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祁钰的帝位是怎么来的?他登基之后有何作为?

历史上朱祁钰的帝位是怎么来的?他登基之后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79 更新时间:2024/1/16 13:12:25

明代宗朱祁钰,汉族,明朝第七代皇帝,在位8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一场土木堡之变,让大明王朝王朝将倾。除却了五十余万大军尽皆覆灭,英国公张辅等66位朝堂股肱殉难之外,就连大明王朝的君主明英宗朱祁镇也为瓦剌大军所俘。

也先在裹挟了明英宗之后,也将他当做了肉票,毕竟奇货可居。在大同府,骗取了一万五千两银两后,他自然不会满足。于是,在他的领军之下, 由朱祁镇负责“叫门”,浩浩荡荡的要奔赴北京。

此时的朝堂之上,慌作一团。国事无人主持,权利出现真空期,而以徐有贞等人为首的鼓吹天命使然论的朝臣,更是谏言南迁避祸。关键时刻,于谦站了出来,在斥责南迁派的同时,提出固守的主张。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大学士王文的奏疏也得到了于谦等朝臣的认同,最终在孙太后的首肯下,明宣宗第二子邺王朱祁钰荣登皇位。同时,朱祁镇也被遥尊为太上皇。

在确立了新君以及对敌策略之后,如果度过眼前危局,便是重中之重。于是,明代宗朱祁钰将兵部侍郎于谦擢升为兵部尚书,负责统领京畿防务。

在这场北京保卫战中,也先的目的十分明确——北京已立皇帝,要领人马来交战,终无讲和之意。我今调军马再去相杀,令彼南迁,与我大都。

至于大明王朝,自然是全力备战,最终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之中,明军在瓦剌攻城时,已经达22万之众。经过几天的交战,在于谦的调度之下,石亨杨洪等将领戮力同心将瓦剌大军打的大败而逃,北京保卫战胜利。

次年,明代宗朱祁钰正是改正统年号为景泰元年,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那么,他的政绩如何呢?

有鉴于明朝精锐的三大营(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殆尽,而瓦剌的威胁并未消除,军事上他命于谦重新组织戍军,并且从景泰元年到景泰三年时,戍军也从10万人扩编到15万人,十营建立;还统一了指挥制度,由此京师无,而且还利用瓦剌内讧爆发,也先被杀机会,不断蚕食。对于当时便已经显现端倪的吃空饷行为,实行核丁法,加之整饬。

在经济上,面对黄河泛滥的情况,他量才而用,起用了徐有贞治理黄河。虽然徐有贞曾主张南迁也导致了名声甚差,就连徐有贞之名也是因为原名徐珵时提出的南迁动议,被人指摘,无奈才改的。当然日后徐有贞也是谋杀于谦的主谋,罪不可恕。但就其治水之策,也当属潘季驯之外无出其右者。在他疏浚结合之下,黄河泛滥区终于恢复安宁,经济获得了发展;对于一些受灾的地区,明代宗还实行舒恕政策,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即便是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停止采办。

在文化上,在他在位时期主持修订了《寰宇通志》。该书包含甚众,博采舆地事迹,乃是明代的地方总志。闻名天下的景泰蓝,也是自其治下,达到了极盛。

可惜的是,就在景泰八年,年仅30岁的他便病情沉重,此时在他召见石亨时,被意欲投机的石亨利用机会,纠结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

最终,被放归大明后便被他幽禁南宫的朱祁镇复位。在诛杀于谦等人获得夺门之变缘由的基础上,病重的朱祁钰也被朱祁镇废黜帝号、幽禁,但不出一个多月朱祁钰便莫名死亡。作为长兄,朱祁镇为了掩盖其功,下诏称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至于在《大明风华》中被塑造的高大上的孙若微太后,不仅有以上言论,还真如朱祁镇那句湿棉袄一般,贴心的加上了一句“不知反省,拒绝进谏、文过饰非”之语,不过这话貌似说她儿子更合适。

好在,人可能作伪,历史却不会。在明英宗朱祁镇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朱见深即位(也是朱祁钰的侄子,朱祁钰甚至有废朱见深太子位之举),明宪宗上位便恢复了明代宗的帝号,还说了一句公道话——"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而后 沈德符、谷应泰这些明朝的史学家更是直白:景泰帝,一代英主。

标签: 历史朱祁钰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在封赏功臣的时候 朱元璋为何还要屈居于小明王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封赏文武百官,为何自己不称王,反而要屈居小明王之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这以后的三天时间里,朱元璋将诸事都交给了李善长、冯国胜、徐达等人去做,自己则关起门来,认真地考虑给各位文臣武将的官衔,朱元璋明白用人的关键是要把官衔授给适宜的人。后

  • 太子朱标病死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朱允炆

    对朱元璋和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传位给朱允炆?提到明代历史,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朱元璋杀功臣以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抢夺侄子朱允炆皇位两个话题,人们对这两个话题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人觉得朱元璋杀功臣以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大多数

  • 朱棣为何不敢学李世民逼宫 朱棣做了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还不了解:朱棣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如果他学了,明代历史会怎样发展?这种假设很有趣,但是不可能发生。因为朱棣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当初李世民那么强,朱元璋也远比李渊厉害。《大明风华》里,朱棣有句台词是“吃了两年猪屎”,这话听起来令人极

  • 宋仁宗时期的四大名臣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仁宗时期的四大名臣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称其为仁宗就可知他是一位英明的帝王,他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后世史学家们把他在位亲政的时间称为“仁宗盛治”。宋仁宗天性仁孝,待人宽厚,知人善用,加上在位时间长,因此仁宗时期是名臣辈出,书生今天给

  • 历史上朱雄英是什么身份?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朱雄英,明朝

    对于建文帝朱允炆这个人,大家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前段时间电视剧《山河月明》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如朱棣、朱标、朱元璋、徐达、胡惟庸等,平时热爱历史或者看过一些明朝的电视剧的小伙伴们对这些人物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不知道各位追剧的小伙伴们有没有注意到剧中的一些小孩角色

  • 朱元璋登基后给功臣发了免死金牌 最后能善终的人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对朱元璋和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称帝后,给34位功臣发了免死金牌,为何只有两家得以善终?“免死金牌”一般指丹书铁券,发明者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夺得天下后,让人制造了丹书铁券,作为恩赐颁发给了他手下的开国功臣。刘邦时期,丹书铁券没有免罪、免死的权限,只是一种

  • 朱升当初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是怎么实践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是如何实践这三句话的!在元末,世界陷入了混乱,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朱升能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是不寻常的,朱元璋不仅接受了朱升的话,而且把“九字箴言”作为一项国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使朱元

  • 历史上朱允炆没能守住自己的江山,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开局一个碗,最后坐拥大明江山,成功的过程如此不可思议般的艰辛,因为得了江山之后,朱元璋的那种几乎变态的举动,都可以从早年

  • 鄱阳湖大战朱元璋胜利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朱元璋,陈友谅

    对朱元璋和陈友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鄱阳湖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自称吴王,为何仍奉小明王为帝?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正月,在文臣武将的劝进下,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三个多月前,陈友谅在鄱阳湖身中流矢而死。影视剧中的朱元璋朱元璋践行“缓称王”的策略,在元末群

  • 朱元璋临死前传位给朱允炆 朱元璋就没有留下后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元璋,朱允炆

    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有没有想到朱棣会反叛,为何没有留下对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之所以会大肆屠戮功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确保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并坐稳皇位。然而,最终的事实证明,大臣们的确无人造反,偏偏