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在2700年前共祖,这是怎么回事?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在2700年前共祖,这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27 更新时间:2024/1/29 4:49:13

在这里,我们必须先了解下中国几类主要的Y染色体。中国最主要的Y染色体是O,这是黄种人的主流单倍群。O又分为O1和O2,其中O1是侗泰民族(包括百越)的主要单倍群,在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地区的比例很高,O2是华夏—汉族的主要单倍群,从古羌演变而来。

O系民族的迁徙

如果说O系是中国农耕民族的流单倍群,那么C系就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单倍群。C系来到东亚的时间比O系更早,由于C系习惯于游牧,因而广泛分布在蒙古高原和东北。还有一支C系到达了澳大利亚一带,成为了棕色人种。

中国的C系民族最早生活在燕山一带,他们后来向四周扩散。他们有一些共同的信仰和习俗,例如以鸟为图腾,辫发,在经济上是渔猎和游牧兼备,因而他们的大本营基本是在山区。

商朝的王族,就是C系民族。商人早期以牧业为生,商人的先祖王亥驯服了牛马,发明了牛车。王亥曾经赶着牛羊到河北交易,结果被有易氏夺取了牛羊,王亥也惨遭杀害。王亥儿子上甲微击败了有易氏,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河北。考古发现证明,先商的遗迹多在河北。

古史记载中也多有商人起源于东北的蛛丝马迹。《诗经》说商朝祖先“相土烈烈 海外有截”,可见来自于“海外”,并非中原一带。而《荀子·成相篇》中说:“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这里的契是商朝始祖,他生活在砥石,《淮南子·墬形训》曰:“辽出砥石”,也就是说砥石是辽河的发源地。《水经注》也曰:“辽水,亦言出砥石山”。

近代以来的傅斯年、金景芳等学者也认为商文化起源于东北,而现代学者干志耿等人则认为商文化起源于幽燕。从出土的商朝人物形象来看,商人有辫发习俗,这也是商朝来自于东北方向的证据。

3000年前,商朝灭亡,于是商朝的的残余势力纷纷向东北迁徙。其中箕子带领部族迁徙到了辽西一带,到后期进一步迁徙到了辽东、朝鲜。在东北还有商朝的封国——孤竹国。1972年,在河北卢龙县发现了孤竹国的青铜遗址,该遗址具有明显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特征。

当时,在燕山一带生活着山戎、肃慎等民族,这些都属于C系民族,和孤竹、箕子朝鲜的关系比较密切。西周建立初期,这些民族纷纷臣服于西周,因而周王在说自己的疆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这里的肃慎还处于燕山一带,并未迁徙到松花江。

这时候,山戎和肃慎当属于一个民族,还未分化。因此,分子人类学才能够检测出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在2700年前共祖。

山戎和肃慎的分化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春秋早期,齐桓公管仲北伐,击败山戎、孤竹等,引发了东北的民族大迁徙。经过这次北伐,山戎大部分西迁到了辽河流域,演变为了东胡民族,而箕子后裔则带领族人迁徙到了朝鲜半岛。

到了战国时期,燕国不断和东胡、朝鲜战争,开拓疆域2000里,设立了辽西、辽东二郡,此后的朝鲜就仅限于半岛,而东胡则只能活动在辽河上游一带了。不过燕国为了防止东胡侵扰,也修建了燕长城。该时期,肃慎民族向北迁徙到了松花江流域,从此和东胡民族分道扬镳。

战国—秦时期东北民族

后来,东胡民族发展为了鲜卑、乌桓、契丹、奚、室韦、蒙古等民族,而肃慎的名字也多次变迁,先后被称为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洲等。东胡民族以辽河上游、大兴安岭为大本营,肃慎系民族以松花江流域、长白山为大本营。

商朝之后,C系民族又曾多次入主中原。十六国时期,鲜卑南下,建立了燕、吐谷浑、代、北魏等政权,最终于439年统一中原。此后的西魏、东魏、北周、北齐都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五代时期,契丹族南下灭后晋,改国号为“辽”,实现了短暂的入主中原。1127年,金国灭北宋,实现入主中原。百年后蒙古崛起,灭金国、南宋,建立元朝。1644年,女真建立的后金又入主中原,一统天下。

可以说,整部中国历史,至少有三分之一和C系民族相关。C系民族和O系民族相互战争、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O系民族治理华夏地区,奠定了中国核心地区的疆域以及文化的内河,而C系民族东征西讨,打下了大片边疆,极大扩展了中国的疆域。

