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帝为什么能如此长寿?有哪些影响因素?

乾隆帝为什么能如此长寿?有哪些影响因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85 更新时间:2024/2/18 21:29:10

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清高宗,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自然是个一等一的好岗位。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辉煌金殿。

可奇怪的是,为数众多的皇帝中,得享 长寿的却寥寥无几,能够活到八十多岁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梁武帝萧衍、女皇武则天、吴越王钱鍛、宋高宗赵构和清高宗,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出生于公元1711年,逝世于1799年,享年八十八岁。乾隆帝对自己的长寿深感自豪骄傲,七十岁时, 他特意撰写《古稀说》一文,自称“古稀天子”,并刻印章作为纪念; 八十岁时,更觉自己“仰荷天眷,至为深厚”,庄重声明“(八十岁的皇 帝)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可以如此长寿呢?

据清宫医案研究专家看来,乾隆皇帝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 是注重体育锻炼.喜欢狩猎,并遍游名山大川,看看其七下江南就知道了,花费金银无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乾隆下江南系列,详细描述了乾隆帝江南只有的细节和经过);

二是生活有规律,节饮 食,慎起居;

三是长期对症服用长寿药。

长寿还有一个神秘原因,这个神秘原因和乾隆生母的真实身份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

乾隆的生父是雍正,这是毫无疑冋的,乾隆的母亲是熹妃,这是可以肯定的,但熹妃姓甚名谁却仍然是个历史谜案。

据清宫档案《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记载,“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 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谕旨:侧福金年氏封为贵妃,侧福金 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

由此可知,熹妃姓钱,应该是个汉族女子。需要说明的是,引文中的 “福金”就是“福晋”,“格格”在此指的不是公主,而是亲王的侍妾。

乾隆初年成书的萧爽的《永宪录》中关于此事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述: 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太和殿。遣册立中宫那拉 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差。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侧福晋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

雍正皇帝册封侧福晋钱氏为熹妃发生在雍正元年,可到了雍正四年, 即公元1726年,清政府相关部门编续玉牒(玉牒即皇室家谱,清代玉牒自 1456年起,每十年编续一次)时,汉族女子钱氏却摇身一变成了满族贵妇钮钴禄氏,因为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大到足以改变后妃姓氏的大事雍 正元年八月十七日,雍正皇帝正式设立秘密立储制,指定熹妃之子弘历 (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为皇太子。

雍正驾崩后,乾隆修《清世宗宪皇帝实录》(简称《雍正实录》)理所当然地延续了熹妃为钮钻禄氏这一说法,原文如下:“(雍正元年二月 甲子)谕礼部:

奉皇太后圣母懿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 齐妃;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 嫔。尔部察例具奏。“

但乾隆皇帝对和熹妃有关的钱氏家族的特殊照顾却明明在告诉我们他的生母,熹妃钮钻禄氏和当年的熹妃钱氏是同一个人。

尽管雍正乾隆两代皇帝都在努力掩盖乾隆生母熹妃的民族姓氏,但真 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熹妃的汉族身份最终还是浮出了水面,这无 意中为乾隆皇帝的长寿提供了一个新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

据钱治冰先生考证:“乾隆生母熹妃钱氏(16921777年)是浙江嘉学者钱纶光与其妻书画家陈书(16601736年)之幼女,是刑部尚书 钱陈群(16861774年)的妹妹”。钱陈群“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 朝,尤得乾隆帝的尊崇,倚为元老儒臣,二人之间除君臣之谊,又是文字知己,乾隆称之为故人。钱陈群每有诗作进呈,乾隆必亲笔题诗回赠。他退休后,仍屡次升迁,加尚书衔、太子太保。

乾隆帝赐之以'食全 俸,常寄自己的诗作,请钱陈群和作。他数次去北京,为皇太后和乾隆 帝祝寿,并同乾隆帝到塞外围场行猎,并参加香山九老会。

乾隆十六 年(1751年)钱陈群首次扈从高宗圣驾南巡,并随驾钱王祠陪祭。当然,在此期间,乾隆也是花样百出,极尽奢华和享受,在此期间也是发生了很有风流韵事。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钱陈群二次扈从高宗圣驾南巡,再次随驾钱王祠, 乾隆赐御诗褒扬钱氏先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高宗第三次南巡 时,钱陈群已告归在籍,即赴常州恭迎圣驾,并扈从无锡、苏州、嘉兴、 杭州等地,再次随驾钱王祠,并携台州族孙钱选,以传世唐赐铁券晋呈御览,乾隆赐御制铁券歌一首。”

此外,“钱陈群的学生阿桂刘墉、纪旳等备受乾隆重用……钱陈群的子孙世代包括女婿、族人均为朝廷重臣,可见钱陈群与乾隆母子的关系非同寻常,恐怕一般亲戚关系是无法做到这一 步的”。

