • 曹操屡被讥笑,还被骂和儿子抢老婆,怒将一支孔子支脉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因为别人顶撞他杀了谁,曹操照片,曹操歌曲完整版

    刘表是三国早期实力政客之一,称霸荆江,不仅杀了东吴孙坚,更将曹操拒之千里之外,可惜结局却是被妻族篡权,儿子投降曹操。刘表帐下文将孔融就是这时被过渡过去的,但孔融名义上投奔的是汉献帝,他坚称不与曹贼同流合污。 孔融家喻户晓的事情就是谦虚让梨,其实他的身份来头也不小,是孔子的十九代孙,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

  • 有瑕疵不假,但这并不影响朱棣一生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历史上真实的事迹,朱棣总算逃过了一劫,历史上真实的朱棣过人之处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坚持削藩,维护中央集权朱棣是以诛讨主张削藩、变乱祖制的奸臣为借口起兵的。但是,当朱棣当上皇帝后,在对待藩王问题上,却不怕冒违反祖制之大不韪,同样是采取了削藩政策。朱棣对于军权过重的藩王和中央皇权的矛盾对抗这一教训,是认识的很深刻的,他即位后,为掩人耳目,恢复了周、齐、

  • “朱”和“猪”同一个发音,明朝怎么称呼猪?这个叫法确实很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如果有个皇帝同字的名称怎么办呢?比如明朝的朱元璋,他的姓氏里面有个朱,“朱”与“猪”是一个谐音字。这可难不倒古人,古代的豚字就是猪的意思,所以老百姓只要杀猪,就会用这个字来代替。不过虽然百姓很在意这件事,但是朱元璋自己却并不在乎。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可以看出来,当时朱元璋对这个并不十分在意。当时朱元璋

  • 张良为什么没有出面阻止刘邦杀了韩信?这不是张良能阻止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萧何对刘邦、吕后要杀韩信的心理是非常清楚的,尽管萧何和韩信的交情很深,关键的时候,还是站在刘邦、吕后一边,帮助吕后处死了韩信。但是,若萧何不听吕后的话,那么,就得罪了吕后,得罪了刘邦,这是不得了的事,自身的安全就难说了。 张良,本身是修道之人,淡泊名利,他对刘邦的为人,心里比谁都清楚,

  • 金国对宋朝的战略优势是徽钦二帝待遇不如明英宗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同样是皇帝被俘,待遇却是天壤之别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下攻灭北宋,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被俘,与大量北宋宗室、官民一起被押往金国。三百多年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却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俘往北方。然而,三位皇帝同样是被俘,待遇可是天壤之

  • 金军南下时宋徽宗令何灌带老弱病残北上增援,失利后也不许其入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北宋为何无将?从北宋大将何灌的身上或许可以看到端倪。文武兼备的何灌武功何灌此人,武举出身,天生神力。曾任火山军巡检,镇守宋辽边境。辽军常常过境来取泉水,何灌军士不堪其扰。于是划定边境,不让辽人前来,辽人便举兵来攻。何灌将其轻松击退,并箭射高崖上的石头。箭透入石。辽人大骇,再不敢来。“辽人常越境而

  • 他若不死,征伐魏国指日可待,他死后,刘备大哭说:孔明害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死后,征讨曹魏在众人看来,一直是一项艰难到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因为当时形势对于蜀国太不利了。相比于占据中原的曹魏,和坐拥江东财富的东吴,仅仅有着益州和汉中的蜀国显得那么孤苦。与此同时,又相继发生了败走的关羽和驾崩的仁帝,缺乏后继人才的蜀国让诸葛亮费尽心力。面对着刘禅的他是否会想起,因其而毙命的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