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有过,明朝也发生过。当皇帝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个想当皇帝的叔叔。在唐朝,帝位传承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尤其是武则天之后,李姓皇族人人自危,加上安史之乱的发生和各地节度使的嚣张跋扈,让帝位的传承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唐敬宗李湛死于宦官之手,是弟弟李昂即位,李昂当了14年皇帝后,又是李昂的弟弟的儿子李炎即位,这就是唐武宗。
唐武宗是个好皇帝,开创了会昌中兴,但是唐武宗却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当皇帝只六年,就死了。接下来的皇位传承,就传承到了唐武宗的叔叔,李忱头上。李忱是唐宪宗的后代。这一波皇权传递,最终还是李忱一脉笑到了最后。如此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宦官干政。
最开始的一波皇权废立,其实是宦官干政的结果。从安史之乱引发的宦官干政,是中唐政治的毒瘤。宦官要么拥立新皇帝,要么就让老皇帝突然驾崩,到了李炎那会儿,皇子都还年幼,为了避免弱小的皇子被宦官挟持,就会选择年纪更大一点的叔叔辈或者弟弟即位。
至于明朝那场人尽皆知的清君侧,则是一个叔叔对皇权的过分执著罢了。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