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就可以注意到上面这段资料隐藏着一些和乾隆长寿有关的信息:乾隆生母熹妃钱氏,即崇庆皇太后,生于1692年,卒 于1777年,享年八十八岁;

熹妃生母陈书生于1660年,卒于1736年,享年七十六岁;

熹妃胞兄钱陈群生于1686年,卒于1774年,享年八十二岁,在 当时都算得上长寿之人。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母亲长寿,儿女更可能长寿。所以我们可以说,乾隆长寿的一个原因是他继承了母系的长寿基因。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士华歆真的是个趋炎附势、狐假虎威的俗气之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出任魏国相国,册封安乐乡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人们的印象中,三国时的曹魏重臣华歆绝对是一个俗气的家伙,不仅爱财,而且是个官迷,而且趋炎附势,狐假虎威,实际上,这都是《三 国演

  • 安禄山本是唐玄宗的心腹,最后却成为心腹大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

    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曾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了安史之乱。心腹者,极为亲信之人也,心腹之患者,危及生存的最大隐患也,对 于一个人来说,心腹之患是其敌人,心腹则应该为其友,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心腹在很多时候其实也是心腹之患。唐玄宗执政前期

  • 汉朝和亲是很出名的,为什么却很少听说汉朝皇帝娶匈奴公主来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汉朝和亲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出名的,但是我们听说的汉朝和亲好像都是汉朝派美人公主之类的到匈奴去和亲,既然是和亲,那么为什么汉朝皇帝不能娶匈奴公主?匈奴人其实历史很悠久,是伴随着华夏文明一同出现的民族,只是文明和生产力远落后于华夏大地,中原人习惯把自己称之为华夏,而对于中原地区周围的其他民族则分别称为西

  • 诸英是努尔哈赤最看重的接班人,为何会被赐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说起清朝建立的历史,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建立后金的努尔哈赤,还有率军进入中原的皇太极。其实皇太极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一,他并不是最有资格的继承人。努尔哈赤的长子诸英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的生母是努尔哈赤的妻子佟佳氏,诸英是正统的嫡长子。佟佳氏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自己的丈夫还处在事业的低潮期,身边

  • 为何明朝会出现那么多次的宦官专政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掌权的封建王朝,于是很多人对明朝有着不一般的情感,对明代的历史也相对熟悉。说起明朝,不得不提明朝朝廷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两个机构,那就是内阁与司礼监。内阁最早只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后来权力越来越大,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团体和决策机构,故而有一种说法,明朝在没有皇帝的情

  • 汉质帝刘攒怎么死的?汉质帝刘攒是被谁毒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汉质帝,汉质帝刘攒,刘攒

    汉质帝刘攒怎么死的?说来其实当皇帝也是不容易的,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却要时时刻刻提防各种想要谋害自己的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丢了性命。汉质帝刘攒被毒死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汉质帝名为刘缵,是汉章帝的玄孙,本来皇位就是应该由他继承的,但是因为他的母亲在宫中没有什么地位,

  •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薄太后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汉文帝,刘恒,薄姬薄太后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名薄姬,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之母。刘恒即皇位后,尊其母为太后娘娘。娘娘怀文帝后,却遭恶妇吕后的极端仇视,汉高祖刘邦也听信吕后谗言,阄薄姬诬贬于荒野,逃到河曲黄河孤岛上避难,此岛故名娘娘滩。相传娘娘来到此岛后,到附近另一黄河岛上生了

  • 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没有孩子?汉成帝刘骜杀妻杀子竟只为取乐赵飞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汉成帝,赵飞燕,汉成帝刘骜,汉成帝为什么没有孩子

    赵飞燕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肥环瘦燕”中的“燕”,就是这个人。赵飞燕恁借美色和手段一直将汉成帝刘骜玩弄于股掌之中,甚至让汉成帝刘骜杀妻杀子,让汉成帝刘骜一生无子,最后连皇位都没有后代来继承,真的难以想像赵飞燕的手段有多高明,也很难想像汉成帝刘骜是傻到什

  • 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想封郑贵妃为皇后为什么没能如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万历皇帝,郑贵妃,明朝

    1620年8月18日,天气阴霾,日光昏黄原文。虽值盛夏,可是紫禁城中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不祥”之气,明朝的文武大臣们立在毓德宫前,他们有的神态慌张,有的故作镇静,有的心怀鬼胎,但他们不管是什么心态,都已阻挡不了明朝第十三位君主,万历皇帝朱翊钧在毓德

  • 朱元璋跌倒,一人过来扶,为什么竟然被斩立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朱元璋

    纵观中国整个封建时期的帝王史,能从社会的最下层努力打拼而成为九五之尊的,也就只是汉高祖和明太祖这二位。也许是这个位置的得来不易,让他们就特别的小心,疑心也非常的重,他们底层的出身,也让这两个皇帝多少有些自卑。这就造成了他们的性格缺陷,对待大臣那是心狠手辣,稍微看不顺眼的就无情打击。这两个朝代也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