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是三国早期实力政客之一,称霸荆江,不仅杀了东吴孙坚,更将曹操拒之千里之外,可惜结局却是被妻族篡权,儿子投降曹操。刘表帐下文将孔融就是这时被过渡过去的,但孔融名义上投奔的是汉献帝,他坚称不与曹贼同流合污。
孔融家喻户晓的事情就是谦虚让梨,其实他的身份来头也不小,是孔子的十九代孙,自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长大后于官场风生水起,在三国政治舞台上也是显赫赫的人物。
[var1]
但孔融贤德归贤德,就是有一个缺点,说好听点叫心直口快憋不住话,说难听点叫嘴贱。这不,挟天子之名大杀四方的曹操扫荡袁绍之时,攻下邺城后大肆屠杀邺城百姓,曹丕将袁绍的儿媳妇甄姬据为己有。这甄姬是个人见人爱的大美女,与曹丕年龄相当,二人看起来还挺般配。
对曹操而言,儿子纳个妾没什么大不了的嘛,但不见不知道,曹丕把甄姬带过去见父母时,见多识广的曹操也动心了,但碍于特殊关系只能忍着不说。然而机智的孔融早就看穿了一切,他深知曹操的为人,曹丕完美的继承了他的坏脾气,他上书进言道:“武王伐纣,赏妲己与周公。”曹操一听还跟我拽文,不过这话是什么意思?
[var1]
曹操于是便问孔融这是不是将自己比作周公?孔融尴尬症都犯了,明明是将之比作纣王,讽刺其和儿子抢美女,这怎么意思都听反了呢,孔融只好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就是按照现在的情况,自己想一想就明白了,还用点明?曹操受此侮辱,流下了没文化的泪水,只好忍气吞声。
第二次孔融对曹操嘲讽是因为北伐军营该不该禁酒。孔融又引用了丁零偷盗苏武牛羊和肃慎不进贡木苦矢的典故,讥笑曹操因一点小事就四处讨伐,滥杀无辜,变相指责其野心过大。曹操下令行军打仗必须禁酒,在今天看来这是正确的,但孔融就要和你对着干,他写了一篇文章,里面写了不应禁酒的理由,更充满了对曹操的冷嘲暗讽,言辞傲慢无礼。
[var1]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接一次,曹操再也忍不住了:你是孔子后人又如何,你官居要职又如何,我连当朝天子都可以握在手中还怕你一个言官不成?所以即便是占据了名家之后和崇高地位双重优势的孔融,还是拗不过一大枭雄曹操的任性,生杀大权都在他一人之手。
曹操随便给孔融安排了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之满门抄斩,一家老小都没放过,孔融九岁的小儿子都难逃一劫,可惜孔子之孔融一脉到此为止。
参考书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