更多文章

  • 宋钦宗的朱皇后,行“牵羊礼”后羞愤自尽,牵羊礼是什么“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就成了历史上少有的重文轻武的时代。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了武力的加持,就相当于丢失了基本的安全保障。虽然在一代代的传承之中,宋朝也抵御了不少外敌,但他们的军事实力确实是不堪一击。直到宋钦宗时期,薄弱的防卫终于被击破了,并成为历史上一段国之大耻。当时的宋国丝毫没有

  • 张艺谋的《满江红》爆火,那问题是赵构杀岳飞的核心原因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赵构实际上前后有好几个孩子,但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三岁的赵旉。在赵构22岁也就是第三年。赵构在扬州和后妃造小人,但由于金兵突然发兵,赵构由于惊吓过度得了阳痿。从此以后赵构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无法勃起了,此事赵构亲近的大臣,如秦桧、张俊都知道。赵旉后来因因惊吓过度也吓死了。赵构就此绝嗣。1135年

  • 蔡京随手写的字条,却成为了后人临摹的名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他红极一时,他的书法拥有的粉丝也是千千万万,天下尽是蔡体,连米颠也羡慕不已。蔡京《跋唐玄宗鹡鸰颂卷》纸本行书,纵2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臣闻唐有天下。不能追法先王。其政之所施。与士之所学。皆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其文鄙朴。无复风雅。开元中叶。号为极治。而遗风余烈。无可稽考。世称明皇脊令颂。最为翰

  • 十六国之汉国,宗室内乱不止,互相倾轧中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互相倾轧人人自危,西汉诸侯国现状,后秦的宗室内乱

    [var1]刘渊在位时期,因为要南下攻打晋朝,所以他手下有多位大将都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些人只服从刘渊一人,随着刘渊的病逝,这些将领都开始拥兵自重,汉国也开始陷入动荡,太子刘和从未染指过军权,也让他极度的感到心慌,他担心在外领兵的将领自立为王,又对自己的弟弟们满腹怀疑,这些弟弟在平时和他地位都一般无二

  • 明宪宗朱见深和吴氏成婚后,仅仅一个月就又废后,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宪宗朱见深简介,朱见深为啥废后,明宪宗怎么评价朱见深

    1、遵从父亲的旨意,选择皇后早在明英宗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给朱见深选择皇后了,挑选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毕竟要选一国之母,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而且选择的范围也是比较大的。精挑细选之后只有12名女子进入到了初选,然后再经过一番比拼,只有吴氏、王氏、柏氏胜出,下面就需要明英宗在这三个人当中选出最后的人

  •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挂念好友,不忍让常家就这么衰败下去常遇春刚开始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并不受欢迎,因为朱元璋觉得他是挨饿了,想到自己这里混饭吃,但是常遇春告诉他,自己在刘聚的手下打家劫舍,从没有缺衣少穿,只是刘聚这个人胸无大志,不想跟着他了。然后还顺道拍了一下朱元璋的马屁,说他是一个贤能的将军,以后肯定能成大事,所以

  • 曹魏第一谋士,强过司马懿,如果不被误杀,魏国早就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取得一场胜利的标配,聪明的人,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去进攻,知道在适当的的地方干正事。魏国谋士邓艾就是这样一个人。邓艾本是部队小虾米,是赴前线献身打仗的小卒子,但他不甘平庸,在闲暇之际攻读兵法。 部队迁移不停,到达的山川地貌也不一样,邓艾就想象着如果在这种地形下作战

  • 明朝边域重心转移,王象乾受命防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明朝在北疆的防线主要是依靠九个重镇,为了抵御北方游牧的蒙古部落时常对边境地区袭扰,明王朝不仅加固原有的长城城墙,还沿着长城一线在险要地段设置重兵。这种重镇从东北的辽东到西北的甘肃一共设有九个,称之为“九边”防御政策。明蒙自1571年“隆庆议和”后

  • 你了解月饼的起源吗?有人说:再晚一些,恐怕韩国人又要申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文|程哥历史观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茶余饭后,大家都会吃上几块月饼。多数人都知道月饼好吃,有各种各样的冰皮和馅料,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月饼起源于什么时候。根据现在所能查到的资料记载,月饼一般起源于宋朝,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朝,按照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来看,月饼的起源似乎并不算早,那么

  • 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像当皇帝的叔叔:唐朝有,明朝更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代有过,明朝也发生过。当皇帝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个想当皇帝的叔叔。在唐朝,帝位传承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尤其是武则天之后,李姓皇族人人自危,加上安史之乱的发生和各地节度使的嚣张跋扈,让帝位的传承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唐敬宗李湛死于宦官之手,是弟弟李昂即位,李昂当了14年皇帝后,又是李昂的弟弟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