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4/2/13 5:00:50

历史上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从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为当时人们的交往沟通产生了极大便利,也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如此鼎盛辉煌的秦朝却如耀眼的流星般一闪而过,二世而亡,这让古今中外诸多名人大家唏嘘不已。

历史记载,说秦始皇死后,赵高假传圣旨,让胡亥当上了皇帝,扶苏听说此事后愤慨自杀,但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有人在司马迁的《史记》上找到了扶苏死亡的相关记载,通过《史记》中的说法,司马迁很隐晦的向我们传递了个信息:是蒙恬出卖了扶苏!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秦始皇对扶苏极为喜爱

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做出了许多令后人感叹不已的事情,只能说优秀的人各方面都很优秀。秦始皇不仅自身能力强,还教出了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儿子,嬴政最出名的儿子便是扶苏和胡亥。

从《史记》中看,相比扶苏,秦始皇明显更加疼爱胡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说:“赵高教胡亥狱律法事”,秦始皇为胡亥指定授业老师,这项殊荣可是其他子女都没有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秦始皇不喜欢扶苏,事实恰恰相反,秦始皇其实非常欣赏扶苏。只是,对扶苏的喜爱,秦始皇表现得并没有那么明显,可那种望子成龙的慈父之心是不容忽视的。

秦始皇对扶苏各种的严加管教,都表示其对扶苏寄予了厚望,因为扶苏天生聪颖,史上夸其刚毅勇武、待人诚心宽仁、有政治远见,如此优秀的孩子秦始皇怎么会不喜欢呢!

另外,秦始皇为其起名为“扶苏”,“扶苏”本意是一种植物,指代树木茂盛、枝繁叶茂,有着香草佳木的寓意,如此寄托美好的名字,怎么能说秦始皇不喜欢扶苏呢!

从执政理念来看,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秦国,肯定是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走向繁荣。扶苏曾多次议政,对治国、安定天下颇有见地,综合扶苏的声望,他称得上是一位很好的皇位继承者。

如果没有后续意外的发生,扶苏很可能成为秦朝第二个皇帝,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时间回到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等人议论皇帝后纷纷逃走,秦始皇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下令追查此事。

相关官员不久便把涉案的460多名儒生缉拿归案,秦始皇下令在咸阳将这些儒生坑杀,史称“焚书坑儒”。此事一经发生,扶苏对父亲的行为极不赞同,多次上书劝谏,称: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暴怒下的秦始皇并没有意识到儿子的良苦用心,反而因扶苏和自己的政见不和而迁怒扶苏。

政见不合惨遭流放

不久后,始皇帝便下令把扶苏贬到北方,让其在蒙恬的军队里好好悔过。其实,秦始皇这次对扶苏的贬黜也并不是一时地恼怒上头,从根源上来看,嬴政的一番作为也可谓是用心良苦。

当时,世人对扶苏的评价多是“仁爱慈善”,要是一个普通人得到此评价那是极好的,可扶苏毕竟是未来的储君,一代帝王当然要为百姓着想,有身为天下君父的觉悟,但如果过于良善就很难把持住朝堂。

要知道,朝堂上的大臣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时的良善会得到大臣们的赞赏与恭维,但要是一直良善的话,就会让大臣们觉得这个君主软弱无能,长时间下去很容易朝堂不稳。

再加上,坑儒事件扶苏再次表现了仁慈之心,这让秦始皇下定决心要磨练下扶苏的性子,让其往合格的君王上靠拢,于是便有了放逐这一行为。

本来秦始皇打算让扶苏在边关吃几年苦,磨练磨练性子便召回京,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没等秦始皇下令传召扶苏回京,意外便发生了。

公元210年,秦始皇云游天下,但巡游过程中,秦始皇意外染病,病危之际,他叫来自己的心腹赵高,让他起草一份诏书,把皇位传给扶苏。

此事安排完后,秦始皇便安详地闭上了他的眼睛,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赵高却在此时生出了异心,他并没有听从秦始皇的吩咐,把皇位传给扶苏,而是假传圣旨说秦始皇把皇位传给了胡亥。

扶苏之死

就这样,胡亥坐收渔翁之利的登上了大位,成为了秦朝的第二位皇帝。远在边关的扶苏听见此事后,大为悲痛,一是父亲去世,二是皇位并没有传给自己,多重打击下,扶苏自杀而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后来有人综合《史记》的记载,对此事进行了解读。秦始皇把扶苏下放到蒙恬的军队中,实际上是在为扶苏铺路,蒙恬手下掌管三十万大军,如果扶苏把蒙恬收入麾下,那么他将来一定稳坐高位。

秦始皇驾崩,扶苏作为王储,心里承受能力真的那么差吗,连事情的真相如何都不去查,直接选择自杀?对于此事便有人做出了这样的猜测:

无论哪个皇子继位,都不会影响到蒙恬的地位,他忠于的是大秦,而不是某一个皇子。同时,虽然蒙恬猜测或许有政变,但他却不愿意为了扶苏而卖命,毕竟两人的利益不是相关的。

退一步而言,每一个皇子都不傻,若是蒙恬真的愿意全心全意支持扶苏,背靠着几十万大军,他怎么可能都不会自杀,唯一的解释便是两人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既然如此,在扶苏死后不久,蒙恬为何也身首异处了呢?因为蒙恬的地位太高了,同时他的弟弟蒙毅与赵高还有仇,这无疑会让赵高、胡亥的地位不稳,于是便斩草除根。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猜测,但如今的很多历史事实,不都是这样一点点挖掘出来的嘛!历史是由人来写的,必然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时间差距,有时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所推测出来的结果有可能才是答案。

话说,如果秦始皇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相信赵高的决定。如果他换一个人来传圣旨的话,可能扶苏就既能参加他的葬礼,又能继承皇位了。

但始皇帝却从没设想过圣旨送不出去的这种可能,给了赵高等人篡位的机会,让胡亥当上了皇帝,促使秦朝二世而亡。只能说世事弄人,秦始皇聪明了一世,临终却识认不清,让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昙花一现。

标签: 历史古代秦朝

更多文章

  • 刘秀不顾大臣反对杀了一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秀不顾大臣反对杀了一人,带来了什么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看关于中国通史之类的历史纪录片时,只要聊到东汉帝国的开国君主刘秀,我们就必然会说到他的政权极度依赖于豪强,以至于中央集权远不如西汉时期。这种说法容易让人形成一种印象,那就是光武皇帝就是一个和事佬,根本就没有刘邦那样的霸气,

  • 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为何杀刘盈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为何杀刘盈的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唐·高适女性作为人类性别组成的二分之一,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著名人物。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垂帘天下的女性帝王,比如闻名天下的武则天,还虽未登帝却大权在握的吕雉。吕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

  • 北宋曹皇后临死前做了一件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北宋曹皇后临死前做了一件什么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宋的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如果不是电视剧《清平乐》的渲染,在民间并不那么出名。历史悠久的曹皇后于1034年进入皇宫。在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个王朝之后,终于成为北宋太皇太后。于1079年因病去世,享年64岁。别看曹皇后在历史

  • 白起对秦朝忠心耿耿的 秦王最后为什么还要赐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白起,秦国

    对秦国和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白起为大秦,忠心耿耿了30年,却惨遭秦王赐死,这是为什么?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武将豪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起战国的武将,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武安君

  • 历史上周贵妃是什么人?她与钱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周贵妃,明朝

    孝肃皇后(15世纪-1504年),周氏,明英宗朱祁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生母,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英宗朱祁镇是个特别会玩的主,他到北方土木堡玩了一圈,结果丧失了明朝40万大军,还把自己给玩成了瓦剌人的俘虏。所以朱祁镇还得了个绰号,叫明堡宗。这个时候,明英宗的钱皇后才23岁,就要面临

  • 夏原吉是什么人?他与永乐帝朱棣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夏原吉,明朝

    大明成祖朱棣,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夏原吉,明初名臣。字维喆(ze)。湖广长沙府湘阴人。自幼家境贫寒,少年丧父,全靠母亲一人抚养。虽家境贫困,但是夏原吉人却非常聪明,从小就刻苦读书。后由当地乡府推荐进入国子监,由此开始接触大明的权力中枢,开启其不平凡的一生

  • 历史上阿巴亥为何会被逼殉葬?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阿巴亥,清朝

    殉葬是起源于古代奴隶社会,并在之后千年长期存在的一种残忍制度。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12岁嫁给当时比她大31岁的努尔哈赤,阿巴亥也是一个很有魅力和手段的女子,她在嫁给努尔哈赤一年后,不知是因为努尔哈赤希望笼络阿巴亥的家族乌拉部的关系

  • 历史上朱祁钰的帝位是怎么来的?他登基之后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朱祁钰,明朝

    明代宗朱祁钰,汉族,明朝第七代皇帝,在位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正统十四年(1449年),一场土木堡之变,让大明王朝王朝将倾。除却了五十余万大军尽皆覆灭,英国公张辅等66位朝堂股肱殉难之外,就连大明王朝的君主明英宗朱祁镇也为瓦剌大军所俘。也先在裹挟了明英宗之后,也将他当做了

  • 朱元璋在封赏功臣的时候 朱元璋为何还要屈居于小明王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封赏文武百官,为何自己不称王,反而要屈居小明王之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这以后的三天时间里,朱元璋将诸事都交给了李善长、冯国胜、徐达等人去做,自己则关起门来,认真地考虑给各位文臣武将的官衔,朱元璋明白用人的关键是要把官衔授给适宜的人。后

  • 太子朱标病死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朱允炆

    对朱元璋和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传位给朱允炆?提到明代历史,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朱元璋杀功臣以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抢夺侄子朱允炆皇位两个话题,人们对这两个话题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人觉得朱元璋杀功臣以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